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观目前的作文教学,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学生作文却依然是假话连篇,干巴巴的,让人沮丧。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寻找让学生直抒胸臆、易于“表白”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生活;文本资源;命题;技巧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表白的快意》中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这是生命的核儿,一旦面对它,就会感到这原是一片易感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一切苦乐悲观都化为刻骨铭心的诗……而那些难言之隐也都在这里完好保存着、珍藏着、密封着。然而,它受不住永远的封闭。它要撞开围栏,把真实的本质的自己袒露给世界。正因为心灵渴望着表白,这种渴望表白的冲击力,才使表白成为一种宣泄、一种倾诉、一种絮语、一种呼喊、一种快意的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能力的培养在于打开学生的心理闸门,让他们一吐为快。可是面对作文,学生总是一脸愁苦,无法真正“表白”。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呢?
一、为学生“找米下锅”——乐于“表白”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个性是文章的生命。有一首顺口溜,颇能说明学生作文的现状:“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此言亦道出了以往学生作文内容千人一面,习作素材雷同的重要原因:缺少丰富的习作素材。然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并不是真的“缺米”或“没米”,是缺少“找米”的方法而没有找到“米”罢了。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找米下锅”,为他们寻找感兴趣的题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真正做到快意地“表白”。
1. 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生活
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80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的习作时空要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习作指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2. 关注情感,活化生活积累
在 “六一”前,当我告诉学生学校将举行游园活动时,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两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由此看来,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二、帮学生“减少束缚”——易于“表白”
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们闲聊的时候,都会有声有色地讲述自己丰富的见闻和有趣的生活经历。可是,如果让他写作文,在作文本子上的那些句子是那样的刻板僵化、做作矫情,读起来真不是滋味。是他们不会书面表达吗?不是。只是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用了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适合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我们应该把作文归还给儿童,让他们在“作文”这个天地里,尽情地倾诉,自由地表达心灵的喜、怒、哀、乐,而少有种种规矩的困扰和章法的束缚。
1. 改革命题,自由发挥
一次,在教学习作训练《一件难忘的事》时,无意听到几个学生讨论:“怎么又写难忘的事,我已经没事情可写了,事情都写光了……”忍俊不禁之余,却觉得这是对作文长期命题的千篇一律的绝妙讽刺。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滔滔不绝地“表白”,必须改革作文命题。首先要淡化命题。让儿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好让儿童对自己写的作文自己来命题。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学生自拟的题目,有丰富的意味,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其次,教师命题时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里兜圈子。如《我的妈妈》《美丽的校园》《我熟悉的人》等,限制性的命题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设计诸如:“假如你是一校之长,你会……”或“老师,我想对您说”之类的命题。我就曾让学生写过《老师,我想对您说》。我告诉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写的是心里话,都是好作文。学生可高兴了,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了,一连写了好多好多。这样的表白是痛快的宣泄,是婉转的絮语,是深情的劝慰,也是快意的创造!正因为题目宽泛了,束缚没了,学生的思维才不受限制,才能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白。
2. 淡化技巧,放下枷锁
出于功利性目的,不少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常常陷入不重内容、技法至上的泥沼中。他们不注重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材料所含的人文情感,不指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反而舍末逐本,把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在课上大讲如何开头、过渡、结尾,甚至对几个自然段也作规定。这种做法不免产生了过分追求形式、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当然,淡化技巧,并不是不要技巧。作文当然有方法,写作不可能没有知识,问题是不要太讲技巧。我们来看一篇作文《困相》:“我们一家人的困相,真有点儿与众不同。我爸爸睡觉的时候手脚不听使唤,两只手和两只脚摊得很开,像个“大”字。如果他这个“大”字一张开,妈妈就没有位置了。每当我睡着的时候,都要来个90度的大转弯,还把脚放在妈妈的腿上,睡得可香了!有时候早上醒来,才知道我变成横着睡了,脚不听使唤地露在被子外面,冷得不得了。我一个人睡的时候更糟,常常一不小心滚到床下去了,半夜惊醒,还一时找不到床的位置呢!妈妈睡觉的时候与我不一样,把头蒙在被子里,像个缩头乌龟,从被子外面看不出她在哪里,就好像只有爸爸一个人睡着。你看,我们一家人的困相很有特色吧!”这篇作文小作者写的正是自己对家庭生活的一种真实感受。这不必要多少技巧,只要把自己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想说的事儿表达出来就行了。既然是写一家人的困相与众不同,就把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出来。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交流,就是作文,它不需要特别地去耍什么技巧。相反的,没有了技巧的束缚,学生反而更自然、轻松地表白。
应当说,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智去理解。就让我们充分尊重、宽容和关爱孩子的作文,让孩子快意地“表白”,在快乐的作文中去享受作文的快乐吧!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第一版)
[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2]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第 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薛瑞萍.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流[J].小学
语文教师,2006(4).
[4]顾巧英.用自己的思想说话[J].小学语
文教师,2006(5).
(乐清市乐成镇第三小学)
关键词:生活;文本资源;命题;技巧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表白的快意》中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这是生命的核儿,一旦面对它,就会感到这原是一片易感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一切苦乐悲观都化为刻骨铭心的诗……而那些难言之隐也都在这里完好保存着、珍藏着、密封着。然而,它受不住永远的封闭。它要撞开围栏,把真实的本质的自己袒露给世界。正因为心灵渴望着表白,这种渴望表白的冲击力,才使表白成为一种宣泄、一种倾诉、一种絮语、一种呼喊、一种快意的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能力的培养在于打开学生的心理闸门,让他们一吐为快。可是面对作文,学生总是一脸愁苦,无法真正“表白”。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呢?
一、为学生“找米下锅”——乐于“表白”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个性是文章的生命。有一首顺口溜,颇能说明学生作文的现状:“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此言亦道出了以往学生作文内容千人一面,习作素材雷同的重要原因:缺少丰富的习作素材。然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并不是真的“缺米”或“没米”,是缺少“找米”的方法而没有找到“米”罢了。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找米下锅”,为他们寻找感兴趣的题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真正做到快意地“表白”。
1. 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生活
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80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的习作时空要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习作指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2. 关注情感,活化生活积累
在 “六一”前,当我告诉学生学校将举行游园活动时,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两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由此看来,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二、帮学生“减少束缚”——易于“表白”
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们闲聊的时候,都会有声有色地讲述自己丰富的见闻和有趣的生活经历。可是,如果让他写作文,在作文本子上的那些句子是那样的刻板僵化、做作矫情,读起来真不是滋味。是他们不会书面表达吗?不是。只是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用了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适合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我们应该把作文归还给儿童,让他们在“作文”这个天地里,尽情地倾诉,自由地表达心灵的喜、怒、哀、乐,而少有种种规矩的困扰和章法的束缚。
1. 改革命题,自由发挥
一次,在教学习作训练《一件难忘的事》时,无意听到几个学生讨论:“怎么又写难忘的事,我已经没事情可写了,事情都写光了……”忍俊不禁之余,却觉得这是对作文长期命题的千篇一律的绝妙讽刺。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滔滔不绝地“表白”,必须改革作文命题。首先要淡化命题。让儿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好让儿童对自己写的作文自己来命题。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学生自拟的题目,有丰富的意味,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其次,教师命题时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里兜圈子。如《我的妈妈》《美丽的校园》《我熟悉的人》等,限制性的命题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设计诸如:“假如你是一校之长,你会……”或“老师,我想对您说”之类的命题。我就曾让学生写过《老师,我想对您说》。我告诉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写的是心里话,都是好作文。学生可高兴了,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了,一连写了好多好多。这样的表白是痛快的宣泄,是婉转的絮语,是深情的劝慰,也是快意的创造!正因为题目宽泛了,束缚没了,学生的思维才不受限制,才能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白。
2. 淡化技巧,放下枷锁
出于功利性目的,不少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常常陷入不重内容、技法至上的泥沼中。他们不注重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材料所含的人文情感,不指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反而舍末逐本,把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在课上大讲如何开头、过渡、结尾,甚至对几个自然段也作规定。这种做法不免产生了过分追求形式、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当然,淡化技巧,并不是不要技巧。作文当然有方法,写作不可能没有知识,问题是不要太讲技巧。我们来看一篇作文《困相》:“我们一家人的困相,真有点儿与众不同。我爸爸睡觉的时候手脚不听使唤,两只手和两只脚摊得很开,像个“大”字。如果他这个“大”字一张开,妈妈就没有位置了。每当我睡着的时候,都要来个90度的大转弯,还把脚放在妈妈的腿上,睡得可香了!有时候早上醒来,才知道我变成横着睡了,脚不听使唤地露在被子外面,冷得不得了。我一个人睡的时候更糟,常常一不小心滚到床下去了,半夜惊醒,还一时找不到床的位置呢!妈妈睡觉的时候与我不一样,把头蒙在被子里,像个缩头乌龟,从被子外面看不出她在哪里,就好像只有爸爸一个人睡着。你看,我们一家人的困相很有特色吧!”这篇作文小作者写的正是自己对家庭生活的一种真实感受。这不必要多少技巧,只要把自己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想说的事儿表达出来就行了。既然是写一家人的困相与众不同,就把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出来。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交流,就是作文,它不需要特别地去耍什么技巧。相反的,没有了技巧的束缚,学生反而更自然、轻松地表白。
应当说,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智去理解。就让我们充分尊重、宽容和关爱孩子的作文,让孩子快意地“表白”,在快乐的作文中去享受作文的快乐吧!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第一版)
[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2]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第 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薛瑞萍.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流[J].小学
语文教师,2006(4).
[4]顾巧英.用自己的思想说话[J].小学语
文教师,2006(5).
(乐清市乐成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