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8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一)经济增速仍处较快区间,从防过热转向保增长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提高、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的适当调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长在9.5%左右,比2007年下降2个多百分点,是近十几年来经济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
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6万亿元,年度增长17%,与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长32.4%相比,回落明显。
这种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放缓,一方面是受国内国外多种复合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前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周期调整。
(二)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证
在国际粮食价格一度骤然攀升,国际粮食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达到5.15亿吨,从而超过1998年和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收入增长速度放缓
预计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将在7%左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可达到7%左右,并有可能出现20多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扭转直到2007年为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之2007年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回落到6.0%左右。
在物价上涨的形势下,国内消费增长势头仍较强劲,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较快提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但城乡差距仍较明显。
(四)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劳动关系调节效果显著
2008年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总体求人倍率均为0.98。
劳动关系调节成效显著。年初以来,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布、生效和实施,增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五)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快扩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8年上半年,全国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职工人数比去年底分别新增770万人、365万人、875万人、852万人、677万人;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
(六)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赞
继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为建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中央财政已拨付新机制资金282亿元。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599万人,与1990年相比。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张了8.84倍,年均增长14.2%。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入学,国家高等教育资助贫困生政策已经形成体系。
(七)公民社会继续发育,公民意识显著增强
2008年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社会组织方面来看,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有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38.2万个。政府向民间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渠道之一。与此同时,全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进人规范化阶段。工会等人民团体在公民社会发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国公民的志愿精神得到空前的发育和彰显。
(八)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社会稳定得到保障
对拉萨事件的成功应对,使举国上下形成一种新的共识,即及时做到信息公开,尊重人民的信息获取权和共同参与权,让事实走在谎言前面,是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性社会事件的正确途径。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灾难,我国政府从发布灾情,启动应急预案,到国家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一系列快速反应行动,显示了党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高效率和信息透明度,赢得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2009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调整期,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回落到8%左右。保证经济的适度高速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人、人民生活水平处于快速提高时期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又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城乡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高能耗、高环境代价的增长和严重不平衡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出口的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央决定,未来一两年,将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利用这次经济调整的机会,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新一轮经济转型,积极扩大内需,调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变过渡依赖外贸的格局。要防止在新的投入过程中,形成以往容易出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金沉淀、效益下降的等问题。
(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刺激和扩大内需成为政策要点
在世界经济不振的情况下,更多地依靠刺激和扩大内需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点。因此,需要扭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劳动者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采取措施防止 收入分配差距的继续扩大。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收入分配问题,稳定和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各种方法保证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双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在经济上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结构的同时,也在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社会体制方面的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因此,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突破。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2009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相关的社会立法将全面启动。其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将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二,在社会保障方面,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因社会保险不能转续所造成的参保率较低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医疗卫生方面,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在教育体制方面,将研究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办学和管理体制。这些改革大多数将以法律法规形式得到落实,届时我国的社会和民生立法将渐成体系。
此外,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都已进入设计过程,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草案预计2009年将提交全国人大讨论。
(五)就业面临新问题,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应受到高度关注
2009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业形势将面临新的紧张局面,农民工返乡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比较突出。2008年和2009年,估计有数百万农民工回流到农村和小城镇,要重视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应关心这些人的生产生活,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养,减少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税收,提供优惠的小额创业信贷,鼓励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自谋生计,减免自我雇佣者的经营税费。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的599万人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要继续深化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和自谋职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对具有志愿服务经验的大学生,国有部门用人应当优先聘用。高等教育也要根据就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
(六)充实基层财政,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但相比较而言,县乡两级基层财政仍然比较薄弱,有的甚至非常困难,全国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乡镇政府,都处于负债运行的状况,他们肩负着税收、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任,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比较薄弱。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基层建设,也容易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重视增加对县及县以下比较薄弱的基层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充实基层财力,完善基层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把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到基层。
(七)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的一些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巨大变迁产生的一些新矛盾、利益格局调整中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都使得当前的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比较突出,而且具有了新的特点。诸如食品、药品等安全事故,也很容易形成影响广泛的新型社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健全依靠城乡社区和工作单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机制,发挥工、青、妇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调节社会矛盾和劳动争议的作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执笔:李培林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
(一)经济增速仍处较快区间,从防过热转向保增长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提高、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的适当调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长在9.5%左右,比2007年下降2个多百分点,是近十几年来经济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
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6万亿元,年度增长17%,与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长32.4%相比,回落明显。
这种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放缓,一方面是受国内国外多种复合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前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周期调整。
(二)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证
在国际粮食价格一度骤然攀升,国际粮食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达到5.15亿吨,从而超过1998年和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收入增长速度放缓
预计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将在7%左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可达到7%左右,并有可能出现20多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扭转直到2007年为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之2007年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回落到6.0%左右。
在物价上涨的形势下,国内消费增长势头仍较强劲,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较快提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但城乡差距仍较明显。
(四)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劳动关系调节效果显著
2008年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总体求人倍率均为0.98。
劳动关系调节成效显著。年初以来,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布、生效和实施,增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五)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快扩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8年上半年,全国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职工人数比去年底分别新增770万人、365万人、875万人、852万人、677万人;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
(六)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赞
继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为建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中央财政已拨付新机制资金282亿元。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599万人,与1990年相比。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张了8.84倍,年均增长14.2%。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入学,国家高等教育资助贫困生政策已经形成体系。
(七)公民社会继续发育,公民意识显著增强
2008年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社会组织方面来看,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有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38.2万个。政府向民间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渠道之一。与此同时,全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进人规范化阶段。工会等人民团体在公民社会发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国公民的志愿精神得到空前的发育和彰显。
(八)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社会稳定得到保障
对拉萨事件的成功应对,使举国上下形成一种新的共识,即及时做到信息公开,尊重人民的信息获取权和共同参与权,让事实走在谎言前面,是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性社会事件的正确途径。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灾难,我国政府从发布灾情,启动应急预案,到国家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一系列快速反应行动,显示了党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高效率和信息透明度,赢得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2009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调整期,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回落到8%左右。保证经济的适度高速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人、人民生活水平处于快速提高时期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又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城乡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高能耗、高环境代价的增长和严重不平衡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出口的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央决定,未来一两年,将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利用这次经济调整的机会,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新一轮经济转型,积极扩大内需,调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变过渡依赖外贸的格局。要防止在新的投入过程中,形成以往容易出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金沉淀、效益下降的等问题。
(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刺激和扩大内需成为政策要点
在世界经济不振的情况下,更多地依靠刺激和扩大内需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点。因此,需要扭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劳动者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采取措施防止 收入分配差距的继续扩大。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收入分配问题,稳定和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各种方法保证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双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在经济上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结构的同时,也在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社会体制方面的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因此,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突破。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2009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相关的社会立法将全面启动。其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将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二,在社会保障方面,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因社会保险不能转续所造成的参保率较低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医疗卫生方面,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在教育体制方面,将研究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办学和管理体制。这些改革大多数将以法律法规形式得到落实,届时我国的社会和民生立法将渐成体系。
此外,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都已进入设计过程,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草案预计2009年将提交全国人大讨论。
(五)就业面临新问题,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应受到高度关注
2009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业形势将面临新的紧张局面,农民工返乡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比较突出。2008年和2009年,估计有数百万农民工回流到农村和小城镇,要重视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应关心这些人的生产生活,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养,减少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税收,提供优惠的小额创业信贷,鼓励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自谋生计,减免自我雇佣者的经营税费。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的599万人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要继续深化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和自谋职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对具有志愿服务经验的大学生,国有部门用人应当优先聘用。高等教育也要根据就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
(六)充实基层财政,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但相比较而言,县乡两级基层财政仍然比较薄弱,有的甚至非常困难,全国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乡镇政府,都处于负债运行的状况,他们肩负着税收、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任,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比较薄弱。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基层建设,也容易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重视增加对县及县以下比较薄弱的基层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充实基层财力,完善基层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把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到基层。
(七)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的一些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巨大变迁产生的一些新矛盾、利益格局调整中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都使得当前的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比较突出,而且具有了新的特点。诸如食品、药品等安全事故,也很容易形成影响广泛的新型社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健全依靠城乡社区和工作单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机制,发挥工、青、妇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调节社会矛盾和劳动争议的作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执笔:李培林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