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平台日渐多样化的今天,凭借其强伴随性及可听性,受到诸多受众喜爱。那么,面对海量的文学作品,如何打造一部优秀的广播剧?本文从广播剧主体及其独特的创作要求入手,对广播剧内容创作的社会性、地域性、典型性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解读,阐述一部优秀广播剧作品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广播剧;创作要素;广播剧受众;区域文化传播
当驾乘群体不断增多时,当喜马拉雅、懒人听书此类“听书”APP下载量不断增多时,广播剧这一强伴随性的艺术形式被更多的受众青睐,它不仅丰富着人们的车上生活,也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着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的标记与特质。然而,当海量广播剧作品涌入受众耳边时,我们发现,这些广播剧的质量亦是参差不齐。面对广播剧今后愈加广阔的发展市场,如何创作出有市场、有口碑的好作品呢?通过对多年广播剧经典创作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创作出一部好听的广播剧,其实并非无规可循。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广播剧是什么?广播剧曾被称为“播音剧”、“播音话剧”和“无线电戏剧”,不论称呼如何变化,都可从其中窥见广播剧的三个要素:一是“剧”,二是“声音”,三是“广播”。这三个要素明晰的点出了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征。综合而言,我们可以引用如下定义: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其中,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它要求演播者配音要个性化、口语化,富于动作性;演员播演一定要吐字清楚,表达准确生动,感情充沛真挚;配乐富有特色,波澜起伏,动人心魄;音响效果必须逼真,解说词用以帮助听众了解剧中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状态。感性的说,广播剧,就是随时能伴随我们耳边的好故事。
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的诞生,被认为是在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由理查德·休斯撰写的广播剧《危险》,这部广播剧一共有四个人物,讲述了一位老矿工带领两个年轻人到矿井下参观,遇到了塌方,他们都被困在矿井里,最终,在矿井坍塌的前一刻,井外终于打出了一个小小的开口,就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被困在井下的人们却都不约而同谦让着,一个一个离开了这个随时都会坍塌的矿井。这无疑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人性光芒的故事,也是广播剧发展的奠基之作,而题材、人物语言、音乐、音响也成为广播剧构成的重要元素被不断发展。在网络、移动APP终端等更多声音载体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对如何讲好耳边的故事的要求,也更加趋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当我们将这些要求拿捏得恰到好处时,一部精彩的高收听率的作品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关注宏观环境下的社会需求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反腐精神,在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下,作为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关题材的广播剧也佳作频出。2017年3月,广播剧《人民的名义》与电视剧版同步播出,在喜马拉雅APP及北京、陕西等全国多家电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收听率居高不下。近在耳边的事例说明,广播剧也是社会文学的一类,它在作品内容中的具象表现,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生活的反映。
好的广播剧,一定带有明显的新闻属性和社会属性,关注社会当下热点,充分体现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泉”与“源”的关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之源,文學表现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文艺和社会生活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生活是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艺对社会生活又会产生反作用。广播剧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满足广大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制作广播剧节目时,在题材及内容方面,首先要关注当下宏观社会环境,让广播剧作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亦顺应时代环境需求。
二、突出人物形象以丰富作品
人物的形象性是指对广播剧中人物语言的要求,也是对广播剧内容核心和灵魂的要求。广播剧作品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声音所塑造的形象来表现的。文艺创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作过程也是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根据高建群作品改编的广播剧作品《统万城》,在改编为广播剧文艺作品《一座城与一个王的故事》时,便将原著第三人称,改为剧中主角赫连勃勃第一人称讲述,主角视角及心理活动贯穿整部作品,使整部剧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由此引发一个王、一座城与一个民族的兴衰感叹,演播者海茵略带中音的诠释,充分塑造了赫连勃勃这位匈奴王的人物形象和特征。最终,这部广播剧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奖殊荣。由此可见,声音形象的塑造是对角色的塑造,形象越立体,越生动,就越能表现作者和编剧的思想感情,越能提高听众对作品的领悟力。
此外,广播剧在丰富人物形象时,也并不是完全依赖原著,也常常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测和想象,但这种想象一定要有故事依据,是对整个故事的集中与概括。在《一座城与一个王的故事》中,编剧对赫连勃勃弥留之际的心理活动,在合理推测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让这位匈奴王流露出“生于帝王家”的无奈,让作品的高度再一次升华,也得到原著作者高建群的认同。可见,在对广播剧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不论从编剧还是演播者,在改变和演播过程中,都会加入自己的情感活动,在人物形象刻画中抒发真情,真正的融入角色,这是对编者和播者的要求,也是一部好作品创作时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抓住典型性引发受众共鸣
一切文艺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不可能是对自然状态的照搬,因为社会生活是多变的。广播影视文学通过创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经过创作过程塑造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或编剧认识社会生活并对之加工提炼,即分析、选择、概括的结果。这种艺术形象一般具有概括每种典型人物或事物的广泛意义,可以使人们通过这一形象举一反三,真实、全面的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这种形象被称为具有典型性的形象。广播剧《高兴》改编自贾平凹小说《高兴》,广播剧抓住主人公刘高兴的角色特征,将内容题材聚焦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群体——进城农民的生活、理想、追求和爱情,并将其缩影于刘高兴一人。同样以第一人称进行演播、对白,在电影《高兴》未播出时,便先行播出,带来了收听热潮,全国多家广播电台及网站、APP都有播出。不少听众也留言说,他们就认识、知道,或本身就是这一人群中的一员,因此在收听中更有共鸣。 由此可见,在广播剧的创作中,抓住一个典型人物,也就抓住了一个群体,和这一群体周边的圈层人群,而作品的影响力也就呈圈层式拓展的扩大化了。
四、以娱乐性吸引年轻受众
我们也不能否认,娱乐是文艺的基本功能,也是文艺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本手段,广播剧亦不例外。在主体定位为中、青年受众群的传播平台上,广播剧题材的娱乐性更是打造作品的重要因素。从多家都市化综艺类广播媒体播出的广播剧作品便可看出,陕西故事广播、上海故事广播、西安综艺广播、喜马拉雅等,在播出作品选择和收听点击量上,如《杜拉拉升职记》《鬼吹灯》《古董局中局》,以及玄幻、穿越类等带有娱乐性的作品,仍然居高不下,受听众热捧,从收听率来看,有些甚至多轮复播、久听不厌。
广播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影响群众,而是通过娱乐方式实现的。在文艺速食化的当下,娱乐可以愉悦人的身心,这一点和文艺的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美感教育作用并不矛盾。而现代生活中,广播影视是人们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教育意义和作用寓于娱乐之中,通过娱乐达到教育目的,也是成功广播剧的特点。
五、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特色广播剧
不论从媒体责任还是文化担当而言,广播剧同样应该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因为地缘接近性,区域文化是特征最为鲜明,最具有标志性,也最为区域受众所偏好的,这也符合地域贴近性的传播规律。文艺作品也必须深深扎根于区域文化中,才能不断完善、提升、创新自身,最终实现文化发展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广播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挖掘、弘扬区域文化。
方言广播剧《白鹿原》可谓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该广播剧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鹿原》改编,原著为陕西作家陈忠实。在作品背景、故事內容、原著作者皆围绕陕西而生的前提下,陕西台在改编录制之初,便征询原作者陈忠实意见,将广播剧作品进行方言演播,用地道、易懂的北方方言陕西话,真实还原作者心中的“白家”、“鹿家”和那块白鹿原上的故事。因此,在这部方言版广播剧《白鹿原》中,听众不仅能从内容中听到关中的方言俗语,了解到陕西的风情民俗,感受到西北人的豪爽热情,更重要的是,当这部作品走出陕西,在外播出时,展现的更是陕西一方的区域文化和地域气质。
一部优秀的广播剧,应当关注社会、突出人物形象、满足娱乐需求、抓住群体受众,但是,当这部作品亦能表现出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的责任,那么这样的作品,则值得听众去致敬。
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广播剧也在应运着媒介市场、传播载体、受众偏好等多种因素在改变着,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的广播剧作品在创作当中,皆需要在把握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的雕琢,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才能打造出高水准、有口碑、历久弥新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魏晓军.简论广播剧声音创作的核心要素[J].现代传播,2015(12).
[2]吴晓东.面对泛娱乐时代广播剧不做活化石[N].中华新闻报,2007-05-23.
[3]孙光源.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剧的生存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广播剧;创作要素;广播剧受众;区域文化传播
当驾乘群体不断增多时,当喜马拉雅、懒人听书此类“听书”APP下载量不断增多时,广播剧这一强伴随性的艺术形式被更多的受众青睐,它不仅丰富着人们的车上生活,也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着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的标记与特质。然而,当海量广播剧作品涌入受众耳边时,我们发现,这些广播剧的质量亦是参差不齐。面对广播剧今后愈加广阔的发展市场,如何创作出有市场、有口碑的好作品呢?通过对多年广播剧经典创作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创作出一部好听的广播剧,其实并非无规可循。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广播剧是什么?广播剧曾被称为“播音剧”、“播音话剧”和“无线电戏剧”,不论称呼如何变化,都可从其中窥见广播剧的三个要素:一是“剧”,二是“声音”,三是“广播”。这三个要素明晰的点出了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征。综合而言,我们可以引用如下定义: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其中,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它要求演播者配音要个性化、口语化,富于动作性;演员播演一定要吐字清楚,表达准确生动,感情充沛真挚;配乐富有特色,波澜起伏,动人心魄;音响效果必须逼真,解说词用以帮助听众了解剧中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状态。感性的说,广播剧,就是随时能伴随我们耳边的好故事。
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的诞生,被认为是在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由理查德·休斯撰写的广播剧《危险》,这部广播剧一共有四个人物,讲述了一位老矿工带领两个年轻人到矿井下参观,遇到了塌方,他们都被困在矿井里,最终,在矿井坍塌的前一刻,井外终于打出了一个小小的开口,就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被困在井下的人们却都不约而同谦让着,一个一个离开了这个随时都会坍塌的矿井。这无疑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人性光芒的故事,也是广播剧发展的奠基之作,而题材、人物语言、音乐、音响也成为广播剧构成的重要元素被不断发展。在网络、移动APP终端等更多声音载体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对如何讲好耳边的故事的要求,也更加趋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当我们将这些要求拿捏得恰到好处时,一部精彩的高收听率的作品也就呼之欲出了。
一、关注宏观环境下的社会需求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反腐精神,在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下,作为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关题材的广播剧也佳作频出。2017年3月,广播剧《人民的名义》与电视剧版同步播出,在喜马拉雅APP及北京、陕西等全国多家电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收听率居高不下。近在耳边的事例说明,广播剧也是社会文学的一类,它在作品内容中的具象表现,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生活的反映。
好的广播剧,一定带有明显的新闻属性和社会属性,关注社会当下热点,充分体现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泉”与“源”的关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之源,文學表现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文艺和社会生活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生活是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艺对社会生活又会产生反作用。广播剧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满足广大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制作广播剧节目时,在题材及内容方面,首先要关注当下宏观社会环境,让广播剧作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亦顺应时代环境需求。
二、突出人物形象以丰富作品
人物的形象性是指对广播剧中人物语言的要求,也是对广播剧内容核心和灵魂的要求。广播剧作品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声音所塑造的形象来表现的。文艺创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作过程也是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根据高建群作品改编的广播剧作品《统万城》,在改编为广播剧文艺作品《一座城与一个王的故事》时,便将原著第三人称,改为剧中主角赫连勃勃第一人称讲述,主角视角及心理活动贯穿整部作品,使整部剧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由此引发一个王、一座城与一个民族的兴衰感叹,演播者海茵略带中音的诠释,充分塑造了赫连勃勃这位匈奴王的人物形象和特征。最终,这部广播剧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奖殊荣。由此可见,声音形象的塑造是对角色的塑造,形象越立体,越生动,就越能表现作者和编剧的思想感情,越能提高听众对作品的领悟力。
此外,广播剧在丰富人物形象时,也并不是完全依赖原著,也常常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测和想象,但这种想象一定要有故事依据,是对整个故事的集中与概括。在《一座城与一个王的故事》中,编剧对赫连勃勃弥留之际的心理活动,在合理推测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让这位匈奴王流露出“生于帝王家”的无奈,让作品的高度再一次升华,也得到原著作者高建群的认同。可见,在对广播剧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不论从编剧还是演播者,在改变和演播过程中,都会加入自己的情感活动,在人物形象刻画中抒发真情,真正的融入角色,这是对编者和播者的要求,也是一部好作品创作时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抓住典型性引发受众共鸣
一切文艺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不可能是对自然状态的照搬,因为社会生活是多变的。广播影视文学通过创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经过创作过程塑造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或编剧认识社会生活并对之加工提炼,即分析、选择、概括的结果。这种艺术形象一般具有概括每种典型人物或事物的广泛意义,可以使人们通过这一形象举一反三,真实、全面的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这种形象被称为具有典型性的形象。广播剧《高兴》改编自贾平凹小说《高兴》,广播剧抓住主人公刘高兴的角色特征,将内容题材聚焦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群体——进城农民的生活、理想、追求和爱情,并将其缩影于刘高兴一人。同样以第一人称进行演播、对白,在电影《高兴》未播出时,便先行播出,带来了收听热潮,全国多家广播电台及网站、APP都有播出。不少听众也留言说,他们就认识、知道,或本身就是这一人群中的一员,因此在收听中更有共鸣。 由此可见,在广播剧的创作中,抓住一个典型人物,也就抓住了一个群体,和这一群体周边的圈层人群,而作品的影响力也就呈圈层式拓展的扩大化了。
四、以娱乐性吸引年轻受众
我们也不能否认,娱乐是文艺的基本功能,也是文艺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本手段,广播剧亦不例外。在主体定位为中、青年受众群的传播平台上,广播剧题材的娱乐性更是打造作品的重要因素。从多家都市化综艺类广播媒体播出的广播剧作品便可看出,陕西故事广播、上海故事广播、西安综艺广播、喜马拉雅等,在播出作品选择和收听点击量上,如《杜拉拉升职记》《鬼吹灯》《古董局中局》,以及玄幻、穿越类等带有娱乐性的作品,仍然居高不下,受听众热捧,从收听率来看,有些甚至多轮复播、久听不厌。
广播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影响群众,而是通过娱乐方式实现的。在文艺速食化的当下,娱乐可以愉悦人的身心,这一点和文艺的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美感教育作用并不矛盾。而现代生活中,广播影视是人们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教育意义和作用寓于娱乐之中,通过娱乐达到教育目的,也是成功广播剧的特点。
五、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特色广播剧
不论从媒体责任还是文化担当而言,广播剧同样应该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因为地缘接近性,区域文化是特征最为鲜明,最具有标志性,也最为区域受众所偏好的,这也符合地域贴近性的传播规律。文艺作品也必须深深扎根于区域文化中,才能不断完善、提升、创新自身,最终实现文化发展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广播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挖掘、弘扬区域文化。
方言广播剧《白鹿原》可谓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该广播剧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鹿原》改编,原著为陕西作家陈忠实。在作品背景、故事內容、原著作者皆围绕陕西而生的前提下,陕西台在改编录制之初,便征询原作者陈忠实意见,将广播剧作品进行方言演播,用地道、易懂的北方方言陕西话,真实还原作者心中的“白家”、“鹿家”和那块白鹿原上的故事。因此,在这部方言版广播剧《白鹿原》中,听众不仅能从内容中听到关中的方言俗语,了解到陕西的风情民俗,感受到西北人的豪爽热情,更重要的是,当这部作品走出陕西,在外播出时,展现的更是陕西一方的区域文化和地域气质。
一部优秀的广播剧,应当关注社会、突出人物形象、满足娱乐需求、抓住群体受众,但是,当这部作品亦能表现出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的责任,那么这样的作品,则值得听众去致敬。
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广播剧也在应运着媒介市场、传播载体、受众偏好等多种因素在改变着,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的广播剧作品在创作当中,皆需要在把握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的雕琢,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才能打造出高水准、有口碑、历久弥新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魏晓军.简论广播剧声音创作的核心要素[J].现代传播,2015(12).
[2]吴晓东.面对泛娱乐时代广播剧不做活化石[N].中华新闻报,2007-05-23.
[3]孙光源.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剧的生存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