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慢综艺节目的情感表达方式初探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家文化”为圆心辐射,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和《忘不了餐厅》,都将场景布置成为一个“家”,节目通过在特殊场域下的代际互动,在情感共鸣上下足了功夫,但也存在着走过场的飞行嘉宾阵容及对疾病认识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家文化;慢综艺;情感表达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家文化”为圆心辐射,遵从长幼有序的基本伦常,跟西方社会中的家庭成员平等关系迥然不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文化”强调爱、团结与责任,家庭成员更重视感情、人情和亲情。
  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和《忘不了餐厅》,都打出了生活情感牌,相较棚内综艺和竞技真人秀而言,其画面语言及叙事节奏非常舒缓,被称为慢综艺节目。慢综艺节目没有明确的竞技任务,也没有剧本设置,更接近真实状態。
  一、情感内核:家庭概念的延伸
  家,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是温暖的港湾。《向往的生活》延续了传统中国家庭的人物结构,选择了何炅和黄磊来承担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前两季刘宪华承担了“儿子”的角色,由于档期原因,很有观众缘的刘宪华缺席了第三季的节目录制,彭昱畅和张子枫接力承担了“儿子”和“女儿”的角色。家庭成员所居住的“蘑菇屋”里,还有同样在成长的小动物,如狗(小H)、鸭子(彩灯)、羊(天霸)等,同样给它们赋予了“家人”的定位,通过后期添加字幕充当对白,用拟人化的方式让它们分别拥有了或高冷、或争宠的性格设定。
  真人秀节目的主要艺人选择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考量了他们的行事方式、演艺圈资历及情感经历等之后做出的综合研判。黄磊和何炅是演艺圈里的模范朋友,二人的友情超过了二十年,在角色定位上,本就是电影学院老师及资深演员的黄磊负责一日三餐,及对重要问题的选择判断,占据“家庭”中的核心主导地位;何炅因其资深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熟悉演艺圈绝大多数艺人及他们的作品,特别是受《向往的生活》核心观众群追捧的年轻艺人,在节目中可协调人际关系;刘宪华在国外长大,因参加过多个真人秀节目而拥有众多粉丝,但由于文化差异,会在生活中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由于节目是间隔录制,每季节目的录制时间为三个月,带来搞笑戏剧冲突的时候,更容易让受众看到其成长过程,具有典型的正向意义。
  《忘不了餐厅》则是通过代表中年人形象的黄渤,年轻艺人宋祖儿、张元坤及5位失智老人组成的“群像”,表现出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老中青三代共生的家庭结构。喜剧演员出身的黄渤在该节目中处处认真较劲,宋祖儿的热情活泼、勤奋好学,5位老人本该人生经验丰富却因为失智而需要年轻人照顾的特殊背景,三者所组成的人物上的三元结构更立体、更丰富。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这个特殊“家庭”中的长者变成了需要被照顾和被提醒的角色,折射出的是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90后”和“00后”所熟悉的基于互联网背景的虚拟的、浅层的移动端的情感缺失,由老人的言语和行动牵出他们对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共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特殊场域:更易情感升温
  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场域概念,“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而且“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闆
  《向往的生活》取景地以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的乡村院落为主,三季节目的取景地分别在北京密云区新城子镇的花园村、浙江杭州桐庐县合岭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目的是排除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对温馨淳朴家庭氛围的干扰,以慢节奏来营造温暖的叙事氛围。
  《向往的生活》的节目架构非常简单,围绕蘑菇屋的一日三餐以及来访客人的参与互动,从客人点餐,到家人备餐、客人到达蘑菇屋后参与劳作,再到饭后闲聊及即兴游戏。在完全陌生的场域,用劳作换取食物,节目中有炒瓜子换啤酒、玉米换肉、萝卜换肉及搬砖搭建灶台、锯木板做鸡窝、买炉子安装等环节,这些对艺人而言都是全新的体验。“浅社交”境遇下,城市里居住的人的邻里关系疏远而冷漠,但《向往的生活》中很多难题的解决模式通常是求助邻居,如提供三轮车的大哥、提供犁地水牛的乡村老教师等,他们虽不善言谈,却极为和善。通过媒介营造的“拟像”,将人的生活方式简单化,满足了电视受众回归自然的朴素愿望。
  《忘不了餐厅》则选择在深圳龙岗区度假村民宿小镇进行拍摄,选址上团队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有家的感觉”是选址的关键要求。该民宿小镇不仅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景,还有着包括港台地区游客、留学生在内的多元化游客。通过跟不同人群的接触,对失智老人的认知训练有很大的帮助。画面镜头多数集中在餐厅的主场景进行拍摄,店长带领5位店员招呼客人、点单、上菜,由于嘉宾并不熟悉拍摄场景,如何让老人尽可能呈现出自然的状态,制作团队使用了30个固定摄像头和15位摄像师执机拍摄,大多数摄影师都躲在餐厅的单面镜后面,以减少老人面对镜头的紧张感,更容易凸显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反应。
  《忘不了餐厅》有开店前的服务培训、试营业、菜品设计等,还原了一家餐厅的经营全过程。餐厅的“店长”角色对黄渤来说是陌生的,“服务生”对5位失智老人更是不可想象的职业。陌生的场域中,“店长”带领“服务生”招待客人,接受客人的评价,甚至还会因为失智老人的“忘事”而影响餐厅的营业。餐厅实行预约制,只要客人排号,就可以到餐厅就餐。节目也摒弃了剧本,受众的期待不再仅是获取传统综艺节目带来的娱乐消遣,还有对失智老人在陌生场域中生活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好奇和关心。
  三、代际互动:生活体验的真实记录
  慢综艺节目往往更具人文属性,某种程度上也在弥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断层。“互联网‘人人互联’的特性使得人们的情感获取越来越依靠互联网提供的虚拟‘情感’和‘服务’,‘直接经验,的‘缺席,导致人情关系‘沙漠化,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向。”《向往的生活》和《忘不了餐厅》都让成员回到了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过程中。   对于大多数“90后”和“00后”来说,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享受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首先考虑的要素。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网络寻求身份认同,表现在对视觉系和脑洞系网络亚文化产品的追捧上。不管是生活经历还是知识背景,“90后”和“00后”与他们的父辈截然不同,《向往的生活》就截取了这样的交流片段,比如宋丹丹与巴图之间的互动、黄磊与年轻艺人(“90后”、“00后”)的互动等。还有一些隐性的代际互动,《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七期的飞行嘉宾是戚薇和佟丽娅,戚薇面对黄磊老师做好的熏鱼泣不成声,因为那是她的外公最拿手的一道菜,更是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回忆。
  老年群体一直为真人秀节目所忽视,市场上涉及老年题材且成功的节目更是凤毛麟角。作为一档聚焦老人的慢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在情感营造上有天然优势,激发大众对于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意义的思考,探讨年轻人与长辈之间的代际冲突。《忘不了餐厅》的节目团队在全国面谈了1500多位老人,从1500人缩减为68人进入复评,最终依据家属是否全部同意、地区分布以及身体状态等因素,确定了5位失智老人。相对于年轻的明星嘉宾,5位失智老人是长者,在不同的主题设定中,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代际交流。第五期节目里,预约到店的客人都是情侣或夫妻关系,一直因爱情而困扰的宋祖儿向小敏爷爷讨教到底是“谈了合适赶紧结婚,还是得等一等再结婚”,小敏爷爷回应“爱情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平平常常就是爱情”,给年轻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
  四、不足:背离情感和常识
  电视综艺节目是社会生活的媒介化呈现,其创作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并反映社会生活。但不管是《向往的生活》还是《忘不了餐厅》,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背离情感和基本常识不足的问题。
  (一)走过场的飞行嘉宾阵容
  《向往的生活》由于前两季获得了空前的热度,在第三季中逐渐成为流量输出和展示的平台。飞行嘉宾下地劳动成了明显的走过场,今天下午抵达第二天中午就要离開,每一项活动都是浅尝辄止,脱离了“慢生活”的本意。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变成剧组宣传的“宝地”,每个飞行嘉宾都是带着宣传任务来的,而不是真正体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第五期节目中出现了《明日之子》《声人人心》《创造101》《偶像练习生》四档选秀节目艺人,多达8位嘉宾,节目试图打破不同类型节目圈层界限、整合生态链条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彼此之间不熟悉,当嘉宾之间的互动都变得生硬而又没有真情,节目的趣味也就无处找寻。
  (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通过一档综艺节目,呼吁大众关注阿尔兹海默症这种疾病,是《忘不了餐厅》的成功之处,但节目中对病症认识不足,将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简化为记忆力退化,随之开出了“爱与包容”的药方,显然是不妥的。如《忘不了餐厅》第四期节目中,飞行嘉宾舒淇安慰黄渤:“最好的方法,不是来自于药,而是来自于爱。”
  节目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也极有可能对病人家属造成二次打击。他们会有一种挫败感:“为什么别人的情况就这么好?我家的就不是这样。”同时也会形成逻辑怪圈,让人觉得只要有爱,病患的情况就能被极大改善,这会让家属背上极大的道德负担——如果老人有些什么问题,是不是我不够关心、没有照顾好?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各类智能化技术的勃兴,数字出版经历了从内容的单一数字化到品类合一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场景理论出发,分析场景为数字出版带来的业态新变化。分别从个人兴趣图谱、场景解决方案以及长效服务三个方面归纳出当前场景在数字出版中的具体应用,并进一步展望场景对于数字出版的应用价值。出版商只有向用户提供与个人相适配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实现出版物与个人、场景和社会的有效连接。  【关键词】场
【摘 要】本文以部分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作品为例,分析获奖作品在主题、选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以获奖作品为标杆,持续提升广播作品创新创优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创作精品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有44件优秀广播作品获奖。这些获奖广播作品集中体现了全国各地的广播人坚持守正创新,牢记职责使命,扎实践行“四力”,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
【摘要】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最知名的公益策划《映山红行动》为例,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公益策划应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爱心力量,如何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活动主题,不断推陈出新,让活动常办常新。  【关键词】公益策划;映山红行动;资源整合;公信力  公益报道,是媒体对于包括慈善新闻在内的,关于救助弱势群体或动员社会大众参与公益事业,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报道的总称。[1
【摘 要】集体记忆是每个国家交往活动和文化符号发展的长期积累,是国家精神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媒介在集体记忆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共历史学家”,即通过对历史资源的再现、遮蔽和凸显等方式塑造当代民族国家认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有许多现象级产品,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的现象级产品“我和国旗同框”微博话题、人民日报的H5产品“我的民族照”“我的年代照”等为研
【摘 要】健康传播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在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才进入我国的主流话语空间和研究视野。不同学者对健康传播定义不同,本文涉及的健康传播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多种传播方式,面向农村地区的,以促进农业科学发展、村民健康水平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传播行为或过程,包含公关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政府部门以往在农村健康传播中的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在农村
【摘 要】财经新闻作为反映经济领域话题的新闻,不仅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如时效性等,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如内容专业化,术语较多。因此,在做财经新闻报道时,记者要注意方式方法,处理好经济话题专业性和通俗性的互相转化,不能“硬说”,要用 “软表达”的方式让重大经济话题轻轻“落地 ”。  【关键词】财经新闻 ;软表达;通俗化  近年来,《安徽经济报》突破传统财经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找准报道的“切口”,
【摘 要】融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报道需要运用新的媒介技术和手段,通过采编流程再造,对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呈现方式进行创新。《新安晚报》2019年底的“劳荣枝案”报道就是对融媒體环境下社会新闻报道如何创新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社会新闻;媒体融合;创新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都市报纷纷进行新闻报道的融媒体探索,实现一次采集,多介质推送,全时段呈现,再造融媒体的采编流程。在新闻报道呈现上,传统
【摘 要】对外传播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则是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结合海外活动,阐述换位思考、国际表达、摒弃主观等理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传播 电视符号 传播效果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安徽电视周”活动是在海外主流电视平台集中展示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时间,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本文将从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别的角度,分析“清华博士杀人案”报道侵权的始末,从而总结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的方面,以减少甚至远离新闻报道侵权事件。  【关键词】真实 “清华博士”侵权 名誉权    在现代生活中,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纠纷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都对簿公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胜诉的往
【摘要】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城管”一词已经丧失了“城市管理”的原意,逐渐成为“暴力执法”的代名词。本文选取《羊城晚报》2014年的“城管”报道为研究样本,力图归纳“城管”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媒介表现及问题,以期从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针对这类不恰当的媒介现象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管刻板印象沉默的螺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出于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需要,北京等城市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