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关键词: 中年教师 职业 倦怠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173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在当今快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学校工作中,我常常发现有很多中年教师和我一样,在工作中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职业的幸福感正一点点降低。经过交流、分析,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力不济
众所周知,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是很自然的。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年纪大了,记不住东西了"。而做为中年教师,在学校从事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仅面对日渐衰老的身体出现的各种疾病,还得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高噪音、高强度、高压力让不再年轻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又反过来伤害着记忆力,影响着睡眠,所以中年教师常常感到疲惫,感到紧张,感到困倦,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大大降低。
二、收入较低
谈到职业倦怠,很多中年教师都会这样感叹:人到中年,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教育子女,即便是竭尽全力也还是那么点工资,哪来工作的动力。的确,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工作比自己轻松,物质却比自己富有时,难免心生不满,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三、工作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名次,中老年教师也不得不像年轻老师一样加班加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俗话说好,心态决定状态。既然当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如今也离不开或不愿意离开教师这个行业,就没必要心生烦躁,调整情绪,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对荣誉待遇看得开,用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克服职业倦怠感。
一、坚守初心
像当初我们选择、认定教师这个职业时那样,我们早已知道教师注定清贫,我们坚守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我们满足的是学生进步、成长,而不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和出路。既然如此,我们就努力不让自己被眼前的一些琐碎事情所烦恼,保持对自己的职业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尊重自己的初心,
二、坚定平和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看轻功利的东西,教师虽然收入较低,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其跟别人比地位,比收入,让自己身心受累,不如跟自己比,比一比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快乐,更有收获。凡事多往好的地方看,要好好愛自己: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病了就需要休息,不能委屈;工作时分得清主次,抓得住关键,努力将自己的经验、智慧用到工作中,在能力、精力不可及时,懂得放下,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荣誉,珍惜自己的所拥有的一切。
三、常怀感恩
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能因为工作忙碌而漠视。在工作之余,都抽时间陪伴亲人,给予他们温暖,自己也会收获亲情的快乐。家稳、和顺才是我们工作的坚强后盾,只讲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连家都不顾,最终也会抱憾终身。善待同事,只要是帮助了我们,哪怕是一个提醒,一句鼓励,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要投以感激之情。当我们常怀感恩心,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自己时我们的心情就会处于愉悦状态,工作起来也更加顺利。
四、经常学习
学习能让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充实,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也会上升一个层面。中年教师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上班时,我们可以阅读教育教学专业的书籍,了解最近的教育理念、技术,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效率更高。在家里,我们可以阅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优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精力不再旺盛的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少走一些弯路,更清楚地了解、认识、帮助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好地成长。同时我们还可以阅读养生方面的书籍,学习如何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少生病。
五、适度放松
如今社会、家庭、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年轻教师都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中年教师更觉得心力交瘁,导致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普遍降低。为此,做为中年教师的我们不能连年累月地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因为如果我们过于紧张,过于疲劳,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要善于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给自己以一定的休闲时间,比如,上完课后,不要急于伏案工作,可以闭目养神,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彻底休息十分钟八分钟。一周内,找个适当时间安抚心灵、缓解压力,给心灵放一会儿假。
参考文献
[1]刘连新, 刘郁. 高职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 000(018):10-11.
[2]杨琴. 浅谈职校教师如何消除职业倦怠[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 000(002):30-31.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关键词: 中年教师 职业 倦怠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173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在当今快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学校工作中,我常常发现有很多中年教师和我一样,在工作中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职业的幸福感正一点点降低。经过交流、分析,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力不济
众所周知,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是很自然的。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年纪大了,记不住东西了"。而做为中年教师,在学校从事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仅面对日渐衰老的身体出现的各种疾病,还得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高噪音、高强度、高压力让不再年轻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又反过来伤害着记忆力,影响着睡眠,所以中年教师常常感到疲惫,感到紧张,感到困倦,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大大降低。
二、收入较低
谈到职业倦怠,很多中年教师都会这样感叹:人到中年,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教育子女,即便是竭尽全力也还是那么点工资,哪来工作的动力。的确,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工作比自己轻松,物质却比自己富有时,难免心生不满,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三、工作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名次,中老年教师也不得不像年轻老师一样加班加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俗话说好,心态决定状态。既然当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如今也离不开或不愿意离开教师这个行业,就没必要心生烦躁,调整情绪,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对荣誉待遇看得开,用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克服职业倦怠感。
一、坚守初心
像当初我们选择、认定教师这个职业时那样,我们早已知道教师注定清贫,我们坚守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我们满足的是学生进步、成长,而不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和出路。既然如此,我们就努力不让自己被眼前的一些琐碎事情所烦恼,保持对自己的职业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尊重自己的初心,
二、坚定平和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看轻功利的东西,教师虽然收入较低,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其跟别人比地位,比收入,让自己身心受累,不如跟自己比,比一比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快乐,更有收获。凡事多往好的地方看,要好好愛自己: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病了就需要休息,不能委屈;工作时分得清主次,抓得住关键,努力将自己的经验、智慧用到工作中,在能力、精力不可及时,懂得放下,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荣誉,珍惜自己的所拥有的一切。
三、常怀感恩
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能因为工作忙碌而漠视。在工作之余,都抽时间陪伴亲人,给予他们温暖,自己也会收获亲情的快乐。家稳、和顺才是我们工作的坚强后盾,只讲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连家都不顾,最终也会抱憾终身。善待同事,只要是帮助了我们,哪怕是一个提醒,一句鼓励,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要投以感激之情。当我们常怀感恩心,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自己时我们的心情就会处于愉悦状态,工作起来也更加顺利。
四、经常学习
学习能让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充实,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也会上升一个层面。中年教师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上班时,我们可以阅读教育教学专业的书籍,了解最近的教育理念、技术,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效率更高。在家里,我们可以阅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优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精力不再旺盛的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少走一些弯路,更清楚地了解、认识、帮助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好地成长。同时我们还可以阅读养生方面的书籍,学习如何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少生病。
五、适度放松
如今社会、家庭、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年轻教师都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中年教师更觉得心力交瘁,导致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普遍降低。为此,做为中年教师的我们不能连年累月地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因为如果我们过于紧张,过于疲劳,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要善于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给自己以一定的休闲时间,比如,上完课后,不要急于伏案工作,可以闭目养神,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彻底休息十分钟八分钟。一周内,找个适当时间安抚心灵、缓解压力,给心灵放一会儿假。
参考文献
[1]刘连新, 刘郁. 高职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 000(018):10-11.
[2]杨琴. 浅谈职校教师如何消除职业倦怠[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 000(002):30-31.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