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供应室护理人员25名,参考我院相关资料,对供应室中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将调查问卷下发给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分析危险因素,并确定防范措施。结果: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等。其中利器刺伤发生率是最高的。结论:必须对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来,新的医疗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医疗水平,但是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医护人员暴露在职业危害因素中,其自身健康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供应室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清晰、包装、回收等工作,长期暴露在职业危险环境中,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1]。文章对我院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做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供应室护理人员25名,年龄在21-49岁,平均年龄为43.1岁,其中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有5人,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有12人,工作年限在2-5年的有6人,工作年限小于1年的有2人。文化程度为本科的有2人,大专16人,中专7人。对以上25人分别进行职业暴露相关问题调查。
1.2方法 分两步进行,第一,参考我院相关资料,对供应室中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第二,将调查问卷下發给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发放25分,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对收集到所有问卷中的每个选项进行统计,从而确定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卡方检验,数据处理选择SSPS13.0软件进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等。在本次研究中发生护理危险次数较多,其中利器刺伤发生率是最高的,其次是紫外线暴露损伤,发生次数最少的是化学消毒剂,只有21次。
3讨论
3.1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物因素。供应室护理中要对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要进行回收处理,而这些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沾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很多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清点、清洗处理的过程中不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很可能会导致致病的微生物通过皮肤或者是黏膜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2]。(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利器刺伤、噪音、粉尘以及高温等等。其中利器刺伤的发生概率是非常高的,在供应室护理中如果对护理包的处理不当,则包内使用过的刀片、缝针、注射器等都会造成护理人员刺伤,如果护理人员本身存在伤口,而利器本身被污染了,那么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威胁是非常大的[3]。另外,在供应室中烘干、高压灭菌器等的使用比较普遍,护理人员在接触中烫伤的发生也比较大。而供应室中大量的设备仪器发出的噪音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不良情绪。(3)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最主要的是化学消毒剂,很多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使用化学消毒进行处理,但是很多化学消毒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且比较容易挥发,护理人员接触或者是吸入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带有腐蚀性的液体进入眼睛或者是皮肤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2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的防范措施
供应室护理中要避免减少危险因素,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要从以下几点开始:(1)加强安全教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上岗之前进行严格的培训,对供应室中职业暴露情况做出分析和解释,定期开展讲座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2)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对供应室中可能出现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医院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从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3)做好心理防范工作。由于供应室的工作量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心理问题较多。要减少护理危险就需要加强心理防范工作。供应室管理者要与护理加强沟通,帮助护理人员解除心理问题[5]。同时要开展各种休闲活动,做好心理调节功能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职业暴露危险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龚燕琼.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03-104
[2] 张惠芳.浅议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范[J].中外医疗,2012,31(5):154-155
[3] 华春燕.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方法[J].当代医学,2012,18(2):161-162
[4] 王芳.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1):115-116
[5] 谭庆兰.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13-14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来,新的医疗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医疗水平,但是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医护人员暴露在职业危害因素中,其自身健康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供应室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清晰、包装、回收等工作,长期暴露在职业危险环境中,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1]。文章对我院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做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供应室护理人员25名,年龄在21-49岁,平均年龄为43.1岁,其中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有5人,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有12人,工作年限在2-5年的有6人,工作年限小于1年的有2人。文化程度为本科的有2人,大专16人,中专7人。对以上25人分别进行职业暴露相关问题调查。
1.2方法 分两步进行,第一,参考我院相关资料,对供应室中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第二,将调查问卷下發给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发放25分,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对收集到所有问卷中的每个选项进行统计,从而确定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卡方检验,数据处理选择SSPS13.0软件进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等。在本次研究中发生护理危险次数较多,其中利器刺伤发生率是最高的,其次是紫外线暴露损伤,发生次数最少的是化学消毒剂,只有21次。
3讨论
3.1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物因素。供应室护理中要对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要进行回收处理,而这些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沾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很多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清点、清洗处理的过程中不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很可能会导致致病的微生物通过皮肤或者是黏膜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2]。(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利器刺伤、噪音、粉尘以及高温等等。其中利器刺伤的发生概率是非常高的,在供应室护理中如果对护理包的处理不当,则包内使用过的刀片、缝针、注射器等都会造成护理人员刺伤,如果护理人员本身存在伤口,而利器本身被污染了,那么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威胁是非常大的[3]。另外,在供应室中烘干、高压灭菌器等的使用比较普遍,护理人员在接触中烫伤的发生也比较大。而供应室中大量的设备仪器发出的噪音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不良情绪。(3)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最主要的是化学消毒剂,很多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使用化学消毒进行处理,但是很多化学消毒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且比较容易挥发,护理人员接触或者是吸入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带有腐蚀性的液体进入眼睛或者是皮肤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2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的防范措施
供应室护理中要避免减少危险因素,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要从以下几点开始:(1)加强安全教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上岗之前进行严格的培训,对供应室中职业暴露情况做出分析和解释,定期开展讲座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2)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对供应室中可能出现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医院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从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3)做好心理防范工作。由于供应室的工作量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心理问题较多。要减少护理危险就需要加强心理防范工作。供应室管理者要与护理加强沟通,帮助护理人员解除心理问题[5]。同时要开展各种休闲活动,做好心理调节功能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职业暴露危险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龚燕琼.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03-104
[2] 张惠芳.浅议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范[J].中外医疗,2012,31(5):154-155
[3] 华春燕.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方法[J].当代医学,2012,18(2):161-162
[4] 王芳.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1):115-116
[5] 谭庆兰.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