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它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体现,更涵盖了工匠者敬业、专注的职业德道品质。伴随着高职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愈发凸显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将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起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式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融入
引言:以前当我们提到“工匠”一词时,可能会想到的是木匠、铁匠、鞋匠等等“古有鲁班雕木成凰、庖丁解牛,今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彰显。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發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第一个层次,了解什么是工匠。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第二个层次,了解工匠的精神境界。工匠的精神境界有着独特的界定。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其次,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再其次,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这才是工匠具有的一种精神。
第三个层次,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去看待“工匠精神”这一整体的概念和确切的内涵。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未转化为技能人才优势。应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融入是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们应该秉承的精神。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以及精益求精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也弥补了高职院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职业教育的内涵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专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将来的专业领域内有所成就,学生在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秉承工匠精神的精髓,专注、专业、敬业。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有效率,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德育教学就需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创新模式,与时俱进,与不断改变的社会要求接轨。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创新模式,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和具体时实践,做到工匠精神的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被动与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有效实践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融汇贯通工匠精神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内涵。
(二)塑造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德育文化环境。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不断进步发展。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的德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塑造学校、家庭、 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文化环境至关重要, 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学习工匠精神,经得起未来职业工作的考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教书育人,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要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解并具备工匠精神。而学前教育专业又是教育之基,尤为重要。在成为教师的师范生队伍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学习,可以提高老师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为学生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而作为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专项技术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不仅仅包含着职业技能还包含着职业素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与精英。
参考文献
[1] 陈洪尧.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中国教育报》. 2017-09-12
[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探索.〔J/OL〕.2021-07-30
[3]饶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年第17期
[4] 孙冬梅.浅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读天下》.2019年第2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融入
引言:以前当我们提到“工匠”一词时,可能会想到的是木匠、铁匠、鞋匠等等“古有鲁班雕木成凰、庖丁解牛,今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彰显。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發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第一个层次,了解什么是工匠。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第二个层次,了解工匠的精神境界。工匠的精神境界有着独特的界定。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其次,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再其次,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这才是工匠具有的一种精神。
第三个层次,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去看待“工匠精神”这一整体的概念和确切的内涵。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未转化为技能人才优势。应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融入是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们应该秉承的精神。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以及精益求精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也弥补了高职院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职业教育的内涵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专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将来的专业领域内有所成就,学生在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秉承工匠精神的精髓,专注、专业、敬业。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有效率,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德育教学就需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创新模式,与时俱进,与不断改变的社会要求接轨。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创新模式,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和具体时实践,做到工匠精神的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被动与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有效实践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融汇贯通工匠精神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内涵。
(二)塑造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德育文化环境。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不断进步发展。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的德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塑造学校、家庭、 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文化环境至关重要, 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学习工匠精神,经得起未来职业工作的考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教书育人,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要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解并具备工匠精神。而学前教育专业又是教育之基,尤为重要。在成为教师的师范生队伍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学习,可以提高老师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为学生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而作为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专项技术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不仅仅包含着职业技能还包含着职业素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与精英。
参考文献
[1] 陈洪尧.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中国教育报》. 2017-09-12
[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探索.〔J/OL〕.2021-07-30
[3]饶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年第17期
[4] 孙冬梅.浅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读天下》.201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