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第一悬案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里有很多隐藏的高手,第一个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
  别看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门下学了十年艺,但菩提祖师真正教孙悟空的时候却不多,书中总共提及了三次,时长不过几个小时,孙悟空就成了仙人中的最高级——天仙,虽然仅仅是个散仙,是天仙的最低级别,但不要忘了这可是个速成品。可见,菩提祖师毫无疑问是名师,其实力肯定是莫测高深。
  很多人对菩提祖师的身份有诸多猜测,因为这么一个法力高强的人,怎么会在天庭、灵山等势力中毫无名讳?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
  有人认为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本人。菩提祖师捏死孙悟空跟一只蚂蚁一样,而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却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孙悟空对菩提祖师发下的恶咒一直记得,毕恭毕敬不敢违反,但对如来很不服气,被压在五行山下,一直喊:“如来诓了我!”
  很显然,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
  打通《封神演义》与《西游记》后,菩提祖师的身份豁然开朗。
  话说在元始天尊扶植多宝成为如来佛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情,那就是孔雀精把他吞了下去。在《封神演义》中,孔雀精叫孔宣,本领超强,被“封神榜”中西方教的大佬准提降伏,成了准提的跟班。孔雀此举,是为自己的主人抱打不平,对如来这个小字辈成为佛祖非常愤恨。
  不过,这一举动,却让元始天尊发觉,原来准提一直都在。元始天尊要让如来位子稳固,就必须提高如来的威信,才能防止老君派系的燃灯古佛的反扑,所以与准提联络。
  恰逢孙悟空出世。元始天尊让准提化身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各样神通,之所以这么说,除了猜测,就是《封神演义》中准提与《西游记》中菩提的出场词太相似了。
  准提在《封神演义》中出场诗是这样: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而菩提祖师在《西游记》里亮相是这么说的: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准提的实力虽然弱于老君,但跟元始天尊比起来,不会差太多,这样级别的人才能短时间教出孙悟空,也是情理之中。
  孙悟空后来进入天庭,包括玉帝的纵容,让猴子去看管蟠桃园,都是有意让孙悟空犯错,然后天庭众将出工不出力,《封神演义》中表现抢眼的二郎神都没能拿下孙悟空,让玉帝请来如来佛祖降伏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来借此在玉帝面前赚足了印象分,天庭的支持让如来在灵山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也是如来在降伏六耳猕猴的时候,为何暗示孙悟空,对猴子的底细一清二楚的原因。
  准提教给孙悟空本领,让他闹腾得越大越好,作为交换,元始天尊与如来佛祖筹划取经行动,成功以后,孙悟空跻身佛教高层。如此,在合适的机会将孙悟空的师承公布,准提便可以光明正大重回佛教。
  只是,准提表演得太过于逼真,面具戴久了成了脸。准提在教孙悟空神通之前,还传授过文化课,为了遮掩自己的身份,故意显得自己儒、释、道三教皆通。这让孙悟空无论如何都难以想到自己师傅是纯粹的佛门中人,也给太上老君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孙悟空为何把太上老君认作师傅?在中国的神仙体系里,能够通达儒、释、道三教的,只有太上老君一人。
  太上老君本是道家始祖,又化胡为佛,况且儒家的大圣人孔子又曾经跟他学习“礼”。菩提祖师把自己打扮成三教皆通的人物,收到了反效果。太上老君就是借着这个细节,一步一步误导孙悟空,让孙悟空认错了师傅。他先是故意失察,让孙悟空偷了金丹,练成了金刚不坏之体,然后又在八卦炉里,给了孙悟空火眼金睛的加成。孙悟空从炼丹炉翻出,太上老君还被孙悟空扭打,摔了一跤,这是老君故意示弱。后来,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好几次遭逢大难,尤其是面对金角、银角大王,被银角大王施法,几座山压在身上,七窍喷血。
  这让孙悟空意识到,小童子都这么厉害,更何况老君本人呢?联想到菩提祖师离别时跟孙悟空发的狠话,孙悟空没接触过元始天尊以及更高的仙人,目前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有手段弄死自己的,就是太上老君了。
  然而,太上老君之前为何又那样纵容自己?
  孙悟空结合对菩提的印象:本领必须高强,是玉帝、如来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对儒、释、道三家思想了如指掌。他内心也在纳闷,如果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那么这一切就解释得通了,太上老君对自己的一系列行为,看似是“害”,实则是“爱”。
  可怜元始天尊等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杰作,成了太上老君的拥趸。
  也许这里有人会问,元始天尊和准提策划孙悟空的每一步行动都是极其隐秘的,包括孙悟空都成仙了,还屏蔽掉这个信息,让幽冥地府勾了他的魂魄,激起孙悟空的愤怒,让孙悟空把动靜搞得越大越好。玉帝还做了这中间的推手,故意让猴子看管蟠桃园。
  太上老君是如何得知的呢?孙悟空刚出世,千里眼、顺风耳就报告了玉帝,玉帝表面重视,实际上压根儿就没管。
  千里眼、顺风耳在《封神演义》中是桃精、柳怪,被打神鞭打死,按理说是可以封神的,但是在最后的封神榜中却没有了二人的名字。可是现在,二人分明在天庭任职!
  封神榜的主导者是元始天尊,谁敢起用被元始天尊放弃的人,只能是老君,老君在玉帝面前为他们说了话。千里眼、顺风耳肯定会告诉他们的恩人太上老君,关于孙悟空出世的事情。
  对于玉帝来说,他要的是三界都听自己的,太上老君势力太大,就联合元始天尊,现在元始天尊势力后来居上,那么就要支持太上老君,搞新一轮的平衡。所以,玉帝对于千里眼、顺风耳的所作所为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太上老君虽然成了三清之末,但是很会做人,天天炼丹给玉帝,并说是“伺候陛下”,这也赢得了玉帝的尊重,每次老君前来,玉帝还要“降阶相迎”。
  更进一步说,元始天尊联合了天庭几乎所有的势力,太上老君也没闲着。桃精、柳怪原本就是轩辕庙前的小卒子,老君保举两人,就与火云洞三圣:伏羲、神农、轩辕结成了同盟,而女娲又和三圣关系非常紧密。这些上古的神仙掌握着三界最丰厚的资源——凡人!他们发动舆论造势,将太上老君塑造为开天辟地第一人,老君在人间的信众越来越多,香火不断。
  正因为老君在仙界凡间的势力无孔不入,所以到处都是他的眼线,连人间帝王李世民都说自己是老君的后人,元始天尊的布局不走漏风声才怪。
  太上老君在孙悟空误认自己为师傅后,还不忘怀柔孙悟空,孙悟空一面给他行大礼,一面喊他“老官儿”,他也丝毫不生气。不仅如此,太上老君还故意摆出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就拿银角大王来说,孙悟空说老君怎么着也有失察之罪,太上老君慌忙推脱:“不干我事,是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孙悟空此时已经认为,这是老君的谦虚,也更符合他心目中师傅的形象。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后来越发亲近太上老君,离佛门反而渐行渐远,在他心中,或许早把太上老君当作了自己的师傅,至于真的菩提祖师是谁,反而不重要了。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没有书籍的世界,不可想象。沏一壶老茶,品一卷好书,便是我最爱的美好时光。  我出生在鄂尔多斯,一个以“羊煤土气”(指养羊、煤炭、稀土、天然气)著称于世的地方,以前称作伊克昭盟,极度贫穷落后。  父亲在我七岁时罹患胃癌去世,家里因此欠债800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时候根本没钱去买书,就连课本、作业本的钱,也是靠母亲卖鸡蛋一分分凑出来的。但我对书的热情,并未因贫穷减退。  上初中时,有次在
期刊
北宋传奇状元宰相吕蒙正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破窑赋》。如今读来,琅琅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和云,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  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之遥,但没
期刊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来自热带海洋和极地大陆的气流在此交锋、融汇,使得武汉的植物中,既有四季苍翠的香樟、冬青,又有落叶的银杏、乌桕。郊野、公园,街头、巷尾,更是生长着黄荆、白檀、萝藦、苎麻、堇菜、菝葜、蓬蘽、山莓等丰富有趣的野生植物。  三十年前,我从古都西安来到江城武汉,众多的湖泊湿地,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让我爱上了这座城市。近年来,我利用零散
期刊
1947年出生的吕敬人已经70有余,曾经在上海的里弄和兄弟几个一同打闹的孩子,如今是业内备受尊敬的书籍设计师。老了的他更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谈到喜欢的书时眼里满是希望与人分享的欣喜。讲到书籍设计时,他总是适时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将设计理念娓娓道来。曾在清华美院与之共事的画家冯远一写道,他是学生们的“笑脸”爷爷,有着“地中海发型”和“万有引力胡须”。  吕敬人,1978年开始从事书籍设计工作,曾赴
期刊
袁枚是清代的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歸。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留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文学著作。袁枚在吃的方面极有研究,他“吃货”的名气,丝毫不亚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美食也有大辞典  辞官前
期刊
鲁迅在今天的时代有点不合时宜、灰头灰脸,《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名作相继从课本里面被删。武侠作家金庸的作品则开始登堂入室,《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等被选入课本。人们不禁有疑问,难道金庸能代替鲁迅?  金庸可以说创造了一个武侠小说的奇迹,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超过了3亿册,有关的电影电视超过100多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阅读神话。  对金庸的评价
期刊
“乏味的老书”真的已经过时了吗?这是维基百科的创立者之一拉里·桑格针对克莱·舍基的“老书过时论”提出的反驳。  舍基是一位研究互联网技术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他认为,人们忧虑互联网使人浅薄,“重点在于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变成了整个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但是,互联网正在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使得那些以前被世人看重的“单一、陈旧和精英”的伟大著作失去了影响,因为对今天的读者来说,那
期刊
唐诗之路,纷至沓来  中国有丝绸之路,也有一条唐诗之路。  唐代诗人,无论是谁,他们或成名前,或成名后,差不多都要走一走这条诗路。  这条诗路不在西北,尽管唐朝的都城在西北的长安。当时,诗人们都想到长安走一遭,期望着求得人生仕途上升的可能,去长安的路是一条仕途之路,可能顺利,也可能充满艰辛苦涩。  唐朝的诗路在东南的吴越,这一条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诗情画意,据说,有四百多位诗人走过这条路。他们中
期刊
央视《朗读者》首期节目播出后,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登上微博热搜。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钱钟书教他英语杨振宁和他同窗  许渊冲192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就读于江西第二中学
期刊
不知是谁最先使用了“书香”一词,用得真是好极了。在书的世界就该纸墨飘香,仿佛予人玫瑰之手,芬芳犹存。我猜想,旧时所谓“敬惜字纸”之说,当也源于对书本的尊崇、敬爱和珍惜。  闲暇时,我喜欢逛旧书铺和旧书摊。倒不一定是像那些旧书收藏者,怀着明确的猎书、淘书的功利目的,我有时纯粹只为感受一种故纸芬芳,享受一下翻阅旧书的好奇和乐趣。那些曾经出入过许多人家、因为各种原因而流落到书店和书摊的旧书,也确实让我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