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诗意美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中国新诗史上,徐志摩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我读徐志摩的诗比较晚,1981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诗人周良沛编选的《徐志摩诗集》,这年秋天我寻得一本,比较认真地读完了这部诗集。仅就我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客观地说,他的诗参差不齐好坏不一,他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以及他的诗歌主张,很大部分是纯艺术的追求,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他的诗含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读他的诗,你不能不惊叹诗人的触角之灵敏,惊叹诗人对于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捕捉形象的本领,惊叹诗人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的新奇,惊叹诗人构思的精巧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惊叹诗人精深的音乐修养和绘画艺术造诣……总之,读了他的诗,你便觉得他的诗很美。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之所以喜爱这首诗,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这首诗的艺术美,表现是多方面的: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語言优美洗炼,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如整首诗诗行长短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声调,而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这首诗的语言,也是独具特色的。我曾读过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应该说这篇散文的语言是美的、生动的、准确的,但这种语言的生动、准确和美,主要是摹写,而在《再别康桥》里,已没有康桥的真实、具体、完整的图景,而只有从中提取的感觉和想象化了的意象,语言对意象的外部形态,也都是轻轻触及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反应,转化为主观想象和内心独白。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意味性,它不仅通过意象来暗示和表现情感,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因此,这首诗的语言,不仅具有高度的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暗示性,也充满视觉美和节奏感。然而,在构成艺术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客观存在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即是外部世界也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也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融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谓以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得多么形象、鲜明,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诗人只好挥一挥长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许我根本不是一块做诗的“料子”,虽然我已经出版了六部诗集,但我至今都不想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位诗人。在我刚刚学诗的时候,诗坛上充盈着“假、大、空”的废话,令人遗憾的是,那些贴满标语口号的“豪情壮志”把我诱进了这块我崇仰已久的圣地,我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别人的腔调,抒发我的“豪情壮志”。这些伪诗的的确确大大败坏了读者的胃口,也损害了诗的声誉,直至今日,那些拘泥“一种场景”加“一点描摹”加“一个理念拔高”的程式化抒唱依然在诗坛的一角喘息。因此,曾经给中国新诗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特别是他的不少耐人咀嚼、寻味,给人美感的富有个性特色的诗作,是大可为发展今日的新诗提供有益的艺术借鉴的。
其他文献
它有力的腿,它乌黑的甲壳  像星星点缀于这漫无生机的舞台  一个平庸的年代,连恶  也成为虚荣。它们这时间之沙的骑士  生命像沙一样流走  像是徒劳,像是上帝之手的精妙  带着对大地的羞怯,它们  一代代繁衍,但从不命名  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一个地球。  ——节选自《屎壳郎》  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处的边缘,也就是我们种植的梭梭林中,可以看到的生命中最多的是蜣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屎壳郎。
期刊
1  将近一百年前,哈佛大学诞生了著名的诺顿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诗意”。1967年,诺顿讲座迎来博尔赫斯先生——他的“诺顿六讲”后来在中国出版时书名叫做《博尔赫斯谈诗论艺》——博尔赫斯开篇即说,他快要七十岁了,他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贡献给了文学,不过他能告诉大家的还是只有满腔的困惑。博尔赫斯的话,当然含有谦逊的成分,事实上他的“诺顿六讲”娓娓道来,收放自如,并非只有满腔困惑,而是充满
期刊
我认为诗是一时的然而又是庄严的产物,是孤独与相互关切、感情与行动,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成对地构成的。我还同样坚信,通过我们把现实与梦想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一切——人及其形影、人及其态度、人及其诗歌——都将日益广泛地一致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现实与梦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现在以同样的心情说,经过这么多年之后,我仍然不知道,在渡过湍急河流的时候,在绕着牛的颅骨跳舞的时候,在高山
期刊
阳历八月底,黑龙江松嫩平原已经全面进入了秋天,而且已是晚秋时节。  这里的地理特征酷似美国中西部大平原,蓝天,白云,田野,河流,湖泊,石油磕头机,永远的地平线……视野一望无边,车子开在公路上,开在田畴之间,有一种坦坦荡荡的流畅。车子一直开着,那真是有“在路上”的感觉。  我和一位女友结伴一起飞去看望那里的一位朋友,朋友的母亲刚去世不久,他回乡为病危的母亲送终并服丧。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闻
期刊
1  天蓝,云白,湖靛,稻黄  四周都是地平线  是一年一熟的空旷  在这里,感觉地球是平的  土地只能用极目远眺  来丈量  地下的油,被散落野外的机械装置  用鞠躬的方式  抽上来  2  请指给我看,那条江在哪里  那条用船把一个恰博旗的少年运往远方的大江  北边是上过的小学,南边是上过的中学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  中间隔着一大片稻田  倘有一封信要寄往  上世纪八十年代  该写什么地址和
期刊
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泉,也是诗人永恒的话题。路也近几年的诗歌,越来越走向一种辽阔和大气,这与她不断出游,并在出游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有着密切关系。  印象中,路也是一个在路上的诗人。在路上,意味着脚步没有停止,头脑没有停止,心灵也没有停止。在路上,也赋予诗人新的不断的灵感,推動她的诗歌走向更远的地平线。我们可以从路也的诗中,不断读到一些地名,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是我们陌生的,但都带着她
期刊
意象是不是一只大象?  意象是诗的灵魂和质地。读一首诗,意象和文字技巧主导了风格和阅读方向。我认为意象必须精准,必须秾纤合度。精准地以文字勾勒心中所想,意象不贫乏也不花哨。要让意象开展,却不沦为断线的风筝,要做到能收到放,大开大阖。说实在,要谈论“意象”以及如何书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功夫。有些作品,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意象的经营,要么薄弱,要么花哨,中庸之道全凭长期以来大量阅读和思考,以书写累
期刊
公元759年春,被人们尊为“诗史”的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在前往战乱后的洛阳探亲返归任上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那时的杜甫,或许从未考虑过诗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但他的经历却对今天的我们深有启发。  毫无疑问,每一个诗人的写作,都是处于一定时代语境下的写作,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却常常如那时的杜甫一样,并非刻意地承担。因为当一个诗人拿起笔,大多缘于原始的表达欲,他们常常怀着不吐不快的
期刊
鉴别一个诗人有无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察他(她)是否有连续的、足以令人信服的文本。而在当下诗坛,靠名气和名气滋生的惯性——写作的人,正在以其大量粗制滥造的诗歌败坏读者的胃口。一种腔调、一种模式、一种风格,遮蔽了大量深具活力的无名诗人的作品。这是诗坛被时代同质化的恶果吗?也许。  因此,紫藤晴儿的大量有质量的诗作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反动。尤其是她的一直以来表现在写作上的低调(姿态)尤其令人钦佩。从写
期刊
果戈理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