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又一次被“各家教派”推至风口浪尖,又一次被“各路豪杰”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温家宝总理借第二十二个教师节看望教育工作者的机会,满怀温和的亲民情愫,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亲近母语教学,畅谈着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想。笔者以敬仰的姿态聆听着,揣摩着,分享着……
一、摆脱“哑巴语文”的尴尬
温总理在与教师交流小语教学时强调:语文课尚需进一步强调“表达,口语等训练”“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我们不难听出温总理对我们小语教学委婉提出的警示:谨防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两化”——“非语文化”、“去文本化”。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千篇一律地“绘声绘色”地读出一些文本片断,但仔细品味孩子们的朗读都是那股“再熟不过”的味儿,表现出的都是那种不需理解文本就能朗读体现的“惯常情感”。由此可见,理解性的阅读尤为必要,它是我们语文课从半空着地的基本前提。理解阅读以语言材料作为平台,即从“为什么这么表达”出发,放飞想象的翅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死”的字句读出鲜活的情感、思想和灵魂。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应用语言的习惯,积累一定的语言表述方式,即“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也才可能更深地去理解、发掘、体验到文本的人文性。
下面请欣赏小语名师陈建先教学《特殊的葬礼》(苏教版第八册)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朗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这么写。再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学生静心品句,感情朗读,大都读得情深意切)
生1:我感觉作者把塞特凯达斯瀑布当人来写的,一个生命垂危的人!
生2:(动情地)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给我们讲着故事,跟我们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
(学生再读,效果较理想)
师:能感受到她的奄奄一息吗?(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3:我感觉到这位老人的话语是沙哑的,还在我的耳畔,就像那断断续续的水流,又像是老人簌簌的泪水!
师:听了你的表达,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学生深情地齐读起来,当读至“奄奄一息”时,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陈老师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么写”,进行巧妙地导引;学生的深情朗读,对塞特凯达斯瀑布进行的想象描述让在场所有的人刻骨铭心。学生的表达是充分的,真情的;朗读是恰当的,亮色的。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特殊表述,又让学生充分释放了自己的感情;既引导了学生对文本的内化吸收,又引发了学生对口语的外化表达!长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场内,母语怎不会在学生身上根深叶茂呢?“哑巴汉语”一定会悄然引退!
二、弥补“断肢语文”的缺失
课堂教学中,写作似乎成了一把达摩克利之剑,让师生惊恐不已,乃至谈“文”色变。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温总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他对语文教育的本质揭示得那么深透,出乎我们意料,令人感慨不已。语文课堂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而且要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写心中的话,抒心中的情,这样教材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地道的“例子”。
如有位教师教学《桂花雨》(苏教版第七册)一文时创设情境,巧妙地进行了读写训练——
在音乐声中,教师深情旁白:“我们摇啊摇啊,桂花纷纷扬扬,犹如雨点,飘在我们的身上,落在我们的发梢,钻进我们的口袋……”接着让学生提笔,写出“眼中”、“心中”的桂花雨的情景。几分钟后学生交流,其乐融融。现摘录一个学生的写话片断——“好大好香的桂花雨啊!朵朵桂花亲吻着我的脸庞,我醉了!我仿佛成了桂花仙子,满头满身,点点如星。风儿吹扬起我的桂花衣衫,我仿佛抱着桂树飞跑,树在转,天也在转……”
总之,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走出“浮萍语文”的误区
温总理通过例举,强调要真正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而不能把教材作为孤立的知识点单纯传授,注意学生的迁移能力,“讲得更宽一些”。在陈老师《新型玻璃》的课堂上,温总理深还有感触地问学生:“除了查资料外,自己还看过什么新型玻璃没有?”显然,温总理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水上飞机》(苏教版第六册)一文时,着重研究了“究竟”一词的运用:
师:想一想,你遇到过需要问个究竟的情况吗。
(学生联系情境练说句子)
生1:我发现公路上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我想去问个究竟。
师:明白了,最好换个词——“看”个究竟。
生2:爸爸的房间不让我进,我想看个究竟。
师:老师建议,再换个词——“探”个究竟。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杭州究竟有多少游客,谁也说不清楚!”
师:这句话中,“究竟”可以换成那个词?
生:“到底”。
师:对,开始几个句子中的“究竟”都表示“结果”,这个句子中表示“追问”。生活中有什么问题要追问的?
(学生围绕“追问”的意思说了几个句子)
师:看黑板,于老师写三个词“恐龙”、“外星人”、“难题”,任意选词,写几句话,用上两个“究竟”,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追问”。
(学生写,交流)
于永正老师围绕“究竟”一词与学生一道进行探究,由“问个究竟”到“看个究竟”再到“探个究竟”,比较后,发现“究竟”一词表示“结果”或“到底”的两个含义,随着“究竟”一词引申义的一层层深入,学生对它如由生疏到亲近,彻底内化为己有了。正如温总理结合《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说的“‘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触类旁通一样,真正落实了语文应“讲得更宽一些”的观点。这样的语文课堂,当然是“有根的”!
把叩当今语文教学的脉象,聆听温总理关切小语教学的声音,我理解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次回归:让小语教学行走在“地面上”。但我确信,这绝不是倒退到片面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老路上去,应该是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价值中轴的又一次“螺旋上升”!
一、摆脱“哑巴语文”的尴尬
温总理在与教师交流小语教学时强调:语文课尚需进一步强调“表达,口语等训练”“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我们不难听出温总理对我们小语教学委婉提出的警示:谨防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两化”——“非语文化”、“去文本化”。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千篇一律地“绘声绘色”地读出一些文本片断,但仔细品味孩子们的朗读都是那股“再熟不过”的味儿,表现出的都是那种不需理解文本就能朗读体现的“惯常情感”。由此可见,理解性的阅读尤为必要,它是我们语文课从半空着地的基本前提。理解阅读以语言材料作为平台,即从“为什么这么表达”出发,放飞想象的翅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死”的字句读出鲜活的情感、思想和灵魂。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应用语言的习惯,积累一定的语言表述方式,即“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也才可能更深地去理解、发掘、体验到文本的人文性。
下面请欣赏小语名师陈建先教学《特殊的葬礼》(苏教版第八册)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朗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这么写。再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学生静心品句,感情朗读,大都读得情深意切)
生1:我感觉作者把塞特凯达斯瀑布当人来写的,一个生命垂危的人!
生2:(动情地)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给我们讲着故事,跟我们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
(学生再读,效果较理想)
师:能感受到她的奄奄一息吗?(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3:我感觉到这位老人的话语是沙哑的,还在我的耳畔,就像那断断续续的水流,又像是老人簌簌的泪水!
师:听了你的表达,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学生深情地齐读起来,当读至“奄奄一息”时,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陈老师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么写”,进行巧妙地导引;学生的深情朗读,对塞特凯达斯瀑布进行的想象描述让在场所有的人刻骨铭心。学生的表达是充分的,真情的;朗读是恰当的,亮色的。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特殊表述,又让学生充分释放了自己的感情;既引导了学生对文本的内化吸收,又引发了学生对口语的外化表达!长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场内,母语怎不会在学生身上根深叶茂呢?“哑巴汉语”一定会悄然引退!
二、弥补“断肢语文”的缺失
课堂教学中,写作似乎成了一把达摩克利之剑,让师生惊恐不已,乃至谈“文”色变。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温总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他对语文教育的本质揭示得那么深透,出乎我们意料,令人感慨不已。语文课堂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而且要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写心中的话,抒心中的情,这样教材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地道的“例子”。
如有位教师教学《桂花雨》(苏教版第七册)一文时创设情境,巧妙地进行了读写训练——
在音乐声中,教师深情旁白:“我们摇啊摇啊,桂花纷纷扬扬,犹如雨点,飘在我们的身上,落在我们的发梢,钻进我们的口袋……”接着让学生提笔,写出“眼中”、“心中”的桂花雨的情景。几分钟后学生交流,其乐融融。现摘录一个学生的写话片断——“好大好香的桂花雨啊!朵朵桂花亲吻着我的脸庞,我醉了!我仿佛成了桂花仙子,满头满身,点点如星。风儿吹扬起我的桂花衣衫,我仿佛抱着桂树飞跑,树在转,天也在转……”
总之,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走出“浮萍语文”的误区
温总理通过例举,强调要真正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而不能把教材作为孤立的知识点单纯传授,注意学生的迁移能力,“讲得更宽一些”。在陈老师《新型玻璃》的课堂上,温总理深还有感触地问学生:“除了查资料外,自己还看过什么新型玻璃没有?”显然,温总理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水上飞机》(苏教版第六册)一文时,着重研究了“究竟”一词的运用:
师:想一想,你遇到过需要问个究竟的情况吗。
(学生联系情境练说句子)
生1:我发现公路上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我想去问个究竟。
师:明白了,最好换个词——“看”个究竟。
生2:爸爸的房间不让我进,我想看个究竟。
师:老师建议,再换个词——“探”个究竟。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杭州究竟有多少游客,谁也说不清楚!”
师:这句话中,“究竟”可以换成那个词?
生:“到底”。
师:对,开始几个句子中的“究竟”都表示“结果”,这个句子中表示“追问”。生活中有什么问题要追问的?
(学生围绕“追问”的意思说了几个句子)
师:看黑板,于老师写三个词“恐龙”、“外星人”、“难题”,任意选词,写几句话,用上两个“究竟”,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追问”。
(学生写,交流)
于永正老师围绕“究竟”一词与学生一道进行探究,由“问个究竟”到“看个究竟”再到“探个究竟”,比较后,发现“究竟”一词表示“结果”或“到底”的两个含义,随着“究竟”一词引申义的一层层深入,学生对它如由生疏到亲近,彻底内化为己有了。正如温总理结合《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说的“‘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触类旁通一样,真正落实了语文应“讲得更宽一些”的观点。这样的语文课堂,当然是“有根的”!
把叩当今语文教学的脉象,聆听温总理关切小语教学的声音,我理解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次回归:让小语教学行走在“地面上”。但我确信,这绝不是倒退到片面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老路上去,应该是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价值中轴的又一次“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