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写完作文以后,教师进行批改,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互改,都是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的继续和延伸。从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通过批改,就能比较清楚地、全面地了解到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以便具体把握下一步指导和评讲的方向。由此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的放失地进行批改,以达到讲究实效的目的呢?
张志公说:“在作文批改的问题上,特别用得上‘因势利导’这个原则,无论是批,是改,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又不能没有个明确的方向和准则,针对实际,就是‘因势’;合乎正确的方向和准则,才能‘利导’,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教师能少作许多无谓的工作,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于学生则大有裨益。”张先生“因势利导”的原则,其实质也就是要求语文教师批改作文,要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才能提高批改质量。然而,要提高批改质量又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因为一定的方式方法是为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在这方面,近几年来,笔者根据学生的习作实际,因人而异,作了一点探索和实践,获取了良好的批改效果。
一.围绕训练重点批改
按照作文教学计划,每次作文训练有一个重点,作文批改,也同作前指导一样,围绕重点进行。如果训练的重点是立意,批改时就以立意为主要内容,批改得细些、精些,其他方面就可以粗略一些。如有一次,找出了习作题《妈妈的手》,训练重点是:通过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妈妈辛苦这一主旨,大部分学生描写细致、逼真,达到了训练目的,也有学生马马虎虎凑了几句,如有一位女生写了这样几句话:“我的妈妈是农村妇女,她的手很黑很粗,这是她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的具体表现,她很辛苦。”笔者在文后写了这样两句话:“这段话基本能表现妈妈的辛苦,至于妈妈的手‘很黑很粗’能给人留下印象吗?请具体一点,可以吗?”这位女生看了批改后作了认真的修改,修改后是这样写的:“妈妈的手总是闲不住,白天在地里忙个不停,晚上在家里不是做饭、喂猪,就是做针线活儿,她的手皮像枯老的杨树皮一样,又黑又粗,而且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口子。一次,妈妈帮我整衣领,无意中一个手指头的裂口竟把我衣领的毛线勾出来一尺多长,拉开毛线,裂口处直淌血……”改文写得非常细腻感人,中心也更明确了。作文训练有重点,批改重点突出,学生看了这样的批改,注意力和思考问题比较集中,修改目标明确,收益也就比较大。
二.抓住典型集中批改
在全班作文中,我们可以挑选一两篇有代表性(能代表多数同学水平的)作文,印发给学生,再组织学生集中批改。上学期,笔者出了一个习作题《市场见闻》,结果多数学生写了市场的热闹场面,而没有抓住市场繁荣这一重点来写。于是,笔者挑选了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写上批语:“市场是热闹还是繁荣?为什么这样繁荣?”文章和批语一并印发给学生,先让习作者讲写作动机,再请大家谈对这类作文的看法。针的批语,学生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最后进行了修改练习。这种典型批改法,既能具体教给学生如何在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下功夫,又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听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当面批改
叶圣陶先生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方法是当面改。”当面批改,可以跟学生一起念文稿,遇到要改的地方停下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个词用得是否妥当,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这段内容是突出主题的,是叙述好,还是描写好等。”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再加以指点;如果发现叙述写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如“这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等。学生听了高兴,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我班有两位同学,以前最怕作文,经过多次当面批改,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当面批改,能使师生交流思想,对学生的写作意图教师了解得更清楚,教师指点也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批改法很受学生欢迎。当面批改花的时间比较多,要分批进行,然而,比起教师自个儿埋头“精批细改”来,其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作文批改虽然是一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但是教师不应该只是伏案批阅,绞尽脑汁地考虑把批语写得如何如何,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以便促使他们学会修改文章,并能改好自己的文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周芳,教师,现居江苏建湖。
张志公说:“在作文批改的问题上,特别用得上‘因势利导’这个原则,无论是批,是改,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又不能没有个明确的方向和准则,针对实际,就是‘因势’;合乎正确的方向和准则,才能‘利导’,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教师能少作许多无谓的工作,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于学生则大有裨益。”张先生“因势利导”的原则,其实质也就是要求语文教师批改作文,要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才能提高批改质量。然而,要提高批改质量又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因为一定的方式方法是为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在这方面,近几年来,笔者根据学生的习作实际,因人而异,作了一点探索和实践,获取了良好的批改效果。
一.围绕训练重点批改
按照作文教学计划,每次作文训练有一个重点,作文批改,也同作前指导一样,围绕重点进行。如果训练的重点是立意,批改时就以立意为主要内容,批改得细些、精些,其他方面就可以粗略一些。如有一次,找出了习作题《妈妈的手》,训练重点是:通过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妈妈辛苦这一主旨,大部分学生描写细致、逼真,达到了训练目的,也有学生马马虎虎凑了几句,如有一位女生写了这样几句话:“我的妈妈是农村妇女,她的手很黑很粗,这是她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的具体表现,她很辛苦。”笔者在文后写了这样两句话:“这段话基本能表现妈妈的辛苦,至于妈妈的手‘很黑很粗’能给人留下印象吗?请具体一点,可以吗?”这位女生看了批改后作了认真的修改,修改后是这样写的:“妈妈的手总是闲不住,白天在地里忙个不停,晚上在家里不是做饭、喂猪,就是做针线活儿,她的手皮像枯老的杨树皮一样,又黑又粗,而且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口子。一次,妈妈帮我整衣领,无意中一个手指头的裂口竟把我衣领的毛线勾出来一尺多长,拉开毛线,裂口处直淌血……”改文写得非常细腻感人,中心也更明确了。作文训练有重点,批改重点突出,学生看了这样的批改,注意力和思考问题比较集中,修改目标明确,收益也就比较大。
二.抓住典型集中批改
在全班作文中,我们可以挑选一两篇有代表性(能代表多数同学水平的)作文,印发给学生,再组织学生集中批改。上学期,笔者出了一个习作题《市场见闻》,结果多数学生写了市场的热闹场面,而没有抓住市场繁荣这一重点来写。于是,笔者挑选了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写上批语:“市场是热闹还是繁荣?为什么这样繁荣?”文章和批语一并印发给学生,先让习作者讲写作动机,再请大家谈对这类作文的看法。针的批语,学生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最后进行了修改练习。这种典型批改法,既能具体教给学生如何在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下功夫,又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听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当面批改
叶圣陶先生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方法是当面改。”当面批改,可以跟学生一起念文稿,遇到要改的地方停下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个词用得是否妥当,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这段内容是突出主题的,是叙述好,还是描写好等。”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再加以指点;如果发现叙述写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如“这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等。学生听了高兴,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我班有两位同学,以前最怕作文,经过多次当面批改,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当面批改,能使师生交流思想,对学生的写作意图教师了解得更清楚,教师指点也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批改法很受学生欢迎。当面批改花的时间比较多,要分批进行,然而,比起教师自个儿埋头“精批细改”来,其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作文批改虽然是一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但是教师不应该只是伏案批阅,绞尽脑汁地考虑把批语写得如何如何,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以便促使他们学会修改文章,并能改好自己的文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周芳,教师,现居江苏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