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期望,创设和谐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yh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依据2010、2011届高一新生信息技术课心理期望调查报告,对学生的真实心理期望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创设和谐信息技术课堂的若干教学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生调查 心理期望 应对策略
  一、一种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一进网络机房就满怀期待地问:“老师,这节课我们干什么呀?”(言外之意是这节课是不是给我们玩?)也有的学生干脆直截了当地说:“老师,拜托这节课让我们上网玩会吧。”
  显然,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就是一堂休闲娱乐课,老师应该少讲内容,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他们自由支配,这样他们就高兴了。据笔者了解,其他学校老师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以此观之,这种现象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容易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造成一种感觉: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上网或者玩游戏,信息技术课吸引学生的地方也仅在于此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心理期望
  为了搞清楚高中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的真实态度和心理期望,笔者曾对2010届和2011届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经统计后结果如下:
  从2010届学生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信息技术课最大期望的时候,写第一类内容的学生人数相对最多,这说明在没有限制条件的前提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最大的渴望是娱乐休闲,这也正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现象背后的心理基础。令人欣慰的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其第一心理期望分布在其他类别中,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仅仅只是为了玩乐的想法显然是一种错觉。
  2011届学生在被要求必须舍弃某些选项的情况下,经过权衡比较,依次舍弃了对于他们而言“最不重要的”选项。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第四类期望是他们最为珍视而不能舍弃的,原因显而易见,作为高中生,高考是学生心中最大的目标和期望,舍弃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能力测试等于舍弃了高考本科志愿的填报资格。值得强调的是,学生的这种选择并不表明学生喜欢,实际上,这是学生基于高考的现实需要的一种无奈选择。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很多看似矛盾的行为,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教学现象中的那些学生,他们也知道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但克制不了想要上网娱乐的冲动,因为后者对于他们有莫大的吸引力。
  三、教师对学生多样化心理期望的应对策略
  (一)“公私兼顾”,学生满意,课堂高效——针对第一类期望者
  从“公”来说,每种信息技术教师都希望学生认真听讲,实现教学目标。从“私”来说,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有多一点的休闲时间。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新课改标准要求“以生为本”,完全不顾学生的内心想法,“灭私存公”或“大公无私”显然是违反新课改理念的,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其实教师大可不必害怕学生“玩物丧志”,只要措施得当,信息技术课堂完全可以既满足学生的“私心”,让学生得到心理满足,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笔者的措施是”以私激公”,即把休闲时间当成是一种激励手段。具体做法是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明确告知学生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效果良好者可把余下的课堂时间作为奖励自由支配。这样,学生在课堂内容的讲授时间内就会比较认真,做课堂任务的时候也是全力以赴,因为他们知道,学得越好,做得越快,获得的自由支配时间也就越多。实践证明,这一激励手段颇有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适当拓展教材,实施分层教学——针对第二类期望者
  第二类期望者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讲,是最为宝贵的一个群体,他们真正对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感兴趣,并且对信息技术教师抱以厚望,期待能从信息技术学科中得到学业收获。他们中有很多信息技术的尖子生或者特长生,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满足了他们的期望,那么这部分学生将会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积极分子,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其他学生学习是非常有利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包括必修和选修模块,难度比较低,从实际的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果来看,考试合格率接近100%。因此,对于尖子生来说,课堂内容已经学过没有新鲜感、课堂任务难度太低缺乏成就感,他们往往在课堂上显得无精打采,不愿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部分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意识地适当拓展教材广度,讲授一些新鲜的知识,在难度上可以设置不同层级,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完成有挑战性的课堂任务获得学习成就感。
  案例:背景图片的羽化效果
  在《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中,有一幅小作品《再别康桥》,教材用这幅作品作为文本加工的例子引出课题。对于这幅作品,学生们知道是用WORD软件完成的,但是这幅作品中有一部分是WORD本身无法完成的,那就是作品背景图片的羽化效果。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效果的好处,笔者让学生模仿教材重新制作《再别康桥》作品,大多数学生很快做好了,但与原作相比存在明显的区别,就是两幅背景的图片效果,学生做的作品是直接插入图片,置于底层作为文字的背景。由于图片未经处理,背景图片四四方方地显得非常生硬,效果与书本上的作品相差很大,从这个对比中教师让学生明白了羽化的好处。羽化效果在这一章中并不是教材的知识点,但是这个效果在这里出现,而且是后续的课程中(比如合成图、网页背景)经常出现的,但学生不会自己设计,因此,教师可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教授学生图片羽化的技巧,这样学生会觉得有新鲜感,学习时会产生动力。
  (三)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学风格,实现快乐教学——针对第三类期望者
  从调查表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气氛和教师的教学风格非常重视,他们希望信息技术老师言语幽默,态度随和、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更新思想观念,不以严肃刻板的传统教师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不以教师的权威和身份去压制、强迫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朋友的心态和学生平等探讨、教学相长,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民主参与课堂学习的权利。让学生既获得了快乐,又能学到知识,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
  (四)精心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有效教学——针对第四类期望者
  对于高中生来讲,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能力测试是他们最高的利益目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能力测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考点作为课堂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必须看到,这个目标只是部分学生理性考量的结果,与学生内心的需求并不总是一致,对于多数学生而言,甚至是冲突的。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很多学生理性很容易让位于感性,在课堂学习中不自觉地把时间用于上网游戏。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精心组织的教学,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休闲娱乐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被教学内容吸引,不知不觉中实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体育与美育密切相关,通过体育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中的知识及技能技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美在何处?怎样鉴定美呢?尤其对于正处在身体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爱美、追求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谓是美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摆在每位体育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初一学生学习的是篮球的基础,而篮球基础学习,练习比较枯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篮球学习,可提高学生对篮球技术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初一体育 篮球教学 实践探索 激发兴趣  1.引言  体育课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解答问题,而且要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如何“启发得法”
摘 要: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本文从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分类,以及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合作学习,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新的启示,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利用得更合理、更科学.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动商理论与小学体育关系的分析,得出 “动商”理论指导下实施小学体育课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体育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动商”视阈下小学体育的转变策略。  关键词: 动商 小学体育 转变  1.动商的概念  动商,英文称为Motor Quoient,英文缩写为MQ,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提出的全新概念①。动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
摘 要: 小学体育的教育教学对于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发展与我国基础体育事业的长远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教学 有效性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其更乐于接受更为形象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思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云计算。云计算是商业化的计算模式,它构造了新的运算思维逻辑,创新了网络架构,给传统的计算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实现了“无所不能的计算”和“无所不在的计算”的目标。  关键词: 云计算 计算思维 网络  1.引言  计算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加深和知识积累,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 免疫抑制剂在足细胞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体外构建雷帕霉素模型,探讨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