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2016年全国卷Ⅱ的作文考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趋势特点。试卷中给出的作文材料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样的作文材料,学生要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因为每一个考生都会对此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所以写作起来就会有话可说。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好语文,都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呢?这当然未必。这大约也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一直被普遍诟病的原因。而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作文教学为什么效率不高呢?首先就是课堂教学效率出了问题。无法否认,作文教学确实有脱离生活实际、闭门造车的问题存在。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从命题立意、结构章法、语言运用一路指导过去,可学生常常还是写不出好作文来。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给的作文材料或者作文题目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或者说,学生对作文题目缺乏感性认识。结果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内容构成还是情感抒发,都显示出一种虚假的成分来。就写作过程而言,学生对话题没有感性认识,缺乏生活观察和生活体验,没有对日常生活现象必要的思考和辨析,无材料、无观点、无感觉,写作就是非常痛苦的精神折磨。所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显然无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今年的全国卷Ⅱ中的作文材料是要求学生谈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与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关系问题,材料中还给学生提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并且让学生就这三条途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理由,这样的作文材料,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关乎学生的切身经验。学生在考场作文时就不只是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还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最直观地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情绪,审美能力以及在遣词造句中体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作文材料,就有利于学生写出相对而言内容充实,感情真实的作文来。
其次,除了作文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之外,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来,又恰恰与材料中提及的第二点“课外大量阅读”有关。我们知道,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内容贫乏,语言平淡,除了跟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密切关系外,还跟学生缺乏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关。其实教师大都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师是教不出学生的好作文来的。但事实上,老师还是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作文理论指导,如何审题立意,怎样构思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做老师的不可谓不用功,但学生就是没东西可写,不知道该怎样写,老师一番努力都成了无用功。
所以,我们倒不如让学生多一点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体会、思考、吸收,最后自己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我们知道,大量的课外阅读,既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阅读多了,了解了别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态度,懂得了写作的技巧,就不会临到作文无话写与无法写了。而且很多时候,阅读所得直接可以服务于写作。就如2015年的浙江高考作文,材料要求学生讨论“文如其人”与“文未必如其人”,对于这样的作文材料,其实中国古人说得够多的了。如果一个考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把古人的观点拿来作为自己的观点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譬如说“文如其人”,唐人韩愈就说了:“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必于书焉发之。”韩愈的话未必全然能够说明文如其人,但是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未必不会从字里透露出来,就遑论是文章了。如果要讨论“文未必如其人”,则清人张之屏也说了:“然据吾所见,字之美者,未足代表正人;字之恶者,适足代表邪人。”这样的例子固然不是放在什么地方都适用,但是也还是能够说明,阅读,特别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除了贴近生活,提倡阅读,这些年的高考作文材料,还有越来越重视思辨性的趋势。仍以2016年全国卷Ⅱ为例,作文材料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就是让考生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考生在写作时,不见得一定要面面俱到的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充分的辨析,但是至少在重点阐述其中之一的时候,也需要对其他二者进行比较论述,以做侧面的衬托,如此方能称之为辩证。
又好比2015年的浙江高考作文材料中给出的“如其人”与“不如其人”,单独肯定其中一个观点自然可以成立,而两者兼顾,自然也可以讨论,恐怕还更容易显出写作者的思想深度与广度。又好比2016年的全国卷Ⅰ中的漫画作文,其实也是一个思辨性论题。又好比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江苏卷的“话长话短”,同样也是思辨性很强的作文题目,都需要运用辩证的论述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思想的深度。
可见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试卷提供给考生的作文材料,明显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提倡并需要在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同时在考场写作过程中,越来越需要考生能够以具有思辨性的作文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与写作水平。这或许也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
这样的作文材料,学生要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因为每一个考生都会对此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所以写作起来就会有话可说。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好语文,都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呢?这当然未必。这大约也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一直被普遍诟病的原因。而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作文教学为什么效率不高呢?首先就是课堂教学效率出了问题。无法否认,作文教学确实有脱离生活实际、闭门造车的问题存在。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从命题立意、结构章法、语言运用一路指导过去,可学生常常还是写不出好作文来。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给的作文材料或者作文题目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或者说,学生对作文题目缺乏感性认识。结果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内容构成还是情感抒发,都显示出一种虚假的成分来。就写作过程而言,学生对话题没有感性认识,缺乏生活观察和生活体验,没有对日常生活现象必要的思考和辨析,无材料、无观点、无感觉,写作就是非常痛苦的精神折磨。所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显然无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今年的全国卷Ⅱ中的作文材料是要求学生谈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与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关系问题,材料中还给学生提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并且让学生就这三条途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理由,这样的作文材料,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关乎学生的切身经验。学生在考场作文时就不只是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还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最直观地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情绪,审美能力以及在遣词造句中体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作文材料,就有利于学生写出相对而言内容充实,感情真实的作文来。
其次,除了作文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之外,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来,又恰恰与材料中提及的第二点“课外大量阅读”有关。我们知道,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内容贫乏,语言平淡,除了跟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密切关系外,还跟学生缺乏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关。其实教师大都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师是教不出学生的好作文来的。但事实上,老师还是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作文理论指导,如何审题立意,怎样构思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做老师的不可谓不用功,但学生就是没东西可写,不知道该怎样写,老师一番努力都成了无用功。
所以,我们倒不如让学生多一点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体会、思考、吸收,最后自己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我们知道,大量的课外阅读,既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阅读多了,了解了别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态度,懂得了写作的技巧,就不会临到作文无话写与无法写了。而且很多时候,阅读所得直接可以服务于写作。就如2015年的浙江高考作文,材料要求学生讨论“文如其人”与“文未必如其人”,对于这样的作文材料,其实中国古人说得够多的了。如果一个考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把古人的观点拿来作为自己的观点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譬如说“文如其人”,唐人韩愈就说了:“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必于书焉发之。”韩愈的话未必全然能够说明文如其人,但是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未必不会从字里透露出来,就遑论是文章了。如果要讨论“文未必如其人”,则清人张之屏也说了:“然据吾所见,字之美者,未足代表正人;字之恶者,适足代表邪人。”这样的例子固然不是放在什么地方都适用,但是也还是能够说明,阅读,特别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除了贴近生活,提倡阅读,这些年的高考作文材料,还有越来越重视思辨性的趋势。仍以2016年全国卷Ⅱ为例,作文材料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就是让考生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考生在写作时,不见得一定要面面俱到的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充分的辨析,但是至少在重点阐述其中之一的时候,也需要对其他二者进行比较论述,以做侧面的衬托,如此方能称之为辩证。
又好比2015年的浙江高考作文材料中给出的“如其人”与“不如其人”,单独肯定其中一个观点自然可以成立,而两者兼顾,自然也可以讨论,恐怕还更容易显出写作者的思想深度与广度。又好比2016年的全国卷Ⅰ中的漫画作文,其实也是一个思辨性论题。又好比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江苏卷的“话长话短”,同样也是思辨性很强的作文题目,都需要运用辩证的论述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思想的深度。
可见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试卷提供给考生的作文材料,明显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提倡并需要在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同时在考场写作过程中,越来越需要考生能够以具有思辨性的作文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与写作水平。这或许也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