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操作活动中促进知识生成。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 学生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 而是通过亲历, 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一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他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 如平分一个蛋糕, 但是不会用分数来表示。因此, 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那如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操作活动中促进知识生成,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师: 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 折一折, 涂一涂, 表示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 /2。(学生动手操作, 再请学生上台展示、介绍作品)
生1: 我把这张纸这样折(对折), 这一份(手指其中的一半) 就是1% /2。
师: 这样对折是怎么分的?
生1: 平均分。
师: 你能再完整得说说分的过程吗?
生1% : 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 份, 每份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1% /2% 。
师: 这样说得很好, 还有谁愿意上台说说。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基本能完整表述)展示不同作品:
师: 仔细观察, 折的、涂得方法不一样, 可是为什么都可以用1/2 表示呢?生: 因为都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 份, 所以每份就是它的1/2。
【点评】对1/2 的理解, 借助学生动手操作, 不同的折法、画法, 做出不同的1/2, 通过比较, 理解只要把一件物体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就是这件物体的1/2, 进一步深化了分数的内涵, 强化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中, 不急于揭示答案, 给学生空间, 在学生互相间的质疑、辨析中, 明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就越少,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
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 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 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在组织操作活动时, 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操作前的准备1.教学具的准备。考虑儿童的“注意” 特点, 学具选用白纸, 如果是五颜六色的彩纸, 学生在操作时, 关注的可能是纸的颜色, 选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 便于比较。教师教学用的教具要颜色鲜艳、醒目,示范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知识准备。学习分数, 必须是建立在“平均分” 概念的基础上。如在引入部分, 教师可提问: “4 个苹果、2瓶水、1 个蛋糕, 怎样分才公平?” 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认识1/2 时, 学生用长方形纸, 不同的折、涂得方法做出了的1/2, 比较“不同的折、涂得方法, 为什么都可以用1/2 表示?”, 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 强化平均分的概念。
二、明确操作的目标、要求
要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性, 要明确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的目的。
1.引发学习需要。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因此, 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 能够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如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 用什么数表示一半呢? 学习了1/2, 你还想学习几分之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发展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借助学具操作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脑、手、眼、口多种感官的参与, 有利于形成表象, 促进思维的发展。
3.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 都会有一定的目的, 而这种目的多数是他们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 因此一定会有所收获, 不论这种收获的意义有多大, 对于他们自己来讲就是获得了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 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操作评价, 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对学生的操作结果, 教师要适时评价、反馈、总结。如果不进行反馈、总结, 学生的发现始终是零散地, 不可能促进思维发展。因此,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积累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借助表象, 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提升认识。
在组织学生操作活动时, 教师要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借助操作活动,促进知识生成,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 学生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 而是通过亲历, 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一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他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 如平分一个蛋糕, 但是不会用分数来表示。因此, 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那如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操作活动中促进知识生成,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师: 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 折一折, 涂一涂, 表示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 /2。(学生动手操作, 再请学生上台展示、介绍作品)
生1: 我把这张纸这样折(对折), 这一份(手指其中的一半) 就是1% /2。
师: 这样对折是怎么分的?
生1: 平均分。
师: 你能再完整得说说分的过程吗?
生1% : 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 份, 每份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1% /2% 。
师: 这样说得很好, 还有谁愿意上台说说。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基本能完整表述)展示不同作品:
师: 仔细观察, 折的、涂得方法不一样, 可是为什么都可以用1/2 表示呢?生: 因为都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 份, 所以每份就是它的1/2。
【点评】对1/2 的理解, 借助学生动手操作, 不同的折法、画法, 做出不同的1/2, 通过比较, 理解只要把一件物体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就是这件物体的1/2, 进一步深化了分数的内涵, 强化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中, 不急于揭示答案, 给学生空间, 在学生互相间的质疑、辨析中, 明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就越少,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
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 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 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在组织操作活动时, 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操作前的准备1.教学具的准备。考虑儿童的“注意” 特点, 学具选用白纸, 如果是五颜六色的彩纸, 学生在操作时, 关注的可能是纸的颜色, 选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 便于比较。教师教学用的教具要颜色鲜艳、醒目,示范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知识准备。学习分数, 必须是建立在“平均分” 概念的基础上。如在引入部分, 教师可提问: “4 个苹果、2瓶水、1 个蛋糕, 怎样分才公平?” 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认识1/2 时, 学生用长方形纸, 不同的折、涂得方法做出了的1/2, 比较“不同的折、涂得方法, 为什么都可以用1/2 表示?”, 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 强化平均分的概念。
二、明确操作的目标、要求
要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性, 要明确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的目的。
1.引发学习需要。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因此, 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 能够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如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 用什么数表示一半呢? 学习了1/2, 你还想学习几分之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发展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借助学具操作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脑、手、眼、口多种感官的参与, 有利于形成表象, 促进思维的发展。
3.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 都会有一定的目的, 而这种目的多数是他们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 因此一定会有所收获, 不论这种收获的意义有多大, 对于他们自己来讲就是获得了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 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操作评价, 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对学生的操作结果, 教师要适时评价、反馈、总结。如果不进行反馈、总结, 学生的发现始终是零散地, 不可能促进思维发展。因此,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积累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借助表象, 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提升认识。
在组织学生操作活动时, 教师要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借助操作活动,促进知识生成,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