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403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居住侗、苗、汉、瑶、壮、水等13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4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1%,是全国侗族人口第一、全省面积第二、全州人口最多的县。2015年2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一行带着党和国家对侗乡人民的深切关怀,莅临贵州省黎平县一类贫困村——德凤街道蒲洞村,看望困难群众。五年来,黎平县53万人民牢记总理嘱托,在坚守“两条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感恩奋进,全面发扬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014年的163户777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6户17人,贫困发生率由35.37%下降至0.77%,推动该村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写好党建“大文章”,撬动治理“新路径”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和“排头兵”,基层党组织的发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及成效。一是思想“聚”起来。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重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确保“中国之治”在该村深刻实践,推动党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二是思路“活”起来。将原来的设置的环境提升党小组、产业突破党小组、民生改善党小组、蒲雁兴村党小组等四个党小组进行优化升级,也即推行“党建 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每名党员负责联系10-15个农户家庭,切实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逐步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局面。三是集体“大”起来。把培育和壮大集体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基础上,多管齐下,将万山林场板栗基地以5000元/年价格进行出租;投入资金5万元入股县供销社发展农业产业获得分红资金4000元;将东西部协助资金建设的旅馆及农家乐以第一年1万元,以后每年递增2000元,连续转让5年的价格出租;以每年3200元/年出租村集体鱼塘等,进一步促进该村集体经济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运行。
二、夯实发展“新基础”,开启发展“加速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强基固本,才能增添活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精耕便民通道。新建母交自然寨至归信自然寨约4公里通组公路,完成9860米串户路硬化,形成以大寨为中心,迪洞一蒲洞公路为骨架,迪井一归印、懒登一登耀、萨谷一萨把、风冈一归枸产业路,母交一归信通组路、串户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辐射周边的交通网络,在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同时,五指成拳,全面释放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二是破解供水瓶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的科学规划,积极修建人饮工程,实现全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辅助井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距离不超过1公里,垂直距离不超过100米,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让其喝上干净、放心的水。三是提升旅游保障。依托民族文化浓郁、总理视察品牌效应、“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重要节点等资源禀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赠50万元对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的民俗接待点及农家乐进行修建和装修,同时,针对游客“入厕”不便,停车困难等问题,将公厕和停车场建设列为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投资17.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1座,不仅满足游客需求,也提升了该村旅游品位。四是盘活安置新区。投资1705万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风雨桥及平板桥、道路工程、河堤、拦河堤工程、市政沟及排污管工程、挡土墙、干龙坪场坪、化粪池建设等项目建设。截止2019年底,新区道路工程、风雨桥和挡土墙已完工,项目工程进度完成80%以上,报账率达80%以上。新区建成后,将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三、厚植产业“肥沃土”,徹底拔掉“穷根子”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只有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差异化发展思路,牢牢抓住特色产业发展的这一“牛鼻子”,才能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致富道路。一是做大优势产业。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扶贫资源整合,投入20万元修建青钱柳加工厂1座;投入14.63万,种植食用菌3.6575万袋;投入4万元,发展稻田养鱼,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并涌现出以杨胜威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主动返乡创业,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影响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做精优势产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以总理2月13日视察蒲洞为纪念日,举办以“铭记总理情·蒲洞奔小康”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以节庆带旅游,同时,探索采取“景点 住宿 餐饮 购物 导游(驾驶)”一条龙服务方式,积极向外界推介,促进该村旅游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2019年底,共接待游客9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余万元。三是做强优势产业。针对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占比约500-/0的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动力资源库,并邀请专业教师培训对其进行刺绣、家政、农业实用技术、护理、厨师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多渠道搜集、筛选与及时发布劳务信息,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营造良好的务工氛围。截止2019年底,全村外出务工378人,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年人均收入2.7万元以上。四是做好新兴产业。积极对接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专班采取“企业 车间 贫困劳动力”模式创办制鞋扶贫车间1个,并选派15名贫困妇女到其它扶贫车间进行技术培训,从事汽车钥匙套加工,所有成品或半成品均为订单加工,按件计酬,让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作者简介:姜刘(1981),男,贵州黎平人,法学硕士,黎平县革命老区办专职副主任;研究方向:人口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
刘云(1980),男,贵州剑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黔东南州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领导学、战略学、民族学、社会学等。
一、写好党建“大文章”,撬动治理“新路径”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和“排头兵”,基层党组织的发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及成效。一是思想“聚”起来。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重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确保“中国之治”在该村深刻实践,推动党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二是思路“活”起来。将原来的设置的环境提升党小组、产业突破党小组、民生改善党小组、蒲雁兴村党小组等四个党小组进行优化升级,也即推行“党建 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每名党员负责联系10-15个农户家庭,切实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逐步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局面。三是集体“大”起来。把培育和壮大集体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基础上,多管齐下,将万山林场板栗基地以5000元/年价格进行出租;投入资金5万元入股县供销社发展农业产业获得分红资金4000元;将东西部协助资金建设的旅馆及农家乐以第一年1万元,以后每年递增2000元,连续转让5年的价格出租;以每年3200元/年出租村集体鱼塘等,进一步促进该村集体经济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运行。
二、夯实发展“新基础”,开启发展“加速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强基固本,才能增添活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精耕便民通道。新建母交自然寨至归信自然寨约4公里通组公路,完成9860米串户路硬化,形成以大寨为中心,迪洞一蒲洞公路为骨架,迪井一归印、懒登一登耀、萨谷一萨把、风冈一归枸产业路,母交一归信通组路、串户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辐射周边的交通网络,在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同时,五指成拳,全面释放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二是破解供水瓶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的科学规划,积极修建人饮工程,实现全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辅助井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距离不超过1公里,垂直距离不超过100米,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让其喝上干净、放心的水。三是提升旅游保障。依托民族文化浓郁、总理视察品牌效应、“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重要节点等资源禀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赠50万元对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的民俗接待点及农家乐进行修建和装修,同时,针对游客“入厕”不便,停车困难等问题,将公厕和停车场建设列为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投资17.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1座,不仅满足游客需求,也提升了该村旅游品位。四是盘活安置新区。投资1705万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风雨桥及平板桥、道路工程、河堤、拦河堤工程、市政沟及排污管工程、挡土墙、干龙坪场坪、化粪池建设等项目建设。截止2019年底,新区道路工程、风雨桥和挡土墙已完工,项目工程进度完成80%以上,报账率达80%以上。新区建成后,将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三、厚植产业“肥沃土”,徹底拔掉“穷根子”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只有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差异化发展思路,牢牢抓住特色产业发展的这一“牛鼻子”,才能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致富道路。一是做大优势产业。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扶贫资源整合,投入20万元修建青钱柳加工厂1座;投入14.63万,种植食用菌3.6575万袋;投入4万元,发展稻田养鱼,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并涌现出以杨胜威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主动返乡创业,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影响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做精优势产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以总理2月13日视察蒲洞为纪念日,举办以“铭记总理情·蒲洞奔小康”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以节庆带旅游,同时,探索采取“景点 住宿 餐饮 购物 导游(驾驶)”一条龙服务方式,积极向外界推介,促进该村旅游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2019年底,共接待游客9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余万元。三是做强优势产业。针对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占比约500-/0的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动力资源库,并邀请专业教师培训对其进行刺绣、家政、农业实用技术、护理、厨师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多渠道搜集、筛选与及时发布劳务信息,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营造良好的务工氛围。截止2019年底,全村外出务工378人,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年人均收入2.7万元以上。四是做好新兴产业。积极对接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专班采取“企业 车间 贫困劳动力”模式创办制鞋扶贫车间1个,并选派15名贫困妇女到其它扶贫车间进行技术培训,从事汽车钥匙套加工,所有成品或半成品均为订单加工,按件计酬,让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作者简介:姜刘(1981),男,贵州黎平人,法学硕士,黎平县革命老区办专职副主任;研究方向:人口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
刘云(1980),男,贵州剑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黔东南州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领导学、战略学、民族学、社会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