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新课程强调,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的探索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建构为特征、以开放活动为基本方式,是探究性教学的要义,教师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应注意整合教材资源,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整合 教材资源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1-02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首先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提出,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景→引导分析→探究活动→归纳总结。它是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维、实践活动,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知的一种教学形式。生物新课程强调: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的探索式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探究资源,选择、组织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命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不会满足于教师“传授式”、“结论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改革教法,用活教材,形成独特的探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探究环境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尊重、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达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扮演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激励者、研究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发展学生多元智力,创设教学情境等进行研究。
教师要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要恰当地组织课堂,使它热烈而不浮躁,形散而神合;要善于控制气氛,合理调节师生关系,有亲和力,让学生充满自信不张狂。在课堂出现意外,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要灵活应对,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的言语要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爱护,理解、宽容和接纳,让师生之间形成愉快的情感渴望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平等,从而产生自然的介入和高度的参与探究式学习中。
(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教材经典实验,让学生置身于探究过程中,领悟方法,培养兴趣。如探索遗传物质实验中,科学家是如何否定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这一观点,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的呢?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体会对照实验的设置,得出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也就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提出下一问题:那么到底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如何探究呢?学生讨论后会形成基本思路:将这些物质分开,单独研究每一种的作用,再引导学生分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及结论。但是科学界为什么仍然存在质疑,又如何设计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接着介绍赫尔希和蔡斯在1952年所作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然后提问:噬菌体和细菌都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而且当时的科研条件并不先进,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注入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呢?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再予以提示(回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我们是如何验证O2来源于H2O而不是CO2的)。学生会想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何处可标记何种元素?虽然学生没有亲自动手,但充分领略了科学家艰难曲折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又不断质疑,大胆创新,从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再到元素组成进行探究,历经24年,终于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普利斯特利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更是从动物实验到化学实验,再进行同位素追踪,不断提出问题,再设计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还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探究活动,都是教材中很好的素材,通过教师巧妙的整合,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勤于探究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自身惰性的驱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不强,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努力抓住探究的“内驱力”——问题性,不仅是根据教材需要预设问题,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同并鼓励学生的非预设性问题,有意识地创设认知教学情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真正“从做中学”、“发现学习”。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一实验,课本上要求用30%的蔗糖溶液,教师预设问题:为什么要强调30%这一浓度?这一问题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都想知道改变浓度对实验的影响,于是又设计了5%和60%浓度的两组实验,发现都不能看到质壁分离,学生产生疑问: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又能看到复原?能不能用一种溶液处理,既看到质壁分离又看到复原?问题难度增加,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强。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确定物质,确定浓度,最后用1mol/L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三、精密设计,让学生善于探究
受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的影响,且教材中不少探究活动起点较高,学生往往会在探究过程中走弯路,耗时多,从而削弱他们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教材脉搏,“精设计、巧组织、善诱导”,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一)启发学生通过联想进行探究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展开联想,温故知新
学习呼吸作用原理后,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可以再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探究水果保鲜的条件。先由同学展开讨论,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桔子在下列三种情况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 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引导大家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生发联想,由此及彼
生物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多与生物知识密切相关。如呼吸作用一节的内容理论性强,要把整个过程彻底理解,不少学生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就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时间长些?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深入探讨。
(二)训练学生通过比较进行探究
由于不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类比,找到方向,锻炼他们的求异思维。例:有人说,西瓜的汁液很甜,是因为含有蔗糖,有人说是因为含有果糖。到底谁对?学生对比蔗糖与果糖的性质:一个是非还原糖,一个是还原糖,根据还原糖的鉴定方法,很快设计出实验来探究。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经过整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升华。
四、重视模拟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抽象难懂,学生没有直观感受,教学时应注意适时地联系教材,整合教材内容,提出模拟探究课题,让学生在模拟探究中不断发现、生成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维能力。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两个模块中,对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不管是教师利用动画还是学生死记,都很难理解其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教学中以此提出探究课题,用两套纸板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等简单材料制作模型,来模拟探究两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通过对比每个时期的模型,进一步归纳出DNA的含量变化,学生自主总结每个分裂时期的不同,两种增殖方式的本质在学生的动手探究过程中一目了然。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教学时,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模拟探究课题:探究重组质粒的构建。引导学生用解剖剪、双面胶、不同颜色的硬纸片(打印上碱基序列)来模拟探究基因工程中如何正确地构建重组质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一种限制酶酶切后再连接→8种产物→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酶切再连接→3种产物→多标记基因插入失活→1种重组质粒。由此得出结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连接→双酶切法。这样,在不可能用实物的条件下充分整合教材资源进行模拟探究,能很好地突破难点!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已经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被广泛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建构为特征、以开放活动为基本方式,是探究性教学的要义,教师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应注意整合教材资源,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70—73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89—94
[3]陆佳男.构建探究性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生物教学.2005,(4):11—12
【关键词】整合 教材资源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1-02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首先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提出,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景→引导分析→探究活动→归纳总结。它是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维、实践活动,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知的一种教学形式。生物新课程强调: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的探索式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探究资源,选择、组织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命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不会满足于教师“传授式”、“结论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改革教法,用活教材,形成独特的探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探究环境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尊重、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达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扮演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激励者、研究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发展学生多元智力,创设教学情境等进行研究。
教师要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要恰当地组织课堂,使它热烈而不浮躁,形散而神合;要善于控制气氛,合理调节师生关系,有亲和力,让学生充满自信不张狂。在课堂出现意外,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要灵活应对,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的言语要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爱护,理解、宽容和接纳,让师生之间形成愉快的情感渴望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平等,从而产生自然的介入和高度的参与探究式学习中。
(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教材经典实验,让学生置身于探究过程中,领悟方法,培养兴趣。如探索遗传物质实验中,科学家是如何否定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这一观点,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的呢?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体会对照实验的设置,得出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也就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提出下一问题:那么到底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如何探究呢?学生讨论后会形成基本思路:将这些物质分开,单独研究每一种的作用,再引导学生分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及结论。但是科学界为什么仍然存在质疑,又如何设计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接着介绍赫尔希和蔡斯在1952年所作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然后提问:噬菌体和细菌都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而且当时的科研条件并不先进,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注入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呢?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再予以提示(回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我们是如何验证O2来源于H2O而不是CO2的)。学生会想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何处可标记何种元素?虽然学生没有亲自动手,但充分领略了科学家艰难曲折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又不断质疑,大胆创新,从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再到元素组成进行探究,历经24年,终于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普利斯特利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更是从动物实验到化学实验,再进行同位素追踪,不断提出问题,再设计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还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探究活动,都是教材中很好的素材,通过教师巧妙的整合,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勤于探究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自身惰性的驱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不强,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努力抓住探究的“内驱力”——问题性,不仅是根据教材需要预设问题,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同并鼓励学生的非预设性问题,有意识地创设认知教学情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真正“从做中学”、“发现学习”。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一实验,课本上要求用30%的蔗糖溶液,教师预设问题:为什么要强调30%这一浓度?这一问题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都想知道改变浓度对实验的影响,于是又设计了5%和60%浓度的两组实验,发现都不能看到质壁分离,学生产生疑问: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又能看到复原?能不能用一种溶液处理,既看到质壁分离又看到复原?问题难度增加,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强。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确定物质,确定浓度,最后用1mol/L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三、精密设计,让学生善于探究
受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的影响,且教材中不少探究活动起点较高,学生往往会在探究过程中走弯路,耗时多,从而削弱他们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教材脉搏,“精设计、巧组织、善诱导”,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一)启发学生通过联想进行探究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展开联想,温故知新
学习呼吸作用原理后,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可以再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探究水果保鲜的条件。先由同学展开讨论,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桔子在下列三种情况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 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引导大家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生发联想,由此及彼
生物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多与生物知识密切相关。如呼吸作用一节的内容理论性强,要把整个过程彻底理解,不少学生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就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时间长些?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深入探讨。
(二)训练学生通过比较进行探究
由于不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类比,找到方向,锻炼他们的求异思维。例:有人说,西瓜的汁液很甜,是因为含有蔗糖,有人说是因为含有果糖。到底谁对?学生对比蔗糖与果糖的性质:一个是非还原糖,一个是还原糖,根据还原糖的鉴定方法,很快设计出实验来探究。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经过整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升华。
四、重视模拟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抽象难懂,学生没有直观感受,教学时应注意适时地联系教材,整合教材内容,提出模拟探究课题,让学生在模拟探究中不断发现、生成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维能力。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两个模块中,对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不管是教师利用动画还是学生死记,都很难理解其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教学中以此提出探究课题,用两套纸板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等简单材料制作模型,来模拟探究两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通过对比每个时期的模型,进一步归纳出DNA的含量变化,学生自主总结每个分裂时期的不同,两种增殖方式的本质在学生的动手探究过程中一目了然。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教学时,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模拟探究课题:探究重组质粒的构建。引导学生用解剖剪、双面胶、不同颜色的硬纸片(打印上碱基序列)来模拟探究基因工程中如何正确地构建重组质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一种限制酶酶切后再连接→8种产物→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酶切再连接→3种产物→多标记基因插入失活→1种重组质粒。由此得出结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连接→双酶切法。这样,在不可能用实物的条件下充分整合教材资源进行模拟探究,能很好地突破难点!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已经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被广泛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建构为特征、以开放活动为基本方式,是探究性教学的要义,教师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应注意整合教材资源,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70—73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89—94
[3]陆佳男.构建探究性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生物教学.2005,(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