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28日,《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工作暨编委会换届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院士厅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盘古智库、瞭望智库等机构40余位智库专家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主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在致辞中谈到,我国智库事业经历了从雨后春笋到大浪淘沙的优化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本刊的优秀作者与编委专家在学术交流中创造和引领了学术观点,促进了社会公众对智库理论和智库行业的认知,《智库理论与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学术交流作用。
《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对编委长久以来的支持、审稿专家和作者的贡献表示真挚的感谢,同时宣读了新版编委会章程,强调了编委的职责。指出《智库理论与实践》在智库研究领域应承担的责任,对本刊构筑智库学术平台提出了期望与要求。点明了智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需支撑实践研究,实践研究要提升到理论研究。
《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吕青在期刊工作报告中提到智库类期刊的特殊性,除发表学术文章外,还应积极开拓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并且本刊也在努力践行传播者功能,定期举办会议与培训。新的一年,编辑部将着重围绕学术与传播质量建设、智库领域战略资源建设和编辑部人员能力建设三方面提升期刊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李忠尚教授回顾了我国智库研究历程,指出智库的生命力在于为决策服务,不仅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还要积极为社会和企业的决策服务。此外,李教授建议打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隔阂,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力量,共同为智库研究和科学决策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建议《智库理论与实践》围绕读者开展更多工作,可以开展调查详尽了解智库研究学者、图书馆员、纸质刊物订阅者等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建立读者数据库,为期刊质量的提高和期刊市场化打好读者基础。
察哈尔学会创会秘书长柯银斌就期刊栏目设计和论文研究方法发表了看法。栏目设计上,建议增加智库评论栏目,以简短明了、理性严谨的学术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提高期刊可读性。论文研究方法上,建议多关注智库的比较研究,如:企业、学术机构和智库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晓红教授建议刊物内容要体现出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前沿。选题可围绕智库的定位、智库的共性与规律、智库的独立性、智库的评价标准、智库的管理标准、智库的国际化建设路径展开。期刊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有规划地、系统性地组织每一期的稿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就期刊的资金资源问题发表了看法。建议编辑部积极申请经费,争取获得中科院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编辑部集中精力聚焦期刊的管理和运营,充足的资金在给予优秀论文作者以奖励、办更高质量学术会议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论文质量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曲建升分享了关于智库实践的思考。提议期刊可以积极搭建献策渠道,将本刊具有价值的观点向外扩散,适时往决策层提交,使本刊的优秀成果能真正发挥支撑决策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沈进建研究员在发言中讲到,智库研究要重视对支撑智库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解读与研究,要关注智库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智库的系统性研究,如可以对智库评价、智库政策、专业智库的建设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委秘书长吴明曦,从智库产品角度对智库研究发表了看法。指出高质量智库产品的必要条件包括可靠的数据、科学的模型和高级研究人员,建议探索智库产品发挥作用和获得影响力的路径与规律。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程宏研究员则强调智库的引领作用与期刊的实践指导作用。智库不应是政府的政策宣传窗口,而在政府做出重要决策之前就要发挥引领作用。建议期刊增加智库报告栏目,对智库报告的研究和写作流程进行阐释,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咨询与科普教育处处长谢光锋谈到,办学术期刊要有智库思维,办智库期刊要有学术功底。学术功底体现在:具备学术研究敏感性,主动发掘前沿研究议题。智库思维主要体现在:积极举办研讨会,构筑学者与决策者的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从评述国内外智库发展趋势、引领智库研究理论、推出智库研究成果三个维度发表了观点。第一,目前对国外智库的研究是不够的,眼界还需更开阔。第二,要注重研究科学支撑决策的机制,探究其理论基础。第三,对于可公开的、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本刊可以开辟栏目进行展示与宣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法规处处长龚旭谈到,国内的智库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智库研究的系统性尚且不足。但国内已有许多对国外智库研究著作的译作。建议本刊可以增加书评栏目,评论已翻译过来的国外著作,介绍尚未翻译、较新的国外相关著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谭宗颖研究员强调了本刊在智库学界与业界的引导作用。建议增加栏目,聚焦国外经验的引进。刊登国外智库报告精要,介绍报告的内容和决策影响效果;展示国外智库研究前沿课题,丰富智库研究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曰芬教授建议本刊可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后续工作。理论层面:梳理已刊登文献共性的理论。方法层面:探讨常用、可行的智库研究方法。内容层面:剖析国内外智库在运行方面的问题。读者层面: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内容需求、获取渠道和使用效果。稿件组织层面:发布专题,针对性地、集中性地组织稿件。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李刚教授指出了我国与国际智库界沟通不畅的问题,建议加强与国际智库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将政策报告、研究成果翻译成英文进行国际宣传。此外,李教授对智库研究提出了扩大研究范围、创新研究方法和加强智库运营研究等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强研究员谈到,中国智库建设迈入了新阶段,本刊要引领下一步中国智库的发展,对前五年的智库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智库观和两办《意见》,深入剖析智库发展进行中的问题。同时强调了研究专业性智库、研究专题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张志强从5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①期刊發展的大环境:现在是国家指导和支持智库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智库发展历程较短,支撑决策作用发挥得还有限,国家智库的建设和研究都存在很多不足,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②期刊定位和品牌塑造:期刊不仅要在智库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还在智库行业和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注重人际资源网络的建设,借助专家力量提升期刊影响力。完善栏目设计、关注热点议题、主动组稿刊文、丰富宣传措施。
③论文内容选择与创新:如探讨分类智库评价、开展多类型智库案例研究、进行智库政策分析、探究专业智库建设路径、扩大智库研究的学科领域支撑等。
④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加强专家稿件的组织、进行读者需求和期刊影响力调查。
⑤期刊资源扩充:丰富稿件来源、扩充期刊资金资源。
其他未在会上发言的编委,也通过各种形式向编辑部提出了对期刊发展的建议。
(本刊编辑部整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在致辞中谈到,我国智库事业经历了从雨后春笋到大浪淘沙的优化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本刊的优秀作者与编委专家在学术交流中创造和引领了学术观点,促进了社会公众对智库理论和智库行业的认知,《智库理论与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学术交流作用。
《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对编委长久以来的支持、审稿专家和作者的贡献表示真挚的感谢,同时宣读了新版编委会章程,强调了编委的职责。指出《智库理论与实践》在智库研究领域应承担的责任,对本刊构筑智库学术平台提出了期望与要求。点明了智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需支撑实践研究,实践研究要提升到理论研究。
《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吕青在期刊工作报告中提到智库类期刊的特殊性,除发表学术文章外,还应积极开拓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并且本刊也在努力践行传播者功能,定期举办会议与培训。新的一年,编辑部将着重围绕学术与传播质量建设、智库领域战略资源建设和编辑部人员能力建设三方面提升期刊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李忠尚教授回顾了我国智库研究历程,指出智库的生命力在于为决策服务,不仅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还要积极为社会和企业的决策服务。此外,李教授建议打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隔阂,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力量,共同为智库研究和科学决策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建议《智库理论与实践》围绕读者开展更多工作,可以开展调查详尽了解智库研究学者、图书馆员、纸质刊物订阅者等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建立读者数据库,为期刊质量的提高和期刊市场化打好读者基础。
察哈尔学会创会秘书长柯银斌就期刊栏目设计和论文研究方法发表了看法。栏目设计上,建议增加智库评论栏目,以简短明了、理性严谨的学术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提高期刊可读性。论文研究方法上,建议多关注智库的比较研究,如:企业、学术机构和智库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晓红教授建议刊物内容要体现出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前沿。选题可围绕智库的定位、智库的共性与规律、智库的独立性、智库的评价标准、智库的管理标准、智库的国际化建设路径展开。期刊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有规划地、系统性地组织每一期的稿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就期刊的资金资源问题发表了看法。建议编辑部积极申请经费,争取获得中科院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编辑部集中精力聚焦期刊的管理和运营,充足的资金在给予优秀论文作者以奖励、办更高质量学术会议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论文质量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曲建升分享了关于智库实践的思考。提议期刊可以积极搭建献策渠道,将本刊具有价值的观点向外扩散,适时往决策层提交,使本刊的优秀成果能真正发挥支撑决策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沈进建研究员在发言中讲到,智库研究要重视对支撑智库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解读与研究,要关注智库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智库的系统性研究,如可以对智库评价、智库政策、专业智库的建设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委秘书长吴明曦,从智库产品角度对智库研究发表了看法。指出高质量智库产品的必要条件包括可靠的数据、科学的模型和高级研究人员,建议探索智库产品发挥作用和获得影响力的路径与规律。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程宏研究员则强调智库的引领作用与期刊的实践指导作用。智库不应是政府的政策宣传窗口,而在政府做出重要决策之前就要发挥引领作用。建议期刊增加智库报告栏目,对智库报告的研究和写作流程进行阐释,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咨询与科普教育处处长谢光锋谈到,办学术期刊要有智库思维,办智库期刊要有学术功底。学术功底体现在:具备学术研究敏感性,主动发掘前沿研究议题。智库思维主要体现在:积极举办研讨会,构筑学者与决策者的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从评述国内外智库发展趋势、引领智库研究理论、推出智库研究成果三个维度发表了观点。第一,目前对国外智库的研究是不够的,眼界还需更开阔。第二,要注重研究科学支撑决策的机制,探究其理论基础。第三,对于可公开的、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本刊可以开辟栏目进行展示与宣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法规处处长龚旭谈到,国内的智库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智库研究的系统性尚且不足。但国内已有许多对国外智库研究著作的译作。建议本刊可以增加书评栏目,评论已翻译过来的国外著作,介绍尚未翻译、较新的国外相关著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谭宗颖研究员强调了本刊在智库学界与业界的引导作用。建议增加栏目,聚焦国外经验的引进。刊登国外智库报告精要,介绍报告的内容和决策影响效果;展示国外智库研究前沿课题,丰富智库研究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曰芬教授建议本刊可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后续工作。理论层面:梳理已刊登文献共性的理论。方法层面:探讨常用、可行的智库研究方法。内容层面:剖析国内外智库在运行方面的问题。读者层面: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内容需求、获取渠道和使用效果。稿件组织层面:发布专题,针对性地、集中性地组织稿件。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李刚教授指出了我国与国际智库界沟通不畅的问题,建议加强与国际智库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将政策报告、研究成果翻译成英文进行国际宣传。此外,李教授对智库研究提出了扩大研究范围、创新研究方法和加强智库运营研究等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强研究员谈到,中国智库建设迈入了新阶段,本刊要引领下一步中国智库的发展,对前五年的智库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智库观和两办《意见》,深入剖析智库发展进行中的问题。同时强调了研究专业性智库、研究专题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张志强从5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①期刊發展的大环境:现在是国家指导和支持智库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智库发展历程较短,支撑决策作用发挥得还有限,国家智库的建设和研究都存在很多不足,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②期刊定位和品牌塑造:期刊不仅要在智库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还在智库行业和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注重人际资源网络的建设,借助专家力量提升期刊影响力。完善栏目设计、关注热点议题、主动组稿刊文、丰富宣传措施。
③论文内容选择与创新:如探讨分类智库评价、开展多类型智库案例研究、进行智库政策分析、探究专业智库建设路径、扩大智库研究的学科领域支撑等。
④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加强专家稿件的组织、进行读者需求和期刊影响力调查。
⑤期刊资源扩充:丰富稿件来源、扩充期刊资金资源。
其他未在会上发言的编委,也通过各种形式向编辑部提出了对期刊发展的建议。
(本刊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