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共享单车的兴起,骑行作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方案回到了我国大城市居民的视野中。骑行便捷、环保、低成本,在北京这种特大城市,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也成为了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骑行面对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比如使用和安全方面的隐患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骑行在大城市能够走多远。政府、企业和公民作为社会共治的主要参与方,在骑行管理和使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北京市骑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动北京市绿色骑行的对策建议,提高城市低碳减排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回归主流——北京市绿色骑行的背景
去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延长北京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这条道路原本由回龙观至上地,现在决定将其延长至西直门,正是因为骑行需求的增长。自行车专用道可以为骑行提供便利条件,反过来也鼓励市民低碳出行。这一现象说明,骑行在我国已经重新回归主流交通方式。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使用大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逐渐在家家户户普及,速度快、省力等优势让机动车得到了都市人的青睐,自行车一度被边缘化,成为道路上的“非主流”交通工具。因此,从功能上,以户外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主的死飞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在市场上逐渐取代了以通勤为主要功能的常规自行车,自行车的通勤代步功能逐渐边缘化。但是,机动车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让本应提升城市生活的工具反而阻碍了城市发展。
这些现象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对商品的消费和使用目的更加多元化。但是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实际上,相比于开车,骑行具有以下优势:
1.低碳减排。据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一直是北京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骑行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2017年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曾将“地球卫士”奖颁发给摩拜单车,也侧面说明了骑行对环境更加友好。绿色骑行也对北京成为世界城市有推动作用。
2.节约能源。机动车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主体之一。绿色骑行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降低能源使用,应对能源危机,减少能源依赖。
3.灵活机动。自行车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痛点,而且体积小,不存在停车困难的问题,也可以缓解北京的堵车情况。
虽然骑行有上述优点,但是随着北京城市节奏加快,城市规模增加,骑行仍然逐渐被边缘化。2016年,共享单车逐渐兴起,便捷的使用方式有效解决了自行车与其它交通工具接驳的问题,吸引了广大城市用户。此后,新华社2017年发布的《新华绿色出行指数调查报告(2017)》显示,在全国主要的25个城市之中,北京市居民的绿色出行意愿最高,其中重要的绿色出行方式就是骑行。《北京市交通委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2019年下半年运营管理监督情况的公示》显示,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已稳定在90万辆左右。
在骑行逐渐多起来的同时,骑行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将决定绿色骑行在城市中能够走多远。下面,文章将从骑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
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审视
北京绿色骑行中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1.城市骑行配套设施落后
(1)道路设计不尽合理。北京核心城区老旧道路比较多,有些地段道路狭窄,自行车道无明确标志;有的自行车道最后成为断头路;一些新建路桥没有配套的自行车道;公交车辆进站时与自行车发生路线冲突。随着快递外卖业蓬勃发展,快递摩托车对骑行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对自行车专用道进行进一步规划。
配套设施不完善带来了安全隐患。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08.4万辆,与2000年比较,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450.6万辆。在机动车大幅增加时,相应的,自行车的路权被大大压缩,经常出现:机动车侵占自行车道行车和停放;路口拐弯处机动车和自行车抢行。骑行由于缺乏防护装置,相對于开车天然地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因此和机动车发生冲突时,损伤更大的往往是骑行者。
(2)自行车公共停放场所持续减少。北京市的骑行大环境很难说是有助于推广骑行的,近年来,由于商业区的扩张和不断提高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自行车存放点纷纷关闭。这种现象导致使用自有自行车的人面临更大的被窃风险,自行车使用意愿就降低了,同时,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也没有固定合规的停车地点,间接造成乱停车现象。这种情况给骑行者、步行者、开车人都带来了道路使用的隐患。
2.配套执法力度不足
相关法规对骑行行为保护程度不足。由于缺少保护装置,骑行比开车具有更高的危险性,但是,在北京的道路上,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乱停车的行为比比皆是、屡禁不止,造成骑行有路无权,往往需要“夹缝求生”,影响骑行安全。机动车占道现象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执法措施不够明确,没有落地。
(二)企业层面
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筛选,目前北京主要的共享单车有六家,包括摩拜单车、青桔单车、哈啰单车、ofo单车和便利蜂单车。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1.停放问题。在交通工具接驳转换地点,尤其是重要的地铁枢纽,有时会聚集大量无人管理和码放的共享单车,这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性质导致的,但也是共享单车企业追踪管理工作不足的表现。面对体量庞大,分散分布的共享单车,企业需要及时提高人力配备、技术支持以满足管理需求,保障共享单车的安全使用。
2.质量问题。共享单车因为车辆质量问题造成的道路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刹车失灵、部件破损等问题屡屡出现。这些被媒体称为“道路鱼雷”的单车造成的事故有些还引发了后续的索赔纠纷,对共享单车企业和公众骑行意愿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共享单车分布广、数量多,其运输、维修和淘汰对运营公司来说存在一定压力,但这不能成为占用公共资源的原因,如何处理,仍然是运营公司面临的挑战。 此外,共享单车的日常使用中经常出现骑行费力的情况,日常的维护也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公众层面
1.公众对骑行的认识问题
当今社会,汽车消费被赋予了一定“符号”意义,拥有汽车与否成为一个身份的象征。相应的,很多人认为骑行是一件“掉价”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骑行意愿。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很多人不再将自行车当作代步工具,而是一种娱乐和锻炼的工具,日常出行中的使用反而减少,加上配套道路设施不完备,更多的人采用小汽车或公共交通通勤。新浪微博号微言环保于2019年底进行过一次网络随机调查,主题是在大城市通勤和出行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共907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658人选择公交和地铁,130人选择绿色骑行,选择自驾车的只有91人。这个调查也侧面说明,骑行仍然没有成为大城市出行的最主要工具。
2.市民使用共享单车的不规范行为
由于骑行越来越普遍,在没有固定停车场所的交通枢纽附近就会出现用户不规则停车的现象,进一步产生“破窗效应”,后来的用户也会随意停车,导致公共区域被占据,影响公众出行,给道路安全带来隐患。这种现象不仅在公交、地铁等交通枢纽,也出现于很多居民小区中。而这种现象也会反过来降低骑行行为的数量,例如,由于乱停乱放阻碍小区居民正常的开车和步行,很多小区已经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小区。这又间接造成使用者无法通过骑行直接到家,也无法从小区中直接获取共享单车,这些都会降低居民的骑行意愿。
共同发力,促进绿色骑行
(一)政府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落实相关设施和政策
1.健全骑行配套设施
修建自行车专用车道。北京已于2019年5月开通一条从回龙观到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供当地市民出行通勤使用。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自行车路权的问题,保障了骑行安全。这种做法可以更多地应用到城市建设中。
在客流量较大的交通枢纽附近开设自行车停车区域,规范停车行为。北京比较重要的地铁始发站、换乘站、公交站附近,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东城区已经在2019年修建了该区首家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坐落在东花市街道广渠家园小区,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在其他辅助设施上,可以向绿色骑行的先行国学习。在丹麦,人均自行车拥有率很高,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是由于骑行配套设施非常人性化,地铁上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位;道路交叉口路边设有栏杆,可以供人们在等待红灯时踩踏;还有帮助自行车上楼梯的助力机器、免费打气桩等。
2.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加强贯彻力度
在机动车占道方面,对占据自行车道行驶和停车的机动车处以相应处罚。对共享单车经营者加强监管。
在自行车停放方面,《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对停放地点、设施有明确规定,但是现实中骑行者往往因为硬件缺失或意识缺失而不予履行。可进一步宣传《条例》内容,让社区和公众对此有明确意识。并逐渐恢复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停车场所,加大惩戒力度,对违规行为予以罚款等措施。
(二)企业层面——加强管理,提高技术
共享单车企业须加强车辆管理,减少乱停车现象,杜绝共享单车占道,影响交通、堵塞道路的问题,不要让共享单车成为新的“环境污染”。
企业需加强物联网建设,从而提高对共享单车的追踪定位功能,及時修理、淘汰单车,优化单车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要加强商品质量,减少共享单车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加强自行车维护,将设备维持在高水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骑行安全度。
(三)公众层面——转变意识,自觉守规
在完善配套骑行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宣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提高公众的骑行意识,鼓励公众在短途出行中使用自行车。
公众要自觉遵守骑行规章,规范行驶、规范停车。爱护单车,尊重商品的共享属性,为骑行营造更好的环境,减少“路霸”自行车,使骑行环境更安全。
结语
在多种交通工具中,自行车貌似平凡,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疫情期间,武汉的一名护士,从家乡骑行回到武汉市的医院。因为疫情,大多数公共交通工具停止行驶后,自行车就体现出了非常时期的价值。
去年2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印发《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指出,要建设北京慢行系统,实现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计划》还提出,要全面提升慢行系统品质,以保障自行车、步行路权为核心,完成378公里自行车道整治;加强慢行系统路权保障,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优化节点彩铺、加强局部改造、完善信号标识、强化路面执法等措施,扎实推进慢行优先。
城市环境孕育城市行为。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绿色骑行能够在北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骑行更加安全、出行更加通畅、空气质量不断优化,北京市民的满意度更高。在气候变化的当今世界,推广骑行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回归主流——北京市绿色骑行的背景
去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延长北京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这条道路原本由回龙观至上地,现在决定将其延长至西直门,正是因为骑行需求的增长。自行车专用道可以为骑行提供便利条件,反过来也鼓励市民低碳出行。这一现象说明,骑行在我国已经重新回归主流交通方式。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使用大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逐渐在家家户户普及,速度快、省力等优势让机动车得到了都市人的青睐,自行车一度被边缘化,成为道路上的“非主流”交通工具。因此,从功能上,以户外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主的死飞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在市场上逐渐取代了以通勤为主要功能的常规自行车,自行车的通勤代步功能逐渐边缘化。但是,机动车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让本应提升城市生活的工具反而阻碍了城市发展。
这些现象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对商品的消费和使用目的更加多元化。但是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实际上,相比于开车,骑行具有以下优势:
1.低碳减排。据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一直是北京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骑行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2017年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曾将“地球卫士”奖颁发给摩拜单车,也侧面说明了骑行对环境更加友好。绿色骑行也对北京成为世界城市有推动作用。
2.节约能源。机动车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主体之一。绿色骑行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降低能源使用,应对能源危机,减少能源依赖。
3.灵活机动。自行车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痛点,而且体积小,不存在停车困难的问题,也可以缓解北京的堵车情况。
虽然骑行有上述优点,但是随着北京城市节奏加快,城市规模增加,骑行仍然逐渐被边缘化。2016年,共享单车逐渐兴起,便捷的使用方式有效解决了自行车与其它交通工具接驳的问题,吸引了广大城市用户。此后,新华社2017年发布的《新华绿色出行指数调查报告(2017)》显示,在全国主要的25个城市之中,北京市居民的绿色出行意愿最高,其中重要的绿色出行方式就是骑行。《北京市交通委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2019年下半年运营管理监督情况的公示》显示,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已稳定在90万辆左右。
在骑行逐渐多起来的同时,骑行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将决定绿色骑行在城市中能够走多远。下面,文章将从骑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
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审视
北京绿色骑行中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1.城市骑行配套设施落后
(1)道路设计不尽合理。北京核心城区老旧道路比较多,有些地段道路狭窄,自行车道无明确标志;有的自行车道最后成为断头路;一些新建路桥没有配套的自行车道;公交车辆进站时与自行车发生路线冲突。随着快递外卖业蓬勃发展,快递摩托车对骑行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对自行车专用道进行进一步规划。
配套设施不完善带来了安全隐患。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08.4万辆,与2000年比较,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450.6万辆。在机动车大幅增加时,相应的,自行车的路权被大大压缩,经常出现:机动车侵占自行车道行车和停放;路口拐弯处机动车和自行车抢行。骑行由于缺乏防护装置,相對于开车天然地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因此和机动车发生冲突时,损伤更大的往往是骑行者。
(2)自行车公共停放场所持续减少。北京市的骑行大环境很难说是有助于推广骑行的,近年来,由于商业区的扩张和不断提高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自行车存放点纷纷关闭。这种现象导致使用自有自行车的人面临更大的被窃风险,自行车使用意愿就降低了,同时,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也没有固定合规的停车地点,间接造成乱停车现象。这种情况给骑行者、步行者、开车人都带来了道路使用的隐患。
2.配套执法力度不足
相关法规对骑行行为保护程度不足。由于缺少保护装置,骑行比开车具有更高的危险性,但是,在北京的道路上,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乱停车的行为比比皆是、屡禁不止,造成骑行有路无权,往往需要“夹缝求生”,影响骑行安全。机动车占道现象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执法措施不够明确,没有落地。
(二)企业层面
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筛选,目前北京主要的共享单车有六家,包括摩拜单车、青桔单车、哈啰单车、ofo单车和便利蜂单车。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1.停放问题。在交通工具接驳转换地点,尤其是重要的地铁枢纽,有时会聚集大量无人管理和码放的共享单车,这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性质导致的,但也是共享单车企业追踪管理工作不足的表现。面对体量庞大,分散分布的共享单车,企业需要及时提高人力配备、技术支持以满足管理需求,保障共享单车的安全使用。
2.质量问题。共享单车因为车辆质量问题造成的道路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刹车失灵、部件破损等问题屡屡出现。这些被媒体称为“道路鱼雷”的单车造成的事故有些还引发了后续的索赔纠纷,对共享单车企业和公众骑行意愿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共享单车分布广、数量多,其运输、维修和淘汰对运营公司来说存在一定压力,但这不能成为占用公共资源的原因,如何处理,仍然是运营公司面临的挑战。 此外,共享单车的日常使用中经常出现骑行费力的情况,日常的维护也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公众层面
1.公众对骑行的认识问题
当今社会,汽车消费被赋予了一定“符号”意义,拥有汽车与否成为一个身份的象征。相应的,很多人认为骑行是一件“掉价”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骑行意愿。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很多人不再将自行车当作代步工具,而是一种娱乐和锻炼的工具,日常出行中的使用反而减少,加上配套道路设施不完备,更多的人采用小汽车或公共交通通勤。新浪微博号微言环保于2019年底进行过一次网络随机调查,主题是在大城市通勤和出行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共907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658人选择公交和地铁,130人选择绿色骑行,选择自驾车的只有91人。这个调查也侧面说明,骑行仍然没有成为大城市出行的最主要工具。
2.市民使用共享单车的不规范行为
由于骑行越来越普遍,在没有固定停车场所的交通枢纽附近就会出现用户不规则停车的现象,进一步产生“破窗效应”,后来的用户也会随意停车,导致公共区域被占据,影响公众出行,给道路安全带来隐患。这种现象不仅在公交、地铁等交通枢纽,也出现于很多居民小区中。而这种现象也会反过来降低骑行行为的数量,例如,由于乱停乱放阻碍小区居民正常的开车和步行,很多小区已经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小区。这又间接造成使用者无法通过骑行直接到家,也无法从小区中直接获取共享单车,这些都会降低居民的骑行意愿。
共同发力,促进绿色骑行
(一)政府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落实相关设施和政策
1.健全骑行配套设施
修建自行车专用车道。北京已于2019年5月开通一条从回龙观到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供当地市民出行通勤使用。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自行车路权的问题,保障了骑行安全。这种做法可以更多地应用到城市建设中。
在客流量较大的交通枢纽附近开设自行车停车区域,规范停车行为。北京比较重要的地铁始发站、换乘站、公交站附近,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东城区已经在2019年修建了该区首家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坐落在东花市街道广渠家园小区,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在其他辅助设施上,可以向绿色骑行的先行国学习。在丹麦,人均自行车拥有率很高,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是由于骑行配套设施非常人性化,地铁上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位;道路交叉口路边设有栏杆,可以供人们在等待红灯时踩踏;还有帮助自行车上楼梯的助力机器、免费打气桩等。
2.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加强贯彻力度
在机动车占道方面,对占据自行车道行驶和停车的机动车处以相应处罚。对共享单车经营者加强监管。
在自行车停放方面,《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对停放地点、设施有明确规定,但是现实中骑行者往往因为硬件缺失或意识缺失而不予履行。可进一步宣传《条例》内容,让社区和公众对此有明确意识。并逐渐恢复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停车场所,加大惩戒力度,对违规行为予以罚款等措施。
(二)企业层面——加强管理,提高技术
共享单车企业须加强车辆管理,减少乱停车现象,杜绝共享单车占道,影响交通、堵塞道路的问题,不要让共享单车成为新的“环境污染”。
企业需加强物联网建设,从而提高对共享单车的追踪定位功能,及時修理、淘汰单车,优化单车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要加强商品质量,减少共享单车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加强自行车维护,将设备维持在高水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骑行安全度。
(三)公众层面——转变意识,自觉守规
在完善配套骑行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宣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提高公众的骑行意识,鼓励公众在短途出行中使用自行车。
公众要自觉遵守骑行规章,规范行驶、规范停车。爱护单车,尊重商品的共享属性,为骑行营造更好的环境,减少“路霸”自行车,使骑行环境更安全。
结语
在多种交通工具中,自行车貌似平凡,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疫情期间,武汉的一名护士,从家乡骑行回到武汉市的医院。因为疫情,大多数公共交通工具停止行驶后,自行车就体现出了非常时期的价值。
去年2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印发《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指出,要建设北京慢行系统,实现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计划》还提出,要全面提升慢行系统品质,以保障自行车、步行路权为核心,完成378公里自行车道整治;加强慢行系统路权保障,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优化节点彩铺、加强局部改造、完善信号标识、强化路面执法等措施,扎实推进慢行优先。
城市环境孕育城市行为。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绿色骑行能够在北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骑行更加安全、出行更加通畅、空气质量不断优化,北京市民的满意度更高。在气候变化的当今世界,推广骑行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