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一改机械化、程序化,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化共同成长舞台,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由冷脸到笑脸——让学生感知愉悦
从教数十载,我对学生是严厉的是“出名”的,每当学生看到我远远走开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威严感”,有时还沾沾自喜。然而,这种喜悦有一天终于换来了深深的自责。那一天,我在改學生的作文《我的老师》时,看到好几篇是写我的,“老师,每当你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门眼”、“老师,我们多么想看到你的笑容呀”……我为之震惊,于是,我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有一天,一个慢生读生字怎么也认不了几个,我始终微笑着鼓励他。结果他在周记中写到:
……
昨天孙老师让我到台前领读生字词,我就读对了几个,孙老师微笑着说:“你比我想象的好,来,老师抱抱!”依偎那一片阳光,我差点哭出声来。
……
现在,我虽然语文进步慢一点,但我觉得阅读进步得非常快。
共享阳光,我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微笑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响,那天,很多同学在作业本中给了我一张纸条,“老师,原来你也会笑呀”、“老师,你笑起的时候是多么的帅呀”、“老师,我们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马克·吐温说过:“人类确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当你以笑面对学生时,学生的心情该是多么愉快呀!当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差吗?
二、由不平等到平等——让学生分享平等的喜悦
传统教学从教的角度切入,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身心基础,只关注教师的教,不管学生的学;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不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
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我只是凭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设计中往往会忽略了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课的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新课时总让学生先预习,找出疑难点。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读熟文本然后直接解疑。如我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我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是:理解骚塞这封信的真正含义。理解信中骚塞所说话时的那种傲慢与训诫。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读出信中的那种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如果从“文学”这个角度上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可以代指什么样的人呢?
这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小草”和“大树”的内涵,对感悟下文“小草”也能成“大树”的巨大意义具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扣语言提示语进行感情朗读更有利于学生读出体味到的人世冷漠和偏见。
在学生能够有感情的读出这段文字之后,我再创设情境:夏洛蒂满怀信心的将信寄了出去,没有想到却收到这样一封回信。此时,夏洛蒂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对待这封信呢?让学生就此问题畅谈,在此基础上学习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词语、句子,体会她们三姐妹的坚定的决心。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看到这段话体现了夏洛蒂创作的艰辛。其实,如果从信念的坚定这个角度来审视这段话,当会使这段话能展开出宽阔的天地,学生对处于逆境中,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心志也能有入木三分的解读
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由约束到自由——让学生享受自由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教学应是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展现才智,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给予我们语文教学以生命力。
四、由批评到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语文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思考等过程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我们老师自己也会犯错。对待错误,我们是否能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呢?
上学期,我校分来了一位青年教师。作为他的指导教师,我很注意他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一天,他对我说:“现在的学生可真难教,今天我班又有六名学生的家庭作业没有做,这个人可以说是顽固分子,再讲都没有用”,我说:“我给你开一个良方吧!今天布置的作业,你只要求他们每人做一半”,第二天一早,他高高兴兴地对我说:“没有想到,他们都完成了”,“那你表扬他们了吗?”“一时高兴忘了”,他连忙跑去。经过一段时间,我又问他:“你班级中还有学生不做作业吗”,“没了,他们现在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他高兴地说道。
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慢慢长大,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理解成功的意义。让学生在快乐中地学习语文,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愿景吗?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盘溪中心小学校 )
一、由冷脸到笑脸——让学生感知愉悦
从教数十载,我对学生是严厉的是“出名”的,每当学生看到我远远走开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威严感”,有时还沾沾自喜。然而,这种喜悦有一天终于换来了深深的自责。那一天,我在改學生的作文《我的老师》时,看到好几篇是写我的,“老师,每当你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门眼”、“老师,我们多么想看到你的笑容呀”……我为之震惊,于是,我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有一天,一个慢生读生字怎么也认不了几个,我始终微笑着鼓励他。结果他在周记中写到:
……
昨天孙老师让我到台前领读生字词,我就读对了几个,孙老师微笑着说:“你比我想象的好,来,老师抱抱!”依偎那一片阳光,我差点哭出声来。
……
现在,我虽然语文进步慢一点,但我觉得阅读进步得非常快。
共享阳光,我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微笑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响,那天,很多同学在作业本中给了我一张纸条,“老师,原来你也会笑呀”、“老师,你笑起的时候是多么的帅呀”、“老师,我们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马克·吐温说过:“人类确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当你以笑面对学生时,学生的心情该是多么愉快呀!当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差吗?
二、由不平等到平等——让学生分享平等的喜悦
传统教学从教的角度切入,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身心基础,只关注教师的教,不管学生的学;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不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
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我只是凭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设计中往往会忽略了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课的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新课时总让学生先预习,找出疑难点。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读熟文本然后直接解疑。如我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我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是:理解骚塞这封信的真正含义。理解信中骚塞所说话时的那种傲慢与训诫。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读出信中的那种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如果从“文学”这个角度上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可以代指什么样的人呢?
这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小草”和“大树”的内涵,对感悟下文“小草”也能成“大树”的巨大意义具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扣语言提示语进行感情朗读更有利于学生读出体味到的人世冷漠和偏见。
在学生能够有感情的读出这段文字之后,我再创设情境:夏洛蒂满怀信心的将信寄了出去,没有想到却收到这样一封回信。此时,夏洛蒂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对待这封信呢?让学生就此问题畅谈,在此基础上学习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词语、句子,体会她们三姐妹的坚定的决心。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看到这段话体现了夏洛蒂创作的艰辛。其实,如果从信念的坚定这个角度来审视这段话,当会使这段话能展开出宽阔的天地,学生对处于逆境中,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心志也能有入木三分的解读
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由约束到自由——让学生享受自由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教学应是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展现才智,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给予我们语文教学以生命力。
四、由批评到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语文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思考等过程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我们老师自己也会犯错。对待错误,我们是否能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呢?
上学期,我校分来了一位青年教师。作为他的指导教师,我很注意他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一天,他对我说:“现在的学生可真难教,今天我班又有六名学生的家庭作业没有做,这个人可以说是顽固分子,再讲都没有用”,我说:“我给你开一个良方吧!今天布置的作业,你只要求他们每人做一半”,第二天一早,他高高兴兴地对我说:“没有想到,他们都完成了”,“那你表扬他们了吗?”“一时高兴忘了”,他连忙跑去。经过一段时间,我又问他:“你班级中还有学生不做作业吗”,“没了,他们现在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他高兴地说道。
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慢慢长大,快乐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理解成功的意义。让学生在快乐中地学习语文,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愿景吗?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盘溪中心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