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方法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激趣,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状态,并能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几种激趣方法。
  游戏激趣法
  游戏因其具有愉悦性、主动性等特点,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将活泼多样的游戏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氛围中,不仅动手、动口,更是积极开动脑筋,以趣促思。做游戏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感。
  例如,笔者教四年级(上册)教学 “可能性”(因为当时公开课时,教学内容选择空间不大,所以选的是三年级学生)时,课前,笔者准备了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小球,放在四个口袋中。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做“摸球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摸球游戏”结束后,再让学生做“装球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要求将小球放入透明袋中,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两个小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尝试用几个表示可能性的副词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这种从游戏中引入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觉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谜语激趣法
  谜语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一种传统益智游戏,颇受小学生欢迎。猜谜语的过程中,能活跃思维,通过猜测、联想等方式破解谜底。恰当引入谜语,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投入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时,先出示一则谜语:“没腿它会跑,没口它会叫,天天提醒你,每天要起早。”让学生猜一猜,打一生活用品。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踊跃说出自己的谜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谜语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
  故事激趣法
  故事的魅力是无限的,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趣的故事内容通常能立即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意故事的生动,才能引人入胜。引入故事,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时,给学生说了“朝三暮四”的故事。李伯伯养了一群猴子,给他们喂桃子时,李伯伯对猴子们说:“早上给你们喂三个,晚上喂四个,可以吗?”这群猴子一听,都觉得桃子太少了,便大声嚷道:“不行!不行!”李伯伯想了一下,接着说:“那好吧!早上给你们喂四个,晚上喂三个。” 猴子这时听了李伯伯的话,也不再大声叫嚷,都觉得很满意。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笔者及时抓住时机引导:这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激趣法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快速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化虚为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解决“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6只,还剩几只?”这道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若直接让他们读题,理解题中文字的意思是很难的。所以,在教学时先出示一张在一棵树上画有9只小鸟的PPT,让学生仔细观察,而后说出树上有几只鸟。屏幕上播放从原来树上的9只小鸟里飞走6只小鸟的画面。这时,笔者问:“飞走几只?这6只小鸟是从哪里飞走的?”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观察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并要求学生求现在树上的小鸟数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这样通过PPT的直观演示,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题意、表达题意的能力。
  操作激趣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从中发现规律。通过指尖上的体验,抽象的概念、法则变得具体、变得形象,学生不仅容易懂,还记得牢,学习兴趣得以极大的激发。例如,在学习“11至20各数的认识”时,笔者在课前准备了11根小棒,课上提问:“想一想,怎样摆才能很快看出这个数是11?”很快,学生就踊跃举起小手:“左边摆5根,右边摆6根。” “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10根捆成一捆摆在左边,右边摆1根。”笔者发现,学生的反应已逐渐接近本节课要讲的重点内容,抓住契机,及时表扬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并讨论:“这些不同的摆法中,哪一种摆法更直觀?”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1根1根地摆的操作实践开始,最后到把左边10根捆成1捆,表示“10”,右边摆1根。计数单位“10”的概念就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笔者抓住机会,适时插入“1捆是1个10,1根是1个一。11里有1个10和1个一”。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逐步抽象出数的概念,这就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汊涧小学)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处在转型期的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在这当中,重
摘要:在课程化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游戏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都要语言的参与,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欣赏与表达的游戏氛围,拓展语言游戏的兴趣点,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语言;游戏;兴趣;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关键。《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该片段节选自徐光耀中篇小说《小兵张嘎》。文中作者用词准确,采取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出了小嘎子这一机灵、活泼、充满嘎劲的鲜明形
评课,顾名思义就是对照教学目标,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在日常教学中,每所学校都会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多样的研课活动,其目的有的偏重于彼此间的交流研讨,有的注重于对年轻教师的引领示范,有的偏爱于打磨提升等。無论是哪种课型,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准评价点,就难以实现课堂应有的价值。  发现特点,展现课堂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
材料是文字的血肉,材料丰富,文字才会显得丰满。常言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好的素材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成功作文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积累素材并运用好素材在作文写作中势在必行。只要潜心探究实践,便可借积累运用材料之“石”来攻取作文之“玉”。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笔者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深度阅读教学制定了菜单,明确了目标与要求。然而在当下,如何使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阅读期待中感悟文本  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
近期,我们学校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区公开课《元日》,这是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为“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这在觀课评课中引发了热议,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当下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被新旧观念、名师大家和各种教学方法、各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
从教以来,笔者一直在寻找解决学生课上阅读的有效方法。教师如何简单地讲课,使学生愉悦地学习,而且效率又很高,最近终于悟到了一种比较快乐的语文阅读课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运用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