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饮酒》(其十七)
一
前面四句讲兰花。兰花自有幽香,但没有清风的时候,人们并不觉得兰花和那些杂草野花有什么区别。“脱然”是一种假定,就是说,兰花再香,没有清风,就不能显现于外,所以,好像对于清风有所期待。
但后面四句突然写走路,当然不是我们平常走路的走路,而是我们的人生道路,意思是在我们追求理想、事业的道路上,常常会走着走着就走丢了。然后,像是告诫自己,也像是告诫别人,人生路,还是不要偏航,不要被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而是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千万不要忘了“鸟尽废良弓”的残酷规律。
鸟尽废良弓。出自范蠡的一个故事。范蠡和文种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范蠡就悄悄地带着家人离开越国,隐姓埋名在齐国做起生意,成为一代巨贾。文种留在越国,继续做官。范蠡写了一封信给文种,信里说:“兔子死了,猎狗就会被人烹食。鸟儿打尽了,弓箭就会藏起来。勾践脖子很长,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你还是尽快离开他吧。”
文种看完信后,就称病不再入朝,但已经晚了。越王去探望他的时候,给了他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种消灭别国的方法,我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种方法,你拿到吴王夫差那里去试一下吧。”文种只好自杀。
范蠡说的“狡兔死,走狗烹”,出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的这句话写于春秋战国时候,但一直到清朝,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功臣都都像中了魔咒一样,无法摆脱“敌国灭则谋臣亡”的命运。比如,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里,有七个重要的包括韩信、张良、萧何在内的功臣,在汉朝建立后的三五年内,除了张良以外,其他人全部被刘邦铲除。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叹。
现代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中国的皇帝为什么要杀开国功臣。其实,不需要经济学,即便从人之常情,也能够理解皇帝为什么总要杀功臣。皇帝都不是靠学历,也不是靠选票当上的,而是靠造反,靠打仗,靠谋略,历尽千难万险杀出来的。所以,每一个皇帝当上皇帝后,最害怕的还是又有人造反。于是,凡是有能力的人都有可能造反,宁愿错杀一千,也不可漏掉一个。另外,一起打江山的人,开始的时候往往像兄弟一样随和,皇帝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也是普通人,当上皇帝后,就不太愿意让那些知道他普通人一面的人还活着。
朱学勤谈到了另一种杀功臣的現象:“二十五史揭示了一条规律:危机往往是开国君主去世前杀死或者驱散功臣。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这些功臣跟帝王的年龄相仿,资历相仿,而他们辅佐的太子年龄稚嫩。如果不将功臣打倒,这些太子们就不能站起来;二是打江山的功臣有可能与帝王自己的治国理念相左,必须把开国元勋的治国理念压下去,才能保证自己的路线得到贯彻”。
二
前四句和后四句,连起来读,可以确定这首诗所感叹的,应该与陶渊明在刘裕手下做参军的经历有关。刘裕后来当上宋的开国皇帝,也就是说,如果陶渊明一直在刘裕幕府里,他基本上也会成为开国大臣里的一员,但是,陶渊明主动退出了这样一个历史机会。为什么,从这首诗里,能读出一点端倪。
陶渊明的彻底隐退,在于他把官场的本质看透了。秦始皇以来,皇帝往往是草根,甚至是流氓,但帮助他打天下的又往往是贵族,或者读书人。比如刘邦、张良。为什么贵族或读书人总当不了皇帝?好像还没有人研究过。陶渊明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读书人帮助了皇帝,最后却要被杀,即使不被杀,也只是被利用的工具,没有什么尊严。
所以,兰花虽然需要清风才能显现她的价值,但清风只是把兰花看作工具。所以,陶渊明的潜台词是,算了吧,我还是在风吹不到的地方独自盛开,总好过被烹了吃掉。即使不被“吃掉”,也会失去自己,沦为走狗或工具。
(编辑:彭宇)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饮酒》(其十七)
一
前面四句讲兰花。兰花自有幽香,但没有清风的时候,人们并不觉得兰花和那些杂草野花有什么区别。“脱然”是一种假定,就是说,兰花再香,没有清风,就不能显现于外,所以,好像对于清风有所期待。
但后面四句突然写走路,当然不是我们平常走路的走路,而是我们的人生道路,意思是在我们追求理想、事业的道路上,常常会走着走着就走丢了。然后,像是告诫自己,也像是告诫别人,人生路,还是不要偏航,不要被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而是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千万不要忘了“鸟尽废良弓”的残酷规律。
鸟尽废良弓。出自范蠡的一个故事。范蠡和文种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范蠡就悄悄地带着家人离开越国,隐姓埋名在齐国做起生意,成为一代巨贾。文种留在越国,继续做官。范蠡写了一封信给文种,信里说:“兔子死了,猎狗就会被人烹食。鸟儿打尽了,弓箭就会藏起来。勾践脖子很长,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你还是尽快离开他吧。”
文种看完信后,就称病不再入朝,但已经晚了。越王去探望他的时候,给了他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种消灭别国的方法,我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种方法,你拿到吴王夫差那里去试一下吧。”文种只好自杀。
范蠡说的“狡兔死,走狗烹”,出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的这句话写于春秋战国时候,但一直到清朝,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功臣都都像中了魔咒一样,无法摆脱“敌国灭则谋臣亡”的命运。比如,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里,有七个重要的包括韩信、张良、萧何在内的功臣,在汉朝建立后的三五年内,除了张良以外,其他人全部被刘邦铲除。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叹。
现代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中国的皇帝为什么要杀开国功臣。其实,不需要经济学,即便从人之常情,也能够理解皇帝为什么总要杀功臣。皇帝都不是靠学历,也不是靠选票当上的,而是靠造反,靠打仗,靠谋略,历尽千难万险杀出来的。所以,每一个皇帝当上皇帝后,最害怕的还是又有人造反。于是,凡是有能力的人都有可能造反,宁愿错杀一千,也不可漏掉一个。另外,一起打江山的人,开始的时候往往像兄弟一样随和,皇帝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也是普通人,当上皇帝后,就不太愿意让那些知道他普通人一面的人还活着。
朱学勤谈到了另一种杀功臣的現象:“二十五史揭示了一条规律:危机往往是开国君主去世前杀死或者驱散功臣。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这些功臣跟帝王的年龄相仿,资历相仿,而他们辅佐的太子年龄稚嫩。如果不将功臣打倒,这些太子们就不能站起来;二是打江山的功臣有可能与帝王自己的治国理念相左,必须把开国元勋的治国理念压下去,才能保证自己的路线得到贯彻”。
二
前四句和后四句,连起来读,可以确定这首诗所感叹的,应该与陶渊明在刘裕手下做参军的经历有关。刘裕后来当上宋的开国皇帝,也就是说,如果陶渊明一直在刘裕幕府里,他基本上也会成为开国大臣里的一员,但是,陶渊明主动退出了这样一个历史机会。为什么,从这首诗里,能读出一点端倪。
陶渊明的彻底隐退,在于他把官场的本质看透了。秦始皇以来,皇帝往往是草根,甚至是流氓,但帮助他打天下的又往往是贵族,或者读书人。比如刘邦、张良。为什么贵族或读书人总当不了皇帝?好像还没有人研究过。陶渊明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读书人帮助了皇帝,最后却要被杀,即使不被杀,也只是被利用的工具,没有什么尊严。
所以,兰花虽然需要清风才能显现她的价值,但清风只是把兰花看作工具。所以,陶渊明的潜台词是,算了吧,我还是在风吹不到的地方独自盛开,总好过被烹了吃掉。即使不被“吃掉”,也会失去自己,沦为走狗或工具。
(编辑: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