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写作应注意采访深入现场、写稿简短精练、语言生动形象三大方面问题。在深入现场时要善于观察、抓住特点、深入细致;在写稿时要增强读者意识、抓住新闻点、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在运用新闻语言时,要多用动词反映动态、重视现场感的描写、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新闻文采。
关键词:深入现场 读者意识 简短精练 生动形象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走基层、到一线、在现场,凭借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工作中,在人民群众身边,发现并采写更多的带着泥土芳香、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我们新闻中心也积极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努力实践。但是在新闻写作和编改通讯员的稿件时,还是碰到一些问题,觉得应该注重解决。
一、新闻采访要深入现场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应该是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只有这样的事实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通讯员到第一线去采访,到发生事件的现场去采访。“走转改”活动强调走基层,就是因为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只有走进基层,深入现场,才能挖出新闻“富矿”,获取鲜活、生动、丰富、具体的新闻原料,将新闻之根深深扎在实践的土壤之中,使新闻之树常绿。
深入现场采访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我们现在做得还是很不够的。很多稿件写得枯燥乏味、公式化、概念化,通篇鉴定式的语言,很少鲜活的新闻事例。比如有些人写先进人物,总是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之类的赞美之词,而先进人物在哪些事情上体现了这些精神就很少看到。还有的稿件经常出现“认识到”、“体会到”、“感到”等作者主观认为的东西。有些新闻尤其新闻通讯不新鲜生动,不引人入胜,病根就在于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只看到了新闻事实的大概轮廓,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大概情况,而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事例,没有挖掘出最动人的细节。所以,只能把新闻写得一般化、概念化,写不出具体、生动、形象的“打人”新闻。
“采访决定写作”。强烈的现场感,往往是构成新闻稿件吸引力、说服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写出鲜活、生动、感人的新闻,就必须深入到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嘴去了解,用耳朵去听,用全副身心去体验。即使不能做事件的参加者,也要力争做现场的目击者。《人民日报》的一篇通讯《上得青天揽明月——“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火箭发射纪实》中写道:“来到七八十米高的塔架脚下,顿有‘塔势如涌出’之感。乘坐电梯,升到12层操作平台,只见火箭被摆杆‘抱’在怀间。白色的箭头上遮着防雨布,一如嫁前的新娘,蒙上盖头,只等鞭炮声响,步入新的殿堂。”因为作者深入到发射现场,仔细观察,得到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寥寥数语就将火箭蓄势待发的现场情景表现得生动形象,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见了巍峨的发射塔上盛装的火箭已上弦,只待飞天。
深入现场,并在现场善于扑捉现场情景也是一门功夫。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两个人同样在一个现场采访同一个事件,却是一个人写得活灵活现,一个人写得枯燥平淡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深入到现场,还应努力做好三点: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记者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要采访的事件和人物,以及涉及到的环境和现场。观察有助于提问,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始终,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刻,写出来的东西就越精确、越生动。善于观察,能使记者获得口问耳听所得不到的新闻素材。其次要抓住特点。现场采访抓住特点,可以说是记者采访写作成功的一个“秘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记者的大敌。不少记者采访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抓住了不同于别人的特点,写出了成功的报道。也有人却因为没有抓住特点,吃别人嚼过的馍,稿子平平没人爱看。我们应该像摄影记者抓拍特写镜头一样去抓采访对象的特点。再次要深入细致。现场采访一定要深入细致,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采访遇到的关键问题、关键细节一定要追问清楚、了解透彻,材料和细节掌握得多,写作时就有大量选择余地,运用素材就会比较自如。新闻有了感人的细节描写,就会活灵活现,打动人心。
二、新闻稿件要短些再短些
我们办报纸虽然反复强调要写简短、精炼的新闻稿件,但是大多数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新闻稿件,交到编辑和领导那里总要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落。如果不删去这些赘言,稿子就拖沓无味。所以,在新闻写作的时候就不应该把那些无关痛痒的文字写上去,应该让新闻短些再短些。
“简短”是新闻的特征之一,把新闻写短了才是真本领。其实,写得长很容易,无非就是把素材不加剪裁地萝卜、白菜、土豆、茄子堆在一起罢了。而写短了却要动脑筋、下功夫去粗取精,用心筛选、剪裁,加以提炼、概括。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之说。大文豪鲁迅也说过:“将毫无损害于全局的节、句、字删去一些,一定可以更有精彩。”这对新闻写作尤为重要。首先,因为报纸版面有限,如果稿件写长了,在有限的版面里,新闻的含量就少了。其次,读者的时间有限,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几条新闻,没有功夫看那些长篇大论。说到底,新闻要短,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生活的快节奏不容许新闻写得拉拉杂杂、罗哩罗嗦,否则,读者不看,写得再长、再好也等于白写。所以,新闻界有“短了反而长,长了反而短”之说,也有“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的口号。可见,“短”是新闻的天性和特征。
写新闻之所以短不下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读者意识不强。不仅只想到被采访者喜欢看大块头,还认为自己写得长才显得有分量、有水平。二是技巧问题。有的稿件贪大求全,架子搭得太大,面面俱到,按工作总结的路子甲乙丙开“中药铺”,而不是抓“活鱼”、抓新闻点写真正的新闻;有的稿件背景太多,把与稿件主题关系不大的历史、数字等都罗列出来,成了“豆腐账”,而不是凝练地运用背景对新闻主题、事件起到烘托或者对比作用;有的稿件事例重复,有时还加上一连串的数字,造成稿件啰嗦、臃肿,画蛇添足,而不是筛选出最突出、生动、有说服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因此,我们要把新闻写得精、写得短,应着重做好三点:一是要增强读者意识,要替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要写得精当,让读者爱看。二是注重抓新闻点,突出主题,从一个侧面写深写透,文字自然简洁明了。三是努力钻研、掌握技巧,提高运用文字的功力,以简练的文字表达鲜明的主题。
三、新闻语言要生动形象
新闻所反映的是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生活。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具体实在、形象生动的,各具形态、特点、发展趋势,我们只有运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语言,才能使新闻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无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都应该努力练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新闻的能力。首先,要多用动词反映人和事物的动态。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新闻要多使用动词报道这种“发生”、“变化”的事实。在语言中,动词最富生命力,最活跃。新闻中的各种人和事要“动”起来,“活”起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动态的美感,就应该多用动词。可以说,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写得鲜活动人,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增强新闻语言生动性的一个诀窍。“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是全国好新闻《“飞天”凌空》中的一段。它运用了“舒、举、蹬、飞、似”一连串动词,像慢镜头那样,将16岁的跳水金牌得主吕伟起跳时的动作分解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样品味了中国跳水姑娘起跳时的动态美。其次,要重视描写,给人以现场感、立体感。新闻要生动感人,要取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的宣传效果,就需要根据客观事实加以恰如其分的描写。新闻中的描写大多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或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人或事物的鲜明形象,使其生动地、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著名记者范长江在《陕北之行》中有一段描写:“他有一双精神而朴素的眼睛,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剃得很光,但他的皮肤中所藏浓黑的发根还清晰地表露在外面。穿的灰布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这就是抓住特点,对周恩来同志外表特征的白描。没有花多少笔墨,一位睿智精干、朴素谦和的红军领袖形象,就清晰逼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再次,要注意修辞,增强新闻文采。新闻要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引人入胜,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可谓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妙笔生花”。比喻、拟人、对仗、排比、联想、映衬、悬念、幽默,以及引用对话、谚语、诗词、典故等多种修辞方法,都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新闻的文采,使新闻所写对象栩栩如生、可读性强,进而吸引读者。《人民日报》在《过火林木吐绿叶 大兴安岭开始复苏》的报道中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积达87万公顷的大兴安岭过火林,沉睡一年之后,突然出现苏醒兆头——大约五分之一的过火林死而复生。”文中引用古诗,又用了拟人写法,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而且给新闻增添了诗情画意,既生动形象,又趣味隽永。
关键词:深入现场 读者意识 简短精练 生动形象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走基层、到一线、在现场,凭借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工作中,在人民群众身边,发现并采写更多的带着泥土芳香、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我们新闻中心也积极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努力实践。但是在新闻写作和编改通讯员的稿件时,还是碰到一些问题,觉得应该注重解决。
一、新闻采访要深入现场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应该是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只有这样的事实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通讯员到第一线去采访,到发生事件的现场去采访。“走转改”活动强调走基层,就是因为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只有走进基层,深入现场,才能挖出新闻“富矿”,获取鲜活、生动、丰富、具体的新闻原料,将新闻之根深深扎在实践的土壤之中,使新闻之树常绿。
深入现场采访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我们现在做得还是很不够的。很多稿件写得枯燥乏味、公式化、概念化,通篇鉴定式的语言,很少鲜活的新闻事例。比如有些人写先进人物,总是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之类的赞美之词,而先进人物在哪些事情上体现了这些精神就很少看到。还有的稿件经常出现“认识到”、“体会到”、“感到”等作者主观认为的东西。有些新闻尤其新闻通讯不新鲜生动,不引人入胜,病根就在于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只看到了新闻事实的大概轮廓,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大概情况,而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事例,没有挖掘出最动人的细节。所以,只能把新闻写得一般化、概念化,写不出具体、生动、形象的“打人”新闻。
“采访决定写作”。强烈的现场感,往往是构成新闻稿件吸引力、说服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写出鲜活、生动、感人的新闻,就必须深入到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嘴去了解,用耳朵去听,用全副身心去体验。即使不能做事件的参加者,也要力争做现场的目击者。《人民日报》的一篇通讯《上得青天揽明月——“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火箭发射纪实》中写道:“来到七八十米高的塔架脚下,顿有‘塔势如涌出’之感。乘坐电梯,升到12层操作平台,只见火箭被摆杆‘抱’在怀间。白色的箭头上遮着防雨布,一如嫁前的新娘,蒙上盖头,只等鞭炮声响,步入新的殿堂。”因为作者深入到发射现场,仔细观察,得到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寥寥数语就将火箭蓄势待发的现场情景表现得生动形象,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见了巍峨的发射塔上盛装的火箭已上弦,只待飞天。
深入现场,并在现场善于扑捉现场情景也是一门功夫。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两个人同样在一个现场采访同一个事件,却是一个人写得活灵活现,一个人写得枯燥平淡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深入到现场,还应努力做好三点: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记者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要采访的事件和人物,以及涉及到的环境和现场。观察有助于提问,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始终,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刻,写出来的东西就越精确、越生动。善于观察,能使记者获得口问耳听所得不到的新闻素材。其次要抓住特点。现场采访抓住特点,可以说是记者采访写作成功的一个“秘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记者的大敌。不少记者采访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抓住了不同于别人的特点,写出了成功的报道。也有人却因为没有抓住特点,吃别人嚼过的馍,稿子平平没人爱看。我们应该像摄影记者抓拍特写镜头一样去抓采访对象的特点。再次要深入细致。现场采访一定要深入细致,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采访遇到的关键问题、关键细节一定要追问清楚、了解透彻,材料和细节掌握得多,写作时就有大量选择余地,运用素材就会比较自如。新闻有了感人的细节描写,就会活灵活现,打动人心。
二、新闻稿件要短些再短些
我们办报纸虽然反复强调要写简短、精炼的新闻稿件,但是大多数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新闻稿件,交到编辑和领导那里总要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落。如果不删去这些赘言,稿子就拖沓无味。所以,在新闻写作的时候就不应该把那些无关痛痒的文字写上去,应该让新闻短些再短些。
“简短”是新闻的特征之一,把新闻写短了才是真本领。其实,写得长很容易,无非就是把素材不加剪裁地萝卜、白菜、土豆、茄子堆在一起罢了。而写短了却要动脑筋、下功夫去粗取精,用心筛选、剪裁,加以提炼、概括。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之说。大文豪鲁迅也说过:“将毫无损害于全局的节、句、字删去一些,一定可以更有精彩。”这对新闻写作尤为重要。首先,因为报纸版面有限,如果稿件写长了,在有限的版面里,新闻的含量就少了。其次,读者的时间有限,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几条新闻,没有功夫看那些长篇大论。说到底,新闻要短,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生活的快节奏不容许新闻写得拉拉杂杂、罗哩罗嗦,否则,读者不看,写得再长、再好也等于白写。所以,新闻界有“短了反而长,长了反而短”之说,也有“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的口号。可见,“短”是新闻的天性和特征。
写新闻之所以短不下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读者意识不强。不仅只想到被采访者喜欢看大块头,还认为自己写得长才显得有分量、有水平。二是技巧问题。有的稿件贪大求全,架子搭得太大,面面俱到,按工作总结的路子甲乙丙开“中药铺”,而不是抓“活鱼”、抓新闻点写真正的新闻;有的稿件背景太多,把与稿件主题关系不大的历史、数字等都罗列出来,成了“豆腐账”,而不是凝练地运用背景对新闻主题、事件起到烘托或者对比作用;有的稿件事例重复,有时还加上一连串的数字,造成稿件啰嗦、臃肿,画蛇添足,而不是筛选出最突出、生动、有说服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因此,我们要把新闻写得精、写得短,应着重做好三点:一是要增强读者意识,要替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要写得精当,让读者爱看。二是注重抓新闻点,突出主题,从一个侧面写深写透,文字自然简洁明了。三是努力钻研、掌握技巧,提高运用文字的功力,以简练的文字表达鲜明的主题。
三、新闻语言要生动形象
新闻所反映的是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生活。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具体实在、形象生动的,各具形态、特点、发展趋势,我们只有运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语言,才能使新闻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无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都应该努力练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新闻的能力。首先,要多用动词反映人和事物的动态。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新闻要多使用动词报道这种“发生”、“变化”的事实。在语言中,动词最富生命力,最活跃。新闻中的各种人和事要“动”起来,“活”起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动态的美感,就应该多用动词。可以说,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写得鲜活动人,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增强新闻语言生动性的一个诀窍。“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是全国好新闻《“飞天”凌空》中的一段。它运用了“舒、举、蹬、飞、似”一连串动词,像慢镜头那样,将16岁的跳水金牌得主吕伟起跳时的动作分解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样品味了中国跳水姑娘起跳时的动态美。其次,要重视描写,给人以现场感、立体感。新闻要生动感人,要取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的宣传效果,就需要根据客观事实加以恰如其分的描写。新闻中的描写大多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或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人或事物的鲜明形象,使其生动地、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著名记者范长江在《陕北之行》中有一段描写:“他有一双精神而朴素的眼睛,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剃得很光,但他的皮肤中所藏浓黑的发根还清晰地表露在外面。穿的灰布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这就是抓住特点,对周恩来同志外表特征的白描。没有花多少笔墨,一位睿智精干、朴素谦和的红军领袖形象,就清晰逼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再次,要注意修辞,增强新闻文采。新闻要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引人入胜,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可谓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妙笔生花”。比喻、拟人、对仗、排比、联想、映衬、悬念、幽默,以及引用对话、谚语、诗词、典故等多种修辞方法,都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新闻的文采,使新闻所写对象栩栩如生、可读性强,进而吸引读者。《人民日报》在《过火林木吐绿叶 大兴安岭开始复苏》的报道中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积达87万公顷的大兴安岭过火林,沉睡一年之后,突然出现苏醒兆头——大约五分之一的过火林死而复生。”文中引用古诗,又用了拟人写法,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而且给新闻增添了诗情画意,既生动形象,又趣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