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精品”培育机制等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通用要求》行业标准审定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张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以及来自20个单位的22位代表和专家出席会议,并由17位专家组成了审定组。
  王天凯指出,积极推动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人才四大战略,是构建纺织强国的重点和精髓,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加快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对提升企业品牌管理能力,实现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去年12月开始,标准起草组在充分
  借鉴国内外与品牌相关的标准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有关文件和我国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实际情况,对纺织行业企业品牌培育核心要素、品牌培育过程和品牌培育绩效测量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该标准的制定为指导纺织行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规范我国纺织行业企业品牌培育过程,管理品牌绩效,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提供了积极的方法和技术支撑,对深化纺织工业品牌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建立“中国精品”培育机制,探索培育一批能与国际顶尖品牌相媲美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提供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审定组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并要求标准起草组根据本次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尽快修改形成“报批稿”,报行业标准主管部门,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宗边)
  宏观政策:增强纺织等产业持续创新力——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
  国务院日前公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要明显提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
  《规划》明确提出要增强纺织等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在纺织领域,重点是高新技术纤维和新一代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效节能纺纱、织造和印染以及产业用纺织品。《规划》强调加强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能力,加强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装备数字化应用示范,提升集散控制、数字控制等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规划》还把高性能复合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强调要前瞻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完善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发展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针对推进创新主体能力建设,《规划》提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链,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大对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研发力度。(郝杰)
  制造业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6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875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0%。受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回落2.5和1.2个百分点。
  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对占全部就业人员41.2%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而言,其年平均工资不仅远远低于金融业的89743元,也比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低5119元、10286元。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而言,其年平均工资更低,仅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61.5%。
  统计表明,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0.2%。23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
  (郝杰)
  宏观数据
  中央财政收入增长:2.6%
  财政部6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74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744亿元,增长6.2%。其中,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中央财政收入在5月份转为小幅增长,为7170亿元,但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6%。
  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6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5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出信贷需求不足的现实,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疲弱。
  5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2.9%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1至5月份累计,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6%。
  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2%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2%。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5月PPI下降:2.9%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数据,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创近8个月新低。两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
  5月外贸出口增长:1%
  海关总署6月8日公布,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5月份,进出口总值2.15万亿元,增长0.4%。其中出口1.14万亿元,增长1%;进口1.01万亿元,下降0.3%。   行业关注:需求导向创新 技术进步不断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纺织212业展览会落幕
  6月10~13日,为期四天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shanghai Tex2013)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此次展会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纺织机械企业参展,其中包括来自意大利、德国、韩国的展团。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瑞士立达公司、欧瑞康等海内外知名企业悉数到场。展会展出产品涵盖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印染及后整理机械以及专件器材产品。
  此次纺机展中,海外参展企业占总量的35%,包括来自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知名设备企业,国内参展企业占总量的65%,也同样名企汇集。此次展会展出规模最大的是印染及后整理机械,有3个展馆进行该领域产品的展示,立信、贝宁格、宏华数码等企业都纷纷进行了新技术产品的展示。随着数码印花技术在印染行业的迅速发展,此次展会,在该领域的产品技术展示企业占据不小的比重,参展企业除了本土企业外,还包括印度、日本等国企业。
  以终端产品特点反映设备特性,成为了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很多参展企业都纷纷借助这一方式进行各自装备技术的推广。不论是立达公司主推的新型纺纱技术下的Com4立达纱,还是江苏金龙、慈星股份、常州五洋的针织服饰产品展示,抑或鹰游纺机展台的毛毯及碳纤维产品陈列,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纺机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全面捕捉与把握。展会中,高效率、减人工、降成本、环保是每个展出产品大都会涉及到的设备特点描述,这些源于纺企转型升级的需求,正不断深入设备企业的技术创新之中,并成为了当前企业创新的主旋律。(袁春妹)
  加快建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召开
  6月6日,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青岛市开幕。论坛由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本届的主题为“信心、转型、共赢”。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棉花纺织业者围绕这个主题,就当前农产品贸易与宏观政策、棉花与纺织形势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共同谋划中国和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中国棉花协会名誉会长林乃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等参加了开幕式。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主持了开幕式。
  骆琳在致辞中指出,14年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已成为全球棉业界最具影响的盛会。本届会议的主题对处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下的世界和中国棉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骆琳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棉花和纺织行业的冲击,他认为新的一年,需求不足的大环境没有改观,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资金困难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中国棉花纺织形势仍不乐观,棉纺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有效保护棉农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工商三者协调发展,加快建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
  周声涛指出,2012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内外棉差价等因素影响,中国纺织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统筹产业链关系、统筹农工商三者利益,出台了三项措施:即继续实施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扩大棉花进口和投放储备棉。以上措施保障了棉农基本利益,使国内棉花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今后一段时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仍然严峻,内需动力仍然不足,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中国棉花产业面临新挑战。但他始终乐观地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棉花大国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棉花生产和棉花消费仍具增长潜力,纺织业仍可以大有作为。(郭春花)
  协会快讯:中纺联将推荐电子商务 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
  6月7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开展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评审推荐工作的通知”。此通知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组织评审并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参加工信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的评定。
  5月24日,工信部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并发布了《2013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指南》。该工程包括五大试点方向:大企业电子商务和供应链信息化提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和产品信息追溯。
  通知要求项目符合《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发展方向。项目具有实施基础和应用前景,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集成创新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具有示范推广意义,或者具备较强的技术、商业可行性和创新性,预计在1—3年内可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试验探索意义。项目实施倡导自主可控原则,以拥有民族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主要依托。
  为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充分体现试点工程项目的行业代表性和领先性,中纺联将根据企业申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对符合试点工程项目评定条件的项目,由中纺联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推荐。(筱露)
  实时播报:“神十”飞天天工大助力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举国欢腾。而它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有关“神十”的消息,因为“神十”关键部件复合材料采用的就是该研究所研制的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纺织增强材料,代表了中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
  据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陈利介绍,为了适应严酷的飞行环境和减轻结构重量,神舟十号飞船的关键部位选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天津工业大学研制的特种纺织增强材料成为复合材料关键部件的首选增强骨架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烧蚀的优异性能,同时减轻了结构重量,显著提高了飞船的性能。   特种纺织增强材料具有高维自由度的可设计性,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结构,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量体设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以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到目前为止,特种纺织增强材料被认为是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抗烧蚀、抗热震和抗蠕变等性能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实现飞行器结构一体化设计制造的技术关键,因而成为新一代飞行器研制的核心技术和重点发展领域。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多维纺织技术和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单位。1990年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机械式编织机。1992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编织机,可挂纱线4万锭,目前为国内最大的编织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国内唯一的集材料设计、多向编织、液体模塑成型、材料性能表征等为一体的先进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平台,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研制任务,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探月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远程导弹及新型战机等高技术领域。
  天津工业大学以自主创新为引擎,选择高定位,瞄准高水平,通过交叉、渗透、融合等方式进行内涵建设,通过打造一流的科研基地、建设一流的科研梯队、坚持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等有效措施,带动了学校纺织、材料、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艺术设计等学科的协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先进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LED)发光材料和机电设备集成制造为代表的多个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特色科研领域,连续五年获国家科技奖。学校批准成立各种研究机构70余个,围绕支柱产业组建36支科技创新团队,目标是努力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学科和重大科研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陈利)
  企业动态:孙晋良院士工作站落户华通色纺
  6月8日,绍兴华通色纺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正式签署协议,成立以孙晋良院士为首,由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各高校专家学者团队共同参与研发的院士工作站。作为一家以新材料研究为发展根本的新型科技企业,华通色纺搭建平台,联手专家高校,实现创新提升的做法或许将成为纺织企业突破自身创新能力桎梏,加快转型升级脚步的又一次示范性尝试。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阮宝军、浙江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铭、绍兴县副县长周树森,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来侃等来自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代表,以及来自上海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的多位专家教授共同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孙晋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是我国复合材料研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2008年被授予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对于此次牵手绍兴华通色纺,孙晋良表示绍兴企业能够积极创新升级,热心新材料开发研究,对整个行业进步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行业研究的学者,能够与企业联手开发,为企业技术创新做贡献,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责任。
  据了解,绍兴县华通色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棉花收购、加工、仓储、纺纱、服装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下设上海圣麻服饰有限公司、绍兴吉玛良斯服饰设计有限公司、绍兴县滨江特产棉花有限公司、中国储备棉总公司绍兴代储库。2012年华通色纺销售达4.8亿元。
  华通色纺董事长季国苗透露,此次的院士工作站建设华通色纺共投入1200万元资金,旨在以汉麻新材料的制造、纺纱、染整、服装研发为切入点,组建以孙晋良院士为核心的行业特色高校合作与现代科技骨干企业,组建一支产学研用密切合作的集中创新团队。通过汉麻纤维新技术的集中创新,为本地纺织产品结构调整、核心竞争力提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储备科技成果产业集群。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建成浙江省乃至国家级的汉麻研究中心和纺织新材料开发服务公共平台,为企业良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当地纺织产业提升和技术创新发挥示范作用。
  (沈激/文张俊龙/摄)
  华孚获得碳足迹绿叶标签认证
  日前,经过近四个月的碳足迹认证工作,华孚顺利获得英国权威机构Inertek颁发的“碳足迹”绿叶标签认证。据了解,华孚是色纺行业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碳足迹”绿叶标签的企业,为色纺纱领域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去年12月底,华孚与P.S.Intertek天祥公司签约,正式启动碳足迹认证。1月2日,天祥公司相关市场、技术人员已进驻位于浙江上虞的华孚色纺工业园,随后用3个月时间,完成走访,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数据验证(华孚及供应商),华孚下游工厂数据验证,结果分析、建模计算、出具报告,准备证明书材料、提交申请资料等一系列流程。最终,认证机构通过深入对华孚生产的全棉色纺纱碳足迹的专业、系统认证,以权威的数据佐证了华孚及其产品生产符合低碳环保要求,颁发“碳足迹”绿叶标签。(蔡玉琼)
  “中国创意大师”江绍雄加盟苏丝股份
  近日,“中国创意大师”江绍雄正式加盟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苏丝苏州丝绸创意研究院院长,率领企业研究团队展开苏丝丝绸的创意研究工作。
  江绍雄是中国蓝道广告公司执行创意总监、艳遇中国首席设计师、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艺术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客座教授、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国际首席品牌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他被国内外的产品创意研究界誉为“中国创意大师”,他的创意以奇异精妙著称,具有很强的震撼性。他以本土广告人的执着,创作出了很多国际色彩感很强的作品,其亲自打造的“艳遇中国”系列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   苏丝苏州丝绸创意研究院坐落在美丽的丝绸之都苏州。江绍雄表示,他将立足苏丝,致力于丝绸时尚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完美融合,以中国设计现代化的目标为己任,为把中国千年丝绸的人文情怀与精湛的丝绸工艺推向世界,为成就“中国的爱马仕”而努力,建立起国内外知名的、独有的“苏丝”丝绸品牌。
  据悉,江绍雄此前多次参与、指导了苏丝丝绸的产品设计、生产,为苏丝丝绸睡衣、睡袍、丝绒衫和蚕丝袜等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荣获国家丝绸创新产品金奖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相信,在“中国创意大师”江绍雄领军的苏丝苏州丝绸创意研究院,苏丝必将带给国内外市场以更多时尚的丝绸服装、家居服和服饰产品,为振兴中国丝绸产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徐军/文毕银书/摄)
  东莞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6月6日,东莞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14所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负责人,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等7个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共同参与东莞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揭牌。
  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发达,成立集团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据介绍,东莞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依托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三大行业协会及其上规模企业,联合省内设置服装专业的高校及中职学校等团体力量,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建设和推进。职教集团将实行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共管的管理模式,设立理事会和协同创新中心。以纯集团董事长郭东林担任理事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定修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协同创新中心下设运营中心和战略发展中心,负责职教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运营设计。
  职教集团成立后,将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安排日常办公场地,预计三年内投入人民币65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其中,软件服务平台建设投入300万元,用于支持师生和企业技术开发,以及企业动态、学生学习成果及获奖情况、教学结果等的展示;服装多功能厅及T台建设投入350万元,用于实现研发、表演及营销一体化。(立武)
  德棉改革压缩空气滤清器见成效
  近日,针对空压机压缩空气滤清器使用时间大幅减少这一问题,山东德棉集团机动分厂空压制冷工段积极开拓思路,寻求创新。
  他们通过使用无纺布对设备的空气进入处进行圈围,使之弥补空气滤清系统的缺陷,提高了空气质量,极大延长了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时间。经比对,改造前一个新换空气滤清器的使用时间为12天,改造后,更换使用可超过17天,有效降低了停车维修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杨爱芹李波)
其他文献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3年中国麻纺行业年会上,黑龙江延寿县被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授予“振兴亚麻产业特殊贡献奖”,这是继去年该县荣获“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称号之后,再次获得的一项殊荣。  亚麻纺织是延寿的传统产业,更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自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称号之后,续写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精彩华章成为延寿县的一大重要目标。为了解延寿县将如何续写亚麻辉煌,本刊记者专访
期刊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要同时进行专业和行政的工作,并且两项工作都要进行考核,工作量确实不小。好在我家里基本没有负担,所以能够全神贯注地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其实,周永凯平时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早上7点左右到校,晚上8点下班,虽然与朝九晚五的工作相比他更像是满负荷,但对于这种能潜心于工作的生活方式他仍乐此不疲。当然,他的孜孜不倦也为他收获了累累硕果,他获得了2012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 
期刊
河北高阳县纺织产业历史悠久,早在2009年就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毛巾·毛毯名城”荣誉称号,该县有纺织企业40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33家,超10亿元的2家。高阳拥有各类纺织机械近4万台(套),从业人员约12万人。2012年,纺织业销售收入达210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65.1%。  提质量 培育品牌  “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类型大众化
期刊
距2013年高校毕业生离校只有一个月时间,毕业生求职周期已逐渐步入尾声。面临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们大都在“背水一战”,冀望于搭上就业的末班车。  2012年底,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第一次出现下降,就在很多人认为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担心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2013年的毕业季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出现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分
期刊
日前,全国服装行业统计工作会议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安徽繁昌县的“中国出口服装加工名镇”孙村获评中国服装协会颁发的“2012~2013年度服装行业统计工作先进集群”。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服装协会总结了2012-2013年服装行业统计工作、部分重点地区及产业集群地区代表通报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同时对今后“重点地区及产业集群服装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季报表”及“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览表”填
期刊
“老师的想法很简单,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而学生的思维也并不复杂,他们有热情、有想法,唯一不同的是,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左时,年轻人往往容易以一种比较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双方着想,能够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他们排忧解难,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双方打开一扇理解的大门。”初次见面就向记者侃侃而谈的,正是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院长李晓慧,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她的话匣子一开
期刊
近日,记者从中国服装协会获悉,第二届“中国服装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进入推优报名阶段,最终的“年度人物”发布及表彰将于10月举行。  为推进中国服装行业人才建设的步伐,突出人力资源在中国服装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服装协会从2012年起在行业内开展了“中国服装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该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全行业从业人员的广泛共鸣,让更多的行业从业人员认识到“弘扬行业精神、树立行业榜样”的重要意义,并
期刊
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供应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业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正在加紧棉花替代品——超仿棉的科技攻关,争取早日实现棉花等天然纤维的替代。  应用基础研究是科技突破的前提。由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领衔的攻关团队正在进行仿棉聚酯纤维分子层面的研究,以为大规模仿棉聚酯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该项目已被列入2012 年“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计划,由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投入资
期刊
江苏国际服装节暨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自1999年开始举办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的盛会。15年来,展出面积由最初的80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近4万平方米,展位数由原来的50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个,参展商由100多家发展到如今的4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回顾15年的发展历程,江苏国际服装节通过品牌展示、经贸交流和时尚引领,为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
期刊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处在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如何发掘人才,尤其是如何培养人才是关系到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们既是未来中国服装界的新一代掌门人与领导者,又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  青年企业家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未来中国服装业调整转型的重要核心和基础。尤其是青年一代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整个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强调,青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