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老师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切入,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就会将充满人性之类,人文价值实用价值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这是应试锻炼。我们 要走出困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除了重视智力因素的研究开发,还应重视诸如意向、意志、习惯、宿趣、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以下几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读、用工具书,规范书写习惯
  我们知道教学一篇课文,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在此要加强培养学生提前自读,勤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能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要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步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勤用工具书是准确认读的基础,准确认读是规范书写的条件,规范书写又便于准确认读,所以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养成了这种习惯,识字量会大大增加,这就为尽量不读错字、不写错别字奠定了基础,为大量的田读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规范书写的习惯还可能演绎为书法爱好,成为美育的一个环节。
  二、培養学生运用普通话多读的习惯
  通过对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他们还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习惯计划学习;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没有作好笔记,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认真思考的习惯;⑦缺乏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多读是学习语文的要点,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精思的需要,是中学生年龄阶段的需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这是因为多读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规范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能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远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而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如果我们的学生连本民族的共同语言都不会讲,那么语文成绩就难以提高,所以,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多读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大胆创新,善于动笔习惯
  创新始于提问,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从提问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敢于走出教材本本的束缚,让其“问有所值,善于提问”,要做到问有所值,善于提问,多思多问是必要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察对作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善于观察,作文时才有丰富多彩的素材可提供选择,所以观察不但要调动“五官”(眼、耳、鼻、舌、身)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还要把观察过程与情感、思维、记忆结合起来,既是带着感情观察,边观察边分析、边记忆边组合,有所感悟,及时动笔记录整理,要做到作文时,要用具体材料,这些材料就能呼之欲出,得心应手。
  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习惯
  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以勤奋学习主题的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学习习惯童谣创编大赛等等。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总结,动员学生们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入生活情景拍成小品、相声、短剧等进行表演,在主题班会、中队活动、校本课程、使用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做出正确的判定、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学生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原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天天20分钟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阅读理解上的文字障碍,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的习惯。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坚持课外阅读,即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把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仅从语文课本上去学语文,是无法学好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把从课本上所学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反复总结,才能为其所用。
  总之,以上几方面的习惯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仅有一两个习惯要学好语文是不够的,只有养成了多方面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加上教师适时精当的课堂指导,语文学习才会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劲。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到落实,语文教育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大部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忽视高中历史的课堂导入环节,这种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阶段,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历史课堂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主要就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改进,
提出数字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结合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工具进行教学可以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对PL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选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往往是由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而来,并不适合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就高职教育中特色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按“基本素质、职
【摘 要】自古“文史一家”,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运用语文知识,导入历史新课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促进历史新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运用语文知识,巩固文化背景的理解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恰当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历史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迁移;新知;深度记忆  “文史一家”,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无论是语文课堂,还是历史课堂,我们都无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供电企业能否实现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是关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也需要同步发展和提升。过去的三十年,国有企业形成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奋发图强等;但在三大浪潮的
在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集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习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而体验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
采用基于剪切变形规律的翘曲位移函数,在能量变分法箱梁剪力滞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考虑集中弯矩作用的每个结点有2个剪力滞自由度梁段单元。当箱梁桥承受集中弯矩作用
【摘 要】课堂教学中可供选择、运用的“导入”策略、方法很多,为了更好的优化、改进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导入效果;笔者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在总结阐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现状及意义的基础上,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策略的科学选择与运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策略;选用  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的开展,对
【摘 要】“名相管仲”引导学生探究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神童甘罗”告诉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吴下阿蒙”引出“三国鼎立”。“战斗英雄王克勤”向学生讲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艰苦斗争。  【关键词】历史;教学;管仲  历史人物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地方史教学与中国史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  以让阜阳历史人物走进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来谈。  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