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泉州的制造业界,从产业工人到上市公司董事长,都直言,他们正在经历在泉州制造业二十多年历史上的“最困难时期”。
国庆前的最后一天,福建泉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当人们都准备着放假、出游的时候,陈力却一筹莫展,忙着在一间名为瑞泰鞋業的,已被法院查封的工厂里清理物资。
“中秋节时,我还跑来问工厂老板追货款,他说过两天就有。然后过了一个星期多一点,他全家都消失了。”陈力摊开双手说。“我跟他合作两三年了,但他还是跑!”
瑞泰鞋业董事长李发生是福建省江西商会的副会长,在当地从事鞋业将近20年。李发生被发现失联时,瑞泰工厂仍在运作,厂里仍有众多原料、成品鞋和缝纫机,之后人们发现,李发生的办公室一片狼藉,杯子里还有未喝完的水。
老板失联、跑路,工厂倒闭在泉州已非个案。笔者于泉州走访的一周里,当地便有三家类似的工厂发生倒闭;而在此前,媒体也曝光了当地金融系统内部所列的失信、失联名单,列出诺奇、索力、鳄莱特、露友、红瑞兴等知名乃至上市的公司。
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5年位居省内第一。在泉州,尤其晋江、石狮等镇市有着密集的民营企业,以鞋服业尤为闻名,曾历经迅猛的扩张,最高峰时出现了数十个全国鞋服品牌,而单是围绕制鞋,中小企业便超过了6万家,“晋江模式”等称号,在很早以前已是民营经济的全国性标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当地业界的话来形容,大约从2011年开始,随着产业环境逐渐变化,泉州制造业开始遇上了各种问题——有的制约是“中国制造”共有的,譬如劳工成本、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业升级遇困;有的问题,譬如金融机构、信贷生态,乃至税收政策等等。
如今,泉州的制造业界,从产业工人到上市公司董事长,都直言,他们正在经历在泉州制造业二十多年历史上的“最困难时期”,进入了难熬的冬天。
资金链一环扣一环
很多泉州人都注意到,从今年开始,停在马路边的豪车往往会被贴上一张纸条:不是交警的罚单,而是抵押贷款的传单——“大家都知道,老板们缺钱。”
李在跑路之前开的是奥迪车,他还在泉州投资了多处房产,而这些资产早前已被李发生抵押或出售,事先无声无息。
在泉州的制造业里,李发生属于早期的发家者,在1990年代,很多投资劳动密集型、外贸加工的工厂挖到了第一桶金。到今年,瑞泰还承接着多张外贸鞋服的订单,但从6月开始,厂里便已开始拖欠工人的薪水。
在李发生跑路以后,瑞泰的工人们便开始了讨薪行动。经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后,泉州经济开发区为他们解决了80%的薪水补偿。而集体讨薪、劳动仲裁等情形,还发生在鳄莱特等其它发生了老板失联、倒闭的工厂。
一位泉州当地法院人士描述,对于老板跑路等情形,一般通过查封工厂、处理资产等流程去解决欠薪的后遗问题,但往往因为事出突然,也给善后工作增加难度。
陈力说自己是后知后觉。他开办了微型工厂,长期为类似瑞泰这样的大鞋厂做代工,一做就是18年。他说,瑞泰欠下的外界债务约为1千万元左右,而他已经不指望取回自己的货款。
“如果越来越多工厂倒掉,我是否还要做下去?”这是陈力,以及很多泉州鞋服业界人士的共同说法。
在泉州,上规模的鞋服厂一般都有着五六百以上的人工数量,而很多工人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已有听闻工厂倒闭的事件。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运动鞋服类上市公司CEO形容,泉州老板跑路、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等情形,确系实情。
诺奇股份是最早被曝出老板失联的企业之一。9月底,笔者曾到访被指老板跑路的诺奇工厂,但被厂房人员拒绝入内。诺奇工厂周边的一位物流业主管形容,诺奇老板丁辉被怀疑失联之后,厂方员工还自发筹款,希望能帮助工厂度过难关。
“即使是中型企业,随便一个月结的、中间周转的钱也可以达千万水平,哪个链条断了,就是上千万的债。”这位主管说诺奇的债务数以亿计。“供货方他不肯供货给你,你又发不了货给客户,客户以后就不会找你,到最后形成三角债,大家都绑紧了。”
嗅到寒意的不仅仅是业界。据报道,在9月中旬,泉州经济开发区的管委会针对企业主失联的事件专门召开会议,希望有资金困难的企业老板"不要私自做出像诺奇那样的举动。"
9月下旬,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工商联等单位到达泉州、晋江等地调研,对象包括361、匹克、安踏、特步等当地龙头企业。在调查过程中,泉州民营企业的主管们被上级部门提及多个问题,包括业绩总结、前景预测、困难描述、政策建议等等。
事实上,福建的鞋服制造业经历了代工生产、大规模"造牌"运动之后,安踏等鞋服龙头已在2010年之前上市。现在的泉州,大量企业仍然继续代工和配套等生产业务,还有一些企业近年处于上市前的冲刺阶段。
“有些企业为了上市,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所以明知道不赚钱也要扩张。”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说。“像诺奇这样的,没有原始资金积累的过程,融资成本很高,还要把品牌做大,到了经济下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银行向来嫌贫爱富
施正植是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的秘书长,国庆前后,他正忙于参与泉州民营企业的各项调研。施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业界人士的看法--市场不好,资金链紧张之际,企业的死活就掌握在银行的手上;如果融资的问题能解决,把冬天熬过去,老板跑路、信贷纠纷就不会成为泉州的“热点”。
林佐(化名)子承父业,是泉州一个皮鞋品牌及工厂的经营者。他形容,泉州的工厂们在2008年之后曾享受过一段美好时光:“天天有银行的人来催你贷款,请吃饭,很多人都借钱扩大产能,乃至做其它项目。现在?好景不再了。”
恒泰鸿伟鞋业董事长苏文滨更用“出尔反尔”来形容银行们如今的“反目”。“有时工厂周转可能就缺两百万,周转开了就能还款,但说什么都不给你贷。是为了对付房地产的一刀切吗?实在是让我们没法活了。” 多名制造业界人士都着重提及了一种从去年开始的,当地银行的“骗还贷”现象:以保证再贷款等理由让企业还清贷款以后,以各种办法变相“食言”,转而不再对企业放贷,这些办法包括收紧手续,增加接待门槛等等。
银行们是从2012年开始转变态度的。当时泉州的鞋服企业们普遍遭遇产能过剩、门店过多和库存难消化的等问题,银行业也开始限贷。施正植说,银行们今年对这些企业的限贷,更成为了泉州“公开的秘密”。
“政府确实出台过很多政策,譬如要帮助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现在银行还要把贷款的额度缩减,甚至给你收回来,逼死企业。”施正植说。一位在泉州当地银行任职的人士则解释,今年鞋服类企业贷款出现过多不良现象,“对它们准入条件肯定要提高了,这是一个恶性连锁反应。”
苏文滨形容,在银行关上大门以后,企业主们只能找地下钱庄,有的甚至惹来了黑社会的暴力对待。当地商会如是解读:“企业信用状况差,通过正规渠道融资难,遇资金需求往往转向群众集资。当企业经营不善时,资金链极易断裂,引发连环借贷纠纷。”
不但是工厂,泉州当地的民间融资机构也不好过。如同瑞泰工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跑路事件,事先以在公司门口摆放租赁而来的名车,制造资金无忧的假象,接着老板在一夜间消失。
“然而,除了高利贷和民间担保之外,我对其他的贷款方式已经绝望了。”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企业主说。
另外,泉州的工厂老板们还普遍反映了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现象:税务部门今年到厂里特别多,有的企业还要求把前五年的账都搬出来查,补交税。对于上半年出台的,一些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减负措施,有的企业也表示未有落實,“空欢喜一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就这个现象做出分析:尽管已经有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譬如对小微企业征收营业税的起征额度提到3万,但在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系之下,地方政府们未必有积极的动力去执行。
施正植说,对于税赋的压力,泉州的中小企业们比上市公司要脆弱得多。“中小企业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他们很容易被挤压出局,但泉州的制造业,却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支撑的一个产业集群。”
迷雾重重的明天
泉州企业的有些烦恼,是“中国制造”都共同面对的,譬如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在泉州,为引荐工人者提供现金奖励已成通例。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鞋服工人们的工资收入在泉州三四千元左右计算,“招工难”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已有众多调研报告归纳过泉州制造业,尤其鞋服企业们其它的一些整体困境:一方面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店铺租金上涨,另一方面,电商冲击对线下销售造成冲击,行业整体陷入低迷;在国际贸易领域,TT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跟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也正给中国的代工厂们构筑起新的贸易壁垒。
现在,泉州的制造业正处于现实的淘汰赛之中。一些工厂倒闭,一些工厂依然在开动,忙着为“光棍节”生产皮鞋。
淘鞋网CEO涂荣标说,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之下,那些商业模式不健康、抗风险能力差的鞋服企业,即使有规模优势也不会有乐观的前景,“成本太高,两三年就会被淘汰。”
施正植则认为,那些不规范的,或者违反市场规则的企业会被洗牌,而那些缺乏资金,但又有竞争能力的企业也应该得到发展的机会。
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说,他对“企业跑路潮”的说法很反感。“当前一些企业经营不好只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调整,外界不应对此夸大,企业家更不应该就此陷入焦虑,甚至失去信心。传统企业只要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未来就充满希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则从整个制造业升级的角度,去归结泉州未来的最大挑战:“先进的制造业必须有现代服务业的配套,比如说现代的金融和法律,现代的会计、物流配送,甚至还有互联网金融和网络的支持,这本质上就是法律和诚信,投资环境的问题——问题是,泉州人愿不愿意做这些事?而目前,现金流可能是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没有钱再好的想法也实施不了!”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⑥群号:287760029
国庆前的最后一天,福建泉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当人们都准备着放假、出游的时候,陈力却一筹莫展,忙着在一间名为瑞泰鞋業的,已被法院查封的工厂里清理物资。
“中秋节时,我还跑来问工厂老板追货款,他说过两天就有。然后过了一个星期多一点,他全家都消失了。”陈力摊开双手说。“我跟他合作两三年了,但他还是跑!”
瑞泰鞋业董事长李发生是福建省江西商会的副会长,在当地从事鞋业将近20年。李发生被发现失联时,瑞泰工厂仍在运作,厂里仍有众多原料、成品鞋和缝纫机,之后人们发现,李发生的办公室一片狼藉,杯子里还有未喝完的水。
老板失联、跑路,工厂倒闭在泉州已非个案。笔者于泉州走访的一周里,当地便有三家类似的工厂发生倒闭;而在此前,媒体也曝光了当地金融系统内部所列的失信、失联名单,列出诺奇、索力、鳄莱特、露友、红瑞兴等知名乃至上市的公司。
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5年位居省内第一。在泉州,尤其晋江、石狮等镇市有着密集的民营企业,以鞋服业尤为闻名,曾历经迅猛的扩张,最高峰时出现了数十个全国鞋服品牌,而单是围绕制鞋,中小企业便超过了6万家,“晋江模式”等称号,在很早以前已是民营经济的全国性标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当地业界的话来形容,大约从2011年开始,随着产业环境逐渐变化,泉州制造业开始遇上了各种问题——有的制约是“中国制造”共有的,譬如劳工成本、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业升级遇困;有的问题,譬如金融机构、信贷生态,乃至税收政策等等。
如今,泉州的制造业界,从产业工人到上市公司董事长,都直言,他们正在经历在泉州制造业二十多年历史上的“最困难时期”,进入了难熬的冬天。
资金链一环扣一环
很多泉州人都注意到,从今年开始,停在马路边的豪车往往会被贴上一张纸条:不是交警的罚单,而是抵押贷款的传单——“大家都知道,老板们缺钱。”
李在跑路之前开的是奥迪车,他还在泉州投资了多处房产,而这些资产早前已被李发生抵押或出售,事先无声无息。
在泉州的制造业里,李发生属于早期的发家者,在1990年代,很多投资劳动密集型、外贸加工的工厂挖到了第一桶金。到今年,瑞泰还承接着多张外贸鞋服的订单,但从6月开始,厂里便已开始拖欠工人的薪水。
在李发生跑路以后,瑞泰的工人们便开始了讨薪行动。经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后,泉州经济开发区为他们解决了80%的薪水补偿。而集体讨薪、劳动仲裁等情形,还发生在鳄莱特等其它发生了老板失联、倒闭的工厂。
一位泉州当地法院人士描述,对于老板跑路等情形,一般通过查封工厂、处理资产等流程去解决欠薪的后遗问题,但往往因为事出突然,也给善后工作增加难度。
陈力说自己是后知后觉。他开办了微型工厂,长期为类似瑞泰这样的大鞋厂做代工,一做就是18年。他说,瑞泰欠下的外界债务约为1千万元左右,而他已经不指望取回自己的货款。
“如果越来越多工厂倒掉,我是否还要做下去?”这是陈力,以及很多泉州鞋服业界人士的共同说法。
在泉州,上规模的鞋服厂一般都有着五六百以上的人工数量,而很多工人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已有听闻工厂倒闭的事件。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运动鞋服类上市公司CEO形容,泉州老板跑路、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等情形,确系实情。
诺奇股份是最早被曝出老板失联的企业之一。9月底,笔者曾到访被指老板跑路的诺奇工厂,但被厂房人员拒绝入内。诺奇工厂周边的一位物流业主管形容,诺奇老板丁辉被怀疑失联之后,厂方员工还自发筹款,希望能帮助工厂度过难关。
“即使是中型企业,随便一个月结的、中间周转的钱也可以达千万水平,哪个链条断了,就是上千万的债。”这位主管说诺奇的债务数以亿计。“供货方他不肯供货给你,你又发不了货给客户,客户以后就不会找你,到最后形成三角债,大家都绑紧了。”
嗅到寒意的不仅仅是业界。据报道,在9月中旬,泉州经济开发区的管委会针对企业主失联的事件专门召开会议,希望有资金困难的企业老板"不要私自做出像诺奇那样的举动。"
9月下旬,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工商联等单位到达泉州、晋江等地调研,对象包括361、匹克、安踏、特步等当地龙头企业。在调查过程中,泉州民营企业的主管们被上级部门提及多个问题,包括业绩总结、前景预测、困难描述、政策建议等等。
事实上,福建的鞋服制造业经历了代工生产、大规模"造牌"运动之后,安踏等鞋服龙头已在2010年之前上市。现在的泉州,大量企业仍然继续代工和配套等生产业务,还有一些企业近年处于上市前的冲刺阶段。
“有些企业为了上市,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所以明知道不赚钱也要扩张。”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说。“像诺奇这样的,没有原始资金积累的过程,融资成本很高,还要把品牌做大,到了经济下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银行向来嫌贫爱富
施正植是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的秘书长,国庆前后,他正忙于参与泉州民营企业的各项调研。施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业界人士的看法--市场不好,资金链紧张之际,企业的死活就掌握在银行的手上;如果融资的问题能解决,把冬天熬过去,老板跑路、信贷纠纷就不会成为泉州的“热点”。
林佐(化名)子承父业,是泉州一个皮鞋品牌及工厂的经营者。他形容,泉州的工厂们在2008年之后曾享受过一段美好时光:“天天有银行的人来催你贷款,请吃饭,很多人都借钱扩大产能,乃至做其它项目。现在?好景不再了。”
恒泰鸿伟鞋业董事长苏文滨更用“出尔反尔”来形容银行们如今的“反目”。“有时工厂周转可能就缺两百万,周转开了就能还款,但说什么都不给你贷。是为了对付房地产的一刀切吗?实在是让我们没法活了。” 多名制造业界人士都着重提及了一种从去年开始的,当地银行的“骗还贷”现象:以保证再贷款等理由让企业还清贷款以后,以各种办法变相“食言”,转而不再对企业放贷,这些办法包括收紧手续,增加接待门槛等等。
银行们是从2012年开始转变态度的。当时泉州的鞋服企业们普遍遭遇产能过剩、门店过多和库存难消化的等问题,银行业也开始限贷。施正植说,银行们今年对这些企业的限贷,更成为了泉州“公开的秘密”。
“政府确实出台过很多政策,譬如要帮助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现在银行还要把贷款的额度缩减,甚至给你收回来,逼死企业。”施正植说。一位在泉州当地银行任职的人士则解释,今年鞋服类企业贷款出现过多不良现象,“对它们准入条件肯定要提高了,这是一个恶性连锁反应。”
苏文滨形容,在银行关上大门以后,企业主们只能找地下钱庄,有的甚至惹来了黑社会的暴力对待。当地商会如是解读:“企业信用状况差,通过正规渠道融资难,遇资金需求往往转向群众集资。当企业经营不善时,资金链极易断裂,引发连环借贷纠纷。”
不但是工厂,泉州当地的民间融资机构也不好过。如同瑞泰工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跑路事件,事先以在公司门口摆放租赁而来的名车,制造资金无忧的假象,接着老板在一夜间消失。
“然而,除了高利贷和民间担保之外,我对其他的贷款方式已经绝望了。”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企业主说。
另外,泉州的工厂老板们还普遍反映了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现象:税务部门今年到厂里特别多,有的企业还要求把前五年的账都搬出来查,补交税。对于上半年出台的,一些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减负措施,有的企业也表示未有落實,“空欢喜一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就这个现象做出分析:尽管已经有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譬如对小微企业征收营业税的起征额度提到3万,但在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系之下,地方政府们未必有积极的动力去执行。
施正植说,对于税赋的压力,泉州的中小企业们比上市公司要脆弱得多。“中小企业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他们很容易被挤压出局,但泉州的制造业,却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支撑的一个产业集群。”
迷雾重重的明天
泉州企业的有些烦恼,是“中国制造”都共同面对的,譬如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在泉州,为引荐工人者提供现金奖励已成通例。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鞋服工人们的工资收入在泉州三四千元左右计算,“招工难”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已有众多调研报告归纳过泉州制造业,尤其鞋服企业们其它的一些整体困境:一方面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店铺租金上涨,另一方面,电商冲击对线下销售造成冲击,行业整体陷入低迷;在国际贸易领域,TT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跟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也正给中国的代工厂们构筑起新的贸易壁垒。
现在,泉州的制造业正处于现实的淘汰赛之中。一些工厂倒闭,一些工厂依然在开动,忙着为“光棍节”生产皮鞋。
淘鞋网CEO涂荣标说,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之下,那些商业模式不健康、抗风险能力差的鞋服企业,即使有规模优势也不会有乐观的前景,“成本太高,两三年就会被淘汰。”
施正植则认为,那些不规范的,或者违反市场规则的企业会被洗牌,而那些缺乏资金,但又有竞争能力的企业也应该得到发展的机会。
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说,他对“企业跑路潮”的说法很反感。“当前一些企业经营不好只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调整,外界不应对此夸大,企业家更不应该就此陷入焦虑,甚至失去信心。传统企业只要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未来就充满希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则从整个制造业升级的角度,去归结泉州未来的最大挑战:“先进的制造业必须有现代服务业的配套,比如说现代的金融和法律,现代的会计、物流配送,甚至还有互联网金融和网络的支持,这本质上就是法律和诚信,投资环境的问题——问题是,泉州人愿不愿意做这些事?而目前,现金流可能是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没有钱再好的想法也实施不了!”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⑥群号:28776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