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班通是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与资源,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高,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既促进了教师的教水平,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班班通如何与传统教育实现完美融合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实现完美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班通;传统教学;融合
班班通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将教育教学相关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系统有效的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教学业务。班班通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的问题。成为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班班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而创设的教学情境,把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制作成音频、图片、短视频、动漫、卡通等教学课件供学生欣赏学习,极大的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课件中栩栩如生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和逼真的行云流水情景,把学生带进了绚丽多彩的景色之中。情境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语文不再感到乏味和迷茫。
(二)、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班班通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库。语文老师可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在班班通选取与教材相适应的辅助教材,用以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同学们都被美丽的桂林山水所陶醉,对大美桂林奇丽的山水风光赞叹不止。为了进一步增添《桂林山水》课文内容的语言感染力,老师除了在讲解诵读中声情并茂外,还把(刘三姐)和《桂林山水歌》选取出来让学生欣赏。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字配上优美动听的歌曲,让同学们享受了一次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仅凭老师的反复强调效果并不明显,而运用班班通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把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形象化,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小学低段学生认字识字为例,传统的教学识字方法是采用识字卡片,或黑板上写出,然后一个一个的教学生辨认,时间长了,小学生就会厌倦和失去学习的兴趣。班班通在传统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如鸟字,班班通可录制成一种或多种鸟叫的声音,学生听见鸟叫的声音,在无意中加深了对鸟字的印象。
二、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班班通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一些教师因为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手段而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和粉笔丢弃,把传统教学模式打入冷宫,两者应该各有所长,相互融合。如,在班班通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利用传统的黑板十粉笔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二)、主次颠倒
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班班通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迎合教育新潮流,把全部心思花在班班通的使用上,把全部的教学业务都寄托于班班通上,把对班班通的使用作为主体,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放在了次要地位。
三、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的有效策略
班班通,通硬件、通资源、通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更高效。要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育的完美融合,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分清主次巧妙融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本质任务必须落实。班班通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是服务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班班通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高科技辅助手段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喧宾夺主,忽视传统教学中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表达以及肢体语言等。要主次分明,将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巧妙结合,切不可让班班通取代老师。
(二)、抓住实用契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班班通切实的为教学服务,不能只把视频、图像等教学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就完事了,相反,为了实用,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是为了促进教育不断的向现代化发展,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必须以实用为契机,让教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教师更好的备课,教师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传输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更多,信息技术带来的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我们要抓住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实用契机,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
四、结语
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有效运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班通把学生带进了活泼、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之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班班通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上的合理运用,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和亮丽。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班班通”与传统的教学完美融合〔j〕,李斐,科技视界,2017(12).
〔2〕赵子虎,“班班通”建设与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14.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班通;传统教学;融合
班班通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将教育教学相关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系统有效的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教学业务。班班通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的问题。成为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班班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而创设的教学情境,把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制作成音频、图片、短视频、动漫、卡通等教学课件供学生欣赏学习,极大的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课件中栩栩如生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和逼真的行云流水情景,把学生带进了绚丽多彩的景色之中。情境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语文不再感到乏味和迷茫。
(二)、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班班通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库。语文老师可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在班班通选取与教材相适应的辅助教材,用以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同学们都被美丽的桂林山水所陶醉,对大美桂林奇丽的山水风光赞叹不止。为了进一步增添《桂林山水》课文内容的语言感染力,老师除了在讲解诵读中声情并茂外,还把(刘三姐)和《桂林山水歌》选取出来让学生欣赏。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字配上优美动听的歌曲,让同学们享受了一次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仅凭老师的反复强调效果并不明显,而运用班班通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把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形象化,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小学低段学生认字识字为例,传统的教学识字方法是采用识字卡片,或黑板上写出,然后一个一个的教学生辨认,时间长了,小学生就会厌倦和失去学习的兴趣。班班通在传统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如鸟字,班班通可录制成一种或多种鸟叫的声音,学生听见鸟叫的声音,在无意中加深了对鸟字的印象。
二、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班班通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一些教师因为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手段而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和粉笔丢弃,把传统教学模式打入冷宫,两者应该各有所长,相互融合。如,在班班通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利用传统的黑板十粉笔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二)、主次颠倒
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班班通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迎合教育新潮流,把全部心思花在班班通的使用上,把全部的教学业务都寄托于班班通上,把对班班通的使用作为主体,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放在了次要地位。
三、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的有效策略
班班通,通硬件、通资源、通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更高效。要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育的完美融合,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分清主次巧妙融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本质任务必须落实。班班通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是服务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班班通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高科技辅助手段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喧宾夺主,忽视传统教学中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表达以及肢体语言等。要主次分明,将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巧妙结合,切不可让班班通取代老师。
(二)、抓住实用契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班班通切实的为教学服务,不能只把视频、图像等教学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就完事了,相反,为了实用,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是为了促进教育不断的向现代化发展,实现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必须以实用为契机,让教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教师更好的备课,教师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传输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更多,信息技术带来的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我们要抓住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实用契机,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
四、结语
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有效运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班通把学生带进了活泼、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之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班班通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上的合理运用,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和亮丽。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班班通”与传统的教学完美融合〔j〕,李斐,科技视界,2017(12).
〔2〕赵子虎,“班班通”建设与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