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艰难的外出”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巷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不但具有交通学的现实意义,还是穿行其中的个体交流情感、传播信息、即兴审美,甚至用以存储公共记忆的场域。被我们建造出来的街巷及其城市空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学的、结构化的容器,甚至通过封闭与容纳、边界与开放、深居与简出同时建构我们精神的空间。观察成了我们对自身空间化的一种救赎,就像带壳的软体动物的“一次艰难的外出”。梅一梵的散文诗组章《汉中街巷十二时辰》,以街巷为经纬,移步换景,光影交错,虚实相生,写出了汉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以及类似于“沉重的肉身”式的真实存在。
   一、空间化的时间
   街道是城市的掌纹,更是历史的掌纹。在散文诗中,梅一梵如数家珍般叙写出汉中市区的十几条街巷,仿佛汉中的历史陈陈相因、层层堆叠,正在被作为空间的街巷“讲述”着。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谈到:“人们有时以为能在时间中认识自己,然而人们认识的只是在安稳的存在所处的空间的一系列定格,这个存在不愿意流逝,当他寻找已逝的时光时,他想要在这段过去‘悬置’的时间中飞逝。空间在千万个小洞里保存着压缩的时间,这就是空间的作用。”在梅一梵介于稗史和档案式的描述中,历史似乎变成了可以抵达的地方,尽管“毋庸置疑,古汉台当然是从汉朝来的,它走了两千多年,才替刘邦走到这儿,实在很辛苦。//它走了两千多年,也没有走出汉中城,实在很辛苦”。街巷成了这些历史片段的“索引”,穿行其中的人被物化的历史,或空间化的时间所激荡。“以后,它们再也不靠‘代写诉状’ ‘起名算卦’‘补锅修伞’‘换拉链改旧衣服’的招牌,过日子了。”在这个叙事性的场景里,时间和空间似乎都不纯粹了。
   梅一梵用街巷的空间形式,既克服又综合了城市“包含在其结构中的时间因素”。街巷纵横交错,古汉台、铁匠铺、龙圣祠、三台阁、净明寺、清真寺、东塔、文公祠、当铺、南市场、市政府等空间性地编织在一起;街巷的叙事缝隙里,汉朝、清代、民国以及当下被“并置”且“同在”,“窗根下的凤仙花、鸡冠花、绣球、向日葵,看不出和上个世纪有什么不同。//梁下的檐板、雀替、匾额、窗棂、滴水檐,看不出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街巷成为一个“复杂的蕴含着诸如权力、宗教、身份等要素的多维社会文化指涉系统”。因此,梅一梵的这一组散文诗,不是游记式的景观化书写,也不是个体情感与历史记忆的碰撞和升华的“生命化写作”,而是通过街巷空间场景及其多维指涉系统,深刻揭示了人间、时间和空间的复杂关系。它们相互索引,相互指证,又相互抵消。就像这一组散文诗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街巷”与“时辰”的纠葛是“人为”的,而这又恰恰印证了人的蓬勃的造物力量。
   二、空间化的公共精神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空间不仅是容器或形式,由于作为主体的人参与其建构,“空间已经转化成为一种人的思想活动的重要认知场域”。街巷在梅一梵的眼中,不仅是绝对的“物理空间”,“百年门头上的瓦松认得我,铺首门环认得我,拴在枇杷树下的两只羊,对我咩咩,笑”;也很难被定义为具有差异的“社会空间”,“这时,纵然再不成器的铁,也会妥协,也会认命,也会把思想的头颅,熬成锃光瓦亮的镢头、锄头、耙子、犁头”;也不只是“一个结构”,而是超越地方性知识或者权力地理学的一种“主体化”的形态,也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的“精神性空间”。街道作为城市的“切口系统”形成的空间,甚至被誉为是“社会公共空间的典范”。梅一梵的《汉中街巷十二时辰》一直在想象力和神圣感之间徘徊,而最终将街巷的“功能价值”落脚于公共精神的传达上。就像“当文公祠和磨子桥站在一起,我反倒不那么诧异了。好像它们原本就是筋连着筋,皮连着皮,锁骨连着锁骨”。
   文学不同于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梅一梵关注的也不是街道空间公共性的优化,而是对业已空间化了的公共精神的诗学提炼。“倘若哪个地方光有南,没有北,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哪怕现挖、现凿、现掏,也要折腾出一个北来。要不然对历史无法交代,县志上也是一个极大的漏洞。”我们这个民族是不能“找不到北”的,就算是为了对称和对称才能实现的中庸,都必须要在器物的相邻性上做足文章。对空间化的公共精神进行细致观察,挖掘出蕴藏其中的人性内涵,甚至触及到民族精神或国民性格等公共命题,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梅一梵这一组散文诗的文本价值。街巷不是橱窗里的艺术品,而是汉中市实实在在的公共空间,是具备一定公共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公共产品”。公共空间是活的,我们必须打破官能体感的壁垒才能真正融入其中。“此刻,我刚刚走进巷子,阳光就噗嗤一声醉了。//它晓得,我又要掂量一尺巷。//掂量,我家阳台上的雪花,开累了没有。”我们一再被梅一梵拉到汉中的街巷上游走,是因为那个经验空间里有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履历。
   之所以说创作和解读《汉中街巷十二时辰》是“一次艰难的外出”,那是因为在这场诗学漫步中,我们面对的是散文诗版的“清明上河图”,里面有太多的线索、景观和秩序,需要我们去探求、互动和恪守。而街巷作为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艺术空间,不但表征了诗人深情的、深度的以及深沉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汉中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梅一梵这种空间化写作向度,似乎也在另一个维度上扩大了散文诗的体量和容量。从这个角度上看,梅一梵的《漢中街巷十二时辰》还具有文体实验的诗学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故乡的骨头  对石头,我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如果说泥土是故乡的肉体,河流是故乡的血液,石头就是故乡的骨头,陡峭的,平实的,巨大的,琐碎的……像古老的文字雕刻在田野、山川;像神的旨意穿透大地。在与你的对话中,我已获得了释然。  高大的石头称为岩,或崖,让童年的我看到更远的风景,或者成为我仰望的风景;矮小的石头略高于土地,或生长在土地深处,有的学习匍匐,有的练习隐藏。  它们都有一双神秘的翅膀,等待
黎阳 原名王利平,1974年生,黑龙江讷河人。曾居天津十年,现居四川。出版作品集《成都语汇》《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  成都北站的牧人  羊群是成都北站硕大的岛,领头羊指挥建设大潮的方向。  流动的幸福专列,向左是耕耘,向右是收获。  生机满满的站台上,草命羊群跟着牧羊人坚定的脚步。  水草跟随铁轨的亮度延伸向命运的尽头。  时间的羽翼,羊群跟着百草的迁移而迁徙。  游牧是牧羊人的命运、羊的命
石皮弄,一部线装了的《了凡四训》  在袁黄故里,我一眼认出,这条逼仄而高挺的石皮弄,是一部线装的、有棱有角的《了凡四训》。  始终立于庭院深深的老宅之间。  脚下这条被岁月之履磨得锃亮的青石板路,做了这部古老线装书的书脊。  相向壁立的老墙,像时光里穿灰布衣衫慈眉目善的老翁和老妇,他们做了这部线装书的封面与封底。  ……喜欢风雨、雪霜和雷霆深刻地阅读,即便只有一时半刻;  也喜欢阳光、白云和星星的
医者大美  医者大美,为有大勇。  疫情猖獗中以身犯险,舍命奔赴冠毒渊薮,只为兑现曾经的慷慨一诺。  医者大美,为有大智。  殚其精、竭其虑、骋其技,施以一臂之力,只为挽众生仓皇奔走于无路。  医者大美,为有大仁。  国难当头,置父母儿女妻子丈夫于不顾,只为救民命于惊怖悚惧之水火。  医者大美,为有大义。  将怨怼谩骂、胡搅蛮缠、恶毒击杀,全抛诸脑后,只为认定了天赋一副铁肩,必须硬扛道义与浩劫。 
我一直相信,夜是一口井,井中有天地。  我伫立,是因为灵魂回家需要仪式。趁草色浅,我喊自己的名字——龙艾。我的名字,是长在山涧、坡地、黝黑土地上的苦味植物。  而我,被季候從人间拔出,挂在阳光下晾晒,等待一把刀,并随一滴水,成为局外人。  此刻,夜的浓度相对轻微,只要一盏灯,或一点萤光,我便能寻得安身处。  然后,我把自己嫁接在烟火上,歌唱,或疗伤。  能怎样呢?  苦的滋味,终将沉入井底,而那绿
王小忠:藏族,1980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民族文学》《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诗刊》《散文诗》等刊物发表作品500篇(首)。出版诗集《甘南草原》、散文集《浮生九记》《黄河源笔记》等,小说集《五只羊》入选“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曾获甘肃黄河文学奖、《红豆》年度小说奖、散文奖、《莽原》年度“非虚构”文学奖等奖项。  热爱  来车巴河边已经很久了——他
我说刚刚梦到了你,你却不信,我必须重新想象你的样子,描述给你,你的另一个谜。   我们都是许多平行宇宙的一部分。某一部分,像巧克力一样融化;另一部分,像雪一样落下。你属于我的部分,像古典主义的浴女,完美地呈现在文藝复兴的穹顶下。   那个你所在的世界,或许达·芬奇曾来过,绘出蒙娜丽莎,或许他只是一个钉马掌的铁匠,一生虚度,死于天花。   而无论如何,那些世界中,人类的你只属于我,我看到你,穿
雪佛兰全新SPARK斯帕可上市派对暨青年艺术展  2011年1月8日晚,“SPARK MYSELF”雪佛兰全新SPARK斯帕可上市派对暨青年创艺展在北京竞园隆重上演。从门口威武的变形金刚到穿梭在一个透明房间里众多的镜子门中产生的视觉错位感,再到由涂鸦艺术家Simhy创作的抽象画中探寻SPARK哈雷机车式仪表盘的设计等等,现场数百位京城SPARKer创意集结,光影涂鸦、创意影院、潮流设计、DJ打碟年
伤口,在暗夜里,请歇息。  那么多的痛,层层叠叠,如飞蛾扑进半明半灭的梦境,燃不尽。  一会儿是你的脸,一会儿是你的手,一会儿是危山峻岭,一会儿是高岩峡谷。  当那条急湍的河,莽撞地循进大海,一会儿是浪花喘息,一会儿是波涛呻吟。  你总躲在惶惑的海岸,捻株紫色薰衣草。  蓝色海鸟飞在苍白的天空,恍惚,草原来大海做客,又匆匆离去。  起风了,吹坠月亮,炮弹般掉下,豁然明亮。无数漆黑的手紧接着按过来…
在心理学大师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学说里,人类的需求是有差别的,五个层次掌控了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轨迹。用这个理论来考察一辆车,竟然也如此贴合!    马斯洛老先生用194的高智商,给我们带来阐述人类规律的“需求层次论”学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反映了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状态。甚至把这个规律套用到汽车上,看上去也是蛮贴合的。  今天,我住进了上海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