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关于幼儿艺术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我认为农村幼儿园应该运用乡韵文化资源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提高我们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探索:“选取乡村材料,创作艺术之品”;“观赏校园美景,模仿大师写生”;“感受乡韵文化,绘制传统之物”,在长期的坚持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乡韵文化;幼儿美术活动;有效利用
  地处农村,没有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艺术展览,我们可以利用些什么呢?怎样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美术活动教学资源?怎样将美术活动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我认为利用乡土文化这片活水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活动教学,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指南》中关于艺术教育的建议提到:“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艺术课程标准》也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幼儿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将乡韵文化融合到美术活动教学中,我们的美术活动肯定会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如何挖掘乡韵文化在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利用进行如下阐述。
  一、 选取乡村材料,创作艺术之品
  幼儿生活在农村,每天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菜椒、藕、麦秆、蚕豆、花生等都是开展美术活动绝好的材料,这些自然材料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为美术创作提供无限的情趣。
  小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拓印》,我利用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不起眼的水果蔬菜,借助水粉的色彩之美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幼儿进行拓印创作。在准备过程中我让家长搜集农村现有的蔬案水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创作。当幼儿面对日常所吃的蔬果时,情绪非常高涨,原来这些东西不仅可以吃,还可以进行艺术创作,真是太神奇了!这不有的同学用藕片拓印组合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有的将菜椒切开印成了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还有的利用多种蔬菜水果印成了可爱的长颈鹿。平常的材料换一个角度思考,就能形成全新的面貌,幼儿大胆的想象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活动中幼儿与原材料接触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大胆尝试创作,唤醒了幼儿原始的生命活力,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幼儿充分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田野》实施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组织幼儿采集收集种子、稻草、麦秆、芦苇,制作拼贴画,在瓜瓤上涂色、画画作挂饰,利用豆荚壳、橘子壳、树枝等进行立体造型装扮活动室。我们的幼儿也会利用旧挂历制作、结串成门帘、窗帘等装饰品来装饰游戏区。农村中最常见的材料在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大胆创作中变成了别具一格的工艺品,真可谓“变废为宝”,相信孩子们从小在这种艺术熏陶下会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二、 观赏校园美景,模仿大师写生
  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特殊资源,我们教师要善于摆脱课堂和教材的限制,将幼儿的乡土材料类美术作品布置成极具特色的幼儿园大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小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展示。
  我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幼儿园里的种植园地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先天的优越自然条件给我们提供了艺术教育的前提。于是我就大胆地、有目的地带领大(五)班的幼儿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写生活动——《美丽的幼儿园一角》,我先和配班老师一起带领幼儿去赏一赏园内的美丽风光,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从而激发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再组织幼儿实地写生,有了情感的注入和实地的观察,一幅幅稚嫩的写生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此时此刻的幼儿俨然就是一个个大师。
  三、 感受乡韵文化,绘制传统之物
  俗话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一个地方其地域风情也大不一样。让幼儿从小感受传统民间艺术,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发扬,所以家乡传统文化显得尤其重要。春节,贴对联辞旧迎新;正月十五要吃汤圆,舞龙舞狮、猜灯谜;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包粽子、吃粽子;中秋节,吃着月饼赏月等等。为了让幼儿体验这一份民间传统的特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我在主题活动《中国节》中开展了相应的艺术活动,幼儿亲自体验传统节日的过程,感受节日气氛,在此基础上把家乡的传统活动的相关内容剪下来、画下来,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审美体验。如在剪纸《剪春》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难点采用故事儿歌的形式进行简化,这样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创作中体会活动成功的快乐。再如在中班美术活动《圆圆的月饼》中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中秋节欢乐的气氛,我带领幼儿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月饼,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食品制作中传统工艺的美,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并鼓励幼儿试用彩泥大胆塑造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的月饼,这也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的艺术情感。
  乡韵文化资源是幼儿美术活动的艺术宝库,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生活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适合自己的乡韵美术资源,相信我们的美术活动将会是形式多样、创意无限的,乡韵文化也会在美术活动中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 师云.《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作者简介:焦金花,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以来,新媒体正在运用于各个行业生产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突显了关键的价值。在高校现阶段的学科体系中,思政理论课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为多样性。面对新媒体的全新环境,高校有必要更加关注思政理论学科的日常教学,尝试把新媒体运用于现阶段的思政教育。因此可见,高校在推进思政理论的相关教学时,应当致力于创新现阶段的课堂流程与模式,运用新媒体的多样化手段来改进思政教学
摘要:进入高中化学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发现其相比初中化学知识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化学素养,重在概念知识的教学,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重在化学思维的培养。针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化学教师要寻找科学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内容丰富、形式精彩的化学课。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促进高中化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教师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求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涌现,其中讨论式教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讨论式教学;应用  讨论式教学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讨
摘要:现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化学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一这一阶段,是学生理论知识积淀、实践水平提升、学习方法掌握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成为需要所有化学教育者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出发,再结合自身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提升高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低、对于知识的理解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里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旨在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展开教学,以期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式教学;运用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理论与实践能力
摘要: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课程内容居多,对于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学习,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重点。本文将从主观的教学视角下阐述在高中化学教育工作中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