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能力是高职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不但可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而且还能全面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笔者认为,围绕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展开分析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去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个人物作为研究案例展开论述,谈谈如何围绕人物形象分析来增强高职生的语文分析能力,继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从性格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语文课本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伤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高职生在自行分析这篇课文时,虽然也可以发现“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人们思想麻木”等现象,但是更加深层的内容,比如说作者如何借助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来实现行文目的,学生很难把握。所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增强高职生语文技能的重要手段。从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来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但又不愿从科举梦中醒来,喜欢孤芳自赏、执迷不悟的人。比如:孔乙己鄙视劳动,不愿意利用自己的“才华”替人抄书、写信,以至于他越过越穷,哪怕是他偷书被抓现行,也依然要据“理”力争,直到被打断了腿。当然,孔乙己并不是没有优点的,他性格善良、诚实,哪怕是在偷书被抓时的辩驳,也依然是站在“圣人”的角度,这让他的整个人物形象显得滑稽而且具有讽刺性。至于他的诚实和善良一面,从他不爱拖欠、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就可以看得出,但这并不能真正挽救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早已“病入膏肓”。在带领学生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孔乙己的谈话和行事风格来挖掘他的性格,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生成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
二、从行为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孔乙己的行为时,巧妙地借助了外力因素。作者将主人公的主要活动空间安排在了咸亨酒店中,利用酒馆中其他客人的谈话描绘出了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在文中,作者描述“孔乙己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缝补和洗过的长衫”,孔乙己的这一行为不但直接说明了他不愿从科举梦中清醒过来,同时还暗示了封建时代部分迂腐的读书人宁愿贫困一生也不远摆脱所谓“文人”身份的讽刺现实。又比如在偷书之后,孔乙己利用“窃书不算偷”的歪理来卖弄自己学问,同样揭示了他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进一步描绘了科举制和封建思想给他带来的迫害与影响。又比如孔乙己教酒馆里的小伙计学写“茴”字的四种写法,这种刻意卖弄学问、不能客观地认知学习对象的行为再一次展现了孔乙己迂腐的人物特点。但是,孔乙己的这个行为恰恰又包含了他的诚恳和善良,这使得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和封建社会制度的残酷进一步凸显了出来。我们在带领学生分析孔乙己的行为特点时,不单要让学生理解孔乙己为何如此做,更要让学生思考作者如此安排的意图,以及对全文带来的推动作用。
三、从遭遇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的遭遇处处充满了悲剧,而他的悲剧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他的性格、他的行为、他的不愿变通,造成了他的悲剧。他那不愿从科举梦中清醒的行为,让他跌入了悲剧的深渊。孔乙己的悲剧是从里到外并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咸亨酒店内,掌柜始终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主顾之间也是闷声一片,没有好声好气。但是当孔乙己出现后,那里却可以出现“奢侈”的“笑声”,因为孔乙己对他们而言就是可以随时开怀大笑的笑料,可以让他们单调的生活中多出一幕喜剧。又比如在酒店内,孔乙己只能选择站着喝酒,这说明他只能和短衣帮混在一起,但是他偏偏又穿着长衫,这让他的身份显得滑稽而矛盾。他因为偷书,被另一位举人打断了腿,不但充满了嘲讽的意味,也暗含了诸多无奈。正是孔乙己不愿改变现状的行为,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孔乙己谎称自己的腿是跌断的,并希望酒店的掌柜不要再提及这件事,他满手都是泥土,坐在地上手支撑着地面一点点离去,直至最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说明孔乙己可能已不在人世。在孔乙己将死时,他依然顾忌“文人”的面子,不愿意承认被打的事实,正是他的迂腐让他葬送了性命。在带领学生分析这一段时,可以要求学生思考孔乙己为何不愿意承认断腿的真相?为什么宁愿放下面子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这件事,也要照顾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在回顾全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和文章的意图也就清晰明了了。
总之,良好的分析能力是高职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知识的重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领会语文深层次的内涵。
(责编 陈 颖)
一、从性格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语文课本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伤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高职生在自行分析这篇课文时,虽然也可以发现“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人们思想麻木”等现象,但是更加深层的内容,比如说作者如何借助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来实现行文目的,学生很难把握。所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增强高职生语文技能的重要手段。从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来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但又不愿从科举梦中醒来,喜欢孤芳自赏、执迷不悟的人。比如:孔乙己鄙视劳动,不愿意利用自己的“才华”替人抄书、写信,以至于他越过越穷,哪怕是他偷书被抓现行,也依然要据“理”力争,直到被打断了腿。当然,孔乙己并不是没有优点的,他性格善良、诚实,哪怕是在偷书被抓时的辩驳,也依然是站在“圣人”的角度,这让他的整个人物形象显得滑稽而且具有讽刺性。至于他的诚实和善良一面,从他不爱拖欠、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就可以看得出,但这并不能真正挽救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早已“病入膏肓”。在带领学生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孔乙己的谈话和行事风格来挖掘他的性格,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生成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
二、从行为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孔乙己的行为时,巧妙地借助了外力因素。作者将主人公的主要活动空间安排在了咸亨酒店中,利用酒馆中其他客人的谈话描绘出了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在文中,作者描述“孔乙己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缝补和洗过的长衫”,孔乙己的这一行为不但直接说明了他不愿从科举梦中清醒过来,同时还暗示了封建时代部分迂腐的读书人宁愿贫困一生也不远摆脱所谓“文人”身份的讽刺现实。又比如在偷书之后,孔乙己利用“窃书不算偷”的歪理来卖弄自己学问,同样揭示了他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进一步描绘了科举制和封建思想给他带来的迫害与影响。又比如孔乙己教酒馆里的小伙计学写“茴”字的四种写法,这种刻意卖弄学问、不能客观地认知学习对象的行为再一次展现了孔乙己迂腐的人物特点。但是,孔乙己的这个行为恰恰又包含了他的诚恳和善良,这使得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和封建社会制度的残酷进一步凸显了出来。我们在带领学生分析孔乙己的行为特点时,不单要让学生理解孔乙己为何如此做,更要让学生思考作者如此安排的意图,以及对全文带来的推动作用。
三、从遭遇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的遭遇处处充满了悲剧,而他的悲剧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他的性格、他的行为、他的不愿变通,造成了他的悲剧。他那不愿从科举梦中清醒的行为,让他跌入了悲剧的深渊。孔乙己的悲剧是从里到外并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咸亨酒店内,掌柜始终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主顾之间也是闷声一片,没有好声好气。但是当孔乙己出现后,那里却可以出现“奢侈”的“笑声”,因为孔乙己对他们而言就是可以随时开怀大笑的笑料,可以让他们单调的生活中多出一幕喜剧。又比如在酒店内,孔乙己只能选择站着喝酒,这说明他只能和短衣帮混在一起,但是他偏偏又穿着长衫,这让他的身份显得滑稽而矛盾。他因为偷书,被另一位举人打断了腿,不但充满了嘲讽的意味,也暗含了诸多无奈。正是孔乙己不愿改变现状的行为,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孔乙己谎称自己的腿是跌断的,并希望酒店的掌柜不要再提及这件事,他满手都是泥土,坐在地上手支撑着地面一点点离去,直至最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说明孔乙己可能已不在人世。在孔乙己将死时,他依然顾忌“文人”的面子,不愿意承认被打的事实,正是他的迂腐让他葬送了性命。在带领学生分析这一段时,可以要求学生思考孔乙己为何不愿意承认断腿的真相?为什么宁愿放下面子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这件事,也要照顾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在回顾全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和文章的意图也就清晰明了了。
总之,良好的分析能力是高职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知识的重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领会语文深层次的内涵。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