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生物有效探究活动的组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对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地设计探究活动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课的探究活动为例,阐述如何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探究活动 目标引领 活动方案 合作交流
  探究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并具有教师个性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巧妙地设计探究活动、积极地促成学生体验交流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热情,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课的教学示例。
  1.重视目标引领,明确探究活动的重要性
  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对问题探索的动力源自好奇心,目的性不强,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显得十分重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中的内容。由于本节涉及的种群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概念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学时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目标的落实,而忽视了种群密度的调查这一技能的习得。笔者反其道而行之,灵活处理教材,把教学重心放在活动探究和模拟调查这一能力目标上,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采取活动探究和问题探究并举的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串为主线引领,以系列活动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尝试、体验、交流,教师则点拨、质疑、拓展。教学设计时教师用心规划探究方法、探究材料、小组分工、活动评价、成果展示等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案成为自主建构的向导。创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主动思考、自我习得、相互促进,赋予了因材施教以新的内涵。
  2.创新活动方案,增强探究活动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故此,有效的探究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生成知识,自由地施展个性的过程。笔者在组织“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节的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
  一是以激趣为目的的探究:用多媒体展示密布着五角星、三角形、圆形的大样本图形,让学生进行图形计数抢答赛,比一比谁数得快;接着发放纸质图片,要求学生每两人一组,想办法快速数出图片中各种图形的数目,比一比谁的方法巧。学生动手动脑,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探究欲望,直观地感受到了直接计数法与估算法的优劣,初步形成对该方法的感性认识。
  二是模型建构和模拟演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设计统计方案估算出模拟草坪上蒲公英的数量,讨论怎样取样结果更可靠?分析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汇报活动结果。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断试错,在试错中不断反思,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明白取样和计数时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主动建构起样方法的模型。接着,教师提供画有样方的托盘和一包大豆,请学生演示用样方法估算大豆的数目,演示时教师不断晃动托盘,使负责统计的两名学生无法计数,引发强烈的矛盾冲突,体会用静态样方无法估算运动中物体的事实,明确了样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局限性。此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是体验式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已知数量的红豆先估算出大烧杯中的大豆的总数,建构相关表达式,再小组分工,统计出结果,参与交流活动成果。通过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标志重捕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调查池塘中鲤鱼、草原上某昆虫的种群密度该如何取样?单个样方如何计数?如何处理数据?常用的样方法有哪些?如果你是一个研发人员,发明了一种杀虫剂,要检验其效果,你是更关注数量还是密度?……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让学生产生兴奋点,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热情。
  为强化探究活动效果,笔者高度重视情境创设,比如上课伊始让学生观赏视频剪辑资料“生物的群体生活”,通过各种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种群的图片,建立对种群的感性认识;运用PPT演示标志重捕法的图解等。总之,有效的探究活动应该做到目标明、过程清、活动实。
  3.重视合作交流,提升活动体验的深刻性
  本节课的教学在一系列精心预设的探究活动中层层展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一次的活动探究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实现的,小组采用异质分组,各成员在激烈的交流讨论中、在多样化的动手操练中,在积极评价中感受到了合作探索的乐趣。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同伴互助多了、交流展示多了、主动参与多了。教师乐于当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更关注学生的情绪、行为与表现,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维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课堂呈现出平等、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多次出现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学生互动探究、合作交流后的感悟;来自于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试错后的反思;来自于教师化解问题、意外生成时的喜悦。活动中所体现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有效探究的价值所在。
  通过本节中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笔者坚信探究是走有效教学之路的根本这一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永远的主旋律,更主动、积极地更新观念,下工夫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其他文献
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创设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但是,在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同时,却出现了轻视生物学概念的现象。一些教师认为,探究式学习强调活动而非学知识,生物学概念是固定的知识,不需要探究,在教学中常常直接给出定义,对概念的要求是死记硬背。如此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能力培养受到
期刊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课程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科,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交流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社会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
摘 要: 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学习运用观察、测量、实验、分析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及科学观点的形成。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的主旋律应当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要理解“探究性学习”内涵,把握探究方向;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课程标准理念 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  一、引言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中的社会交往是学习交往,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有两个要求,对内是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对外,是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一个整体。任何人总是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体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交往素质的培养应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培养。  根据构建交往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复习过程中探究实验题目众多,需要学生强化理解,在此笔者整理了的三大作用实验图例习题,以供参考。  一、蒸腾作用  (一)叶片的结构。  (二)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光合作用  (一)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光,产物是淀粉。  (二)验证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三)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之前在我院做康复治疗的中风偏瘫病人80例,对80例康复病人进行随机分配,分配情况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
互动式教学即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要适应新型的角色,充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推出以及具体的施行,也让我国的中小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进行了全新转变.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更深入的改革需求.现阶段我国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