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城市的“空气保卫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27日,几乎毫无征兆,南京市环保局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当地媒体公布了2008年到2011年这4年间南京市PM2.5的相关数据。这也使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内第二个向公众公开PM2.5数据的城市。
  就在两天前,南京市环保局还陷入了一场被动的舆论风波中:继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冲击320天的蓝天目标接连失败后,该市宣布2011年“缩水”的蓝天目标(310天)终于完成。面对这一“喜讯”,当地民众似乎并不买账,有媒体甚至直率地提出了若干质疑:为何官方宣布的天气优良情况与普通公民的感受不符?310天的蓝天是否“掺水”?为何不敢宣布PM2.5数据?
  此前的11月14日,南京市气象局在官方微博发布、随后又迅速删除当日南京PM2.5数据,为PM2.5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40多天后,当PM2.5在某些城市还被列为“不便公开”的政务信息时,南京竟率先公开了。南京市环保部门还宣布,最迟将于2012年6月前公开每天的PM2.5数据,为市民出行提供天气状况的参考与预警。
  尽管公开的数据有些“难看”(南京过去4年的PM2.5浓度全都超标),不过,南京环保部门的做法还是赢得了当地民众及媒体的肯定和称赞。观察人士称,这不仅是南京市环保局应对舆论压力而被动做出的危机公关,更是环保部门及南京市决策层直面并积极改善大气污染等环境议题上所释放出的积极、明确的信号。
  纵观过去一年间南京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系列“大动作”,可以清晰看到,这座重工业城市在推动城市环境治理及城市发展战略转型上所做出的诸多努力。而这一切又均与日渐临近的2014年8月将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青奥会的“时间红线”紧密相关。
  
  剧增的环境投诉
  “为了青奥会,你一定要把南京的环境搞上去,这是青奥会成功举办的关键。”2010年4月,南京市雨花台区区长韦昌明被调任到新组建的“大部制”市环保局担任局长时可谓临危受命,南京市主要领导曾对韦昌明如此坦诚交底。
  真正让韦感受到新岗位压力的,还是当年年底的一次面向全体市民、并经电视现场直播的“行风述职评议大会”。参加评议的南京市民代表似乎对市环保局“很不给面子”,不仅提问直白、尖锐,把局长问得直冒汗,最后也仅给出了76.25%的综合满意度—这一分数在当年参与述职的10个局中排名倒数第二。
  即便是对于南京市的主政者来说,环境问题也是让他们压力最大的议题之一。在“绿色都市建设动员大会”上,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曾毫不避讳地“自爆家丑”:在2010年江苏省空气质量达标测评中,仅有两个城市不达标,其中就有南京;南京环境投诉总量不断增加,已从2006年的约1.5万件上升到2010年的2.23万件,2011年上半年的投诉总量已经占全省投诉量的1/3;国家民调中心的调查发现,南京公众环境满意率尚不足60%。
  而恶劣的空气状况又是南京所有的环境问题中,最为公众所诟病的。“南京拥有这么好的山水自然环境,恰恰市民最不满意的是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杨卫泽曾公开表示。据披露,2010年南京灰霾天达19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2%,2009年的灰霾天更是高达211天。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还可能会影响到南京的国际形象—按照国际赛事标准,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95%(即347天)。而2005年至今,这7年中只有2008年的优良天气数达到了320天。
  不甚乐观的蓝天形势,其实与南京现有的产业结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首先,从地形上看,南京三面环山,城内高楼林立,使得空气的自净环流被破坏,再加上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造成大量扬尘、尾气,加剧灰霾污染。其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安排下,南京的轻、重工业的比重即便如今仍为20∶80,其中化工产业在重工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成分,典型重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及过去长期对环保议题的相对漠视,使得这座沿江城市如今背负了异常艰巨的环保压力。
  
  向化工企业“宣战”
  有研究人员在解析了PM2.5的来源后发现,构成这种极细微颗粒污染物的正是化工企业排放物、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这也意味着,要想打赢“空气保卫战”这场战役,首当其冲的污染源当属分布广泛的化工企业。
  事后看来,让南京当政者痛下决心向化工产业“开刀”的,源于一则突发环境事件的“刺激”。2011年6月3日,位于江北的一所拥有70年历史的老牌央企—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南化公司)发生酸气泄露,周围1里半径范围内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100倍,难以忍受刺激气味的当地居民纷纷投诉。
  先是环保局局长韦昌明亲自率队登门,随后南京市两位副市长相继出马,纷纷“约谈”南化公司的相关领导,敦促他们落实“几年前便承诺”的环保改进具体措施。据参与谈判的官员回忆说,当时南化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态度是“软反抗”:一方面,强调“公司有2万员工,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年年亏损,污染防控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保证”3~5年内落实相关环保改进技术。
  谁知,这一次南京的官员根本不吃这一套:“态度、保证、一定,等等,已经说了太久太多,我们这次来,不谈虚的,就想一条一条讲清你们的污染问题,一款一款地落实污染治理措施”。最终,南化答应拿出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在青奥会前全部整改到位,并将原本打算“用3~5年清理所有环保历史欠账”的任务时间表缩短至3年内解决。
  一个月后,南京市政府高调宣布,全市173家化工企业将限期停产整顿。其中,直接关停110家—这一数字相当于过去5年南京关闭的重污染企业总和。令外界感到南京这次是“动真格”的是,在上述“关停整改黑名单”中,南化、南钢等央企、国企赫然在列。
  “哪怕少1亿的GDP,也要治理城市的重污染源”、“压力再大也要将这些企业搬迁出去”。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在公开场合先后表态、鼓劲。一场史无前例的、堪称对污染企业“最强清算行动”的“环保风暴”在南京城中顿时卷起。
  只需从一些片段的细节中,便可窥见这场“环保新政”所遭遇的压力和阻力之大。在南京市委一次全委会上,当国企纳税大户兼“污染大户”南钢的负责人谈起“工厂搬迁”话题时,自我辩护说“不要一谈起南钢,就是污染”。杨卫泽打断他的话说,“现在不是南钢搬不搬、要不要搬的问题,而是你的环保标准、能耗标准符不符合要求。”
  南京市环保部门人士也称,以环保局长“约谈”南化公司相关负责人为例,也并非外界想的那么轻松,市环保局祭出最严厉的行政措施—暂停对南化公司11个新项目的环保审批,之后,南化公司的领导层才终于肯出面接受“约谈”。
  据环保部门测算,首批173家“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后,南京的化学耗氧量每年将减少3000吨、二氧化硫将减排7500吨,这比2010年全年工业污染削减量还多。而整治173家化工企业,只是南京“环保风暴”的前奏,接下来,该市还将排出300多家“三高两低”企业,在青奥会前完成关停整治。
  
  2014“青奥会”的压力
  西方发达城市空气污染在过去100多年里依次经历了烟煤污染、扬尘污染和尾气污染等三个阶段。而中国在最近20年,不仅没有解决烟煤污染,反而一下子跨进了烟煤、扬尘、尾气相结合的“三重污染”的复杂阶段。
  对于南京来说,除了关停、整顿工业企业外,“保卫空气”更多地还是要在治理扬尘污染和尾气污染上见到效果。南京市制订了一项蓝天行动计划(2010~2015年),把工作内容细分为53项,涉及16个政府部门和13个区县政府,其规定之细,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以工地扬尘整治为例,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专门调研发现,10克泥土经过汽车的反复碾轧,会形成超细灰尘,飘散到空气中,至少能污染200平方米的区域。据了解,目前南京约有1900多家工地在同时开工建设,若不加防护,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污染源。
  为了整治工地扬尘,南京市成立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综合整治指挥部,要求所有工地必须围挡到位、出入工地的车辆必须冲洗、裸露地块必须覆盖。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经济成本、时间和人力。譬如,一台用于冲洗大型工程车车轮上泥巴的洗轮机造价16.5万元,尽管购买洗轮机的企业可以得到政府补贴,仍有不少工地“望而却步”。
  不过,当政府下定决心,动用一切权力来达成某个目标时,其意志力往往也会变得异常坚定,针对工地扬尘,南京市就出台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如,扬尘控制不力的施工单位,将要接受停工、罚款甚至逐出南京市场的处罚。
  更难控制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南京现在汽车保有量近139万辆,据预测,南京今后私家车还将以每年15万辆的速度增长。庞大的汽车数量,无论是排放的尾气,还是在加油站加油时“挥发”的油气,都可能是大气污染中“不能承受之重”。
  为此,南京环保部门提出了若干对策:对新上牌私家车,需符合“国四”排放标准;限制污染相对较大“黄标车”进入中心城区;更新旧公交车和出租车;邀请市民随手拍摄、举报公交“黑尾巴”;对所有的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加以改造,对在储、运、销的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加以回收……不过,“环保新政”实施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原本定于2011年年底完成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任务,截至10月中旬环保检查时,完成任务的加油站不足70家,占全市加油站总量的30%都不到。
  而每逢春秋两季,南京多会出现多个灰霾天,这是因为南京周边农村地区焚烧秸秆“惹祸”的结果。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也会给南京造成6天左右的污染天。政府给自己制订的目标是,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即347天蓝天)。这也意味着,一年内不得超过18个污染天。按照往年的经验,即便天公作美,想达到这一蓝天目标,难度亦相当巨大。
  “压力很大。”韦昌明说,“我要掰着手指数日子,一天都不能马虎。”
其他文献
民勤的问题,反映了西部地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矛盾冲突。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土地开垦应受限制,但它背负的人口压力怎么办?城市化进程如何开展?    关于甘肃民勤,有一些恐怖的说法,如:“民勤处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夹击中,倘若两大沙漠合拢,将一举诞生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大沙漠,到时内地与新疆只能隔沙相望”、“民勤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将危及中国”。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
2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处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有一个叫孔丘的中国人写了一本《论语》,讲仁义道德的,成为中国的“文化母本”。   1000年以后,西晋时期,有一个中国人离经叛道,写了一篇赋叫《钱神论》。他叫鲁褒。   又1000多年后,欧洲人发现,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是骂它或捧它并没什么意思。于是,德国人齐美尔在1900年,与了一本叫《货币哲学》的书,站在哲学和社会学的高
2011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六大以来的农业成就和农村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12年及其后的农村工作规划了远景。历史发展到今天,“新世纪”已然走过了11年。若以世纪之初媒体热议的“三农”危局为起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将会得到一幅更为立体的“三农”变迁图像。  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公开发表的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
4月25日,苏格兰天主教庭宣称,一旦苏格兰独立,其未来的国君不能只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接受加冕礼,还必须在苏格兰的教堂举行一次加冕仪式,方可成为苏格兰的君主。此语一出,舆论大哗,苏格兰的独立问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按照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就苏格兰独立公投计划签署的协议,苏格兰地方政府已经宣布,将在2014年9月18日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从英国独立。数世纪的欢喜冤家  英国其
世上应该没人怀疑,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同时,由于基本出发点和认知尺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相去甚远:普京痛心地讲“20世纪最大地缘政治灾难”,而福山则骄傲地宣布“历史的终结”。20年过后,历史的尘埃难言落尽,解体灾难的后果亦尚未完全显现,因此,俄罗斯和西方看苏联解体的眼光依然具有其独特的含义。     西方人看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西方学界当前有如下几种声音
在社会利益多元分化加剧的今天,人民群众对自己的代表怀有更高的期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年的全国“两会”,其政治价值是无与伦比的。超过5000名的代表和委员被普遍视为民意的集大成者,虽然他们的意见对诸多重大政治经济难题的解决未必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掀起的媒体对“两会”新闻一年一度的报道热潮和互联网上的论政热情,都让中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一年一度的民意表达盛会。  不过,在当代中国政治学
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在4月3日下午6时,通过电视台宣布了两天前全国45个议席(人民院37席、民族院6席、省邦议会2席)补缺选举的最终结果。昂山素季领衔的“全国民主联盟”囊括了其中的43席,另两席分别由“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和“掸族民主党”获得。昂山素季及民盟成为本次补选的最大赢家。  今天昂山素季及民盟压倒性的胜利,就如2010年吴登盛所领导的巩发党大获全胜,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一方面,由于民盟抵制了
离开。跳上自行车出发,开始一段期待已久的探索的旅程。  接下来的一切就如梦幻一般纷沓而至:每一个入眠的夜晚,头顶不一样的星空;每一个醒来的黎明,极眼望去是不重复的地平线。  计划的旅程是从我家所在的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一路向东。事实证明一个人在两个月时间内是可以走得很远。我沿着塞尔维亚的多瑙河一路来到保加利亚再到达黑海,又顺着黑海的海岸线骑到了土耳其的马尔马拉海,而后穿过安纳托利亚中部的高原向南到达了
如果想了解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嫌疑人塔梅兰和焦哈尔·察尔纳耶夫的恐怖动机,肯定不能从两兄弟移民美国前居住的达吉斯坦、以及过去20年车臣爆发的那两场战争中寻找原因。相反,500年前英国的发展或许可以提供察尔纳耶夫所作所为的关键解释。  16世纪英格兰的新气象彻底改变了人类体验。英国社会被重新定义为“国家”——也就是由平等成员构成的主权社会。这标志着国家主义时代的开始,社会地位的变动也变得合理、合法。
去年,地方自行发债的试点曾被许多人看作地方发债自主权的突破点,这种视角未免过于盲目乐观。  6月26日,全国人大对《预算法》修正草案进行二审,二审稿拟恢复现行《预算法》关于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发放政府债券的规定,重申“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据悉,初审草案中曾提出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  许多人对于地方发债权在法律层面上的再次被“尘封”感到失望,认为“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