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之我见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不仅是时代的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探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构建这种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是我们对待学生要宽容。作为学生,他们渴望老师真心的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批评和灌输,更不能一味的指责和惩罚。
  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教师要充当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体者。
  
  二、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巫婆信假神”,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个老师的高尚品格,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老师要想走进学生心里,必须终身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受到学生的爱戴。尤其是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有了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于细微之处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通过巧妙的组织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把握教学目标,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需顾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第一,充分地备教材,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第二,要充分地备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我们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前预设,才能有美好的课堂生成;第三,要学会备优质的教学资源,经常揣摩名师的教学实况,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技巧。
  具体到一堂课,我总结了三点:
  一是设计精妙的导语,抓住学生的心。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果我们能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导语,一堂课成功了一半。
  二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良好的气氛应该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我们要用饱满的情绪、和蔼的态度、亲切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去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潜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是师生互动,交流心得,余音绕梁。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教材和实际生活相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照课文的有关语言、情节、观点,写出自己的感想,交流心得,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更新观念,要从思想上确认、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使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去。使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让学生时刻都在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其他文献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后,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是对某问题提出多方设想或多种解决办法,从中探索规律。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探索等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意味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
期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每个教师应面对的重大课题。创新意识是由多种类型的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有机和的培养,它与常规思维相比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常规思维通常都是逻辑思维,而创新思维除了逻辑思维外,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它是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观察与他人所观察相同的事物,而想出与他人思考的不同
期刊
一堂数学课四十分钟,要想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数学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必不可少。  要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要我们的老师做有心人,自觉地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在已有的经验中进行构建,力图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曾经听一位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础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更主要的还要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做变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最大弊端是费时、费力、又费神,而学生对于我们的这一劳动成果却不珍惜,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有的连评语也不看就塞到书包里了。长期如此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受益甚微,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随着新教材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强了。我认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英语教纲上对“说”英语有明确的要求。“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用思维去组织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图片或教师的提示下说,另一种是根据一定要求,经过思维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整理,从而正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前者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达到要求,但相对而言,后者的要求就比较难达到。虽然教师心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做到灵活运用英语,才是真正意义
期刊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向量”的引入目的很明确:为研究空间图形,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即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B)》P33¬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
期刊
语文教学总是离不了“情”,这情包括教师的激情,学生的热情,文本体现的真情,正是这些“情”使语文课变成了灵动的诗篇,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一、教师的激情    语文课堂要想气氛活跃、学生学的轻松,这就给教师怎样教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听有些老师说“学生不听课,烦死了”,这种局面与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面无表情,教学内容干巴巴的教学形式单一。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感到毫无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