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教学主要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主要在课堂中实现。随着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渴望构建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更新观念,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构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呢?本人探究如下:
一、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历史的过去性,使学生难以直接与历史对话。面对历史学科年代多、人物多、理论多的特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划重点、背难点的方式,一切围绕考试转,久而久之,学生就没了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新课程理念,我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缩短个人与古人的时空跨度,促成学生与历史的对话,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动态学习历史的乐趣。
1.1 运用现代化手段,激发学史之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投影、纪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场景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感官心理刺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课堂效果。如在讲“新中国成立”时,我就用大屏幕播放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精彩片段。如此,伟人的音容笑貌便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同时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当时的场景,氛围,体验了举国上下热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喜悦豪迈情感。这最生动、最传神、最真实的历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活力。
1.2 通过审美,增加学史之乐。新教材中处处渗透着美的理念,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将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中,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喜欢历史,愿意探索历史。例如再讲“灿烂的宋元文化”这一课时,讲宋词我让学生通过听录音,配乐朗诵来体味历史的文学之美;在讲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我通过组织为《清明上河图》配文说明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了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讲宋元时期不拘一格,挥洒自如的行书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书法家的作品,在赏析中让学生总结出这时期书法特色,为学生所折服。这样整节课便成了一节欣赏课,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审美感,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又使学生在美的理念中升华了对历史的理解。享受了乐趣。使整个课堂活泼起来。
1.3 讲故事,搞活课堂。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为学生探寻历史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指导学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添了学史的无限乐趣。如在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本有关的成语故事。为准备好自己的故事,许多学生翻阅大量历史故事书籍,还有的同学从网络上下载许多历史成语故事,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上“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成语故事被同学们讲的生动有趣,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史乐趣。
学贵有疑,疑贵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本身就是个大舞台,教师只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以各种活动方式活化历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历史舞台上的活动角色,他们才愿意走进历史,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来焕发历史课的魅力
以人为本,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学习的动力首先来自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的确,学生进入中学后,已经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呢?
2.1 转变角色。在课程实施中,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探寻知识、提高能力的启发者、点拨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单纯获取知识的容器和被动者,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索者和主动者。如在学“难忘九一八”时,将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课前自学,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及经过,然后让学生课下搜集上网查阅有关内容。上课时,将课堂交给学生,选择自己熟知的一项内容,讲解给其他同学。因此同学们积极踊跃,争相上台,一显身手,一幅幅历史画面,一句句悲愤的言辞,点燃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他们义愤填膺,联系当今国际关系,中日关系,展开讨论。教师随时把握一个课堂的“度”适时点拨,不脱离课堂,又丰满了课堂,这样,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一种民族自尊心,正义感,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自学能力,的确是一举多得。
2.2 创造情境。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学、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这不仅是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如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便设计了下列问题:①郑和下西洋前后共几次?②每次的规模、时间、范围怎样?③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学习,通过组内的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学生总结形成了“郑和七次下西洋具有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的共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3 亲身感受。在历史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统呆板的“一言堂”改变为充满激情的“群言堂”,我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人物,使其深刻体会和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如在讲“戊戌变法”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康有为、荣禄、李鸿章、翁同龢等人。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抽象的历史问题变成现实的真人真事,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真情实感。这不仅达到了寓教育于活动中,在快乐中接受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在教学中。
这样以人为本的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课堂充满无穷的生命力。
三、实施创新教育,让课堂教学更充实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泓用不竭的源泉,培养创新精神是新课堂的核心内容。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要做到以下两点:
3.1 首先要改变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呈现现成的结论而不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思维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权利,消弱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如: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目的、战争的领导、战争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再如评价拿破仑,可从人格品质的角度、时代性与阶级性的角度、进步与倒退的角度,放射状、多层面地驰骋联想,使发散思维得以训练,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3.2 要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学生的创新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与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深厚的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应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教学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同时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如:允许学生对课本观点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倡师生讨论、争论,对学生“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言行及时给予评价、肯定等等。
总之,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开发新模式,构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我们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追求和践行的目标。
一、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历史的过去性,使学生难以直接与历史对话。面对历史学科年代多、人物多、理论多的特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划重点、背难点的方式,一切围绕考试转,久而久之,学生就没了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新课程理念,我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缩短个人与古人的时空跨度,促成学生与历史的对话,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动态学习历史的乐趣。
1.1 运用现代化手段,激发学史之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投影、纪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场景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感官心理刺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课堂效果。如在讲“新中国成立”时,我就用大屏幕播放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精彩片段。如此,伟人的音容笑貌便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同时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当时的场景,氛围,体验了举国上下热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喜悦豪迈情感。这最生动、最传神、最真实的历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活力。
1.2 通过审美,增加学史之乐。新教材中处处渗透着美的理念,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将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中,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喜欢历史,愿意探索历史。例如再讲“灿烂的宋元文化”这一课时,讲宋词我让学生通过听录音,配乐朗诵来体味历史的文学之美;在讲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我通过组织为《清明上河图》配文说明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了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讲宋元时期不拘一格,挥洒自如的行书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书法家的作品,在赏析中让学生总结出这时期书法特色,为学生所折服。这样整节课便成了一节欣赏课,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审美感,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又使学生在美的理念中升华了对历史的理解。享受了乐趣。使整个课堂活泼起来。
1.3 讲故事,搞活课堂。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为学生探寻历史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指导学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添了学史的无限乐趣。如在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本有关的成语故事。为准备好自己的故事,许多学生翻阅大量历史故事书籍,还有的同学从网络上下载许多历史成语故事,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上“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成语故事被同学们讲的生动有趣,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史乐趣。
学贵有疑,疑贵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本身就是个大舞台,教师只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以各种活动方式活化历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历史舞台上的活动角色,他们才愿意走进历史,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来焕发历史课的魅力
以人为本,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学习的动力首先来自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的确,学生进入中学后,已经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呢?
2.1 转变角色。在课程实施中,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探寻知识、提高能力的启发者、点拨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单纯获取知识的容器和被动者,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索者和主动者。如在学“难忘九一八”时,将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课前自学,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及经过,然后让学生课下搜集上网查阅有关内容。上课时,将课堂交给学生,选择自己熟知的一项内容,讲解给其他同学。因此同学们积极踊跃,争相上台,一显身手,一幅幅历史画面,一句句悲愤的言辞,点燃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他们义愤填膺,联系当今国际关系,中日关系,展开讨论。教师随时把握一个课堂的“度”适时点拨,不脱离课堂,又丰满了课堂,这样,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一种民族自尊心,正义感,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自学能力,的确是一举多得。
2.2 创造情境。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学、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这不仅是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如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便设计了下列问题:①郑和下西洋前后共几次?②每次的规模、时间、范围怎样?③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学习,通过组内的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学生总结形成了“郑和七次下西洋具有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的共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3 亲身感受。在历史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统呆板的“一言堂”改变为充满激情的“群言堂”,我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人物,使其深刻体会和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如在讲“戊戌变法”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康有为、荣禄、李鸿章、翁同龢等人。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抽象的历史问题变成现实的真人真事,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真情实感。这不仅达到了寓教育于活动中,在快乐中接受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在教学中。
这样以人为本的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课堂充满无穷的生命力。
三、实施创新教育,让课堂教学更充实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泓用不竭的源泉,培养创新精神是新课堂的核心内容。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要做到以下两点:
3.1 首先要改变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呈现现成的结论而不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思维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权利,消弱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如: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目的、战争的领导、战争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再如评价拿破仑,可从人格品质的角度、时代性与阶级性的角度、进步与倒退的角度,放射状、多层面地驰骋联想,使发散思维得以训练,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3.2 要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学生的创新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与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深厚的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应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教学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同时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如:允许学生对课本观点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倡师生讨论、争论,对学生“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言行及时给予评价、肯定等等。
总之,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开发新模式,构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我们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追求和践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