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
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山东常住人口达9847万,健康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山东省正在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人口老龄化加快,医疗养老领域需要及时提升。
(一)山东省养老服务挑战与机遇并存
山东省在2018年底已拥有2240万60岁以上老人,成为中国唯一的银发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省份,而且,山东省老年人群体中,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的老年人有17.4%,人数达400万。而伴随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根据调查数据,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结构中,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养老服务的挑战与压力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也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目前山东省的养老服务业的规模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养老服务的需求。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山东省省内处于运营状态的注册养老服务机构有2221所,这些养老服务机构中,内部设有独立医疗机构的有600家,1303家与外部医疗机构有签约固定合作联系,2746处社区养老机构或服务中心与邻近医疗机构实行“嵌入式发展”或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养老机构正在不断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在省内6个市的80个县开展了先行示范建设,入住各类医养机构的老人达51.81万,与家庭医生签约的老人达到791.18万老年人。目前山东正积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争取尽快制定出符合本省特点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方案“,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该行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于7月底发布,将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和行动。预计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要能够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预计到2022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科室比例不低于50%,可为全省大部分老年人口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取得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山东省也正在积极探索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创新。山东省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进程同期也要得到加快。2014年,山东省开始有组织地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解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为重点,以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参保患者家庭的事务性和经济负担,增进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资金通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单位补充医保资金、个人缴费及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等渠道解决。其中,个人缴费不低于筹资总额的30%。根据2018年11月统计数字,山东在全省范围内的各个市都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工作,试点总体覆盖人口达2062万人,确定了1303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机构,失能人员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的人群达到2.95万人,累计报销额总数达到4.7亿元。
(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山东省结合农村实际状况,大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山东省围绕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深化探索实践,构建起了以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农村幸福院、区域性养老中心、农村养老周转房等养老设施为支撑,以政府兜底供养、社会化养老、家庭互助养老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与此同时,山东省还鼓励大力发展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推广山东省居家社区养老创新实践经验,构建以“两台一网”(养老管理平台、县级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养老信息宣传网)信息化为支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为纽带,能够满足各类老年人需求和在家门口养老愿望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已经形成覆盖城乡的较为合理的养老服务模式。2019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按照“数字山东”建设战略部署,聚焦群众就医难点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深化医改新动力,挖掘经济新动能,提高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通过互联网+,使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相关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得到了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四)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发展良好
2017年,山东启动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并将医养健康产业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的五大新兴产业进行部署。当前,在山东,医养结合事业、产业“一体两翼”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已建立起总规模3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库。2019年4月28日,全国老龄办主任视频会议召开,山东探索创新,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取得新突破。印发了《山东省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服务规范》,出台了《老年人中高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参考目录》,山东各地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2019年5月24日,首创“互联网+医联体+居家医养(IMH)智能服务联合体运营模式”在济南正式启动,多个层次、多个视角将政府、公立医疗机构、医养健康企业的资源融合在一起,构建功能更加完善的医联体,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智慧医疗体系,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全面起势。到2019年,经过两年的示范省创建,“医养结合”模式在山东落地开花:以青岛市、济宁曲阜市为代表的“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福山区为代表的“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以淄博博山区、日照五莲县为代表的“机构医養,两院一体”模式;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代表的“医养康护、产教研学”模式等等。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老年人多了一份养老的踏实感和获得感。截止目前,山东省建设智慧医养社区314个,57.73万名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化社区居家医养服务;1517家医疗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养老服务,其中内设养老机构的有336家,开放护理型养老床位6.81万张。可以说,山东省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山东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既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共性,也有山东省自身发展面临的独特问题与挑战。跟全国的发展状况类似,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大老年人口的省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不平衡、供养服务与医养健康服务不平衡等问题。具体到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服务业供需失衡与消费不足同时存在。
山东省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整体而言养老服务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相对巨大的老龄人口的刚性需求,山东省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医养结合机构,居家养老机构,还是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呈现出供需失衡的状态。但与此同时,由于山东省经济结构的问题,山东省职工整体工资水平在国内还是偏低,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不高;同时,由于受到山东人口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消费水平普遍不高,不舍得花钱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所以山东省又出现了在养老消费方面的相对不足。养老设施数量少、标准低、城乡发展不均衡,远不能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际需求;部分农村敬老院床位规模过低甚至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老人入住意愿不强;城乡之间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因而,一方面是巨大的刚性需求,但另一方面却是消费水平相对偏低。所以,如何进一步提升山东省的养老金水平,并通过各种宣传和引导,鼓励老龄人口大胆消费,推动山东省养老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这是山东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水平还较低,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山东省的养老服务业仍然是以医养结合为主,社会力量和民营资金投资相对不足,政府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措施,包括对于养老服务业的风险防范,发展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结合的公司伙伴关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政府包办的事情还是相对较多。尽管山东省早在2014年就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但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比如,对于一些社区的养老设施的投资,主要还是以基本的老年活动为主,功能比较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不完善,但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投资兴趣不大。
(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队伍建设不足。
受传统习惯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山东省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人员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受专业培训、专业技能、理念等相对较低的情况,包括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够,例如康复师、心理师、中医骨伤等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中数量很少;年轻人数量不多,现有护理员多数为下岗再就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养老服务出现了“老人干不动、中年人觉得累、年轻人不愿干”现象;养老服务行业“招不来人、用不上人、留不住人”,一线护理员的高流失率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三、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意义
医养健康产业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之一,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是实施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实的战略行动。上文已经论述,山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大的省份,养老压力巨大,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在山东省形成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山东省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山东省把去产能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探索建立市场自动出清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推动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的大力发展,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推进举措中强调,深入实施“健康山东”战略,促进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实现的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助于山东省整体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二)通过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
养老服务产业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很多,比如通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而这些产业都是绿色产业偏多,非常有利于山东省的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实践,推动山东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
四、大力发展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导向
为大力促进山东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结合山东省的实际,应该大力落实山东省政府历次出台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应该大力推动以下措施的落实。
(一)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和医疗服务产业体制的改革,激发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活力,提高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2016年山东省政府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发布了《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强调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还有涉及养老机构的用地、住房等改革,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举措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适应社會需要,解放思想,激活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和有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山东省已经将养老专业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工作重要内容,试图建设一支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为此,需要山东省政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增设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加快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的结合,大力促进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养老服务业相关机构的有效对接,加强对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定点定期培训,提升山东省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理论、从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三)加大老年产品用品开发,培育规模效应,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智能化发展,形成养老产业集群。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养老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研发适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视听辅助、起居辅助、营养保健、服装饰品、康复护理器械等用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结合,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老年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老年教育、健康养生、精神慰藉、异地养老等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到养老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制造企业加大智能养老服务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积极提升我国养老服务业智能水平。支持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养老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的养老产业集群,培育规模效应,利用新科技推动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山东常住人口达9847万,健康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山东省正在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人口老龄化加快,医疗养老领域需要及时提升。
(一)山东省养老服务挑战与机遇并存
山东省在2018年底已拥有2240万60岁以上老人,成为中国唯一的银发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省份,而且,山东省老年人群体中,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的老年人有17.4%,人数达400万。而伴随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根据调查数据,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结构中,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养老服务的挑战与压力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也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目前山东省的养老服务业的规模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养老服务的需求。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山东省省内处于运营状态的注册养老服务机构有2221所,这些养老服务机构中,内部设有独立医疗机构的有600家,1303家与外部医疗机构有签约固定合作联系,2746处社区养老机构或服务中心与邻近医疗机构实行“嵌入式发展”或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养老机构正在不断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在省内6个市的80个县开展了先行示范建设,入住各类医养机构的老人达51.81万,与家庭医生签约的老人达到791.18万老年人。目前山东正积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争取尽快制定出符合本省特点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方案“,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该行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于7月底发布,将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和行动。预计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要能够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预计到2022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科室比例不低于50%,可为全省大部分老年人口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取得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山东省也正在积极探索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创新。山东省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进程同期也要得到加快。2014年,山东省开始有组织地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解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为重点,以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参保患者家庭的事务性和经济负担,增进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资金通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单位补充医保资金、个人缴费及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等渠道解决。其中,个人缴费不低于筹资总额的30%。根据2018年11月统计数字,山东在全省范围内的各个市都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工作,试点总体覆盖人口达2062万人,确定了1303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机构,失能人员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的人群达到2.95万人,累计报销额总数达到4.7亿元。
(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山东省结合农村实际状况,大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山东省围绕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深化探索实践,构建起了以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农村幸福院、区域性养老中心、农村养老周转房等养老设施为支撑,以政府兜底供养、社会化养老、家庭互助养老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与此同时,山东省还鼓励大力发展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推广山东省居家社区养老创新实践经验,构建以“两台一网”(养老管理平台、县级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养老信息宣传网)信息化为支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为纽带,能够满足各类老年人需求和在家门口养老愿望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已经形成覆盖城乡的较为合理的养老服务模式。2019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按照“数字山东”建设战略部署,聚焦群众就医难点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深化医改新动力,挖掘经济新动能,提高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通过互联网+,使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相关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得到了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四)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发展良好
2017年,山东启动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并将医养健康产业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的五大新兴产业进行部署。当前,在山东,医养结合事业、产业“一体两翼”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已建立起总规模3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库。2019年4月28日,全国老龄办主任视频会议召开,山东探索创新,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取得新突破。印发了《山东省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服务规范》,出台了《老年人中高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参考目录》,山东各地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2019年5月24日,首创“互联网+医联体+居家医养(IMH)智能服务联合体运营模式”在济南正式启动,多个层次、多个视角将政府、公立医疗机构、医养健康企业的资源融合在一起,构建功能更加完善的医联体,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智慧医疗体系,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全面起势。到2019年,经过两年的示范省创建,“医养结合”模式在山东落地开花:以青岛市、济宁曲阜市为代表的“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福山区为代表的“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以淄博博山区、日照五莲县为代表的“机构医養,两院一体”模式;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代表的“医养康护、产教研学”模式等等。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老年人多了一份养老的踏实感和获得感。截止目前,山东省建设智慧医养社区314个,57.73万名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化社区居家医养服务;1517家医疗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养老服务,其中内设养老机构的有336家,开放护理型养老床位6.81万张。可以说,山东省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山东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既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共性,也有山东省自身发展面临的独特问题与挑战。跟全国的发展状况类似,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大老年人口的省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不平衡、供养服务与医养健康服务不平衡等问题。具体到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服务业供需失衡与消费不足同时存在。
山东省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整体而言养老服务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相对巨大的老龄人口的刚性需求,山东省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医养结合机构,居家养老机构,还是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呈现出供需失衡的状态。但与此同时,由于山东省经济结构的问题,山东省职工整体工资水平在国内还是偏低,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不高;同时,由于受到山东人口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消费水平普遍不高,不舍得花钱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所以山东省又出现了在养老消费方面的相对不足。养老设施数量少、标准低、城乡发展不均衡,远不能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际需求;部分农村敬老院床位规模过低甚至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老人入住意愿不强;城乡之间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因而,一方面是巨大的刚性需求,但另一方面却是消费水平相对偏低。所以,如何进一步提升山东省的养老金水平,并通过各种宣传和引导,鼓励老龄人口大胆消费,推动山东省养老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这是山东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水平还较低,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山东省的养老服务业仍然是以医养结合为主,社会力量和民营资金投资相对不足,政府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措施,包括对于养老服务业的风险防范,发展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结合的公司伙伴关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政府包办的事情还是相对较多。尽管山东省早在2014年就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但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比如,对于一些社区的养老设施的投资,主要还是以基本的老年活动为主,功能比较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不完善,但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投资兴趣不大。
(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队伍建设不足。
受传统习惯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山东省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人员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受专业培训、专业技能、理念等相对较低的情况,包括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够,例如康复师、心理师、中医骨伤等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中数量很少;年轻人数量不多,现有护理员多数为下岗再就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养老服务出现了“老人干不动、中年人觉得累、年轻人不愿干”现象;养老服务行业“招不来人、用不上人、留不住人”,一线护理员的高流失率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三、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意义
医养健康产业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之一,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是实施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实的战略行动。上文已经论述,山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大的省份,养老压力巨大,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在山东省形成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山东省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山东省把去产能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探索建立市场自动出清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推动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的大力发展,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推进举措中强调,深入实施“健康山东”战略,促进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实现的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助于山东省整体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二)通过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
养老服务产业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很多,比如通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而这些产业都是绿色产业偏多,非常有利于山东省的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实践,推动山东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
四、大力发展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导向
为大力促进山东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结合山东省的实际,应该大力落实山东省政府历次出台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应该大力推动以下措施的落实。
(一)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和医疗服务产业体制的改革,激发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活力,提高山东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2016年山东省政府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发布了《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强调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还有涉及养老机构的用地、住房等改革,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举措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适应社會需要,解放思想,激活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和有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山东省已经将养老专业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工作重要内容,试图建设一支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为此,需要山东省政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增设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加快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的结合,大力促进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养老服务业相关机构的有效对接,加强对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定点定期培训,提升山东省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理论、从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三)加大老年产品用品开发,培育规模效应,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智能化发展,形成养老产业集群。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养老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研发适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视听辅助、起居辅助、营养保健、服装饰品、康复护理器械等用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结合,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老年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老年教育、健康养生、精神慰藉、异地养老等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到养老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制造企业加大智能养老服务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积极提升我国养老服务业智能水平。支持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养老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的养老产业集群,培育规模效应,利用新科技推动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