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口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传统的口语教学由于更加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虽无错误却不得体。如何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既准确又得体?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分析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口语教学 语用能力 交际法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的口语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解释生词的含义开始,然后就某一话题提问或展开讨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了解学生的看法之余,教師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字、词、语法以及发音是否标准,而对于学生在表达中的语用失误不够关注。其结果是,学生能够说出没有词汇、语法错误的句子,然而其表达却不合情理。
口语表达的误区在于: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词汇、正确的语法结构就能说出流利、地道的英语来。这其实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都是强调子、词、句及语法结构。句子是正确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用起来,有时候恐怕会让英语国家的人产生误解。比如:
A: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 Mary.
A:How old are you?
B:I’m 25.
A:Are you married?
B:No, I’m single.
上面的对话,从语法角度来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英语国家,恐怕只有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才会那样对话。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人都知道,交谈中(尤其是初次见面),询问对方(特别是女性)的年龄、婚姻是没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
因此,口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让学生避免“非语言”的错误。
2 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
学语言必须懂得语用。学英语只求增加词汇量,只求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 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英语运用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脱离语境学英语。由于语境总是与一定的交际场合发生联系,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社会及文化特征对语言的表达也就产生系统的、规律性的制约。因此,学生将学到的词汇、语法知识放到具体的交际场合去接受检验和辨别是十分必要的。
2.1 什么是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 即运用语言进行的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交际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与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社交功能的能力。交际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 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 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1977:40)说的“语法能力”, 其余三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accuracy), 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
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一般会有意识地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却容易忽略语言表达的合适性。因而,口语表达中语用失误的情况比比皆是。
2.2 什么是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并非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 而是说话不合时宜, 或者说话方式不得体, 表达不合乎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轻者会导致交流障碍,令人产生误解;重者会影响个人形象,被认为是“不真诚,傲慢无礼或居心不良的人”。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前者多跟语言本身的错误理解与使用有关,而后者则是因不了解或忽略交谈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例如:在一次口语课上,老师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发表看法。
Teacher:How do you like Wuhan city?
Student 1: I don’t like Wuhan city.
Student 2: I think Wuhan city is not good. It is dirty. The weather is bad. In summer, it’s very hot and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Student 3: In my eyes, Wuhan city is a nice place. First, it’s a big city. Second, it’s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lakes here. Third, the food is various and delicious. So, I like Wuhan city.
比较三位同学的回答不难看出,前两位同学的表达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语用失误。Student 1 出现了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老师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武汉这座城市?How do you like……?是用以表达 “你如何看待……?” “你觉得……怎么样?” 而Student 1 错误地理解成了 “你是否喜欢武汉?”, 所以那样回答。Student 2 的回答显然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试问,当别人(尤其是武汉人) 问你这个问题时, 得到的全是否定的、负面的、一无是处的回答, 她/他会怎么想? 她/他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的、傲慢无礼的家伙。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相信这样的交流也无法进行下去吧。这样的表达虽然从形式上看起来没有语法错误,但在内容上却有着严重的语用失误。相比之下,Student 3 的回答形式上准确, 表达内容上也得体。
由此可见,语用失误在学习语言表达时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努力加以纠正。
3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收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要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的训练上下功夫。
3.1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在语用中用词准确,语句合乎语法规则。而语言表达的得体,既指说话人说的话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又指说话人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下得体、合适。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但对于表达是否得体则关注不够。结果,学生虽然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交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位外国友人与一位中国女孩交谈时夸赞女孩说:“You look beautiful.” 女孩谦虚地回答: “ No, I’m not beautiful.” 她的回答虽无语法错误, 但不得体。她只需回答“Thank you .” 可以了。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从而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场面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思地培养学生注意所学文化中的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西方关于语言表达习惯,思维习惯,风俗、礼仪方面的常识,从而有意识地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表达的不同,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得体。
总之,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说话人一定要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角色,把握交际进程,有效地培养英语表达能力。
3.2 以交际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大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够使用它进行交流。因此,教学大纲首先要考虑到学习者将来会遇到何种情景,而情景又制约着使用何种语言。选择了场景,还要考虑角色、场合和谈话的题目,进而确定应该教授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去表达学习者要传递的信息。
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可按照不同的情景来设计话题。例如《大学英语基础基础口语教程》第一册中就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十六个话题,包括:相互认识,了解性格,个人爱好,讯问天气,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健身,等等。这本教材题材丰富,加上彩色插图为口语课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但由于教材中输入的材料太少,对于不同的情景又该如何表达,让学生感到无从张口,即便开口不是内容单薄,就是交谈不够合理、得体。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
交际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情景表演(role play), 即,按照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其目的是通过模拟一个个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掌握准确、得体的表达。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话题,向学生输入相關的词汇、短语及常用表达,同时设计合理的情景, 必要时还应给学生作出示范, 并且对于学生的表演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掌握该场景的得体表达, 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比如,《大学英语基础基础口语教程》第一册Unit 5 中的Shopping 这个话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场景:一学生扮演售货员,一学生扮演顾客,两人就某一商品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交易。这一情景看似简单,可涉及的表达内容却不少,包括:见面的问候,询问商品的价格、功能及其售后服务,讨价还价,如何付款等等。教师可让一组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由老师再输入正确、得体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反复操练,最终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表达。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合理表达的效果,也无形中加深了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印象。
由于口语课时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口语操练是每个口语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交际法教学更加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口语课中采用交际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总之,口语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语言输出不仅要合乎语法,而且要贴切得体。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时发展,齐头并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思考、多钻研,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去完善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嵋琳,习强毅.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英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专刊, 2007: 102-113.
[4] Jones, L.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1)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尤金 A.奈达. 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 [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6]秦海花.利用角色扮演培养交际中的文化意识.[J].中国英语教学,VOL.26NO.3:92-95.
关键词口语教学 语用能力 交际法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的口语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解释生词的含义开始,然后就某一话题提问或展开讨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了解学生的看法之余,教師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字、词、语法以及发音是否标准,而对于学生在表达中的语用失误不够关注。其结果是,学生能够说出没有词汇、语法错误的句子,然而其表达却不合情理。
口语表达的误区在于: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词汇、正确的语法结构就能说出流利、地道的英语来。这其实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都是强调子、词、句及语法结构。句子是正确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用起来,有时候恐怕会让英语国家的人产生误解。比如:
A: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 Mary.
A:How old are you?
B:I’m 25.
A:Are you married?
B:No, I’m single.
上面的对话,从语法角度来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英语国家,恐怕只有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才会那样对话。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人都知道,交谈中(尤其是初次见面),询问对方(特别是女性)的年龄、婚姻是没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
因此,口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让学生避免“非语言”的错误。
2 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
学语言必须懂得语用。学英语只求增加词汇量,只求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 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英语运用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脱离语境学英语。由于语境总是与一定的交际场合发生联系,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社会及文化特征对语言的表达也就产生系统的、规律性的制约。因此,学生将学到的词汇、语法知识放到具体的交际场合去接受检验和辨别是十分必要的。
2.1 什么是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 即运用语言进行的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交际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与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社交功能的能力。交际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 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 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1977:40)说的“语法能力”, 其余三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accuracy), 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
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一般会有意识地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却容易忽略语言表达的合适性。因而,口语表达中语用失误的情况比比皆是。
2.2 什么是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并非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 而是说话不合时宜, 或者说话方式不得体, 表达不合乎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轻者会导致交流障碍,令人产生误解;重者会影响个人形象,被认为是“不真诚,傲慢无礼或居心不良的人”。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前者多跟语言本身的错误理解与使用有关,而后者则是因不了解或忽略交谈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例如:在一次口语课上,老师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发表看法。
Teacher:How do you like Wuhan city?
Student 1: I don’t like Wuhan city.
Student 2: I think Wuhan city is not good. It is dirty. The weather is bad. In summer, it’s very hot and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Student 3: In my eyes, Wuhan city is a nice place. First, it’s a big city. Second, it’s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lakes here. Third, the food is various and delicious. So, I like Wuhan city.
比较三位同学的回答不难看出,前两位同学的表达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语用失误。Student 1 出现了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老师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武汉这座城市?How do you like……?是用以表达 “你如何看待……?” “你觉得……怎么样?” 而Student 1 错误地理解成了 “你是否喜欢武汉?”, 所以那样回答。Student 2 的回答显然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试问,当别人(尤其是武汉人) 问你这个问题时, 得到的全是否定的、负面的、一无是处的回答, 她/他会怎么想? 她/他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的、傲慢无礼的家伙。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相信这样的交流也无法进行下去吧。这样的表达虽然从形式上看起来没有语法错误,但在内容上却有着严重的语用失误。相比之下,Student 3 的回答形式上准确, 表达内容上也得体。
由此可见,语用失误在学习语言表达时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努力加以纠正。
3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收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要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的训练上下功夫。
3.1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在语用中用词准确,语句合乎语法规则。而语言表达的得体,既指说话人说的话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又指说话人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下得体、合适。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但对于表达是否得体则关注不够。结果,学生虽然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交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位外国友人与一位中国女孩交谈时夸赞女孩说:“You look beautiful.” 女孩谦虚地回答: “ No, I’m not beautiful.” 她的回答虽无语法错误, 但不得体。她只需回答“Thank you .” 可以了。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从而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场面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思地培养学生注意所学文化中的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西方关于语言表达习惯,思维习惯,风俗、礼仪方面的常识,从而有意识地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表达的不同,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得体。
总之,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说话人一定要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角色,把握交际进程,有效地培养英语表达能力。
3.2 以交际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大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够使用它进行交流。因此,教学大纲首先要考虑到学习者将来会遇到何种情景,而情景又制约着使用何种语言。选择了场景,还要考虑角色、场合和谈话的题目,进而确定应该教授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去表达学习者要传递的信息。
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可按照不同的情景来设计话题。例如《大学英语基础基础口语教程》第一册中就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十六个话题,包括:相互认识,了解性格,个人爱好,讯问天气,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健身,等等。这本教材题材丰富,加上彩色插图为口语课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但由于教材中输入的材料太少,对于不同的情景又该如何表达,让学生感到无从张口,即便开口不是内容单薄,就是交谈不够合理、得体。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
交际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情景表演(role play), 即,按照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其目的是通过模拟一个个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掌握准确、得体的表达。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话题,向学生输入相關的词汇、短语及常用表达,同时设计合理的情景, 必要时还应给学生作出示范, 并且对于学生的表演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掌握该场景的得体表达, 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比如,《大学英语基础基础口语教程》第一册Unit 5 中的Shopping 这个话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场景:一学生扮演售货员,一学生扮演顾客,两人就某一商品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交易。这一情景看似简单,可涉及的表达内容却不少,包括:见面的问候,询问商品的价格、功能及其售后服务,讨价还价,如何付款等等。教师可让一组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由老师再输入正确、得体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反复操练,最终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表达。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合理表达的效果,也无形中加深了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印象。
由于口语课时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口语操练是每个口语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交际法教学更加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口语课中采用交际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总之,口语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语言输出不仅要合乎语法,而且要贴切得体。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时发展,齐头并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思考、多钻研,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去完善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嵋琳,习强毅.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英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专刊, 2007: 102-113.
[4] Jones, L.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1)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尤金 A.奈达. 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 [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6]秦海花.利用角色扮演培养交际中的文化意识.[J].中国英语教学,VOL.26NO.3: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