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社会实践教学 积极促进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市丰满区劳动实践教育总校建校9年来,面向3万余名中、小学生和2000余名教师,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显著。鉴于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对社会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提升作用和学校有关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 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社会实践指人类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一般被认为是主体的行为及其表现。而关于“素质”的界定,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因学科侧重点不同,观察角度、解读也各有差异。教育学将素质理解为:由生理学和心理学共同发展而来,指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益于身心的各种特性、品质与能力的总和。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指的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提升、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育目标
  成功教育至少具备两个要素,即正确的教育目标和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此外,还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里国家将“实践活动”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文间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形成与己相适应的、独立解决事物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说,开发实践能力就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和品质。
  3 社会实践的作用及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措施
  3.1 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获得、有助于能力的长足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整合与完美,尤其对实践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的增强有独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社会实践,其对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2]。
  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通常由个性来表征。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个性发展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个性的形成过程也是实践活动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当实践者在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进而形成一种并列或从属关系时,主体的个性也随之形成。简言之,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必须通过人的多种活动、践行和体验来完成。传统文化中把人格理解为人品,健全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塑造完美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完美人格是人内在素质的核心,其能催生出仁爱和自信、诚信和自律、超越和谦虚、无私和勤奋以及尊重和自尊。
  3.2 具体做法
  1)以人为本,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其具体表现形式有访问、调查、演讲、训练和劳动等。目前,学校教师针对当前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个性,如自私、个人主义、不尊重他人、不善交际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怕失败和挫折等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出发,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探索优化心理素质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开展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性指导的研究,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实践基地是物质载体,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做法:一是深入发掘并利用现有的各种德育资源作为参观、考察和训练的实践基地;二是注意发挥校友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争取共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实践基地;三是就近寻找德育教育资源(如敬老院和孤儿院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和接触社会,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四是注意挖掘校园潜力,延伸校园劳动空间,扩大公益劳动范围。
  3)大胆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另一方面是课程实施素质化。教师可以积极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统、包等弊端,积极开拓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实行优教工程。近年来,学校在探索素质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先后举办了有关语文学科的“记者招待会”“辩论会”和“演讲会”等活动,这种形式多彩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全面素质的教育,培育了一些学有所长、个性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能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以身作则、齐心协力推进素质教育。首先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学校每学年都要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校领导亲自关心,召集会议,协调好校内外各部门的关系,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德育处提前拟订社会实践计划,发通知、做动员,并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班主任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实施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将实践计划纳入课表。再次,充分利用假期。假期课外生活持续时间长,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第四,建立考评机制。考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应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考核评价检验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在把握好主渠道的同时,还要辅以社会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3],其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光正.浅谈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7-81.
  [2]李明富.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24(9):157.
  [3]杨赟,董欲晓.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4.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劳动实践教育总校)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改革,在此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所改变,并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为和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国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本文着重对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  若要提高事业单位人才队伍质量
采用双层约束爆炸方法对高应变率环境下材料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存在拉伸断裂和绝热剪切断裂两种模式.碳含量越高,材料对绝热剪切越敏感;同种材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自由的美术活动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幼儿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起到影响甚至改造的作用。  1.为幼儿创设富有教育价值的教育环境,引起幼儿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幼儿园的大班实验班,十分注重主题活动区域的建设。我们在美工区内放置了幼儿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而这些材料和工具
论述了开展环境工程剪裁的必要性,介绍环境工程剪裁基本概念,分析环境工程剪裁目的和内容及会遇到的阻碍,最后指出了开展环境工程剪裁应具备的条件.
【摘要】 目的:探討分阶段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GDM患者120例,以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分阶段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基线期及干预后的血清FPG、2 h PG及GHbA1c水平变化,并跟踪两组妊娠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FPG、2 h PG、GHbA1c均显
【摘要】 目的:探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血气分析变化及平均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