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异苑》中的双音词进行穷尽式的描写与统计分析,试图探索其中双音词的结构特点和词汇特点,同时指出《汉语大词典》在收词、引例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旨在为汉语史尤其是词汇史的研究及辞书的编纂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关键词:《异苑》 双音词 构词方式 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
魏晋南北朝是语言发展的活跃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而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是这一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全书共十卷,计三百八十三条,篇幅短小,语言清新、简练。同时,因为描写的是民间的奇闻异事,所以其口语成分颇多,并具时代特色。吕叔湘先生在为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所作的《序》里指出,这一时期,“短书杂记大量产生,佛经译本也不避俗语,那里面常常可以遇到当时的口语词和口语词义”。[1]志怪小说就是那时大量产生的“短书杂记”中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2]这些小说虽用文言写成,但其中大部分作品的语言风貌与同时期其它文言作品如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范晔的《后汉书》、鲍照的骈赋及其诗歌等,颇有不同。《异苑》作为中古时期的一部作品,对其口语性语言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双音新词和新义的产生正是顺应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双音词语表义多元化的需要,因而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异苑》中双音词的构成方式
根据学界目前对双音词的界定标准,我们找出《异苑》中的727个双音词(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年号、官名等专有名词),现将这些双音词按其结构方式分类,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一)语音构词48个,其中音译外来词2个(沙门、浮图)。叠音式3个(苍苍、盈盈、历历)。连绵词共39个:其中双声的有14个(如仿佛);叠韵的有12个(如殷勤);非双声叠韵的有13个(如惼懆)。拟声词4个(磕磕、呦呦、砰磕、殷殷)。
(二)语法构词681个,一类是附加式,共44个,虚词前加式有6个(如有顷);虚词后加式有38个(如蹶然)。一类是词序构词,可以细分为联合式(268个)、偏正式(297个)、动宾式(46个)、主谓式(5个)、补充式(10个)、重叠式(7个)、介宾式(3个)。
上面的描写反映出《异苑》中双音词的构词方式有如下特点:
1.《异苑》中的双音词包括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种。2.语法构词有680个,占双音词总数的93.4%,其中词序构词有636个,占语法构词的93.5%,占双音词总数的87.4%。附加式构词共有44个,占语法构词的6.5%,占双音词总数的6%。
3.词序构词中,偏正式最多,有297个,占词序构词的43.7%,占双音词总数的40.8%;联合式次之,有268个,占词序构词的39.4%,占双音词总数的39.3%;其它依次是:动宾式有46个,占词序构词的6.8%,占双音词总数的6.3%;补充式有10个,占词序构词的1.5%,占双音词总数的1.4%;重叠式有7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1%,占双音词总数的0.9%;主谓式有5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0.7%,占双音词总数的0.6%;介宾式有3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0.4%,占双音词总数的0.4%。
4.语音构词不是构词的主流,但也不可忽视。《异苑》中语音构词有48个,占双音词总数的6.6%,其中以连绵词居首位,《异苑》中连绵词有39个,占语音构词的81.3%,占双音词总数的5.4%。
5.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异苑》中附加式的双音词以“然”作词尾的情况颇多,有23个,占《异苑》中附加式双音词的53.5%。
二、《异苑》中的双音新词及其特点
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双音节词作为复音节词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在不断推陈出新。[3]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动荡变革,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和新概念,因而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这在《异苑》中有所体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新词是在《异苑》中出现而在南朝宋以前未见用例的词。具体确定双音新词的方法是把按标准从《异苑》中搜索出来的双音词放到《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逐个进行检索,凡是在《大词典》中首引为书证的词,或是在《异苑》中出现了但是书证晚于南朝宋时期的词,则被认定为在《异苑》中出现的新词。
《异苑》中的双音新词总共有71个,其中语音构词4个,占双音新词的5.6%,与《异苑》中语音构词占双音词总数相比,比例有所降低,可见语音构词已经衰落。《异苑》中以语法构词形成的双音新词有67个,占双音新词总数的94.4%,其中又以偏正式居多,有36个,占语法构词的53.7%,占双音新词的50.7%;联合式次之,有22个,占语法构词的32.8%,占双音新词的31%;补充式有3个,占语法构词的4.5%,占双音新词的4.2%;附加式和动宾式各有2个,分别占语法构词的3%,占双音新词的2.8%;介宾式有1个,占语法构词的1.5%,占双音新词的1.4%。
但是在《异苑》的71个双音新词中,有44个在《大词典》中属于书证迟后的双音词,占双音新词的62%,由此可见,《大词典》对这些新词的吸纳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其中《大词典》首引南朝宋以后、唐以前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7个:搜觅、门扉、觞肴、扫帚、心绪、南陌、传唱;首引唐五代宋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2个:蝴蝶、蜈蚣、骇怖、伦次、构制、好意、吉兆、真形、佳茗、团扇、弹弓、秫米、石房、樵人、芒履、孙儿、野行、哀嗟、制伏、钤下、且可、去世;首引元明清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10个:阻塞、叙述、亮彻、逵陌、切勿、凶兆、痿病、炮竹、奉别、请示;首引近现代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5个:剥夺、巨流、咒文、直达、栗然。
三、原有的双音词在《异苑》中表现出的新义
“词的新陈代谢,不单表现为词的数量的增减,还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4],这种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十分活跃,这个时期除产生了大量新词而增加词汇的量以外,许多词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意义,还产生了新义,从而促成词汇质的发展。《异苑》中这样的词有23个,从词义引申的结果来看,有词义范围扩大的(7个):如伺候(守候观望)、铨次(次序)、辉辉(光润);有词义范围缩小的(4个):秽污(特指粪)、通情(通男女间的情意)、暴疾(突然发病);有词义范围转移的(12个):大客(象的别名)、行道(路人)、高足(高才弟子)、流溢(漫溢)。
《异苑》中这些双音词语新义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外乎是遵循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在社会环境和语言内部的双重变化的影响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充分发挥思维、联想、想象能力,从而使词语的意思千变万化,能更精确地描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异苑》中虽然有23个产生新义的双音词,但是在《大词典》的引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其价值,在这些词的该义项下,有16例书证迟后,占产生新义的双音词总数的69.6%。其中《大词典》首引南朝宋以后、唐以前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个:精光、阳道;首引唐五代宋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8个:辉辉、翱翔、枯朽、行道、侨人、平安、招呼、流溢;首引元明清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4个:铨次、兄弟、通情、砰磕;首引近现代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个:田野、明亮。
四、《异苑》双音词中《大词典》的漏收词目
汉语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言文分歧的痕迹,至魏晋南北朝越来越明显。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异苑》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不只是体现在《异苑》中的双音新词能弥补辞书举例时代偏晚的不足,还体现在弥补辞书收词的不足。在《异苑》中出现但是在《大词典》中未立词目的双音词有5个:灾弊(灾祸、灾害)、督监(负责督查监视的人)、追觅(寻觅)、免济(脱离困境)、睛瞳(眼珠)。
以上对《异苑》中的双音词进行了简要归总,并从其构词方式上进行了简单分析,重点是对双音新词和新义进行了穷尽式的描写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以修正《大词典》为目的,将在《异苑》中已出现,但是《大词典》引例迟后,或是漏收的双音罗列了出来,以期能对《大词典》的修正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注释:
[1]吕叔湘.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序[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
[2]吴新江.古小说《异苑》校理献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3).
[3]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J].中国语文,1999,(5).
[4]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范崇高 欧瑶 四川自贡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643000)
关键词:《异苑》 双音词 构词方式 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
魏晋南北朝是语言发展的活跃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而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是这一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全书共十卷,计三百八十三条,篇幅短小,语言清新、简练。同时,因为描写的是民间的奇闻异事,所以其口语成分颇多,并具时代特色。吕叔湘先生在为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所作的《序》里指出,这一时期,“短书杂记大量产生,佛经译本也不避俗语,那里面常常可以遇到当时的口语词和口语词义”。[1]志怪小说就是那时大量产生的“短书杂记”中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2]这些小说虽用文言写成,但其中大部分作品的语言风貌与同时期其它文言作品如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范晔的《后汉书》、鲍照的骈赋及其诗歌等,颇有不同。《异苑》作为中古时期的一部作品,对其口语性语言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双音新词和新义的产生正是顺应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双音词语表义多元化的需要,因而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异苑》中双音词的构成方式
根据学界目前对双音词的界定标准,我们找出《异苑》中的727个双音词(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年号、官名等专有名词),现将这些双音词按其结构方式分类,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一)语音构词48个,其中音译外来词2个(沙门、浮图)。叠音式3个(苍苍、盈盈、历历)。连绵词共39个:其中双声的有14个(如仿佛);叠韵的有12个(如殷勤);非双声叠韵的有13个(如惼懆)。拟声词4个(磕磕、呦呦、砰磕、殷殷)。
(二)语法构词681个,一类是附加式,共44个,虚词前加式有6个(如有顷);虚词后加式有38个(如蹶然)。一类是词序构词,可以细分为联合式(268个)、偏正式(297个)、动宾式(46个)、主谓式(5个)、补充式(10个)、重叠式(7个)、介宾式(3个)。
上面的描写反映出《异苑》中双音词的构词方式有如下特点:
1.《异苑》中的双音词包括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种。2.语法构词有680个,占双音词总数的93.4%,其中词序构词有636个,占语法构词的93.5%,占双音词总数的87.4%。附加式构词共有44个,占语法构词的6.5%,占双音词总数的6%。
3.词序构词中,偏正式最多,有297个,占词序构词的43.7%,占双音词总数的40.8%;联合式次之,有268个,占词序构词的39.4%,占双音词总数的39.3%;其它依次是:动宾式有46个,占词序构词的6.8%,占双音词总数的6.3%;补充式有10个,占词序构词的1.5%,占双音词总数的1.4%;重叠式有7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1%,占双音词总数的0.9%;主谓式有5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0.7%,占双音词总数的0.6%;介宾式有3个,分别占词序构词的0.4%,占双音词总数的0.4%。
4.语音构词不是构词的主流,但也不可忽视。《异苑》中语音构词有48个,占双音词总数的6.6%,其中以连绵词居首位,《异苑》中连绵词有39个,占语音构词的81.3%,占双音词总数的5.4%。
5.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异苑》中附加式的双音词以“然”作词尾的情况颇多,有23个,占《异苑》中附加式双音词的53.5%。
二、《异苑》中的双音新词及其特点
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双音节词作为复音节词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在不断推陈出新。[3]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动荡变革,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和新概念,因而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这在《异苑》中有所体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新词是在《异苑》中出现而在南朝宋以前未见用例的词。具体确定双音新词的方法是把按标准从《异苑》中搜索出来的双音词放到《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逐个进行检索,凡是在《大词典》中首引为书证的词,或是在《异苑》中出现了但是书证晚于南朝宋时期的词,则被认定为在《异苑》中出现的新词。
《异苑》中的双音新词总共有71个,其中语音构词4个,占双音新词的5.6%,与《异苑》中语音构词占双音词总数相比,比例有所降低,可见语音构词已经衰落。《异苑》中以语法构词形成的双音新词有67个,占双音新词总数的94.4%,其中又以偏正式居多,有36个,占语法构词的53.7%,占双音新词的50.7%;联合式次之,有22个,占语法构词的32.8%,占双音新词的31%;补充式有3个,占语法构词的4.5%,占双音新词的4.2%;附加式和动宾式各有2个,分别占语法构词的3%,占双音新词的2.8%;介宾式有1个,占语法构词的1.5%,占双音新词的1.4%。
但是在《异苑》的71个双音新词中,有44个在《大词典》中属于书证迟后的双音词,占双音新词的62%,由此可见,《大词典》对这些新词的吸纳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其中《大词典》首引南朝宋以后、唐以前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7个:搜觅、门扉、觞肴、扫帚、心绪、南陌、传唱;首引唐五代宋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2个:蝴蝶、蜈蚣、骇怖、伦次、构制、好意、吉兆、真形、佳茗、团扇、弹弓、秫米、石房、樵人、芒履、孙儿、野行、哀嗟、制伏、钤下、且可、去世;首引元明清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10个:阻塞、叙述、亮彻、逵陌、切勿、凶兆、痿病、炮竹、奉别、请示;首引近现代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5个:剥夺、巨流、咒文、直达、栗然。
三、原有的双音词在《异苑》中表现出的新义
“词的新陈代谢,不单表现为词的数量的增减,还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4],这种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十分活跃,这个时期除产生了大量新词而增加词汇的量以外,许多词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意义,还产生了新义,从而促成词汇质的发展。《异苑》中这样的词有23个,从词义引申的结果来看,有词义范围扩大的(7个):如伺候(守候观望)、铨次(次序)、辉辉(光润);有词义范围缩小的(4个):秽污(特指粪)、通情(通男女间的情意)、暴疾(突然发病);有词义范围转移的(12个):大客(象的别名)、行道(路人)、高足(高才弟子)、流溢(漫溢)。
《异苑》中这些双音词语新义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外乎是遵循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在社会环境和语言内部的双重变化的影响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充分发挥思维、联想、想象能力,从而使词语的意思千变万化,能更精确地描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异苑》中虽然有23个产生新义的双音词,但是在《大词典》的引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其价值,在这些词的该义项下,有16例书证迟后,占产生新义的双音词总数的69.6%。其中《大词典》首引南朝宋以后、唐以前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个:精光、阳道;首引唐五代宋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8个:辉辉、翱翔、枯朽、行道、侨人、平安、招呼、流溢;首引元明清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4个:铨次、兄弟、通情、砰磕;首引近现代用例为最早书证的有2个:田野、明亮。
四、《异苑》双音词中《大词典》的漏收词目
汉语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言文分歧的痕迹,至魏晋南北朝越来越明显。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异苑》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不只是体现在《异苑》中的双音新词能弥补辞书举例时代偏晚的不足,还体现在弥补辞书收词的不足。在《异苑》中出现但是在《大词典》中未立词目的双音词有5个:灾弊(灾祸、灾害)、督监(负责督查监视的人)、追觅(寻觅)、免济(脱离困境)、睛瞳(眼珠)。
以上对《异苑》中的双音词进行了简要归总,并从其构词方式上进行了简单分析,重点是对双音新词和新义进行了穷尽式的描写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以修正《大词典》为目的,将在《异苑》中已出现,但是《大词典》引例迟后,或是漏收的双音罗列了出来,以期能对《大词典》的修正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注释:
[1]吕叔湘.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序[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
[2]吴新江.古小说《异苑》校理献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3).
[3]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J].中国语文,1999,(5).
[4]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范崇高 欧瑶 四川自贡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6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