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些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而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作用,需讲究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策略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为立体的声音,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不仅如此,在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以下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一些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一、明确朗读的重要性和朗读的基本要求
  1.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有着很多言外之意。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弱,通过反复朗读,调动全身的感官参与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篇章,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风格,使学生受到作品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一些语言知识自然而然地钻进学生的大脑,慢慢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需要使用的时候脱口而出,从而自然地完成语言知识的积累。最后,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拥有良好的语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和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综合素质。而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狠抓朗读训练。
  2.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是说,学生先要做到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不少字,不加字,正确断句,口齿清晰,不磕磕巴巴。通过多次反复读文本,体悟文本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进行朗读,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对朗读教学不太重视,也就不会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只是让学生集体读一下或者叫几个学生读一下就算朗读了,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的朗读教学对于学生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朗读水平无法提高。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学会朗读。那么,时间从哪里来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给朗读留出时间,教师就要少讲、少说。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去掉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没有多少用处的课堂环节让位给朗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不要让朗读成为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要求,切实取得朗读成效,从而使学生乐于朗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自信
  教师应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在组织朗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课堂组织,积极培养和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可以根据朗读课文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男女单读、小组分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领读、角色朗读、教师参读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是学生全员参与行动,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可以帮学生树立并提高自己朗读的自信心。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身心的成长都十分有利。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十分长远的意义。
  四、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能力的培养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同时也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因此,朗读能力的培养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早抓,并且越早越好。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凡朗读较好的学生无一不是从早抓起的。
  2.注重朗读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知道读得好坏,但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很难说得清。因此教师要特别做好朗读的评价,并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评价应以肯定优点为主,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举办朗读比赛等一些活动,在班级内形成好的朗读风气。
  3.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范读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对于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还可发挥课文朗读的磁带和班级中读得较好学生的示范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又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其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为语文的教、学、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耿红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体会.学周刊,2012.10.
  [2]栗晓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朗读浅议.学周刊,2011.1.
  [3]都娜.也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学周刊,2012.8.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22号我上了一节市级语文观摩课《三峡》,这是一篇描写雄伟壮丽三峡的文言文,仅150余字,作者郦道元妙笔生花,让我们这些1500多年之后的人读起来仍然觉得恍如身临其境。市区各中学的老师在这节课之后一方面发表了对这节课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对今后如何教授文言文提出了不同方法和建议,听后颇有感触。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然而文言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推广和普及成为了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科协就是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基地,搞好科技咨询工作是科协创办的初衷和目的,如何提高科协的科
摘 要: 学生知识水平与智力发展之间是有区别的,作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重视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各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从教材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科学地提出每堂课的具体要求,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观察力 概念 智力 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水平高低的标尺,加
夏收時节,农民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抢收小麦,到处是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期刊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城市化建设逐渐蔓延和深入.为提升基础建设步伐,对道桥建设的重视逐渐加重.道桥建设作为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工程,其工程施
目的探讨巨大儿对分娩方式、产时并发症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正常体质量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卢梭认为,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人类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学习如何学习。  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还难以走出“老师卖力地教,学生被动的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造成学生兴趣索然,学习积极性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
意外失火:破窗脱身打滚灭火  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员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办学和提升本校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条件。作为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图书采编工作担负着图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工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图书
時下,河北唐山遵化市娘娘庄乡香白杏进入成熟期,当地采取果品专业合作社保底包销、经纪人收购、邮政物流合作等销售方式,使收获的香白杏销路畅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