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相关论文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根据《魏书》的记载,竟是一个“酷吏”。据说根据如下: 一,在北魏宣武帝景明中年,郦道元在作冀州镇东府长史......
公元527年,也就是北魏孝昌三年正月,在今陕西临潼县附近的阴盘驿亭里,发生了一幕人间惨剧,史上著名的地理作家郦道元被叛将萧宝夤派人......
苏教版语文收录的若干篇古文,简洁凝练,含蓄深沉,可谓文质兼美。结合本市中考必考的几篇写景类古文,例如郦道元的《三峡》、柳宗元的《......
大江东去。长江三峡工程2003年6月开始库区蓄水,千百年来积淀和汇聚的人文精华与峡江风景,有很多将淹没于水底。“自三峡七百里中......
梅花玉产自河南汝阳县境内,致密坚韧,底色如墨,其上缀满白、黄、绿、红等色花朵及粉色细枝,恰似含苞傲梅,故称“梅花玉”,为我国独......
霍泉是我省著名的历史大泉,其文化悠久.北魏郦道元的记载“霍水出白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记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古以来开发水利、减轻水害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各种描述河流、湖泊的文献成为中华......
[题目]rn2009年9月15日凌晨,三峡175米试验性蓄水工程启动,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而今的三峡不仅像一轴展不尽的山......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
茅津渡在山西省平陆县城南4 km处,据北魏郦道元说“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故名茅津渡,又叫陕津渡.它与风陵......
常听到这样的话:“不走大西北,就不算到过中国;不去金银滩,就不算到过青海!”rn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金银滩是美丽的、富饶的,......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修订,除了表述更加规范科学,与考情更加对位契合之外,最具有实质性的修订共有三处。为了帮助广大考......
2012年3月22号我上了一节市级语文观摩课《三峡》,这是一篇描写雄伟壮丽三峡的文言文,仅150余字,作者郦道元妙笔生花,让我们这些1500多......
岩画是绘制或刻制在石头上的图画。它是早期狩猎者怀着敬畏和希冀的心理和与他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在崖壁上的投射,展示了人类......
从古至今,地理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得无数文人学者竞折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自幼爱好游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留下地理巨著《水经......
摘要: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几个都城的人文景观进行了观照,其中着重描写了北魏都城洛阳的人文景观。通过对洛阳古典园林、宗教文化......
当代书坛以一种异于古代书坛方式来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擢拔人才,营造氛围,刺激创作。这个方式就是大型的书法展览——只有在资讯......
上海《语文学习》2008年第3期刊发了张斗和先生的《〈三峡〉五题》,就《三峡》这一散文名篇的理解提出了不少新见。不过,关于这一......
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作者叫郦道元.因为选自该书的名篇,是初中生的必背篇目.可是,在大家背过了“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
小汤山的温泉,一度曾是帝王权贵的最爱.rn继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记载了小汤山地区地热温泉的盛况之后,慕名来小汤山泡温泉的名人就......
写作是技能,生活处处离不开写作,而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几乎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受到了语文教师......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是三国初期的《水经》注释,作者是北魏(386-534)的郦道元.《水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水系分布的专......
在我省西和县南60公里,群峰耸立,莽莽苍苍.在层峦叠嶂之中,有一座突兀陡峭的奇峰,拔地而起,直刺蓝天,独冠群山.这座孤高入云的山峰......
郦道元的文风与六朝时期一般诗文不同。他注重文字的修饰,崇尚遒整明沽,简练恰切,以非常审慎的态度造词造句;他反对徒有其形式美的浮靡......
2012年4月,我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角色)送教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送教活动,观摩了很多好课,也听......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但今天的晋祠和滕王阁一样人影难觅.只有一群黑黢黢的建筑在寒风里静默着。郦道元说晋祠“际山枕水”,那悬瓮山......
郦道元在《魏书》中被列入酷吏一列,后人多认为是由于郦氏实行暴政和魏收人品等原因造成。从“酷吏”一词的语言文化角度看,应该是......
郦道元的《水经注》既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生动优美的文学作品,其山水景致的描写清丽雅致。实为卓绝一世的写景佳作......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辨性质的游记,东坡先生夜泊绝壁之下,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著录汉魏时期金石碑刻众多,其中在卷四十《渐江水注》中集中收录了吴越地域汉魏时期六处石刻文献:余......
一个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水经注》的作者叫郦道元。因为选自该书的名篇《三峡》,是初中生的必背篇目。可是,在大家背过了“郦道......
凤羽是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徐霞客称为是一个世外桃花源的地方。 早在公元420~532......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丁丑日实地考察、探求石钟山命名的整个过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记”。“作者既不......
《三峡》的作者是谁?我们查阅了一些教材,如《中国文学发展简史》(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历代文选》(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196......
“曲水亭南录事家,朱门紧靠短桥斜。有人桥上湔裙坐,手际飘过片片花。”伴读诗句,流水、小桥、亭榭和洗衣人等清丽雅致的景象不觉浮现......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行旅可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