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更有效呢?下面我就从小组的组建与分工、有效合作内容的选择、组际竞争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鼓励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要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有合作学习的意识。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不少孩子更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顾自己的感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弄得自己完成不了,别的同学也参与不了。因此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学生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才会主动地合作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我采用了“鼓励评价”这种办法,来培养学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材料准备齐全、分组活动时能团结合作、认真探究,交流时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加分。反之,则减分,学期末,得分最多的小组为本班的“科学优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还包括了小组内成员自评、他评,小组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的内容全面,包括了小组合作活动各个阶段的各方面的评价;评价注重小组的整体性和全程性。
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这样的“鼓励评价”,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合理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学习小组的组建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按共同的兴趣,自主分组。学生在组合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有时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也会出现部分学生“没人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集中指导和调整。教师做调整工作时,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也要让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合理分工做好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小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小组要推荐学习小组组长并进行分工,这时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分工技能。分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优势互补,要尽量考虑个性差异,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小组合作学习做到责任到人,并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他人。此次让每个组员的价值作用都得到了发挥,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对于高段年级的同学,不同的合作活动还可采用动态轮换的分工方法,这样可以保护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给每个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做好组建和分工工作后,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小组活动氛围,它是完成合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在合作小组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成员推卸责任,或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合作活动会陷入困境,这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认真虚心地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定能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小组,从而发挥出小组团结的力量。和谐的小组关系需要所有小组成员一起维护,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分工”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合适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小组合组学习。有些内容不适合小组合组学习的,我们不要强硬套用小组合作来进行教学,在有需要和有条件时才引导学生去小组合作学习。
在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中,在介绍完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我引导“如果把你们小组的物品放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我话音刚落,小组里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个合作活动较为简单,教师也没有强调说要学生们一起合作学习,但教师选择好合适的内容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合作学习了,这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加强指导”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在开展合作 的时候,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认真倾听并观察小组活动,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发现合作学习效果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指导,就能避免无效合作的出现,使学生合作学习更有效,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有学生说“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都没有做到”。这个情况在低年级的学生中经常出现。有些低年级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把实验材料往自己身边放,或者把一些实验物品抓在手中不让其他学生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及时加强指导,要求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发挥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才能提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
一、“鼓励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要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有合作学习的意识。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不少孩子更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顾自己的感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弄得自己完成不了,别的同学也参与不了。因此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学生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才会主动地合作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我采用了“鼓励评价”这种办法,来培养学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材料准备齐全、分组活动时能团结合作、认真探究,交流时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加分。反之,则减分,学期末,得分最多的小组为本班的“科学优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还包括了小组内成员自评、他评,小组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的内容全面,包括了小组合作活动各个阶段的各方面的评价;评价注重小组的整体性和全程性。
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这样的“鼓励评价”,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合理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学习小组的组建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按共同的兴趣,自主分组。学生在组合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有时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也会出现部分学生“没人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集中指导和调整。教师做调整工作时,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也要让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合理分工做好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小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小组要推荐学习小组组长并进行分工,这时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分工技能。分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优势互补,要尽量考虑个性差异,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小组合作学习做到责任到人,并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他人。此次让每个组员的价值作用都得到了发挥,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对于高段年级的同学,不同的合作活动还可采用动态轮换的分工方法,这样可以保护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给每个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做好组建和分工工作后,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小组活动氛围,它是完成合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在合作小组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成员推卸责任,或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合作活动会陷入困境,这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认真虚心地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定能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小组,从而发挥出小组团结的力量。和谐的小组关系需要所有小组成员一起维护,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分工”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合适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小组合组学习。有些内容不适合小组合组学习的,我们不要强硬套用小组合作来进行教学,在有需要和有条件时才引导学生去小组合作学习。
在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中,在介绍完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我引导“如果把你们小组的物品放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我话音刚落,小组里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个合作活动较为简单,教师也没有强调说要学生们一起合作学习,但教师选择好合适的内容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合作学习了,这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加强指导”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在开展合作 的时候,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认真倾听并观察小组活动,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发现合作学习效果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指导,就能避免无效合作的出现,使学生合作学习更有效,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有学生说“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都没有做到”。这个情况在低年级的学生中经常出现。有些低年级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把实验材料往自己身边放,或者把一些实验物品抓在手中不让其他学生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及时加强指导,要求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发挥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才能提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