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尽管男女获得相关致病突变的概率相等,但由于两性之间致病突变外显率的差异,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Brugada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方面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相比男性,女性较少出现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预后明显好于男性患者。目前仍无针对女性的危险分层策略,研究认为心脏骤停史和晕厥史是女性患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但
【机 构】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30006,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3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尽管男女获得相关致病突变的概率相等,但由于两性之间致病突变外显率的差异,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Brugada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方面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相比男性,女性较少出现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预后明显好于男性患者。目前仍无针对女性的危险分层策略,研究认为心脏骤停史和晕厥史是女性患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但自发1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电生理检查、猝死家族史和SCN5A基因突变等因素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其他文献
射频导管消融所使用的功率和时间是引起组织损伤的两大重要因素,高功率短时程(HPSD)的射频消融模式主要通过阻抗式加热使目标组织实现快速、彻底的损伤,从而避免长时程消融引起的传导式加热而造成深部或周边组织的附带损伤。HPSD产生的损伤灶宽大、浅而局限,尤其适用于环肺静脉前庭消融,相关研究已显示应用HPSD模式行肺静脉隔离安全、有效,同时可明显缩短射频消融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降低。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并发锁骨下挤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起搏器植入并发锁骨下挤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感知起搏功能异常的心电图或腔内电图、导线阈值和阻抗的变化、影像学表现、处理和随访等。结果共15例患者发生起搏器植入并发锁骨下挤压综合征。其中原有症状复发9例,心外刺激症状4例,无症状4例;感知功能障碍14例;起
目的观察经皮植入左心耳封堵器(Watchman封堵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后不同抗凝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接受经皮植入Watchman封堵器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后45 d内服用抗凝药物,根据抗凝药物类型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组和利伐沙班组。比较术中参数及围术期并发症(血栓栓塞事件、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前心电图指标对于预测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术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接受AVR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早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将其分为两组:左心室重构组(术后早期LVEDD较术前减少≥10%);左心室非重构组(术后早期LVEDD较术前减少<10%
目的心脏起搏导线相关静脉阻塞是心脏起搏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但目前其危险因素仍不明确,本研究为明确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探讨引起上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二病区行起搏器更换、导线调整或起搏器升级治疗的106例患者,术前行上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导线植入侧相关静脉有无严重狭窄和闭塞,根据检查结果,将静脉正常和轻中度狭窄(狭窄程度<75%)归为静脉
心源性栓塞造成的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14%~30%,且病情更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防治方式较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致卒中有很大不同。心源性卒中多存在明确的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其中由心房颤动(房颤)所致者占绝大多数。大多数心源性卒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措施予以预防。目前对心源性卒中的防治存在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为更好指导临床做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工作,在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预
目的分析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诱发晕厥与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晕厥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HUTT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且诊断为VVS的214例门诊或住院患者,按HUTT中有无发生晕厥分为晕厥组和无晕厥组,对两组患者HUTT时的血压、心率、异常心电现象及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国际研究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是一种利用脉冲场为能量的新型消融方式。因其对心肌组织的优先选择性、非热能消融、瞬时的能量释放和不易损伤临近组织器官等特点,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随着第1个人体可行性试验及首个临床试验的报道,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被证明是1种安全、可靠,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消融新能量。本文将就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进展展开论述。
目的观察50~60 W高功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即刻疗效、手术效率和围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4~9月由一名医师完成50~60 W高功率双侧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nous isolation,PVI)的房颤患者72例,均为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依照本中心诊疗常规接受围术期管理,并依照房颤类型和术中发作情况选择合理术式进行
目的观察盐酸尼非卡兰治疗心室电风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发作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心室电风暴的患者45例,观察静脉应用尼非卡兰的复律效果。尼非卡兰的用法: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时应用尼非卡兰静脉注射,负荷量0.2~0.3 mg/kg,除1例患者没有应用维持量外,其他患者维持量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