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口头传统的民间叙事,其分析平台由具体到抽象可分为语言层、文学层、逻辑层.各个层级均可呈现为名词性与动词性成分的有机组合,同一则叙事文本在三个层级的呈现形式具有同位关系.这三个层级共同确立了一个限定性的规则系统.依据这些规则,在逻辑层生成的一个陈述句,可以在文学层派生出许多不同的情节;进而,这些情节又能在语言层派生出更多面貌殊异的叙事.明确了文本系统的名—动词性维度和三个层级之后,我们可从动词性、名词性、动词性与名词性双重标准这三种路径重审民间叙事.名词性成分在韵文叙事和散文叙事中呈现出明显的密度差异.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 北京,100732
【出 处】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口头传统的民间叙事,其分析平台由具体到抽象可分为语言层、文学层、逻辑层.各个层级均可呈现为名词性与动词性成分的有机组合,同一则叙事文本在三个层级的呈现形式具有同位关系.这三个层级共同确立了一个限定性的规则系统.依据这些规则,在逻辑层生成的一个陈述句,可以在文学层派生出许多不同的情节;进而,这些情节又能在语言层派生出更多面貌殊异的叙事.明确了文本系统的名—动词性维度和三个层级之后,我们可从动词性、名词性、动词性与名词性双重标准这三种路径重审民间叙事.名词性成分在韵文叙事和散文叙事中呈现出明显的密度差异.
其他文献
"多模态"是20世纪末以来跨学科热门理论话题,相关研究扩展到语言学之外的各种文化表达形式,特别是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意义表达的模态符号研究,与"语言符号学""多媒介"或"多感官"等概念关系密切.近年来,作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命题的"多模态人类学"(multimodal anthropology)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从多模态的词源和概念入手,对多模态指向的梳理和对多模态人类学倡导背景以及多模态民族志发展过程的追溯可以推动综合性多模态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生态环境是一个与现代科学进程有着密切关联的概念,其内含的演化概念呈现了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思考历程.人类学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既采用跨学科视角,积极借用生态系统、能量等自然科学知识,又立足于田野工作和文化分析,为我们深入理解文化—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贡献.人类学的生态环境研究先后以描述特定族群-环境互动状况、探索文化进化规律和理解生态危机为主要目标,并逐渐将研究领域从少数族群的生态适应扩展到环境污染、气候变迁、病毒传播等议题.国内人类学界的生态环境研究既受西方学术语境影响,又是在回应中国环境问题
中国手稿文化的早期传统,有着古代民族学与民族语言文字之学的大量珍贵原始材料,但在运用认知民族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方面几乎空白.以认知民族语言学研究中国手稿文化,不仅是民族学与认知语言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正确释读古代中国手稿、完整理解中国手稿文化以及古人写本真迹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必须.作为极具手稿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语言文字,殷商甲骨文以其字符体系的体验性特征与隐喻性思维等认知学特点,成为理解认知民族语言学哲学立场与三大基本原则的佳例.认知甲骨学的框架语义与语义背景构式理论,拓展了"认知构式语法"
流动与链接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人、物、信息的流动和链接构成了整个世界运行的方式和规则.网络链接、云计算、复杂数据库和人类计算改变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方式,由此人类学对于人的文化理解与解释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流动与链接状态下的文化,例如空间变迁、人际关系嬗变以及文化新秩序成为新的学术话题.
网络时代给予了文化遗产一个新的自我展演和表现的新空间,从线下到线上,传统文化经历了生存和表达空间的巨大转换.在新的空间中,基于文化自我展演的视频文本增加了民族文化呈现的观赏性、真实性和互动性.与此同时,流量变现激励下的平台生态也磨合出一套文化传承的新机制,刺激了文化持有者的传承意愿,客观上激活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在网络空间中呈现的民族文化与具体的时空解绑会导致文化意义缺失,这也是文化传承中需要注意的新问题.
竹简、帛书及石刻等考古文献属于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认知民族语言学、认知简帛学与认知甲骨学等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目前在考古文献的研究中已有较多应用.从认知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对考古发现的与"慎独"有关的重要的简帛、石刻材料加以探讨,为理解"慎独"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认知民族语言学的认知原则来看,简帛及传世文献所见"慎独"与清华简所见"中"的关联,即是"思维的隐喻性"的体现;从认知语言学范畴及概念整合的视角看,"慎独"所包含的"谨慎独处""诚""专于内心""珍重"四义实出于不同范畴化及概念整合的
在全球的文科学界中,有一门唯独在当代中国催生出的新兴学科——玉学(或称"玉文化研究").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回顾伴随着玉学研究的当代兴起而来的理论建构过程,概括为七大理论命题,尝试解说这些全新理论命题的提出和讨论,对中国文化深度认知的创新引领意义.
21世纪以来,网络民族志大量涌现,其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演变趋势将使人类学发生如下变化:民族志之变、田野地点之变、社会之变、个人之变以及文化之变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无法避开的.相关改变前后连贯,续写出人类学民族志书写的三部曲,即从书房人类学到田野人类学,再到网络人类学,隐含着当下世界人类学书写的文化转型,影响着人类学惯常使用的民族志书写和传播的旧有模式.网络虚拟现实的存在也使得既有的人类学文化研究区域限界被消除或抹平,大家同时共在一个虚拟的互联网平台之上,传统的时空观念受到了挑战.由此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进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中国古代神话的谱系性表述,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谱系性表述.“盘古开天”与“三皇五帝”实象征古代帝王统治秩序与法则.以“盘古开天”为起点,中国古代神话谱系是中国古代“神道设教”的话语建构与知识建构.“盘古开天”为“异想天开”,是“天大的秘密”,官方典籍罕言“盘古开天”,“盘古”遂变出“烛阴”“烛龙”“白犬”“犬戎”“犬封”“盘瓠”等多种称谓,并从正史避而不谈的创世神话转变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从而揭示少数民族与汉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
"帝王谒见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神话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也是墓葬绘画的常见母题,它由神话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墓葬绘画母题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新视觉形象与图像组合的制造过程中,那些神话中抽象的神仙世界想象被墓葬绘画完整地保留下来并进行了形象化与艺术化加工,成为彼岸理想世界的"图说",并发展出"主神和群神的图像表现""帝王与墓主人形象置换"以及"对道教信仰的依附与图像程式化"三种主要形式.在墓葬信仰体系中,象征意义明确的"帝王谒见西王母"通过墓葬绘画的在场性去向"墓主人"解释西王母象征的信息,进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