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钟培源 李君杰 郭涛 辛怡丽 李青钰 薛正昌
宁夏中部,有座山叫罗山,它是除贺兰山、六盘山外,宁夏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山势挺拔、独然屹立、峰峦重叠、苍翠如染,它如—课翡翠镶嵌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孕育着多达47亩的天然林区。
由于罗山不在宁夏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到过、路过这里的人少,知名度因此大受影响。近些年,随着宁夏“三山”概念的提出,罗山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历史、生态、人文也被揭开了面纱。
罗山位于宁夏同心县和红寺堡开发区境内,距同心县城55公里,距红寺堡开发区25里。东北接壤同心县韦州镇,东南毗邻下马关,南达田老庄乡,西至红寺堡开发区南川乡,北靠太阳山镇。
位于干旱地区的罗山涵养着极其珍贵的水源,东麓的径流汇人甜水河再到苦水河汇入黄河,西麓的径流汇入清水河后进入黄河。水流虽然很小,但在这干旱的高原上却显得极为珍贵。有水就会有生命,自古依附于罗山生产生活的人们从未间断过。
据史料记载,罗山在唐初被称为“堕落山”,后来唐高宗李治将吐谷浑族安置在这一带,让其安居乐业,被称为“安乐山”。罗山形如一个扣在地上的贝壳,四周缓缓上升,山峰陡然突起。古时称“贝”为“蠡”,故罗山又称“大蠡山”。明代人以其形蠡(螺),故又称螺山,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罗山。历史上多个王朝、多个名族在这里统治、生活过,先秦时的戌狄诸部落、秦汉的匈奴、唐代吐蕃族、宋代党项、元代蒙古族、明代回族、清代满旅等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灿烂文化,罗山地区也由此成为一座天然博物馆和民俗风情园。尤其明代,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元朝蒙古残余势力的对峙之地,留下了大量的军事痕迹。
罗山东麓的下马关是明长城固原镇重要关隘。下马关古城位于同心县下马关镇,城墙内土外砖,长570米、宽460米、高10米,基宽10米多,顶宽5—7.45米,辟南北二门,南门瓮城尚在。这座明代古城还曾是清代平原县治所,后又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战场,虽然弹痕累累,但建筑规模和布局仍很清楚,是极为难得的历史实物资料,对研究当地历史沿革有着重要作用。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控制蒙古南侵在今下马关筑长城关,固原总兵官,每年秋季带兵巡视边防,必下马于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马关。
宁夏境内明清时期修筑了不少城池,但能承载县治的城池并且能传承下来的大概只有下马關城。
而今,城墙已破损不堪,只有南城墙相对保存完好,尤其是南城墙上砖石包砌的瓮城依然完好。由镶嵌在城门洞上方的两块“匾额”开凿时间看,先修瓮城外围城墙及门洞,后修瓮城内里城墙南门洞。瓮城为方形,空间二十丈见方,瓮城的第一道城门为东门,高耸的砖砌门洞依然完好,门洞外墙正中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由两块石材组成,靠左手的一块毁掉,右手的一块完好,尚存“秦翁”二字,抬头为“万历九年二月吉旦”,“万历九年”是1581年。《同心县志》记载:东门外顶端石刻“秦钥全秦”四字。瓮城第二道城门为南门,保存完好,门洞上方镶嵌有石匾一块,题名《重网毅陵》四字,抬头为“万历十年二月吉旦”,“万历十年”是1582年,落款为“固原兵备右参政解学礼立”。解学礼,山西安邑人,进士出身。明万历七年(1579年),以兵备副使出任固原;十年(1582年),擢升右参政。此外,《同心县志>还记载:北城门面西门顶上镶嵌“固镇第一关”石刻巨匾。
依下马关城保存的南瓮城城门洞上的镶嵌的匾额看,下马关城的拓展修筑是在万历九年,近500年的城池与城墙上的题匾文化留存至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保护,包括城墙,是十分遗憾的事。像这样在城墙上镶嵌有砖石匾额、且有明确筑城纪年落款文字的古城,在宁夏可能是唯一。
1936年,红军西征其间,徐海东十五军团司令部就设在预旺县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受徐海东之邀前往下马关。他的笔下留下了自己眼中下马关城的情景:“预旺县城,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城市,居民约有四、五百户,城墙用砖石砌成,颇为雄伟。城外有个清真寺,有自己的围墙,釉砖精美,丝毫无损。”此时的下马关城是保护完好的。采访结束离开下马关城时,“我与徐海东及其参谋部人员从南门离开”,城门也是畅通的。下马关城里的钟鼓楼也没有毁掉,“我在鼓楼为你准备好了一间房子”,这是徐海东邀请斯诺时说的话。这些细节,都留存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里,也记录了下马关城在当时的样式。
红军西征在宁夏、斯诺的宁夏之行,都与下马关城结缘,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明代是中国修筑长城的重要时期,内边墙是宁夏境内明代长城的组成部分。同心境内长城始筑于明代,《嘉靖固原州志》卷一载,弘治十七年(1504年),“铲山挑沟”“未久坍塞”;嘉靖九年(1530年),“挖壕堑三十里五分……南面堑上筑墙高五尺”。
此段长城俗称下马关长城,又称二边、内边墙,自下马关城东至老爷山顶,全长15公里,墙体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10—20厘米。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都采用挑挖宽大的深沟,在平地则用黄土夯筑墙体而成,境内有三处城堡,或筑于烽火台两侧,或筑于长城二边之外,与长城、烽火台一起构成军事防御体系。
如今,这里的长城已然没有史料上记载的那样高大了,经过600多年岁月的磨蚀,它们与大地的土黄色混为一体,有时甚至难以察觉它的存在。只有在天气晴好时,阳光的照射下,它带着不多的暗影向远处伸去,才让人猛然发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城。
除了罗山脚下的城堡与边墙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悠悠历史,更有似乎与罗山的不知名形成很大反差的显贵人物曾在这里出现过。
明初时,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宁封宁夏,但由于当地局势不稳定,为保护皇族,庆王迁居至罗山下的韦州,以此地作为明朝九边防御体系中、西线的根据地。朱栴在宁夏生活的时间长达45年。在韦州古城和银川市建有富丽堂皇的园林式王府。朱栴是历史上惟一亲自撰写地方志的亲王,著有宁夏第一部地方志著作《宁夏志》。他擅长诗词,其大量文章诗词是宁夏历史文化的珍品。他死后就安葬在罗山脚下。
韦州历史悠久,闻名远近,有一首诗曾概括了韦州古景迷人风光:“罗山叠翠赛美兰,韦州古城象只船。金顶塔身钢铃响,菩陀寺内闹嚷嚷。青龙山下马踏井,雪玲山下暖骨泉。观亭月夜浮水旋,鸳鸯二湖在城南。”其中的“金顶塔身钢铃响”说的是如今位于韦州镇古韦州城东南的康济禅寺遗址上的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建于西夏年间,塔高39.2米,外形呈八角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曾两次增修。其中公元1391年,朱栴看到康济寺损毁严重,又在原寺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千佛殿,并将康济寺塔原有九级浮屠塔增高四级,变成13层,塔高42.76米。后来,千佛寺毁于清朝同治年间,但寺毁塔存。198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修缮康济寺塔。修缮时在塔刹中发现了有汉文、西夏文的墨书题记砖块,还发现了佛教、道教的铜质像27尊,佛教、道教的经卷等物品。
岁月苍茫,历史厚重。人类文明在罗山脚下不曾中断,现今,它又散发出新的光芒。
过去,罗山孱弱的水源难以滋养四周大面积干涸的土地,周边人们的不断索取,更是让罗山的生态不堪重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罗山的保护不断加强,在这里首先成立自然保护区,2012年,又升级至国家级保护区,迁出保护区原有居民,减少人类活动,罗山得以修养恢复。
同时,在罗山保护区外的大面积土地上,利用扬黄工程解决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在罗山西麓开发出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昔日的荒漠变成了30万生态移民百姓的美好家园,罗山和她山下的人家重新恢复了生机盎然。
罗山脚下,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着枸杞、黄花菜,苜蓿地里多辆拖拉机并排飞驰收割着喜悦。罗山如今已不是从前的绿色孤岛,从空中俯视,它被红寺堡区连片的绿色环抱。因为这里的变化、这里的人,罗山不再深藏闺阁,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存在与美好。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宁夏中部,有座山叫罗山,它是除贺兰山、六盘山外,宁夏第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山势挺拔、独然屹立、峰峦重叠、苍翠如染,它如—课翡翠镶嵌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孕育着多达47亩的天然林区。
由于罗山不在宁夏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到过、路过这里的人少,知名度因此大受影响。近些年,随着宁夏“三山”概念的提出,罗山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历史、生态、人文也被揭开了面纱。
罗山位于宁夏同心县和红寺堡开发区境内,距同心县城55公里,距红寺堡开发区25里。东北接壤同心县韦州镇,东南毗邻下马关,南达田老庄乡,西至红寺堡开发区南川乡,北靠太阳山镇。
位于干旱地区的罗山涵养着极其珍贵的水源,东麓的径流汇人甜水河再到苦水河汇入黄河,西麓的径流汇入清水河后进入黄河。水流虽然很小,但在这干旱的高原上却显得极为珍贵。有水就会有生命,自古依附于罗山生产生活的人们从未间断过。
据史料记载,罗山在唐初被称为“堕落山”,后来唐高宗李治将吐谷浑族安置在这一带,让其安居乐业,被称为“安乐山”。罗山形如一个扣在地上的贝壳,四周缓缓上升,山峰陡然突起。古时称“贝”为“蠡”,故罗山又称“大蠡山”。明代人以其形蠡(螺),故又称螺山,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罗山。历史上多个王朝、多个名族在这里统治、生活过,先秦时的戌狄诸部落、秦汉的匈奴、唐代吐蕃族、宋代党项、元代蒙古族、明代回族、清代满旅等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灿烂文化,罗山地区也由此成为一座天然博物馆和民俗风情园。尤其明代,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元朝蒙古残余势力的对峙之地,留下了大量的军事痕迹。
罗山东麓的下马关是明长城固原镇重要关隘。下马关古城位于同心县下马关镇,城墙内土外砖,长570米、宽460米、高10米,基宽10米多,顶宽5—7.45米,辟南北二门,南门瓮城尚在。这座明代古城还曾是清代平原县治所,后又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战场,虽然弹痕累累,但建筑规模和布局仍很清楚,是极为难得的历史实物资料,对研究当地历史沿革有着重要作用。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控制蒙古南侵在今下马关筑长城关,固原总兵官,每年秋季带兵巡视边防,必下马于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马关。
宁夏境内明清时期修筑了不少城池,但能承载县治的城池并且能传承下来的大概只有下马關城。
而今,城墙已破损不堪,只有南城墙相对保存完好,尤其是南城墙上砖石包砌的瓮城依然完好。由镶嵌在城门洞上方的两块“匾额”开凿时间看,先修瓮城外围城墙及门洞,后修瓮城内里城墙南门洞。瓮城为方形,空间二十丈见方,瓮城的第一道城门为东门,高耸的砖砌门洞依然完好,门洞外墙正中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由两块石材组成,靠左手的一块毁掉,右手的一块完好,尚存“秦翁”二字,抬头为“万历九年二月吉旦”,“万历九年”是1581年。《同心县志》记载:东门外顶端石刻“秦钥全秦”四字。瓮城第二道城门为南门,保存完好,门洞上方镶嵌有石匾一块,题名《重网毅陵》四字,抬头为“万历十年二月吉旦”,“万历十年”是1582年,落款为“固原兵备右参政解学礼立”。解学礼,山西安邑人,进士出身。明万历七年(1579年),以兵备副使出任固原;十年(1582年),擢升右参政。此外,《同心县志>还记载:北城门面西门顶上镶嵌“固镇第一关”石刻巨匾。
依下马关城保存的南瓮城城门洞上的镶嵌的匾额看,下马关城的拓展修筑是在万历九年,近500年的城池与城墙上的题匾文化留存至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保护,包括城墙,是十分遗憾的事。像这样在城墙上镶嵌有砖石匾额、且有明确筑城纪年落款文字的古城,在宁夏可能是唯一。
1936年,红军西征其间,徐海东十五军团司令部就设在预旺县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受徐海东之邀前往下马关。他的笔下留下了自己眼中下马关城的情景:“预旺县城,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城市,居民约有四、五百户,城墙用砖石砌成,颇为雄伟。城外有个清真寺,有自己的围墙,釉砖精美,丝毫无损。”此时的下马关城是保护完好的。采访结束离开下马关城时,“我与徐海东及其参谋部人员从南门离开”,城门也是畅通的。下马关城里的钟鼓楼也没有毁掉,“我在鼓楼为你准备好了一间房子”,这是徐海东邀请斯诺时说的话。这些细节,都留存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里,也记录了下马关城在当时的样式。
红军西征在宁夏、斯诺的宁夏之行,都与下马关城结缘,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明代是中国修筑长城的重要时期,内边墙是宁夏境内明代长城的组成部分。同心境内长城始筑于明代,《嘉靖固原州志》卷一载,弘治十七年(1504年),“铲山挑沟”“未久坍塞”;嘉靖九年(1530年),“挖壕堑三十里五分……南面堑上筑墙高五尺”。
此段长城俗称下马关长城,又称二边、内边墙,自下马关城东至老爷山顶,全长15公里,墙体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10—20厘米。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都采用挑挖宽大的深沟,在平地则用黄土夯筑墙体而成,境内有三处城堡,或筑于烽火台两侧,或筑于长城二边之外,与长城、烽火台一起构成军事防御体系。
如今,这里的长城已然没有史料上记载的那样高大了,经过600多年岁月的磨蚀,它们与大地的土黄色混为一体,有时甚至难以察觉它的存在。只有在天气晴好时,阳光的照射下,它带着不多的暗影向远处伸去,才让人猛然发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城。
除了罗山脚下的城堡与边墙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悠悠历史,更有似乎与罗山的不知名形成很大反差的显贵人物曾在这里出现过。
明初时,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宁封宁夏,但由于当地局势不稳定,为保护皇族,庆王迁居至罗山下的韦州,以此地作为明朝九边防御体系中、西线的根据地。朱栴在宁夏生活的时间长达45年。在韦州古城和银川市建有富丽堂皇的园林式王府。朱栴是历史上惟一亲自撰写地方志的亲王,著有宁夏第一部地方志著作《宁夏志》。他擅长诗词,其大量文章诗词是宁夏历史文化的珍品。他死后就安葬在罗山脚下。
韦州历史悠久,闻名远近,有一首诗曾概括了韦州古景迷人风光:“罗山叠翠赛美兰,韦州古城象只船。金顶塔身钢铃响,菩陀寺内闹嚷嚷。青龙山下马踏井,雪玲山下暖骨泉。观亭月夜浮水旋,鸳鸯二湖在城南。”其中的“金顶塔身钢铃响”说的是如今位于韦州镇古韦州城东南的康济禅寺遗址上的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建于西夏年间,塔高39.2米,外形呈八角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曾两次增修。其中公元1391年,朱栴看到康济寺损毁严重,又在原寺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千佛殿,并将康济寺塔原有九级浮屠塔增高四级,变成13层,塔高42.76米。后来,千佛寺毁于清朝同治年间,但寺毁塔存。198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修缮康济寺塔。修缮时在塔刹中发现了有汉文、西夏文的墨书题记砖块,还发现了佛教、道教的铜质像27尊,佛教、道教的经卷等物品。
岁月苍茫,历史厚重。人类文明在罗山脚下不曾中断,现今,它又散发出新的光芒。
过去,罗山孱弱的水源难以滋养四周大面积干涸的土地,周边人们的不断索取,更是让罗山的生态不堪重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罗山的保护不断加强,在这里首先成立自然保护区,2012年,又升级至国家级保护区,迁出保护区原有居民,减少人类活动,罗山得以修养恢复。
同时,在罗山保护区外的大面积土地上,利用扬黄工程解决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在罗山西麓开发出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昔日的荒漠变成了30万生态移民百姓的美好家园,罗山和她山下的人家重新恢复了生机盎然。
罗山脚下,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着枸杞、黄花菜,苜蓿地里多辆拖拉机并排飞驰收割着喜悦。罗山如今已不是从前的绿色孤岛,从空中俯视,它被红寺堡区连片的绿色环抱。因为这里的变化、这里的人,罗山不再深藏闺阁,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存在与美好。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