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李白《静夜思》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用简短平白的叙述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但对此诗“床前明月光”一句,自来都理解为作者在床边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意思。也就是把本句中的“床”理解为“供人睡卧的用具”,即为“床铺”。的确,“床”字本身即含有与此相近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床”有这样的解释:“安身之坐者”。后来,“床”字义由坐具演进到坐卧兼可的器具。但此处将“床”理解为床铺的话,笔者认为是有些偏颇的。因为除此以外,“床”字还有着别的意义,其一即为“井上的辘轳架”,而此处的“床”字当从此义。
“床”作为“井上的辘轳架”讲是不乏依据的:《古乐府·淮南王篇》中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南朝·萧纲《代乐府·双桐生空井》中有“银床牵辘轳”;唐·李商隐《富平少侯》诗中亦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这里的“床”字显然是“井上的辘轳架”了。这说明“床”字具有解释为“井上的辘轳架”的可能性——从这一方面讲它是合理的。
再从这首诗来分析。如果将“床”字作为床铺讲的话,说明作者的立脚点在居室之内。作者初醒后发现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内床铺边,自己便怀疑是地面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试想古代的窗是用纸或布(纱)来糊成或贴上的,月光怎么可能穿透窗户而厢进居室里呢?有人说月光是由门缝照进居室的,但由“地上霜”可知此时为深秋的月圆之夜,深秋时节卧床休息时是不至于敞开门户的。但如果将“床”字理解为井上的辘轳架,则说明作者的立足点在户外。夜深人静的秋夜,作者辗转难眠,于是移身户外院中,此时的庭院是寂寥的,皎洁的月光照在井架旁边,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蓦然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睛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此时作者才完全清醒,既而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
其实,如果是在室内,月光——是透过窗户也好,门缝也好——照在了床边。作者举头的话,一般是看不到完整的明月的,因为缝隙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在户外庭中,作者发觉是月光后,被吸引着举头一望:一轮绢绢素魄正挂在夜幕之中,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这样,面对开阔的夜空视野和凄冷寒彻的明月,作者才会倍感自身的渺小和孤独,由明月而引入思乡的情感就自然神显了。这说明,将作者立于户外,即把“床”字理解为“井上的辘轳架”又有着必要性——从这一方面讲,它又是合情的。
同样,李白的另一首诗《长干行》,其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字其实也应当作“井上的辘轳架”讲。童年的小儿女骑着竹竿应当是在院子中奔跑追逐,而且才能“弄”到井栏边树上的青梅。这样才能体现出两小无猜的伙伴在开阔的场地内绕林追逐的无忧生活,呈现出比较广阔的活动审视空间。同时,庭院之中,树阴遮蔽,井架旁结着繁密的青梅果子。种种意象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的夏景图,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而如果解释为“床铺”,似乎就显得牵强了,韵味也没有这么丰足了。
(通讯地址:250358 山东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3级3班)
但对此诗“床前明月光”一句,自来都理解为作者在床边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意思。也就是把本句中的“床”理解为“供人睡卧的用具”,即为“床铺”。的确,“床”字本身即含有与此相近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床”有这样的解释:“安身之坐者”。后来,“床”字义由坐具演进到坐卧兼可的器具。但此处将“床”理解为床铺的话,笔者认为是有些偏颇的。因为除此以外,“床”字还有着别的意义,其一即为“井上的辘轳架”,而此处的“床”字当从此义。
“床”作为“井上的辘轳架”讲是不乏依据的:《古乐府·淮南王篇》中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南朝·萧纲《代乐府·双桐生空井》中有“银床牵辘轳”;唐·李商隐《富平少侯》诗中亦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这里的“床”字显然是“井上的辘轳架”了。这说明“床”字具有解释为“井上的辘轳架”的可能性——从这一方面讲它是合理的。
再从这首诗来分析。如果将“床”字作为床铺讲的话,说明作者的立脚点在居室之内。作者初醒后发现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内床铺边,自己便怀疑是地面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试想古代的窗是用纸或布(纱)来糊成或贴上的,月光怎么可能穿透窗户而厢进居室里呢?有人说月光是由门缝照进居室的,但由“地上霜”可知此时为深秋的月圆之夜,深秋时节卧床休息时是不至于敞开门户的。但如果将“床”字理解为井上的辘轳架,则说明作者的立足点在户外。夜深人静的秋夜,作者辗转难眠,于是移身户外院中,此时的庭院是寂寥的,皎洁的月光照在井架旁边,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蓦然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睛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此时作者才完全清醒,既而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
其实,如果是在室内,月光——是透过窗户也好,门缝也好——照在了床边。作者举头的话,一般是看不到完整的明月的,因为缝隙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在户外庭中,作者发觉是月光后,被吸引着举头一望:一轮绢绢素魄正挂在夜幕之中,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这样,面对开阔的夜空视野和凄冷寒彻的明月,作者才会倍感自身的渺小和孤独,由明月而引入思乡的情感就自然神显了。这说明,将作者立于户外,即把“床”字理解为“井上的辘轳架”又有着必要性——从这一方面讲,它又是合情的。
同样,李白的另一首诗《长干行》,其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字其实也应当作“井上的辘轳架”讲。童年的小儿女骑着竹竿应当是在院子中奔跑追逐,而且才能“弄”到井栏边树上的青梅。这样才能体现出两小无猜的伙伴在开阔的场地内绕林追逐的无忧生活,呈现出比较广阔的活动审视空间。同时,庭院之中,树阴遮蔽,井架旁结着繁密的青梅果子。种种意象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的夏景图,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而如果解释为“床铺”,似乎就显得牵强了,韵味也没有这么丰足了。
(通讯地址:250358 山东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3级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