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的”,物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新课程又倡导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师在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不断的探索创新,使物理课堂呈现出更多生动、直观、有效的实验资源,但这些实验资源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学校实验室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深刻体会到巧妙设计“课堂小实验”对于丰富物理课程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谓的“课堂小实验”是指:教师与学生为完成物理教学目标,采用教室内的学习生活用品,来设计和操作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课堂小实验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资源丰富 方便获取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课堂小实验”正是利用教师与学生身边物品进行的实验,材料来自教室内的生活用品,易于获取,如,学生手中的尺、笔、纸、黑板、黑板擦、书本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实验资源.
例如,探究“音调”和“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尺来完成探究过程,在教学“力的三要素”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利用教室的门窗来进行,教师或学生操作时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及作用点不同的力来推动门窗,看门窗的运动状态的不同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来完成实验操作,门窗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品,利用这些物品来完成实验,实验的可信度更高更利于学生接受.
这些实验器材都来自于教室内无需特殊准备,而且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分析就会有更多的器材走进物理课堂,成为物理实验资源的重要补充.
2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课堂小实验”器材来自身边,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效果明显.
例如,教学“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往往利用学生生活体验来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来体会惯性对生活的一些影响,如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身体的运动情况,但学生往往平时对这些体会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在头脑中无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讲桌上的粉笔、黑板擦来完成此实验,操作方法是:将粉笔真立在黑板擦上,当用力推动黑板擦加速或减速时,粉笔就会向后或向前倒,通过这样的简单操作,学生再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就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简单易行的操作还有很多,例如,用手指捏住油笔的两端,根据手的感觉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探究滑动摩擦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实验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来体会摩擦力的大小,这一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黑板擦和黑板来完成,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擦黑板,或用黑板擦的正反面来擦黑板体会不同效果达到探究目的.
特别是九年级物理“力学部分”,这样的随堂实验资源更为丰富.
这些“课堂小实验”所用器材与实验室器材相比,取材方便而且效果明显,操作更为简单,特别对一些实验室配备不好的学校,更具有重要作用.
3 面向全体 可参与性强
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但分组实验受实验室条件的束缚有时无法完成,“课堂小实验”的器材就在学生身边,取材方便,因而为全体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前提条件.
例如,研究各种类型杠杆时,实验室没有配备多种类型的杠杆供学生使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中的铅笔、圆珠笔来自己组合杠杆,操作方法是:用食指作支点,用中指压住笔的一端用另一只手来压动笔杆,通过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来施加动力,体会各种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这样的操作效果明显,更可以人人参与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研究“轮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圆珠笔将“挂勾”勾在一起,用一只手握住一支笔,另一只手拨动圆珠笔,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轮轴的省力情况,这样的课堂小实验让物理实验成为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探究过程,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因此变得生动直观而富于生活气息,充分的挖掘教室内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更多的提供动手操作,探究体会的机会,这也是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在列举上述一些优点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时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不能将“课堂小实验”变成搞小动作的理由.
教师要成为一个有心人,留意身边有素材,“只要留心、没有什么素材不能成为物理的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展“课堂小实验”物理课程资源将更丰富、效果会更明显,推动物理课程不断向前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师在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不断的探索创新,使物理课堂呈现出更多生动、直观、有效的实验资源,但这些实验资源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学校实验室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深刻体会到巧妙设计“课堂小实验”对于丰富物理课程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谓的“课堂小实验”是指:教师与学生为完成物理教学目标,采用教室内的学习生活用品,来设计和操作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课堂小实验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资源丰富 方便获取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课堂小实验”正是利用教师与学生身边物品进行的实验,材料来自教室内的生活用品,易于获取,如,学生手中的尺、笔、纸、黑板、黑板擦、书本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实验资源.
例如,探究“音调”和“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尺来完成探究过程,在教学“力的三要素”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利用教室的门窗来进行,教师或学生操作时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及作用点不同的力来推动门窗,看门窗的运动状态的不同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来完成实验操作,门窗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品,利用这些物品来完成实验,实验的可信度更高更利于学生接受.
这些实验器材都来自于教室内无需特殊准备,而且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分析就会有更多的器材走进物理课堂,成为物理实验资源的重要补充.
2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课堂小实验”器材来自身边,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效果明显.
例如,教学“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往往利用学生生活体验来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来体会惯性对生活的一些影响,如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身体的运动情况,但学生往往平时对这些体会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在头脑中无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讲桌上的粉笔、黑板擦来完成此实验,操作方法是:将粉笔真立在黑板擦上,当用力推动黑板擦加速或减速时,粉笔就会向后或向前倒,通过这样的简单操作,学生再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就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简单易行的操作还有很多,例如,用手指捏住油笔的两端,根据手的感觉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探究滑动摩擦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实验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来体会摩擦力的大小,这一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黑板擦和黑板来完成,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擦黑板,或用黑板擦的正反面来擦黑板体会不同效果达到探究目的.
特别是九年级物理“力学部分”,这样的随堂实验资源更为丰富.
这些“课堂小实验”所用器材与实验室器材相比,取材方便而且效果明显,操作更为简单,特别对一些实验室配备不好的学校,更具有重要作用.
3 面向全体 可参与性强
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但分组实验受实验室条件的束缚有时无法完成,“课堂小实验”的器材就在学生身边,取材方便,因而为全体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前提条件.
例如,研究各种类型杠杆时,实验室没有配备多种类型的杠杆供学生使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中的铅笔、圆珠笔来自己组合杠杆,操作方法是:用食指作支点,用中指压住笔的一端用另一只手来压动笔杆,通过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来施加动力,体会各种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这样的操作效果明显,更可以人人参与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研究“轮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圆珠笔将“挂勾”勾在一起,用一只手握住一支笔,另一只手拨动圆珠笔,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轮轴的省力情况,这样的课堂小实验让物理实验成为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探究过程,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因此变得生动直观而富于生活气息,充分的挖掘教室内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更多的提供动手操作,探究体会的机会,这也是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在列举上述一些优点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时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不能将“课堂小实验”变成搞小动作的理由.
教师要成为一个有心人,留意身边有素材,“只要留心、没有什么素材不能成为物理的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展“课堂小实验”物理课程资源将更丰富、效果会更明显,推动物理课程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