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的年龄在18岁左右,心智不算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将从事的职业缺乏自信和规划,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注意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可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提升自信,尽快融入工作状态取得佳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意识
[作者简介]潘润,讲师,中南大学毕业,任教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十年,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一、中职教育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校,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和少部分高中毕业生,与中学教育相比,课业以专业课为主、住读为主,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与大学的专业学习相比,中职教育轻理论重实作,主要针对职业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各专业都按职业的动态发展需求安排设置了实训项目,有的定向培养班级直接按用人单位需求安排学习内容。中职教育学制主要是三年制,“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的专业课程后可选择参与1年的社会实习,加强实作技能的训练,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二、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由于大学扩招,多种学历教育形式出现,更多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加之中职学校入学门槛降低,所以近几年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下滑。另外,初中毕业的学生年纪还小,对专业的认识和选择都没有周全的考虑,放弃上高中考大学而到了职业学校后,会有一种放开束缚得到解脱的想法,放松学习广交朋友,甚至不遵守学校纪律和作息时间,加上学习方面的不自信,这样的消极学习态度会使学生荒废时间和学业,继而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人数增加必然会影响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三、树立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16岁入学,心智还不成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人生缺乏认真的了解,没想过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学习很茫然、没有主动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甚至在之前对所学专业闻所未闻,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就业早已取消计划分配,职业岗位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竞聘,这就要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就应该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并且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提升自己的岗位能力才能适应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所以,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树立职业意识,对职业人生有初步的规划,这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应着力培养的内容。
四、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中职学校中班主任具体负责管理各专业班级的学习和住校生活,与学生接触和交流最多,班主任多以老师兼任,而专业老师比较清楚专业的动态发展和从事该职业的前景,所以安排专业老师任该专业班级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有优势,班主任老师可把工作贯穿到班级管理的各方面。
职业意识简单说是职业人或准备入职的人对职业具有的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具体表现有: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它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在常规教学和生活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组织主题班会等工作的开展中都可以考虑加入职业意识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以下几方面的职业意识内容。
(一)时间观念。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个别学生行为拖沓、爱磨蹭,做事总要拖到逼不得已才行动,而由于时间紧迫往往不能完成好任务,比如对待一次课外作业或一个实训项目,这样的学生不懂得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不踏实稳妥,但他可能认识不到由此带来的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行为人缺乏自律、纪律观念薄弱,不能很好的与团队协作,做事也好急功近利等。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培养和强调时间观念,严惩迟到等拖沓行为,注重过程考核和评价代替结果评价,从开始就防微杜渐,能加强学生的自律性,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行为不影响集体荣誉,让学生合理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职业道德。道德和情感是作为社会人不可或缺的,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龄尚小,还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所以在校期间道德的培养不仅不能松,还应增加一项新的内容----职业道德的培养。行业岗位不同,职业道德的具体涵义不一样,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专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行业规范,多查找相关案例,在班级活动中穿插和灌输职业道德的思想,也可从反面例子中强调不遵循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应得的严重教训,让学生明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将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例如,会计这个职业原则性很强,需遵守的财经纪律很多,又是管理单位钱财的重要职位,针对这些情况,会计专业的班主任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开展财经法规知识竞赛,也可以根据一些会计行为实例在学生中展开辨析,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此外,可以让学生用会计核算方法核算每月的生活费用,并在学生中对生活费开支进行金额和结构的比较,形成良好的理财意识。在生活中,班主任应多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一些屡犯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防止形成坏习惯会对职业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习意识。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因为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快,工作后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脚步,所以学生毕业只是一段学业的结束,它意味着学历教育之外,另一种学习——自学的开始。自学是一种知识自我更新的主动学习行为,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而在校期间的学习就是为此准备的。明确学习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更远大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目标,展望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坚定了只有肯努力、肯学习才能实现目标的信念,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和学习动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意识
[作者简介]潘润,讲师,中南大学毕业,任教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十年,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一、中职教育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校,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和少部分高中毕业生,与中学教育相比,课业以专业课为主、住读为主,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与大学的专业学习相比,中职教育轻理论重实作,主要针对职业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各专业都按职业的动态发展需求安排设置了实训项目,有的定向培养班级直接按用人单位需求安排学习内容。中职教育学制主要是三年制,“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的专业课程后可选择参与1年的社会实习,加强实作技能的训练,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二、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由于大学扩招,多种学历教育形式出现,更多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加之中职学校入学门槛降低,所以近几年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下滑。另外,初中毕业的学生年纪还小,对专业的认识和选择都没有周全的考虑,放弃上高中考大学而到了职业学校后,会有一种放开束缚得到解脱的想法,放松学习广交朋友,甚至不遵守学校纪律和作息时间,加上学习方面的不自信,这样的消极学习态度会使学生荒废时间和学业,继而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人数增加必然会影响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三、树立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16岁入学,心智还不成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人生缺乏认真的了解,没想过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学习很茫然、没有主动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甚至在之前对所学专业闻所未闻,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就业早已取消计划分配,职业岗位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竞聘,这就要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就应该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并且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提升自己的岗位能力才能适应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所以,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树立职业意识,对职业人生有初步的规划,这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应着力培养的内容。
四、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中职学校中班主任具体负责管理各专业班级的学习和住校生活,与学生接触和交流最多,班主任多以老师兼任,而专业老师比较清楚专业的动态发展和从事该职业的前景,所以安排专业老师任该专业班级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有优势,班主任老师可把工作贯穿到班级管理的各方面。
职业意识简单说是职业人或准备入职的人对职业具有的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具体表现有: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它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在常规教学和生活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组织主题班会等工作的开展中都可以考虑加入职业意识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以下几方面的职业意识内容。
(一)时间观念。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个别学生行为拖沓、爱磨蹭,做事总要拖到逼不得已才行动,而由于时间紧迫往往不能完成好任务,比如对待一次课外作业或一个实训项目,这样的学生不懂得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不踏实稳妥,但他可能认识不到由此带来的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行为人缺乏自律、纪律观念薄弱,不能很好的与团队协作,做事也好急功近利等。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培养和强调时间观念,严惩迟到等拖沓行为,注重过程考核和评价代替结果评价,从开始就防微杜渐,能加强学生的自律性,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行为不影响集体荣誉,让学生合理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职业道德。道德和情感是作为社会人不可或缺的,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龄尚小,还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所以在校期间道德的培养不仅不能松,还应增加一项新的内容----职业道德的培养。行业岗位不同,职业道德的具体涵义不一样,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专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行业规范,多查找相关案例,在班级活动中穿插和灌输职业道德的思想,也可从反面例子中强调不遵循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应得的严重教训,让学生明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将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例如,会计这个职业原则性很强,需遵守的财经纪律很多,又是管理单位钱财的重要职位,针对这些情况,会计专业的班主任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开展财经法规知识竞赛,也可以根据一些会计行为实例在学生中展开辨析,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此外,可以让学生用会计核算方法核算每月的生活费用,并在学生中对生活费开支进行金额和结构的比较,形成良好的理财意识。在生活中,班主任应多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一些屡犯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防止形成坏习惯会对职业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习意识。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因为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快,工作后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脚步,所以学生毕业只是一段学业的结束,它意味着学历教育之外,另一种学习——自学的开始。自学是一种知识自我更新的主动学习行为,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而在校期间的学习就是为此准备的。明确学习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更远大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目标,展望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坚定了只有肯努力、肯学习才能实现目标的信念,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和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