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欧洲杯一场比赛中,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因为心脏骤停倒地,他的恢复状况不仅受到足球圈的持续关注,更是已經成为医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丹麦国家队队医与心脏问题专家和埃里克森本人进行商讨并达成共识,决定为其植入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帮助其应对今后有可能再度发生的心脏问题。当地时间6月18日,丹麦广播电视台报道,埃里克森已经成功进行了ICD植入手术。
那么,ICD到底有什么用?哪些人群适宜植入?请跟随下面的医患对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王已经“死”过两回了。谈起这两次被抢救的经历,他就觉得如做噩梦一般不堪回首。医生告诉他,这两次走鬼门关,一次是因为快速室速,另一次是因为室颤,如果不是正好在医院发生,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如果不是值班医生对除颤器熟悉,如果不是当时除颤器性能良好……老王很有可能早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真悬哪!
针对老王这种情况,我建议他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并解释说,这样就相当于他每天都住在最先进的监护病房,因为埋在胸前的除颤器可以随时监测他的心脏跳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从而防止猝死再次发生。
“真有那么神奇?”老王瞪大眼睛问我。
“是的。”我说,“这种微型除颤器的学名叫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英文简称ICD。自198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它已挽救了数十万患者的生命,成为当今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主要手段。科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016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植入ICD组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胺碘酮或索他洛尔)。随访3年,结果显示,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总死亡率ICD组较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分别降低39%、27%和31%。”
老王追问:“我是否适合植入除颤器呢?”
“非常适合!”我进一步解释道:“在ICD应用初期,其适应证非常严格,需要有至少两次与急性心肌梗死无关的心脏意外而存活的病史,且患者对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近年来随着ICD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ICD预防猝死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ICD植入的适应证有所放宽。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血管病学会(ACC)起搏器植入委员会于1998年重新制订了《AHA/ ACC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指南》,该指南建议,因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而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所导致的心脏停搏;自发性持续性室速;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临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可取;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以及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而不能被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者,均可以植入ICD。”我继续说。
“手术复杂吗?”老王问。
“植入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年,但植入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回答道,“第一代ICD是需要开胸手术来植入的;第二代则不再需要开胸,只需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送入心内膜电极;第三代的体积已明显减小,可像起搏器一样直接埋植于胸前皮下囊袋中,且功能较全,起到自动除颤、复律、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的作用。而且经静脉单导管植入使植入技术进一步简化,创伤进一步减小。”
“术前要做哪些准备?手术会不会很痛苦?”老王问。
“术前应禁食、禁水 6~8小时,还可服用少量镇静剂。植入时会进行局麻,患者不会有痛苦的感觉。”
“术后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老王问道。
“ICD能否正常发挥其抗心动过速和除颤功能,主要取决于ICD的调试和随访,包括ICD的性能状况及工作情况。一般来说,在患者出院之前应该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术后发生过室速或室颤,视ICD对其识别及终止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工作参数;若未发生过心律失常则应诱发室速,必要时诱发室颤以确认ICD识别及终止程序是否有效。以后可每3个月随访1次,此后如无异常发现可每半年随访1次。如果患者感觉心悸或放电后应及时就诊,以判断ICD是否正确识别了心律失常和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警惕有无参数设置不当、ICD故障以及电池耗竭。另外,还会注意查看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导线断裂或绝缘层破损、电极脱位,等等。”
听我说完,老王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准备植入ICD,并预约了术前检查。
那么,ICD到底有什么用?哪些人群适宜植入?请跟随下面的医患对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王已经“死”过两回了。谈起这两次被抢救的经历,他就觉得如做噩梦一般不堪回首。医生告诉他,这两次走鬼门关,一次是因为快速室速,另一次是因为室颤,如果不是正好在医院发生,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如果不是值班医生对除颤器熟悉,如果不是当时除颤器性能良好……老王很有可能早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真悬哪!
针对老王这种情况,我建议他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并解释说,这样就相当于他每天都住在最先进的监护病房,因为埋在胸前的除颤器可以随时监测他的心脏跳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从而防止猝死再次发生。
“真有那么神奇?”老王瞪大眼睛问我。
“是的。”我说,“这种微型除颤器的学名叫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英文简称ICD。自198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它已挽救了数十万患者的生命,成为当今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主要手段。科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016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植入ICD组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胺碘酮或索他洛尔)。随访3年,结果显示,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总死亡率ICD组较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分别降低39%、27%和31%。”
老王追问:“我是否适合植入除颤器呢?”
“非常适合!”我进一步解释道:“在ICD应用初期,其适应证非常严格,需要有至少两次与急性心肌梗死无关的心脏意外而存活的病史,且患者对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近年来随着ICD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ICD预防猝死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ICD植入的适应证有所放宽。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血管病学会(ACC)起搏器植入委员会于1998年重新制订了《AHA/ ACC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指南》,该指南建议,因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而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所导致的心脏停搏;自发性持续性室速;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临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可取;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以及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而不能被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者,均可以植入ICD。”我继续说。
“手术复杂吗?”老王问。
“植入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年,但植入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回答道,“第一代ICD是需要开胸手术来植入的;第二代则不再需要开胸,只需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送入心内膜电极;第三代的体积已明显减小,可像起搏器一样直接埋植于胸前皮下囊袋中,且功能较全,起到自动除颤、复律、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的作用。而且经静脉单导管植入使植入技术进一步简化,创伤进一步减小。”
“术前要做哪些准备?手术会不会很痛苦?”老王问。
“术前应禁食、禁水 6~8小时,还可服用少量镇静剂。植入时会进行局麻,患者不会有痛苦的感觉。”
“术后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老王问道。
“ICD能否正常发挥其抗心动过速和除颤功能,主要取决于ICD的调试和随访,包括ICD的性能状况及工作情况。一般来说,在患者出院之前应该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术后发生过室速或室颤,视ICD对其识别及终止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工作参数;若未发生过心律失常则应诱发室速,必要时诱发室颤以确认ICD识别及终止程序是否有效。以后可每3个月随访1次,此后如无异常发现可每半年随访1次。如果患者感觉心悸或放电后应及时就诊,以判断ICD是否正确识别了心律失常和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警惕有无参数设置不当、ICD故障以及电池耗竭。另外,还会注意查看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导线断裂或绝缘层破损、电极脱位,等等。”
听我说完,老王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准备植入ICD,并预约了术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