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区域暴雨天气模型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吉林省人工观测站及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1—2012年的48个区域暴雨个例的高空、地面等常规实况资料按照影响系统及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按照影响系统进行分型,建立吉林省区域暴雨天气模型。
  关键词 暴雨;天气模型;中尺度分析;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39-04
  1 资料使用及暴雨标准
  使用2001—2012年的人工观测站及2009—2012年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暴雨标准(暴雨日定义)分别如下:①人工观测站资料:站点数≥5,且降雨量≥50 mm;或相邻站点数≥3,降雨量≥50 mm,且至少有1个站降雨量≥100 mm。②加密自动站资料:站点数≥30,且降雨量≥50 mm[1]。
  2 暴雨影响系统分类
  利用天气图,确定暴雨影响系统共有5类,即切变线、副高后部切变、副高后部高空槽、高空槽、冷涡[2-3]。这5类又可以分别按照地面影响系统再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3 各影响系统出现次数
  从暴雨的影响系统看,12年间48次区域暴雨过程,各种影响系统出现次数大致相当,分别为:高空槽11次,副高后部高空槽10次,副高后部切变9次,切变线冷涡9次。
  从暴雨的地面影响系统看,48次暴雨过程中,以冷锋和华北气旋为主,分别为14次和13次,倒槽、蒙古气旋、台风水汽、其他分别为4、4、4、9次。
  4 暴雨发生的时间统计
  48次暴雨均发生在5—9月,主要发生在7月和8月,分别为23、19次,5月、6月、9月分别为2、2、2次。其中,切变线、副高后部切变、副高后部高空槽这3种影响系统下发生的暴雨全部出现在7月和8月;台风暴雨共4次,其中3次发生在8月,1次发生在9月;对于冷锋影响产生的暴雨中,有8次发生在7月,6次发生在8月;其他的影响系统所引发的暴雨发生时间上并不是很集中;“七下八上”期间共发生暴雨18次,占样本总数(48次)的37.5%;“七下八上”期间的18次暴雨过程中,副高后部暴雨9次,占比50%,也就是说“七下八上”期间有50%的暴雨是副高后部系统造成的。
  5 暴雨发生的空间统计
  统计48个区域暴雨个例发现,吉林省各地均有暴雨天气发生。从暴雨发生次数角度统计,吉林省暴雨呈现“中间多,两头少”“南边多,北边少”的态势,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6 区域暴雨模型的建立
  根据48个暴雨个例,按照20种暴雨分类,建立5大类共20种暴雨模型。这20种模型是在对每个个例分析后,找出典型个例,建立典型个例模型,并作为这类暴雨的模型。利用micaps3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制作暴雨模型,模型包括地面图,850、500、200 hPa高空图的相应影响系统及要素综合分析,线条按照micaps3“中尺度分析工具箱” 中的定义绘画[4]。
  6.1 切变类
  切变类模型共分为4种,具体如表3所示。以“切变 华北气旋”型为例做模型概述,如图1所示。该模型高空200 hPa等压面有急流,急流从(115°E,40°N)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双辽附近再向东延伸,急流核风速达到60 m/s,在急流核左侧为气旋性涡度中心,而暴雨区正好在其右后方正涡度平流和辐散区内,高空辐散有利于大尺度强迫抬升,产生暴雨。500 hPa等压面上,在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附近东西向有一条切变线,切变线附近抬升的作用非常强,暴雨区在切变线东端的附近。850 hPa等压面上(120°E,40°N)至蛟河附近有低空切变的存在,切变线上有强辐合上升运动,其附近往往会有暴雨发生。850 hPa与500 hPa温度差大于等于25℃,表明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另外,山东沿海至辽宁沿海存在一条西南急流,急流携带大量水汽向暴雨区输送。但急流出口区在暴雨区以南,即急流并未延伸到暴雨区,风速在暴雨区以南便减小了,但正是由于风速的减小,造成暴雨区附近风速的辐合,利于加强辐合上升运动。同时,850 hPa上有湿舌和湿轴,暴雨区位于湿舌的头部,湿轴指向暴雨区。地面影响系统是华北气旋,暴雨发生在华北气旋东北部。地面存在湿舌,比湿≥15 g/kg,3 h变压<0,中心值为-17 hPa。
  6.2 副高后部切变类
  该类模型共分5种,如表4所示。以“副高后部切变 华北气旋”型为例,做模型概述,如图2所示。该模型200 hPa有高空急流,急流核风速达到54 m/s,暴雨区位于急流轴右侧,急流核右后方正涡度平流和辐散区内,高空辐散有利于大尺度强迫抬升,产生暴雨。500 hPa副高特征线588线与吉林省东边界重合,584线位于吉林省东部,切变线位于吉林省西部白城与松原交界地带,呈东北—西南向。500 hPa切变线促进中空的上升运动,冷槽呈东北—西南向,而暴雨区就在冷槽附近,表明暴雨区上空有冷空气侵入,增强不稳定条件[5]。850 hPa等压面上,吉林省大部位于暖脊中,低层较暖,并且有偏南急流向北输送暖湿空气,造成底层的不稳定能量增加,加之中层有冷空气侵入,因此这种形式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生。偏南急流出口区位于降水区以南,即风速在暴雨区附近减小,风速减小造成风速在暴雨区附近辐合,加强上升运动。另外850 hPa切变呈东北—西南向穿过吉林省东部。加强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湿舌头部覆盖吉林省中东部,表明中东部水汽充足并且有位势不稳定能量将要释放。暴雨发生在副高后部中低空切变线之间,且在湿舌范围内。地面图上,有华北气旋,位于渤海附近,暴雨区发生在华北气旋东北部。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大部分位于3 h显著降压区内,华北气旋将继续北上,影响吉林省。
  6.3 副高后部高空槽类
  该类模型共分4种,如表5所示。以“副高后部高空槽 冷锋”型为例,做模型概述,如图3所示。该模型200 hPa有高空急流,急流核风速达到54 m/s。暴雨发生在高空急流的急流核的右后方,但距离高空急流有一定的距离。500 hPa副高呈带状,588线与吉林省东边界基本重合,副高后部高空槽南北向穿过内蒙古和山西,并且有冷槽存在,表明有冷空侵入,吉林省位于冷槽中,因此中层有冷空气入侵。加强高低层的不稳定性。副高后部有高空槽,槽前有西南急流,风速≥20 m/s,利于中层上升运动。850 hPa有暖脊,吉林省位于暖脊中,西南急流沿东北—西南向穿过辽宁省,急流头直指吉林省西南角,在急流头部以北有辐合线,表明气流在这里辐合抬升。湿舌及湿轴沿东北—西南向通过渤海,携带大量水汽,穿过辽宁省及朝鲜,继续向北通过吉林省到达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范围内的暴雨区发生在湿区范围内。地面有冷锋,冷锋附近抬升条件加强,冷锋穿过吉林省附近产生暴雨。综上所述,此类型暴雨发生在高空急流核右后方水汽、动力及热力条件均较好的地方。   6.4 高空槽类
  该类模型共分3种,如表6所示。以“高空槽 华北气旋”型为例,做模型概述,如图4所示。该模型200 hPa有急流,暴雨区发生在急流出口区的右侧,并且有一定的距离,但考虑到暴雨区上方850 hPa为西南风,500 hPa为西南风,但200 hPa为偏西风,这种风随高度顺转,说明有暖平流,使暖湿空气向暴雨区输送,低层不稳定能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而500 hPa有冷槽,说明中层有干冷空气侵入,与低层的暖湿空气形成不稳定条件,有利于暴雨发生。500 hPa高空槽附近动力条件较好,且中层急流核风速达28 m/s,这里强迫抬升作用较强,利于暴雨发生。另外,850 hPa有暖脊,暴雨区位于暖脊内。湿舌头部延伸至吉林省北边界,暴雨区位于湿舌头部内。地面图上华北气旋中心位于吉林省西部,暴雨区发生在华北气旋东南偏南范围内。
  6.5 冷涡类
  该类模型共分4种,如表7所示。以“冷涡 冷锋”型为例,做模型概述,如图5所示。该模型200 hPa有急流,呈西北—东南向,位置偏北,似乎对吉林省影响不大,但高空西北气流表明高空有冷空气由贝加尔湖向吉林省输送,造成高空干冷的条件。500 hPa冷涡中心位于黑龙江北部,冷空气由冷涡西部沿西北气流输入暴雨区,暴雨区发生在冷涡南部偏东的范围内。850 hPa有湿舌和湿轴,暖湿空气在西南气流作用下向暴雨区输送,低层暖湿,而200、500 hPa有干冷空气输入,造成下暖湿上干冷的不稳定条件,而雨发生在低空急流左前方湿舌内,另外850、500 hPa温度差≥25 ℃,表明大气不稳定,暴雨就发生在这样的不稳定区域里。地面图上,暴雨发生在冷锋尾部的右侧区域里,这里也是3 h显著降压区,未来冷锋向这一区域移动,造成暴雨天气。
  7 参考文献
  [1]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孟庆涛,孙建华,乔枫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6):596-612.
  [3] 徐远波,尹恒,谭永秀,等.副高边缘一次局地突发性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J].暴雨灾害,2009,28(1):58-63.
  [4] 周鸣胜.我国北方50次区域性特大暴雨的环流分析[J].气象,1993,19(7):14-18.
  [5] 黄泓,张铭.一次东北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5):83-87.
其他文献
摘要 毛稔是海南园林景观应用的新型优良乡土树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研究必要性。本试验采用不同肥料配方对毛稔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其营养、生殖生长与不同肥料配方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稔营养生长期应使用N3P1K2配方(N=1.07 g/株,P=0.26 g/株,K=0.53 g/株);花期前应施用N3P0K3配方(N=1.07 g/株,P=0 g/株,K=1.07 g/株),可显著提高花期长度与花朵数
摘要 为了指导玉米生产,研究了不同行距和播期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和播期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50 cm窄行产量最高,55 cm行距次之,60 cm产量最低;随播种期的推迟,株高、穗位高呈下降趋势,籽粒重量呈降低趋势。  关键词 玉米;行距;播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30-01  Abstr
摘要 2015年4—9月,经对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选育水稻品种(组合)在安康市汉滨区进行品种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长江上游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双优451、蓉18优2119、乐优146等3个品种表现突出,为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品种;产量;抗病性;品种审定;陕西安康;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
摘要 试验选用9份鲜食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出36份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及产量与其主要产量性状的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从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得出,3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杂交组合W6×W9产量最高,为9 738.15 kg/hm2,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9.50%,另外2个组合为W8×W9、W4×W6,均比对照京科糯20
摘要 利用水城县气象观测站1956年10月至2015年12月近60年气象资料,结合各种气象灾害定义,通过对大量数据统计、对比,归纳出水城县近60年主要气象灾害种类,统计出各种气象灾害出现的主要时段和部分气象灾害不同强度的频率,并对各种气象灾害进行线性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水城县近60年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春旱、冰雹、暴雨、雷电、秋风、秋绵雨、凝冻。倒春寒主要发生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
摘要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并以德州市为例,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效;问题;对策;山东德州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65-03  Abst
摘要 曹州光皮木瓜具有十分显著的观赏、经济价值,是菏泽的珍贵优良树种。总结了曹州光皮木瓜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定植、栽后管理、整形修剪、采收与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曹州光皮木瓜的推广栽植提供理论技术参考。  关键词 曹州光皮木瓜;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定植;整形修剪  中图分类号 S6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64-02  曹州木瓜属蔷薇科木
摘要 以新建本科院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对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0;Q81-4 文献标识码
摘要 为全面、准确地摸清桂林市五城区耕地地力状况,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建立GIS支持下的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累积曲线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结果显示:桂林市五城区7 739 hm2耕地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一级地459 hm2,二级地1 677 hm2,三级地2 437 hm2,四级地2 031 hm2,五级地829 hm2,六级地306 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93%
摘要 对一年生的格木、铁刀木苗木实施试验并记录数据,主要是针对干旱以及复水的处理后的苗木状况来分析,测定指标为苗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分析苗木在受到干旱胁迫后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格木和铁刀木处于干旱胁迫条件下时,它们的光合特性指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然而在开始进行复水后,它们的各项光合特性指标上升;从上升和下降的急缓程度可以看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