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有利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满足个人在终身发展中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生态环境,包括思想、观念环境和物质技术环境,分析了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建设构架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学分银行 学分单位 互联网+ 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1-02
一、学分银行的相关概念
从“学分银行”的表面意思看,“学分银行”是“学分”这个教育的概念和银行这个经济学概念结合的产物,可以简单理解为:“学分银行”是以银行的模式来管理学分。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市场化的需求,那么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学习行为的管理。因此,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唯此,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才能得到持久、健康地发展。
我们在对学分银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学分、学分制、学分标准、学分存储与转换、学分兑取等概念,为了深入理解学分银行的概念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教育事业中,首先需要对学分的相关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
1.学分的本质与单位
学校通常是以一学期为周期来安排课程,每学期教学18周,加上复习、考试共20周,如果课程每周安排4学时,教学18周, 学习者考试合格就获得这门课程4学分。学习者获得的学分是什么?为什么是“4”学分?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引入经济学中“商品”的概念,根据马克思劳动经济学,商品的价值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社会劳动时间的耗费多少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外在表现为价格的差异。所以,商品的交换是价值的交互,而价值是由商品耗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学习行为视为一种劳动,那么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劳动产品,显然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学习者耗费必要的劳动获得的。参照商品价值的确定,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取决于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学习(劳动)时间,而学分的制定往往是按照某一课程的平均必要学习时间制定的。因此,学分的本质应该是学习每门课程必需的时间。
2.学分单位的确定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学分是学习行为的价值抽象,由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确定。不同知识和技能可以依据其需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价”,即确定其学分数。那么,在前例中:为什么是“4”学分,而不是其他数字的学分?
学分的单位确定与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校一般是按学期来安排课程及学习内容的。就一门课程而言,如果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需要安排20周(每周1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20课时就是该课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学习者通过这20周的学习最后获得1学分,那一学分就等价于20课时,所以,学分的单位最终表现为学时的概念,即:20 学时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的价值抽象为1个学分。
即:学分数=学习某课程花费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20学时。
3.学分的特征
基于前面对学分本质的分析,我们定义了学分单位,它是建立不同课程与学分对应的工具,通过学分单位我们就可以确定不同知识内容对应的学分数。所以,学分是社会有效平均学习时间的价值抽象,它具备如下特性:
首先,学分标准具有社会性,它不是以个别人、办学机构或学校的必要学习时间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对整个社会学习者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的进行价值抽象来确定的。
其次,学分标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知识的认知是无穷无尽的,学习行为千差万别,而学习行为的无限性决定了学分标准的无限性。
最后,学分标准具有动态变化性。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学分标准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
4.学分的存储与转换
学习者在获得学分后,对学分进行存储与管理,其本质是对其学籍、考籍的管理。对学籍与考籍管理的目的是将有效学习时间或结果进行存储累积,为阶段性学习总结做准备。学分的存储、累积是有兑取趋向性的,即学习者的学分存储、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其职业发展需要必然产生学分兑取需求。此外,由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原因,学习行为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行业、办学机构,其学分就可能会存储在不同的学分银行,当其有学分兑换需求时,就需要将学分集中起来进行互认和转换。这就类似于某人将不同的货币存入到不同的银行,当他产生大额购买需求时,就需要将不同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再存入同一银行,统一转账支付。在上述过程中,某人从其他银行取出货币价值和存入目标银行的货币价值是一样的,这在学分银行里就是学分互认的概念。当其从其他银行取出的是其它货币时,就需要兑换成人民币,这就涉及到汇率换算的问题,这在学分银行里就是学分转换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二个概念非常类似,也有本质的区别。学分互认要求内容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此,学分互认是学分转换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实际的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中,应该坚持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学分互认,以保证学习者知识结构的专业性。通识课以及其他非主干专业课程鼓励学分互换,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生态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生态环境已经不同以往,这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政策、制度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满足个人在终身发展中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上海、陕西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开始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探索。部分高校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分银行”制度。这些充分显示出全社会对学分银行的理解与认可,这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 2.物质技术环境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教育各个领域基本完善了学籍或考籍管理。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学习与管理平台与教育深度融合,在线教育、网络教育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行为及结果的记录和存储、学籍和考籍的交流、沟通与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条件。因此,教育自身的发展为学分银行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三、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建设构架与发展路径
1.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建设构架
基于前述认识,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学分银行”的构建应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学分银行支行,一般由各高校或办学机构在整合其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部分高校基本上都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造,这为学分银行的基础建设做好的准备,如国家开放大学、广西大学对学分银行的探索。学分银行支行是学分银行体系的基础,其主要职能为:制定学分标准,制定学分获取和认定办法,负责将学习者获得的学分导入支行进行存储,并按照学习者要求办理兑换,转化等工作。第二层级为学分银行省(市)分行,由区域性政府部门支持建设,其主要职能为负责相关区域内学分银行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内学分银行支行进行管理。第三层级为学分银行总行,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教育部支持建设,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分银行整体发展规划的制定,执行国家对学分银行的政策,对学分银行分行及支行进行管理。
所以,在学分银行的建设过程中,学分银行总行属政策性银行,侧重从宏观层面对学分银行建设进行管理。学分银行支行则承担大量基础的工作,包括对学习结果的学分认定、学分的兑取、学分的互换等工作。而区域性学分银行分行的建设是学分银行建设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既要推动本区域学分银行支行的发展,也要负责将本区域学分银行建设情况向上一级学分银行汇报。区域性学分银行分行的建设一般是区域性政府部门来支持的。
2.“学分银行”建设和发展路径
建设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应遵循基层探索和顶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由下而上探索如何建设和发展学分银行,因此我们建议建设和发展学分银行的具体路径为:省市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区域内选择一所学分银行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进行学分银行支行建设试点,以连锁加盟的方式,逐步推广到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性质的学分银行分行,再由区域性质的学分银行分行总结、汇总其分行建设情况,向国家教育部提出建设意见,教育部在汇总各分行建设意见基础上成立学分银行总行,学分银行总行负责统筹管理各分行及支行,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上而下地对下级银行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指导。
3.“学分银行”建设发展机制
根据我国学分银行的探索和实践,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应有的机制:
(1)建立面向社会的服务平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顺应 “互联网+”时代特征与要求,由社会第三方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保证各部门、学校或者考试机构提供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者课程内容等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及时得到发布,同时保证学习者在不同时间、空间及形式下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能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得到准确有效地记录,从技术方面保障对学习者的服务。同时,学分银行总行要逐步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前台服务平台机制,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与广大学习者的有效沟通,为学分银行的建设不断积累经验。
(2)建立制定学分标准的“社会共筹”机制
无论是个人还是部门、学校、考试机构等,其范围、规模、数量等都是有限的,而学分标准具有社会性、无限性、动态性,因此,具体单位是不可能拿出一套合理完善的学分标准的,更不可能期望由某个机构、学校、部门等确定的单位制定出适应整个知识体系的学分标准。为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解决学分标准这个无限问题的方法。
事实上每一个学校、办学机构或考试机构,一定程度上都制定了学习知识的标准,如人材培养方案、专业计划、教学计划、考试计划里都规定了学习或考试的内容,甚至直接规定了这些知识内容的学分。它们规定学分标准的方法是,对学习者的平均有效学习时间进行价值抽象,就得到学习者学习课程的学分。
但是,由于学校中学习者数量的有限性,他们的平均有效学习时间并不能代表全社会学习者学习某一课程的平均有效时间,因此,它们制定的学分标准具有局部性、有限性。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学习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各个单位“共筹”每一门课程的学分标准,将这些局部的、个别的同类知识的学分标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公开透明地比较,最终制定出具有社会性而非局部性的学分标准,并根据新知识不断更新。这种向各个单位不断地“共筹”同类课程或知识的学分标准并通过对其社会化而形成动态的社会平均标准的机制就是
制定学分标准的“共筹”机制,它符合学分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学分银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
不同层级的学分银行要根据其职责行使相应的权力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各学分银行支行要负责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分标准,学分获取及认定办法,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及结果存入学分银行,将问题和建议汇总反馈给分行。而分行要负责对汇总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地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报告给学分银行领导小组,在区域范围内制定相关的条例及指导意见,对支行进行指导。各分行要负责将自身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反馈给学分银行总行,总行将汇总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后汇报给董事会,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下级分行进行规范。
(4)建立经费保障与市场收益机制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学分银行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教育制度建设也不例外。学分银行体系分三个层次,处于顶层的学分银行总行类似于央行,属于纯粹的政策性银行,不应参与市场运行,其建设、运行、管理等经费应以财政性投入为保障。
学分银行分行是第二层次,它既有一定的政策性,又有商业性,故其经费保障应分为两部分:财政投入和自身运营获得的市场收。为了保障其持续发展,要允许其充分参与市场,扩大其运营收入。
学分银行支行是第三层次,它是纯粹的商业银行,要建立市场利益机制,允许其通过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学分兑取、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商业性服务获取相应的收益,作为其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仍然要对其进行财政方面的支持和管理,一方面扶持其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对其发展道路进行规范。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符合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特征与要求,有助于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化与完善。但是,“学分银行”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它不可能仅仅靠国家的教育投入,或某个部门机构的努力而完成,必须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学分银行 学分单位 互联网+ 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1-02
一、学分银行的相关概念
从“学分银行”的表面意思看,“学分银行”是“学分”这个教育的概念和银行这个经济学概念结合的产物,可以简单理解为:“学分银行”是以银行的模式来管理学分。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市场化的需求,那么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学习行为的管理。因此,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唯此,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才能得到持久、健康地发展。
我们在对学分银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学分、学分制、学分标准、学分存储与转换、学分兑取等概念,为了深入理解学分银行的概念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教育事业中,首先需要对学分的相关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
1.学分的本质与单位
学校通常是以一学期为周期来安排课程,每学期教学18周,加上复习、考试共20周,如果课程每周安排4学时,教学18周, 学习者考试合格就获得这门课程4学分。学习者获得的学分是什么?为什么是“4”学分?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引入经济学中“商品”的概念,根据马克思劳动经济学,商品的价值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社会劳动时间的耗费多少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外在表现为价格的差异。所以,商品的交换是价值的交互,而价值是由商品耗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学习行为视为一种劳动,那么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劳动产品,显然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学习者耗费必要的劳动获得的。参照商品价值的确定,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取决于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学习(劳动)时间,而学分的制定往往是按照某一课程的平均必要学习时间制定的。因此,学分的本质应该是学习每门课程必需的时间。
2.学分单位的确定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学分是学习行为的价值抽象,由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确定。不同知识和技能可以依据其需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价”,即确定其学分数。那么,在前例中:为什么是“4”学分,而不是其他数字的学分?
学分的单位确定与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校一般是按学期来安排课程及学习内容的。就一门课程而言,如果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需要安排20周(每周1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20课时就是该课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学习者通过这20周的学习最后获得1学分,那一学分就等价于20课时,所以,学分的单位最终表现为学时的概念,即:20 学时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的价值抽象为1个学分。
即:学分数=学习某课程花费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20学时。
3.学分的特征
基于前面对学分本质的分析,我们定义了学分单位,它是建立不同课程与学分对应的工具,通过学分单位我们就可以确定不同知识内容对应的学分数。所以,学分是社会有效平均学习时间的价值抽象,它具备如下特性:
首先,学分标准具有社会性,它不是以个别人、办学机构或学校的必要学习时间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对整个社会学习者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的进行价值抽象来确定的。
其次,学分标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知识的认知是无穷无尽的,学习行为千差万别,而学习行为的无限性决定了学分标准的无限性。
最后,学分标准具有动态变化性。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学分标准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
4.学分的存储与转换
学习者在获得学分后,对学分进行存储与管理,其本质是对其学籍、考籍的管理。对学籍与考籍管理的目的是将有效学习时间或结果进行存储累积,为阶段性学习总结做准备。学分的存储、累积是有兑取趋向性的,即学习者的学分存储、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其职业发展需要必然产生学分兑取需求。此外,由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原因,学习行为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行业、办学机构,其学分就可能会存储在不同的学分银行,当其有学分兑换需求时,就需要将学分集中起来进行互认和转换。这就类似于某人将不同的货币存入到不同的银行,当他产生大额购买需求时,就需要将不同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再存入同一银行,统一转账支付。在上述过程中,某人从其他银行取出货币价值和存入目标银行的货币价值是一样的,这在学分银行里就是学分互认的概念。当其从其他银行取出的是其它货币时,就需要兑换成人民币,这就涉及到汇率换算的问题,这在学分银行里就是学分转换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二个概念非常类似,也有本质的区别。学分互认要求内容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此,学分互认是学分转换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实际的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中,应该坚持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学分互认,以保证学习者知识结构的专业性。通识课以及其他非主干专业课程鼓励学分互换,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生态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生态环境已经不同以往,这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政策、制度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满足个人在终身发展中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上海、陕西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开始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探索。部分高校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分银行”制度。这些充分显示出全社会对学分银行的理解与认可,这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 2.物质技术环境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教育各个领域基本完善了学籍或考籍管理。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学习与管理平台与教育深度融合,在线教育、网络教育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行为及结果的记录和存储、学籍和考籍的交流、沟通与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条件。因此,教育自身的发展为学分银行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三、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建设构架与发展路径
1.中国特色“学分银行”建设构架
基于前述认识,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学分银行”的构建应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学分银行支行,一般由各高校或办学机构在整合其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部分高校基本上都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造,这为学分银行的基础建设做好的准备,如国家开放大学、广西大学对学分银行的探索。学分银行支行是学分银行体系的基础,其主要职能为:制定学分标准,制定学分获取和认定办法,负责将学习者获得的学分导入支行进行存储,并按照学习者要求办理兑换,转化等工作。第二层级为学分银行省(市)分行,由区域性政府部门支持建设,其主要职能为负责相关区域内学分银行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内学分银行支行进行管理。第三层级为学分银行总行,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教育部支持建设,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分银行整体发展规划的制定,执行国家对学分银行的政策,对学分银行分行及支行进行管理。
所以,在学分银行的建设过程中,学分银行总行属政策性银行,侧重从宏观层面对学分银行建设进行管理。学分银行支行则承担大量基础的工作,包括对学习结果的学分认定、学分的兑取、学分的互换等工作。而区域性学分银行分行的建设是学分银行建设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既要推动本区域学分银行支行的发展,也要负责将本区域学分银行建设情况向上一级学分银行汇报。区域性学分银行分行的建设一般是区域性政府部门来支持的。
2.“学分银行”建设和发展路径
建设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应遵循基层探索和顶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由下而上探索如何建设和发展学分银行,因此我们建议建设和发展学分银行的具体路径为:省市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区域内选择一所学分银行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进行学分银行支行建设试点,以连锁加盟的方式,逐步推广到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性质的学分银行分行,再由区域性质的学分银行分行总结、汇总其分行建设情况,向国家教育部提出建设意见,教育部在汇总各分行建设意见基础上成立学分银行总行,学分银行总行负责统筹管理各分行及支行,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上而下地对下级银行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指导。
3.“学分银行”建设发展机制
根据我国学分银行的探索和实践,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应有的机制:
(1)建立面向社会的服务平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顺应 “互联网+”时代特征与要求,由社会第三方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保证各部门、学校或者考试机构提供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者课程内容等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及时得到发布,同时保证学习者在不同时间、空间及形式下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能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得到准确有效地记录,从技术方面保障对学习者的服务。同时,学分银行总行要逐步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前台服务平台机制,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与广大学习者的有效沟通,为学分银行的建设不断积累经验。
(2)建立制定学分标准的“社会共筹”机制
无论是个人还是部门、学校、考试机构等,其范围、规模、数量等都是有限的,而学分标准具有社会性、无限性、动态性,因此,具体单位是不可能拿出一套合理完善的学分标准的,更不可能期望由某个机构、学校、部门等确定的单位制定出适应整个知识体系的学分标准。为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解决学分标准这个无限问题的方法。
事实上每一个学校、办学机构或考试机构,一定程度上都制定了学习知识的标准,如人材培养方案、专业计划、教学计划、考试计划里都规定了学习或考试的内容,甚至直接规定了这些知识内容的学分。它们规定学分标准的方法是,对学习者的平均有效学习时间进行价值抽象,就得到学习者学习课程的学分。
但是,由于学校中学习者数量的有限性,他们的平均有效学习时间并不能代表全社会学习者学习某一课程的平均有效时间,因此,它们制定的学分标准具有局部性、有限性。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学习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各个单位“共筹”每一门课程的学分标准,将这些局部的、个别的同类知识的学分标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公开透明地比较,最终制定出具有社会性而非局部性的学分标准,并根据新知识不断更新。这种向各个单位不断地“共筹”同类课程或知识的学分标准并通过对其社会化而形成动态的社会平均标准的机制就是
制定学分标准的“共筹”机制,它符合学分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学分银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
不同层级的学分银行要根据其职责行使相应的权力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各学分银行支行要负责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分标准,学分获取及认定办法,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及结果存入学分银行,将问题和建议汇总反馈给分行。而分行要负责对汇总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地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报告给学分银行领导小组,在区域范围内制定相关的条例及指导意见,对支行进行指导。各分行要负责将自身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反馈给学分银行总行,总行将汇总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后汇报给董事会,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下级分行进行规范。
(4)建立经费保障与市场收益机制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学分银行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教育制度建设也不例外。学分银行体系分三个层次,处于顶层的学分银行总行类似于央行,属于纯粹的政策性银行,不应参与市场运行,其建设、运行、管理等经费应以财政性投入为保障。
学分银行分行是第二层次,它既有一定的政策性,又有商业性,故其经费保障应分为两部分:财政投入和自身运营获得的市场收。为了保障其持续发展,要允许其充分参与市场,扩大其运营收入。
学分银行支行是第三层次,它是纯粹的商业银行,要建立市场利益机制,允许其通过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学分兑取、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商业性服务获取相应的收益,作为其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仍然要对其进行财政方面的支持和管理,一方面扶持其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对其发展道路进行规范。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符合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特征与要求,有助于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化与完善。但是,“学分银行”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它不可能仅仅靠国家的教育投入,或某个部门机构的努力而完成,必须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