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补碘“一刀切”的反思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媒体报道说,卫生部将发布新修订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指导各地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将原国家标准规定的最高强化碘含量60mg/kg,修改为平均水平20mg/kg—30mg/kg。
  让公众感到欣慰的是,有关政府部门终于开始改变其一刀切式的食盐补碘政策!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人群碘摄入量差别较大,本来就应该让各地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此等进步,令人欣慰,然而,这种进步来得有些迟,因为一些地区多年来因过度补碘已经造成部分居民的健康损害,这种现象值得人们回顾反思,以便从中汲取教训。
  
  一、是谁让食盐补碘政策顾此失彼?
  从1990年开始,国际碘缺乏病防治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全民食盐加碘,拟在10年内在全球消除碘缺乏病。中国是碘缺乏病高发国家,从1996年起我国立法在全国推行食盐加碘,我国居民的碘摄入量急剧增加,尿碘中位数(表明身体内碘营养水平的指标)从1995年补碘前的165微克/升上升到1999年的330微克/升。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与此同时,各地的内分泌医生纷纷反映,甲亢、甲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当时国际上还没有碘过量的概念,国际防治碘缺乏病权威组织认为:“每天摄入1000微克碘从医学上讲仍然是安全的。全民食盐加碘不仅有利于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并且对碘充足的人群也没有副作用。”
  然而,事实却证明,该国际组织的理念是有很大问题的。
  
  二、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疾病成倍增高
  为确切了解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199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滕卫平教授领导的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所研究小组启动了碘致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辽宁省和河北省选择了轻度碘缺乏(103微克/升)、碘超足量(376微克/升)和碘过量(614微克/升)3个农村社区,问卷调查16287人,采样3761人,对比观察了3761名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疾病谱的变化,随访率达到80.2%。这是目前国际上关于碘过量对甲状腺影响的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样本。国际首次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疾病成倍增高。
  
  三、政府决策不能只听“占上风”的专家意见
  近些年有关补碘的话题屡屡见报,2007年5月15日某健康媒体也登载了一篇报道,此文题目为《碘缺乏危害远大于碘过量》,从其题目自然使人联想到此文的潜台词是在补碘问题上宁可碘过量,也不能碘缺乏。这样的暗示非常误导公众,作者非要公众从碘过量与碘缺乏之中选择一种,而这两者都对人体健康不利,只有碘适量才对人体健康有益。
  公众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同一问题上,专家们的意见经常是不一致的,占上风的专家的主张不一定是正确的,有话语权的专家未必能给政府的管理部门提供符合客观实际的专业管理依据。一些错误的专业管理策略往往是在实行若干年后其弊端才显露出来,才能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这种状况说明政府的管理决策机制有问题,因而导致政府相关部门不能综合诸多因素合理决策。
其他文献
晚生代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中产生的独特的小说创作群体,本文主要通过围绕晚生代而发生的几个文学事件和对作品中城市书写与欲望叙事的解读,试图展现他们在创作特征上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显示出当时妇女的心声。在《简·爱》那胜利光环的对照之下,夏
在风起云涌的20年代,沈从文先生受残酷生活的启示,孤身一人闯入北京。惨淡的现实磨砺着这个执拗的乡下人,并使他在文坛崭头露角。沈从文先生始终坚持着不入团体,不结盟的原则,在属
沈从文希望通过创造文学经典来达到“民族重造”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他对“民族重造”的焦虑和思考又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并最终导致了创作的停止。这是因为他对文学的理解与对“